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第三节积极老龄化理论框架下

第三节积极老龄化理论框架下

时间:2022-03-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积极老龄化是第二届世界老龄大会应对21世纪人口老龄化问题而提出的老龄发展战略。积极老龄化的提出是继健康老龄化之后又一次理论升华。世界卫生组织指出:积极老龄化政策框架要求在三个方面的基本支柱采取行动。在积极老龄化理论的视野下,老年教育需要被进一步深入思考。在积极老龄化的理念指导下,设想我国未来的老年教育还将在健康教育和提倡健康生活方式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第三节 积极老龄化理论框架下 对我国老年教育的思考

积极老龄化是第二届世界老龄大会应对21世纪人口老龄化问题而提出的老龄发展战略。积极老龄化的提出是继健康老龄化之后又一次理论升华。在它被提出10年后的今天,我们再一次深刻领会其理论观点和丰富内涵以及政策框架,更加扩大了对于我国老年教育思考的视角。

一、积极老龄化的内涵和政策框架

(一)积极老龄化的内涵

积极老龄化的思想理论观点,是国际社会理论界积极应对世界人口老龄化问题,进行理论和实践探索的结晶。2002年4月,联合国在西班牙马德里召开第二届世界老龄大会,世界卫生组织向大会提交一份“积极老龄化”的书面建议书被大会所接受,并写进大会的《政治宣言》和《行动计划》中,成为这次大会最突出的成果。大会之后,世界卫生组织出版了《积极老龄化政策框架》一书,为推动世界老龄事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1.积极老龄化的内涵

所谓“积极老龄化”,是指人到老年时,为了提高生活质量,使“健康、参与和保障”尽可能获得最佳机会的过程。积极老龄化的观点是以联合国提出的“独立、参与、尊严、照料和自我实现”的原则为理论基础而概括出来的一个政策理论,为老龄政策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积极老龄化更加强调老年人口不仅不是社会的负担,而且是家庭和社会的宝贵资源。老年人能够保持身体健康,提高预期寿命;积极参与社会活动,继续为社会作出贡献;保障生活质量,提高生活水平。积极老龄化要求国际社会以积极的态度主动去应对人口老龄化,提出应对措施,采取积极行动,使社会保持活力,实现和谐发展。

2.积极老龄化的核心理念

(1)转变老龄观。积极老龄化以“积极的老龄观”取代“消极的老龄观”,导致人类老龄观的两大变革:一是老龄化是社会的重大成就而不是灾难。老年型社会象征着人类社会的成熟,在人口日趋老龄化的过程中,社会经济的发展也是日新月异,人口老龄化可以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老龄化的社会同样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二是老年人是社会的宝贵财富,是社会经济发展的资源而不是负担。老年群体绝不应该成为社会的问题和包袱,他们的经验、智慧和创造是整个社会的一笔宝贵财富,挖掘老年人潜能,是建设未来美好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老龄化将有利于消除老年歧视主义的不利影响,使老年人生活更加舒适、更有尊严、更有价值,这是人类老龄观的重大变革。

(2)强调积极行动。积极老龄化旨在调动与发挥老年人和社会两方面的潜能和优势,并号召积极行动起来。首先是调动与发挥每一个老年人在体力、智力、技术等方面的潜能,使之在机体和心理方面保持良好状态、延年益寿。并按照自己的需要、愿望和能力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和社会发展,在融入社会的同时获得自身的权益、需求与物质生活、精神生活的保障,使老年人老有所为,而且有尊严地安度晚年;第二是调动与发挥社会各方面的资源优势和潜力,在老年人需要帮助时,社会应向老年人提供保障与安全等各项服务,并能从多方面积极地应对老龄化可能出现的社会问题,积极地协调老龄化社会的各种关系,其中包括老龄化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协调发展,使社会更加和谐。

(二)积极老龄化的政策框架

世界卫生组织指出:积极老龄化政策框架要求在三个方面的基本支柱采取行动。这三个方面的基本支柱就是:健康、参与、保障。

1.积极老龄化政策框架的第一个支柱是健康

所谓“健康”,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而是在生理健康、心理健康、道德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的完好状态。健康行动,是指老年群体通过积极行动,使他们享有数量和质量都好的长寿;既能保持健康,又能生活自理,极少有人需要高开支的医疗和照料服务。

