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彭阳一中:成人为先教育奉献社会

彭阳一中:成人为先教育奉献社会

时间:2022-03-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彭阳一中地处边远山区,在每年大量优秀生源外流的情况下,依然是彭阳县乃至固原市教育界的一枝独秀,这主要是因为学校为每一位学生提供了适宜的生长空间,因人而异地坚持实施“成人为先”的教育,切实突出了德育工作的主导地位。学校积极探索新课程背景下学生德育教育,全面落实“先成人,再成才”的教育理念,不断创新德育工作方式和内容,切实突出了“德育名校”特色,使其成为我校的一大亮点和品牌。

成人为先——德育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在学生教育方面,应当提倡让每一位学生“先成人,再成才”,突出每一个学生的德育教育,要把每一位学生的品德培养放在突出的位置。坚持为每一位学生创建一个适合他们成长的平台。

彭阳一中地处边远山区,在每年大量优秀生源外流的情况下,依然是彭阳县乃至固原市教育界的一枝独秀,这主要是因为学校为每一位学生提供了适宜的生长空间,因人而异地坚持实施“成人为先”的教育,切实突出了德育工作的主导地位。

一、德育理念

学校坚持让每一个孩子“先成人,再成才”的理念,突出“德育名校”的特色。力求让每一位学生健康成长,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线,以养成教育为突破口,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全方位开展德育工作。

二、寓德育于活动中

学校积极探索新课程背景下学生德育教育,全面落实“先成人,再成才”的教育理念,不断创新德育工作方式和内容,切实突出了“德育名校”特色,使其成为我校的一大亮点和品牌。

彭阳一中开展的德育活动丰富多彩:一是充分发挥环境育人功能,利用学校的宣传橱窗,采用图文并茂的形式,贴近学生实际生活,进行育人;利用校园电视台,自制拍摄德育专题片,对学生进行文化熏陶;在教室里、走廊上及校园的各个角落悬挂名人名言、各种警示语录,让每一面墙壁都说话,让每一个建筑物都育人。二是深入推行德育导师制,构建全员德育工作机制。学校要求每位科任教师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做到教案中有记载,教学中有渗透,学期有导师教育活动,笔记中有导师谈话记录,并定期进行检查,纳入个人年终考核,形成了德育工作“人人抓、时时抓、处处抓”的良好局面。三是积极开展文明宿舍、文明班级、优秀班(团)干部、优秀学生、优秀团员、“校园之星”等评选活动,努力发挥先进的模范带头作用。四是通过演讲、诗文朗诵、办板报和手抄报、知识竞赛、创建“书香校园”活动、法制讲座、主题班(团)会、义务劳动等形式开展主题教育活动,提高了学生的思想认识,陶冶了学生的道德情操;充分发挥团队组织的主阵地作用,通过组织学生到烈士陵园祭奠英烈、新团员在烈士墓前宣誓、定期到敬老院看望慰问孤寡老人及到公园、街道清扫垃圾等活动,使学校、家庭社会教育寓于丰富多彩的活动之中,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趣味性,极大地提高了教育效果。五是注重学生习惯养成教育,学生德育量化考核贯穿学期始终。学校每年都定期组织开展“文明礼貌月”“行为习惯规范月”“弘扬民族精神月”“孝敬父母月”等专项教育活动,并经常组织学生学习《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学生守则》《彭阳一中校园纪律30条》和《彭阳一中学生一日规范》等,通过加强学生的养成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卫生习惯;通过加强“诚信”教育,使学生讲诚实,守信用;通过加强感恩教育和传统美德教育,培养学生能理解、会尊重、懂感恩三种情商;通过加强公德教育,培养学生关心社会、奉献社会,关心他人、服务他人的使命感和责任感;通过加强法制教育,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让学生学法、知法、用法、守法;通过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客观面对现实,培养积极、主动、乐观的心态。通过加强德育工作,全面提升学生素质,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健体,做一名合格的中学生。六是分层次开展德育活动。我校在实践中逐渐形成“分层次教育、全方位育人”的思路:高一起始阶段,着重抓好学生行为规范和学习规范,以行为规范养成为主要目标的“为生”教育;高二中间阶段,着重抓好学生法律意识、公民意识、道德教育,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以培养社会合格公民为主要目标的“为民”教育;高三阶段,着重抓好学生理想、职业道德教育,以培养学生成为社会有用人才为主要目标的“成才”教育。七是重视班主任队伍建设。学校注重抓好班主任队伍建设,让工作责任心强的教师担任班主任,制定了《班集体考核细则》,加强对班主任的督促检查和综合考评,调动班主任工作的积极性和责任感。学校每年定期举办班主任经验交流会,大力推广班主任的典型经验和成功做法。八是学校成立了家长委员会及家长学校,制定了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聘请了法制副校长,形成了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参与的德育教育新局面。九是建设以“人文校园、书香校园、艺术校园、文化校园”为内容的校园文化,把校园打造成师生的“精神家园”,为师生的学习、生活、工作创造良好的环境。在创建“书香校园”活动中,共评选出“书香名师”6名,“书香班级”6个,“书香少年”100名。十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率先垂范,教师总是在育人,这是由教育自身的规律性所决定的。教师的政治观点、思想品德、治学态度,甚至言语、仪表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用美好人生理想和信念去启迪学生,用纯洁的品行去感染学生,用美好的心灵去塑造学生。教师还必须注意“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让教师每一细小的言行都成为学生的榜样,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要做到,比如说,要求学生见到纸屑主动捡起,教师自己先要做到。只有让学生置身于良好的环境中接受熏陶,才有利于学生良好品行的形成。十一是学生德育因材施教,不搞“一刀切”。培养教育人和种花木一样,首先要认识花木的特点,区别不同情况给以施肥、浇水和培养教育,力求为每个学生的发展提供一片适合生长的土壤。由于每个学生的遗传、环境、生活、教育条件的不同影响,使每个学生的个性呈现千姿百态的差别,为使每个学生的个性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这就要求学校在学生管理上应坚持灵活多变的管理方法,采取因材施教的原则。由于学生受到社会和家庭的影响不尽相同,性格特征存在着差异,教师要了解每个学生的个性差异和思想品德的不同点,因人而异,提出不同的德育要求,不搞“一刀切”,而是让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顺应个性的发展与社会的需要,高标准与基本标准相结合,促进不同类型的学生良好品行的形成。如有的学生因父母离异后,行为习惯不太理想,满口脏话,欺负同学,这时候,教师就应引导其不说脏话,与同学团结互助;有的学生在教师、同学面前表现很好,俨然是一名好学生,但在家里,任性、骄横、目无尊长,这时候,教师更应该倾注心血,争取家长支持配合,引导其言行一致,人前人后一个样;而有的学生成绩优良,还乐于助人,就是怕吃苦,不爱劳动,这时候,教师就应从培养其吃苦耐劳、磨炼其意志入手。教师要深入了解每一位学生,根据学生现有的德育基础,有针对性的进行教育,切入口尽量小一些。当然,在引导教育时,要避免空洞的说理教育,多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明理,在实践中锻炼,自己教育自己。

