首页 理论教育 双元制职业教育制度的确立

双元制职业教育制度的确立

时间:2022-03-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0世纪上半叶,德国逐步形成了一种特有的职业教育制度,即双元制职业教育制度,又称“双重制职业训练制度” ,后被公认为是德国模式的职业教育制度。双元制职业教育的确立是在1914— 1945年间,是在私人经济体系普遍危机的背景下实现的。再说,从普通教育转入职业教育,似乎有点背叛“教育” 。矛盾冲突的焦点是由谁来控制职业教育以及如何进行职业教育。

二、双元制职业教育制度的确立

20世纪上半叶,德国逐步形成了一种特有的职业教育制度,即双元制职业教育制度,又称“双重制职业训练制度” ,后被公认为是德国模式的职业教育制度。但是,直至第一次世界大战,德国的职业教育仍主要集中在手工业和商业领域,起步较晚的大工业开始时对手工业的职业教育没有表现出多大兴趣。手工业职业培训都是小规模进行,是师傅带徒弟,而大工业需要的却是大批的专业工人。 1908年,德国第一次实行手工业从业资格证书制,规定只有通过师傅资格考试的人才有资格带徒弟; 1935年又规定只有通过师傅资格考试才具有独立开业的资格( 1948年曾在美军占领区取消,实行任何人都有开业资格的政策) 。前者称为“小”从业资格证书,后者称为“大”从业资格证书。

1.魏玛共和国时期

双元制职业教育的确立是在1914— 1945年间,是在私人经济体系普遍危机的背景下实现的。危机时期的突出标志是两次世界大战以及由战争和战争准备所决定的国家促进的经济过程和经济结构全面系统化和集约化,即合理化。

从企业方面得到保证的专业训练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开始的。战时居民生活资料供应和毁灭掉的物质的生产,要求政府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提高经济效益。因此,根据1911年德国技术教育委员会原则,企业训练得到了扩充;并且,为解决战争造成的专业工人缺乏问题,采取了教学方法科学化措施。 1917年,德国技术教育委员会开始编订工人训练的各种“教程” , 1919年钳工教程出版。教程必须由本身受过训练的人员来任教,于是便产生了工业企业训练员的工作。与此同时,也开始了学校一方负责专业工人训练的训练人员专业化过程。

1920年6月,为了具体实施《魏玛宪法》中有关教育的规定,在柏林召开了全国学校会议,出席者约七百人,有国家和地方部门、教职员、职业团体、青少年运动团体、保健体育教育团体、宗教团体、经济团体等的代表。在这次会议上,根据凯兴斯泰纳的提议,把补习学校和初级实业学校统称为“职业学校”并被各州所接受。会议之后,由商工部起草了两个方案,一是《关于职业学校义务制的国家法律草案》 ,一是《经济学校的组织原则》 ,提交给议会,目的是以国家法律来保证职业学校被纳入义务教育体系。但遭到议会的抵制,两个方案都被否决了。

既然职业学校的义务制不能靠国家法律实施,那么它的实施就有待于地方法律了。 1923年普鲁士通过关于“延长职业学校(进修学校)义务年限”的法律,规定管辖区内居住的未满18岁青少年的就学义务由市长、镇长、村长和地区委员协商决定。于是其他各州也纷纷采取措施,有的制定新的法规,有的修改旧的法律。柏林市根据这一规定,于1925年制定了《柏林职业学校实施条例》 ,按这一条例开办的职业学校有43所,学生达5.3万多人。(19)

职业学校的设立遭到了手工业者的竭力反对,因为他们把职业培训理解成是一种师傅徒弟关系,觉得不应有学校介于其间。专科学校的人也反对设立职业学校,因为他们不愿意看到职业学校成为自己的竞争对手;原来的进修学校的教师也反对设立职业学校,因为职业学校要求他们具有专门的职业知识,这对他们来说无疑是一件不十分愉快的事。再说,从普通教育转入职业教育,似乎有点背叛“教育” 。因此,德国职业教育模式,是在不断的矛盾冲突中形成和发展的。矛盾冲突的焦点是由谁来控制职业教育以及如何进行职业教育。

