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日常生活空间建构策略

日常生活空间建构策略

时间:2022-02-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所以说,大众的日常生活与空间是相互依存的,空间是生活的媒介和载体,只有市民生活发生的空间才能称为场所。社会性活动是由前两种活动共同作用而产生的。可见,哥本哈根紧凑的城市结构、合理的人口密度、适中的空间尺度为增加大众的公共生活提供了基本的要素。哥本哈根在1962年以前,街道和广场都被用于汽车的交通和停车,然而在以后的几年里,汽车的交通和停车场数量急速减少,大量的街道和广场都变成了步行区。
日常生活空间建构策略_观城论市: 城市化背景下场所认同的危机与重建策略研究

场所的营造应该以主体的日常生活空间为中心点,应该被设计得使大众在日常生活中获得尽可能丰富的、可选择的机会。日常生活的建构需要提供其所需的公共空间,而为了满足主体日常生活活动的发生,对公共空间的营造也是必需的。人们的日常生活除了家居生活外,在城市空间的表现就是公共生活了。空间为公共生活提供了必要的地点;反之,公共生活也反作用于城市空间。空间形态的组织是由生活结构形成的,如果能把人们多样的日常生活融入城市空间中,那么三维的物质空间也就变成了人们乐于停留的场所。它对个人来说,不仅塑造了人们的行为方式,更能愉悦人的身心。所以说,大众的日常生活与空间是相互依存的,空间是生活的媒介和载体,只有市民生活发生的空间才能称为场所。反之,日常公共生活的展开,也依赖场所的开放性和多样性。

扬·盖尔将公共空间里的活动分为必要性活动、自发性活动、社会性活动。必要性活动是不论外部环境的好坏,都会进行的活动,如上学、上班、看病等,因为这些活动是不得不进行的,所以与外部环境关系不大,参与者没有选择的余地;自发性活动则与必要性活动截然不同,自发性活动十分依赖外部的物质条件,参与者完全掌控着选择权,如散步、遛弯、驻足观看、晒太阳等,由于这些活动属于娱乐消遣等非必需的活动,所以只有在外部环境适宜的条件下才进行,例如天气晴朗、空气清新、场所十分具有吸引力等。空间的质量与人的活动频率是成正比的:当空间质量恶劣时,只有进行必要性活动的人群才参与,当外部空间环境质量高时,必要性活动仍然会发生,但不同的是,参与者会适当延长在户外的时间;同时,由于环境舒适度的提高,所以会出现许多自发性的活动,比如休息、小憩、散步等。社会性活动包括那些在公共空间共同参与的各种活动,如各种社交活动、集体活动等较为广泛的社会活动。社会性活动是由前两种活动共同作用而产生的。人们在适宜的时间和天气下选择某一处空间进行各种活动,在很多的人共同参与下也就引发了多样化的社会性活动,所以说只要能增加空间内必要性和自发性活动的参与人数,那么自然会促成社会性活动的发生。

大众的日常生活活动的发生需要提供其所需的公共空间,要建构日常生活空间的多样性,最主要的是增加自发性人群的数量。那么,提供什么样的公共空间,才能激发出使用者多样化的活动潜质呢?公共空间如何转变才能够促进日常生活的发生?如何促进人与人之间在公共空间中的交往以及吸引人们来分享和体验公共生活的乐趣呢?

5.2.2.1 合理的空间格局

合理的空间格局包括紧凑的城市结构、合理的人口密度、直接且合乎逻辑的路径、可接受的步行和骑车的距离、朴素适中的空间尺度、清晰的等级体系等。威尼斯这座城市不仅让当地人有明显的归属感,同时也让外地人拥有同样的认同感,它的城市结构紧密相连,虽然其中包含了众多且尺度各异的广场、巷弄和街道,但是基本结构组织得有序、明晰,仿佛所有的布局都是围绕几条比较主要的路而设的。严格的等级体系将这些主要的街道同重要的广场、目的地有序地连接起来。整座城市围绕一个简洁的网络而建,短捷的路径上布置了日常生活所需的商店、餐厅、咖啡吧、纪念物以及各种公共性的使用功能,这使人们缩短了步行的路径,并在散步的同时有机会享受各种生活体验。