2.积极老龄化政策框架的第二个支柱是参与

所谓“参与”,是指人退休以后,在劳动力市场、就业、教育、健康和社会政策,以及计划等诸方面都支持他们能充分参与的条件下,根据他们自己的能力需要,继续以有偿与无偿的方式为社会作贡献。参与行动,是指老年人退休后应面向现实,积极生活。根据自己的能力、爱好,以及需要和可能,主动参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的活动和社会服务,使退休后的生活继续融入主流社会,成为国家稳定发展的积极因素。

3.积极老龄化政策框架的第三个支柱是保障

所谓“保障”,是指由政府、社会、家庭,依照法律规定,对退出劳动领域或无劳动能力的老年人实行的社会补助和社会救助措施。保障行动,是指老年人在需要帮助时,他们的保护、尊严和照料受到保障。重点是对老年人的物质赡养、精神慰藉和社会扶持,包括在政治、社会、经济、医疗以及社会服务等方面的社会救助和社会保障。家庭、社区以及社会将尽力提供支持。

二、积极老龄化理念引发对老年教育的新思考

积极老龄化从新的高度诠释了老年人的角色、价值和生命的意义,它是老龄观的一次革命性变革。在积极老龄化理论的视野下,老年教育需要被进一步深入思考。老年教育不能只停留在满足老年人的兴趣、爱好、求知、求技上,而是需要向“健康、参与、保障”三方面进一步延伸;老年教育也不能只在教育功能上做文章,还要在应对老龄化社会的战略上作出新的拓展。

(一)扩大健康教育的范围与影响

我国以老年大学为主要形式所实施的老年教育开展近30年,为了满足广大老年学员的热切需求,健康教育始终是主要内容和重点课程。有一定规模的老年大学几乎都开有诸如中西医基础理论、卫生保健、营养烹饪等与维护健康有关的各种课程。而且学校大多都设法聘请了本地区医学保健方面的著名专家教师授课,普及和推广了医疗保健的知识。除此之外,在老年大学里,各种文艺、体育的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使广大老年学员的身体素质普遍得到了改善和提高。轻病得到痊愈,重病有所减轻,为家庭和国家节省了医药开支。为此,许多学员盛赞老年大学“给了第二次生命”、“焕发了第二次青春”、“是老年人的乐园和健康基地”。

的确,健康长寿是所有人特别是老年人追求的目标,是老年人生活质量最根本的保证。健康也是老年人群在社会和家庭中不受歧视、受到尊重的一个重要条件。从大量调查材料来看,老年人在家庭、亲友和社会上受到尊重,同个人的经济地位、文化水平、工作能力和健康状况有关,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健康状况是越来越重要的“砝码”。健康可以延长老年人智力经验的释放期,使老年人的潜能得到发挥,以其健康向上的形象而受到广泛的尊重。因此可以说,在维护老年学员个体的身心健康,良好精神形象,获得尊严和尊重等方面,老年大学功不可没。这一传统优势和特色还将保持和发扬下去。

在积极老龄化的理念指导下,设想我国未来的老年教育还将在健康教育和提倡健康生活方式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随着对健康概念的深入理解,健康教育的范围与影响将继续扩大,与涉及医疗保健部门的联系将更加密切。

1.理解健康教育的多维概念,成为健康教育传播中心

积极老龄化中健康的概念是个多维概念。健康的着眼点不仅限于寿命的长度,而在于生命的质量。寿命的延长所指的也是健康的和生活自理的寿命的延长,而不是带病长寿。健康也不仅着眼于老年人的健康,还要求以全民健康为前提,实现优生优育,提倡健康生活方式,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倡导健康教育,重视心理精神卫生,实现一个健康、文明、和谐的现代社会。