1924年左右,德国经济开始出现战后的复苏。这一时期,是由战争赔偿和通货膨胀引起的困难时期过去之后的经济繁荣时期,人们称之为“金色的20年代” 。工厂大量开工,商品供不应求,企业需要大量受过培训的技术工人。在这样条件下,战前和战争年代开始的工业企业以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工作效率为核心的合理化运动得以继续发展。在此过程中,劳动力的熟练化、技术化始终被看作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合理化运动的重要方面。

到1926年, “技术(专业)工人”的定义已经与过去大不相同了,以前手工业式的训练技术工人的模式已经消失,而通过训练工场和职业学校训练这一双元制模式,由公立学校方面实施的培训技术(专业)工人,已经广泛流行,事实上得到承认社会各界的认可了。

“职业学校”和“职业训练”的概念作为专业工人训练特有的标志,于20世纪20年代中期在工人和企业家阶层中得到广泛传播。 1926年,全德工会联合会建立了职业训练工会委员会,企业主联合会也建立了职业训练工作委员会。同年,德国技术教育委员会公布了第一个所谓“职业蓝图” ,即在一门训练课程中,对职业活动的范围、训练过程、今后升迁的可能性等的规划,受培训者必须根据“规划”上规定的目标和要求接受系统的训练。(20)1933年,德国技术教育委员会受经济部部长之托,担负起划定职业范畴、制定培训目标、确定训练内容的任务。

德国技术工作训练所的方案其核心是按军队的榜样建立一个劳动集体。企业被看作是一种超党派的机构,在其中,资本家与处于依附地位的工人可以通过共同的利益联合起来,即资本家获得利润,工人获得薪酬,从而解决劳资双方对立所导致的一切社会问题。德国技术工作训练所的方案于1933年被纳粹的企业政策所采纳。德国技术工作训练所本身于1935年被合并到德国劳动阵线的职业教育与企业领导局中。

2.第三帝国时期

1932年7月,纳粹党在国会选举中成为第一大党,希特勒于次年1月被兴登堡任命为总理。经过希特勒推行的“划一革新” ,职业教育被纳入战争轨道。 1933年,企业技术(专业)工人培训被纳入纳粹统治的轨道,根据“领袖原则”和国家、私人经济利益,职业培训机构迅速扩充。 1933年共有教学工场167个, 1937年超出1550个, 1940年为3304个。(21)1935年,劳动部在法律上保证,工业企业主长期竭力争取的技术(专业)工人考试与手工业满师考试享有同等地位。同年,当时受企业支配的德国技术工作训练所被纳入国家管理范围,而德国技术教育委员会被经济部长任命为它的咨询机构。此后,工人训练中规章制度的确定、训练措施的统一规定(训练计划、训练活动的描写、考试规则、训练员的训练、教学工场的建立等)由中央国家机构领导。

1937年,政府颁布《职业学校和专科学校法定的统一名称》的公告,把职业教育学校划分为三个部分。

(1)职业学校。其基本特征是:①部分时间制;②实施义务教育;③学校教学与青少年职业实践训练平行(或与他们所处的劳动关系平行,或与无业青年的待业过程平行) 。

(2)职业专科学校。一切至少一年制的全时制学校均包括在内,是为某种职业做准备的非义务教育学校,学生入学不以受过某种职业实践训练为先决条件。

(3)专科学校。为预先受过某种职业实践训练者实施职业继续教育的非义务教育学校,安排至少半年的全时制教学或相应延长期限的部分时间制教学。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技术(专业)工人的培训在很大程度上由军事生产所决定。由于熟练工人的缺乏,经济部部长把德国技术教育委员会规定的四年训练期缩减为三年。 1939年,德国技术教育委员会改名为“帝国工商业职业训练研究所” 。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