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产生及发展概述

产生及发展概述

时间:2022-03-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现在,美国正式成立了创造教育基金会,许多著名大学设立了创造教育研究机构,创新教育的研究已受到社会的普遍重视。战后,日本教育界、科技界经过广泛讨论,在“立足于国内,开发智力,创造新技术,发展新产品,保持竞争的优势”口号的基础上,达成了对创造教育重要性的共识。国家将每年的4月18日定为“发明节”。星期日发明学校在日本享有很高的声誉。可以说它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全部出发点和归宿。

第一节 产生及发展概述

创新教育和创造教育有着相同或相近的含义,是旨在培养创新性人才或创造性人才的教育。据有关资料,美国学者奥斯汀于1941年开设的创造工程课,以及他撰写的《思考的方法》可被认为是创新教育的起源。到了1949年,他进一步提出了创造工程的基本方法,即所谓的“脑风暴”。1948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首次开设了创造工程课。自此,创新教育的雏形正式进入了高等学府的殿堂,并最终发展成为一门引人注目的新兴教育学科。

创新教育的兴起除了教育自身的发展原因之外,最主要的还是近代和当代世界形势发展的必然。近代和当代世界形势的一个重要特征是政治经济、军事方面的全方位综合性的竞争。竞争的外在形式集中于经济,而发展经济、增强经济实力又总是与教育分不开的。以美国为例,创新教育在美国受青睐并得以迅猛发展,始于20世纪60年代初。1957年,前苏联的卫星上天,其宇航技术在世界上突然领先,这使美国朝野深为震惊。美国为了保持在世界上的“霸主”地位,快速地培养能与前苏联在宇航及其他科技方面竞争的人才,一些从事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工作的美国学者,一方面从杜威的教育思想那里吸取营养———有关重视创造思维的教学和培养学生在实际中具有最佳排疑解难的能力,并从人的心理的角度对创造理论在广度和深度上进行研究;另一方面积极地将已形成的理论付诸实践,在家庭和学校开展创造教育。作为事实,虽然时至今日,美国的学者们对什么是创造性、什么样的人可以被视为创造性人才尚未形成较统一的看法,虽然有些公立学校还并不以创造教育为目的,但私立学校则往往以此为荣。

现在,美国正式成立了创造教育基金会,许多著名大学设立了创造教育研究机构,创新教育的研究已受到社会的普遍重视。

战后,日本教育界、科技界经过广泛讨论,在“立足于国内,开发智力,创造新技术,发展新产品,保持竞争的优势”口号的基础上,达成了对创造教育重要性的共识。1955年,从美国引进创造工程学。1979年,成立创造学会。从政府到民间对创造教育极为重视。20世纪80年代初,日本前首相福田赳夫亲自主持会议,提出要把提高广大国民的创造力作为通向21世纪的道路。在朝野的重视下,整个日本都十分注重国民创造力的开发和创造性人才的培养。电视台开办创造教育专题节目。国家将每年的4月18日定为“发明节”。东京、大阪、名古屋等32个城市建立了星期日发明学校,教师由研究创造发明的专家担任,还邀请专利厅的审查官等著名人士指导,主要讲授创造发明的方法及专利知识。星期日发明学校在日本享有很高的声誉。日本重视创新教育也极大地促进了经济的高速发展。

英、法、德、西班牙、加拿大、波兰、匈牙利、保加利亚等国家也十分重视创造教育,尤其在当前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各国都将创造教育和培养创造性的人才当做具有深远意义的战略措施予以高度重视。随着时代的前进,这项工作必将越来越受到重视。

在我国,由于历史的原因,现代创造工程学理论的传入比较晚,但有关创造教育思想的萌芽和创造技能经验性的运用,可追溯到很久以前。如春秋时期的墨翟就不同意儒家“述而不作”的教育观点,明确提出述而且作的创造教育主张。

近代教育史上,许多有识之士对腐朽的、僵化的、毫无创造性的封建教育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具有代表性的人物是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

陶行知先生不仅深刻地批判了腐朽的、僵化的、扼杀创造性的封建教育,认为封建教育培养出来的人大多是“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的没有创造能力的“书呆子”、“蛀书虫”、“废人”、而且在批判封建教育的基础上,旗帜鲜明地提出了为人民大众服务的,创造“新中国”、“新世界”、“新儿童”的创造教育。

陶行知先生将“创造”看做人生的真谛,把培养创造力作为教育的宗旨,提出创造教育要培养能够“向着创造之路”迈进的“创造之人”,“要在儿童自身的基础上,过滤并运用环境的影响,以培养加强发挥这创造力,使他长得更有力量,以贡献于民族与人类。”

陶行知先生笃信每一个人都有创造能力,极力主张开发和培养人民大众和儿童的创造力。可以说它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全部出发点和归宿。创造教育是陶行知教育思想与实践的鲜明而根本的特色。针对封建教育对学生的束缚,他疾呼“敲碎儿童的地狱,创造儿童的乐园”。陶行知先生在许多文章中反复提出了“解放儿童创造力”的“六大解放”,即解放儿童的眼睛、双手、头脑、嘴巴、空间和时间。

陶行知先生的创造教育思想和理论,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虽然很难实现,但他以“奋斗是万物之父”的精神,在有限的范围内,培养了一批具有创造精神的人才。他的创造教育思想和理论在今天仍有现实意义,在我国近代教育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遗憾的是,解放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尤其是“文革”期间,我国片面地强调教育为政治服务,视教育为阶级斗争的工具,陶行知先生的创造教育思想并没有得到发扬光大。

20世纪80年代以来,创新教育在我国受到重视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可谓方兴未艾,前程远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