丹麦的哥本哈根街道的尺度保留着中世纪以来的大约1平方千米的道路格局,城中心建筑层数在四五层高,较窄的建筑立面增添了街道的趣味性和韵律感。内城是重要的商业区,但其中又混合着各种不同的功能,如文化机构和高校;紧凑的建筑底层多为商店、中间层为办公、顶层则为住宅,共有近7 000人生活在市中心,这以欧洲的衡量标准来说居民的数量是相当高的。此外,步行空间的逐年增加为城市居民的散步、休闲娱乐活动创造了极为吸引人的条件。可见,哥本哈根紧凑的城市结构、合理的人口密度、适中的空间尺度为增加大众的公共生活提供了基本的要素。

合理的空间格局还应包括高层建筑的减少,进而使能照射到地面空间的阳光增多。悉尼市中心由众多高层建筑环绕,人们不得不在阴暗、嘈杂、伴有阵阵狂风的街道和狭窄的公共空间穿行,这种街道空间此时的角色只是提供给人们从A点到B点的穿行路径,那些停留、休闲等生活方式已然不复存在。此外,美国的曼哈顿也有许多在摩天大楼建筑群底下的阴暗、不受欢迎的街道。建筑层数的降低使阳光能照在街道上,环境的舒适可以吸引很多自发性活动的发生。这样的空间比起那些高密度、高层区域,能提供给人们更丰富多样的生活,因为生活在高层的人们很少有机会能体验到公共空间和街道生活的活力。

5.2.2.2 慢速度的体验

公共空间中使用者的人数与使用者在公共空间度过的时间对于加强空间内的公共生活具有很大的关系。那么,如何增加公共空间中使用者的数量和停留的时间呢?现代的城市空间充斥着数量众多的人,却是以车行为主,速度之快使其周边的人和事物刚刚进入视野就又迅速地消失了,他们没有办法逗留、体验公共空间的生活。当步行游走在城市中时,可以边走边看,或驻足观看,或停留参与,人们在逗留、消遣、漫步的过程中给空间带来了活力,而空间的丰富性又吸引了更多的人参与互动,大众的公共生活得到了更全面和多样化的诠释。

哥本哈根在1962年以前,街道和广场都被用于汽车的交通和停车,然而在以后的几年里,汽车的交通和停车场数量急速减少,大量的街道和广场都变成了步行区。步行区的转化是从城市的主要大街斯特勒格开始的,之后陆续建立了多条步行的街道。这些步行空间都是按照城市生活的分布来布局的,步行街区面积从1962年的15 800平方米增长到2000年的100 000平方米,留作专用的公共生活空间增长了6倍多。这种交通方式的转变使居民有时间去发展一种全新的城市文化,去发现和发展新的机会;非机动的交通方式使人有更多的机会逗留和参与到城市丰富的公共生活中。

拿斯特勒格步行街的人口数量来说,人们夏天步行交通速度要比冬天缓慢3.5倍,这意味着同样数量的人数进行活动的程度增加了 35%。这说明单个的使用者在公共空间中参与了更多的活动。咖啡文化的发展是促进城市静态的步行活动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室外咖啡座为使用者的停留和休憩、观赏等提供了体验公共生活的便捷性。再如威尼斯,步行方式的交通让每个人漫步游走,可以充分享受自发性的驻足、停留、观看等活动。骑自行车和水上交通也同样以令人愉悦的观赏速度行进,慢速交通意味着拥有更多的时间和机会去参与体验公共生活。

慢速度意味着以步行和自行车来体验公共生活,这也就是提倡行人优先、保护骑自行车人的安全。20世纪60年代步行街的引入使如今的交通模式拥有了更广泛的类型:汽车交通道、汽车-步行混合型、步行-自行车混合型。在不同类型街道模式的选择上,主要是始于人性化的维度,人们能舒适轻松地在城市中行走或行车。一方面,可以满足大众安全、健康、可持续的生活,如哥本哈根的自行车道位于步行的和停靠的车辆中间,停泊车辆有效地保护了骑车人的安全(见图5-12);另一方面,促进了公共生活的发生和体验。

图5-12 让位于自行车的人性化街道

资料来源:[丹]扬·盖尔. 新城市空间[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5.2.2.3 柔性边界的处理

