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辽金元科举制度的演化

辽金元科举制度的演化

时间:2022-03-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辽、金、元在仿照宋制建立学校教育体系的同时,也相应地接受了通过科举来选拔人才的举措。可见举行科举考试,实际上是辽代奉行民族分治的具体体现。而且,科举制度的实行在一定程度上宣扬了先进的中原文化,促进了辽代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加深了民族之间的融合。此外,金代还设立制科、经童科、律科、武科等作为科举的补充。在元代,科举始终没有成为选拔官吏的主要途径。

二、辽金元科举制度的演化

辽、金、元在仿照宋制建立学校教育体系的同时,也相应地接受了通过科举来选拔人才的举措。这不仅仅是因为少数民族对于汉族文化的认同,同时也是其巩固政权、稳定国家的需要。在继承的过程中,各少数民族政权一面学习,一面改造,使科举制度适合本民族的特点,从而更好地服务于自身的政治发展。

(一)辽代科举制度

辽代科举始于太宗时期,不过当时规模较小,影响有限,未形成定制。辽代正式开科取士始于圣宗统和六年(988年),初为每年一次,后改为三年一次。因辽兴起于唐末,故辽代科举多因袭唐制。考试科目分为常科和制科(即特科)。常科考试内容包括经义、诗赋等,也不定期设立律科,以选拔刑名法律方面的官吏。制科包括明经科和茂才异等科等。辽代科举初为乡试、府试、省试三级,后增加御试(即殿试),及第者授予翰林院官职。

但是根据史料可以看出,辽代科举及第所授官职均为管理汉人、汉地事务的南面官,而非管理契丹事务的北面官,所以从中可以看出,辽代的科举主要是针对汉人进行。有资格参加科举考试的也是出身正途、家境清白的汉人,而契丹人则不准参加。可见举行科举考试,实际上是辽代奉行民族分治的具体体现。一方面表现为对汉族文化的重视,通过科举来笼络汉地知识分子;另一方面则表现为辽代竭力避免契丹人汉化,鼓励契丹人保持骁勇善战的特点,通过对军权的掌握来稳定政权。但是,科举范围逐渐扩大,许多契丹人也参与到其中。而且,科举制度的实行在一定程度上宣扬了先进的中原文化,促进了辽代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加深了民族之间的融合。

(二)金代科举制度

金代文化教育受中原影响颇深,其汉化程度也较其他少数民族政权要高,金代的科举制度也相对完备。金代科举开始于太宗天会元年(1123年),初为促进国家安定,调和南北矛盾的一种临时举措。天会五年开始实行南北方分别考选的办法,在北方辽故地采用辽科举办法,在南方宋故地采用宋科举办法。两种办法主要区别于考试科目的不同,北方侧重词赋,南方侧重经义。后来南方增加词赋,北方增加经义,南北科举趋于一致,最终于1150年完成统一,遂形成金代科举以经义、词赋两科取士的定制。大定十三年(1173年)又创设专门招收女真人的女真进士科,改变了辽代以来本族不参与科举的局面,使科举成为面向所有民族的人才选拔制度。此外,金代还设立制科、经童科、律科、武科等作为科举的补充。

金代科举分为四级,即乡试、府试、会试、御试。御试合格后直接授予进士及第出身。大定年间进士科录取不过500人,后逐渐增多,达到会试每4人即录取1人的比例,因而每科经常多达800至900人。科举及第者以进士科为重,而进士科中又以词赋为贵,故而词赋进士的待遇相对较高,而且词赋状元名列经义状元之前。进士及第一般授予七品及七品以下官职。而女真进士科及第则多补女真学校师资,其地位与汉族进士基本相同。

(三)元代科举制度

元代自1237年太宗颁诏试行科举起至元末的100多年时间里,科举考试曾经三次举行,又三次被废除,这在科举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元代科举分乡试、会试、御试三级,设经义、论、辞赋三科,并强调注重实务,剔去浮华,其基本原则在于讲求德行,崇尚经术。元代为巩固统治,尤其强调以程朱理学为主体的经学在科举考试中的重要地位。而且,元代科举实行严格的民族分治政策。规定四种人分为两榜,其中蒙古人、色目人为一榜,汉人、南人为一榜,在考试中歧视后两者。蒙古人和色目人只考两场,内容分别为相对较简单的经义和策问。而汉人、南人考三场,内容增加了诏告表章一类的仿古应用文体,而且在经义和策问的难度上都有所增加。虽然两榜及第者可以获得同样的名分和品级基本相当的官职,但蒙古、色目一榜考试内容较少、难度较低,及第较容易,明显带有维护其特权的意味。而且入仕后,蒙古、色目官员待遇也较汉人、南人优越。

元代科举录取名额较之前历代都有明显减少,一次录取最多者刚刚达到百人而已,而少的时候竟然只有30余人。元代历年科举总计录取千余人,只相当于金代一次科举考试录取的人数。在元代,科举始终没有成为选拔官吏的主要途径。其原因主要在于,元代重吏轻儒,实行科举只是一种粉饰太平的举措。而且蒙古、色目贵族以打压科举作为维护其自身利益的一种手段,极力阻挠儒生、儒士通过科举进入朝廷,掌握权力。另外,南方士人在遭到民族歧视后,对科举采取鄙视、回避等消极态度,借不合作来抵制少数民族的统治,也加剧了元代科举凋敝、惨淡的局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