在进行德育教育时,教师要尽可能少讲些大的道理,多开展些学生喜闻乐见、寓教于乐的班队活动,如教育学生热爱祖国,关心国家大事,教师可引导学生收看新闻联播,在进行德育教育时,引导学生认真参加班级学校规定的值日生、大扫除等公益劳动;召开适当的主题班会让学生在活动中接受德育的熏陶。

传统教育经常把同样的知识以同样的方法传授给学生,这样的学习是被动的学习,只有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下主动学习才是成功的教育。因此,让学生自己去经历知识产生、应用和发展的全过程,是非常重要的。作为教师,要保护好学生的求知欲,发挥好他们的观察力,鼓励他们多想“是什么”,创造一切条件自己寻找问题的答案,允许他们用自己的方式去了解事物,探索真理。对他们的观察、实验结果,要多给予表扬,即使是错误的结论,也不要急于否定或武断地下结论。在一般教师心中,成绩好的学生往往受到“偏爱”,评价学生时也往往以成绩来衡量。

我们要改变传统的评价体制,大胆鼓励,保护好每一位学生的好胜心,引导他们“做什么”,发挥好他们的创造力,给每一位同学展示才能、发挥特长的机会。让他们在“我能行”口号的鼓舞中大胆创造,鼓励他们通过多种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让他们逐渐养成开放式的学习模式、思考模式和行为模式,为他们将来成为创新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如今已有大批的彭阳一中学生走进了大中专院校,有的上了高职、有的进了工厂、有的走上工作岗位、有的走上了社会,但不管走向哪里,他们身上最基本的为人品德永远不会褪色。就拿本学期学校的“献爱心”活动来说,本学期彭阳一中共收到来自校友的自发捐款1371725.00元,资助贫困学生2442人。

当然,学校德育的实效应该用一代人进入社会后所表现出来的整体精神风貌来衡量。因此,德育的实效性不能简单地要求立竿见影,也不能简单的理解为眼前的学生在我们的严加管束下,所表现出来的行为规范的水平就是我们的德育实效。在现实生活中,学生受到的教育影响是多方面、多方位的,给学生的终生留下一个良好坚实的基础,从小培养其良好的个性与行为习惯,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总之,学生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学校教育,学校应进一步端正办学思想,为国家培养合格人才,把德育工作放在教育教学工作的首要位置,把德育工作渗透于整个教育教学中去,注重发挥集体优势,强化全员育人意识,做好新形势下学校德育工作,自始至终坚持“先成人,再成才”的德育策略,把学生的做人教育放在第一位。

(载《现代教育发展》2010年第9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