城市边界的处理对城市公共空间的生活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当人们在城市中漫步,近距离地观赏和体验的是各式的边界空间:建筑的底层空间、建筑立面形态……边界限定了视觉领域、界定了空间的范围,它对空间的体验以及对作为场所的个体空间的意识做出了重大贡献,正如家中的墙体维护着家庭的活动并使人找到一种归属感一样,城市中的边界提供了组织感、舒适和安全感。

当人们在室外空间进行活动时,首先能够亲近和体验的不是上层部分也不是街道对面的建筑,而是建筑的底层空间。展示橱窗、建筑立面的韵律、色彩、材质以及内外的人群,等等,这些都决定了人的步行活动是否有趣和充满活力。生物学上对人处于毫无刺激的空间的研究表明,人需要在4~5秒的时间内寻求新的刺激,这确保了过度和过少的刺激间的一种合理的平衡。临街门、内外空间的模糊过度、竖向立体的造型、良好的韵律、精美丰富的细部等增加了人们的逗留和交流(见图5-13)。

图5-13 积极边界与消极边界的对比

图5-13 积极边界与消极边界的对比(续)

资料来源:[丹]扬·盖尔. 新城市空间[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人们必要性的活动因有趣的边界而放慢了速度,自发性活动更是因此而变得更加丰富多样。2003年,研究者在哥本哈根几条街道上探讨了人们在积极立面和消极立面前的活动程度,研究表明在积极开放的外观立面前,步行者驻足频率极为频繁,或转头,或减速;而在封闭立面前,速度明显加快。结果显示,积极立面前的人群参与互动的人数是消极立面前的人群的7倍,除了驻足观看、进出商店外,出现了很多与立面活动无关的自发性活动,如打电话、系鞋带、整理东西等不相关的可以停留下来的动作。这些自发性活动的发生都是源于丰富的建筑立面而引发的街道生活。亚历山大在《建筑模式语言》中提出:如果边界没有了,不起作用了,那么空间永远不能充满活力。

5.2.2.4 阴角空间的选择

阴角是指其内侧凹进去的空间,而外侧凸出的空间称为阳角。这种阴角的外部空间用格式塔心理学的法则来分析,如梅茨格在《视觉法则》中所说的“包围法则”或“内侧法则”,即由轮廓线包围或包含于内侧,那它作为图形来说更容易引起注意。这种阴角空间从大尺度上来看,如被包围在内侧之中的广场,在这些地方,大量人流汇集、停留、歇息、聊天、会朋友,等等,就像流水淤塞一般,保持转角的阴角空间,吸引了更多的人、丰富了公共生活;从小尺度上来看,如在城市建筑立面的各种元素中,“凹洞”和墙壁凹进处的形式是最能够吸引人停留的地段,在此可以背靠、遮光挡雨,此种形式形成的空间封闭性强、令人感到安心亲切,置身于此空间中可停靠休息,亦有不错的观看视野。人在这种半隐半现的空间中可以随意选择停留的方式。这种空间创造出的是把人拥在怀里的温暖完整的形态,而当棋盘式道路布置建筑或是建筑立面平整光滑无细节时,阳角空间的形成似乎要把人排挤出去的非人性化空间。

5.2.2.5 从生活、空间到建筑

如果城市要提供给人们一个可以停留的场所,那就需要以全新的、从下面到里面的方法来处理城市空间,即首先是人们的生活,其次是空间,最后是建筑。以城市生活和空间为出发点,要在规划初期了解到待开发区域今后的生活特征与范围,基于预期的生活模式来进行城市空间与结构的规划,在空间与连接线布局确定后,再安排建筑的位置,来确保生活、空间和建筑在最佳的共存格局之中。无论是古人建造新城(如希腊人、罗马人的定居地),还是中世纪规划城镇(如法国南部的蒙帕济耶,始建于1283年),都是从生活开始,再到规划、建筑,到了文艺复兴和巴洛克时代(宾夕法尼亚州的费城1681年和佐治亚州的萨凡纳1733年),也是遵从以城市公共空间为规划的出发点,即使是到了很晚的年代,如贝尔拉格规划的阿姆斯特丹市中心开发时,仍是以公共空间为出发点。可见整个发展史上都可以找到“从生活到空间,再到建筑”的规划理念,只是到了现代主义时期,建筑取代了生活和空间。城市已经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目前是该重新回归日常公共生活的时候了,要想设计出丰富多样的城市场所,成功之道就是以城市生活和城市空间为出发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