基于此,老年教育将会在现有的向老年学员普及健康知识教育的同时,传递一个理念,传达一个任务,即描绘一个“人我互惠”、“人境互益”、“天人合一”的健康生活图景。具体而言,就是老年大学将成为一个健康知识和健康生活方式的传播中心,使每一个老年学员在老年大学里不仅自己受惠,还能成为健康使者,把健康的生活方式带给自己的子孙、家人、亲戚、朋友、社区邻居等,做到“人我互惠”,继而成为社会各年龄和各阶层人群的健康导向,使健康与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等社会和自然环境融为一体,构建文明和谐而又欣欣向荣的美好家园。

2.扩大健康教育的影响范围,密切与涉老医疗保健部门的合作关系

积极老龄化提倡的健康概念是一个多维概念,其含义深刻,涉及的范围广泛。因此而令人联想到老年教育未来将不仅仅是一个单一的、对老年人进行健康教育的场所,还将与许多涉老保健机构形成密切合作的良好关系。因为老年教育机构是老年人群聚集的地方,各地区的老年医疗机构、老年病研究院所、老年心理研究部门、老年文体推广中心等等,都将会与之密切合作,使各级各类老年教育机构成为各种涉老机构的研究基地、实验基地。如此,老年教育在老龄化社会中将发挥更大的作用与功效,作出更大的贡献与成就。

(二)拓展参与社会的内容与形式

积极老龄化强调老年人根据需要和可能,继续积极参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活动和社会服务,尊重老年人发展的权利和生命价值,使老年人的生活继续融入主流社会,成为国家稳定发展的积极因素。因此,党和政府乃至整个社会有责任积极开拓老年人自由参与的路径和空间。实践证明,中国老年教育在将近30年的发展过程中,以其特有的优势为架起老年人“参与社会又服务社会;共享成果又奉献社会”的彩色桥梁。(杨启村.《中国特色老年教育的主要特征及其积极意义》,《老年教育文集(八)》),为推进“积极老龄化”战略实施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积极老龄化“参与行动”的启示下,未来老年教育在促进老年人参与社会、融入社会的行动中,还将发挥更大的优势。

1.发掘老年人的巨大潜力,鼓励每一位老年学员积极参与

积极老龄化的理念中强调确认老年人仍有“潜力”,是“未来发展强有力的基础”;老年人的智慧和技能在“改善自身条件”的同时,还能“参与改善社会条件”;老年人不单纯是“消费者”,而且是“贡献者”等等。事实上,中国老年教育开展近30年来,已经在确认老年人的潜力,参与社会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同时还为老年人适应社会发展,继续服务社会培训了大批骨干和活动分子,提供了众多的道德、智力和健康的支持,在实施“积极老龄化”战略进程中,发挥了积极的引领作用。在积极老龄化思想进一步的启发下,老年教育将更加注重老年人能力、智慧、潜力的开发和利用。把老年学员不仅仅看作是单纯的学员,而是当作宝贵的资源和巨大的财富,研究开发老年人资源的方法和机制,深入发掘和充分利用这一宝库,继续为老年群体服务,为老龄化社会服务,继续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作出辉煌的贡献。

2.搭建更大平台,共享社会资源

参与社会不仅是老年人的“愿望”和“权利”,而且是“社会的需要”。老年大学不同与于其他各类学校,老年学员都是具有丰富人生阅历和生活经验的资深人士,因此,与课堂教学相对而言,老年大学应更加侧重为老年人参与社会提供充分的机会。在积极老龄化理念启示下,未来的老年教育将向一些“参与”机制建立较好和运行较好的地区的老年大学那样,“与党政、群团多个部门建立密切的组织联系,实现对口部门多、载体、平台多、共享社会资源多等优势,为老年人参与社会,服务社会提供更多的条件和机会”。老年学员通过积极参与社会活动,融入社会、适应社会、服务社会、促进身心健康,提高自身价值和社会价值并从积极参与社会发展中获得更多的社会资源。老年大学则可以通过多层次、多内容、多形式的社会活动,提高老年人的社会地位,扩大老年教育的影响,增强老年大学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形成老年教育与社会各方面良性互动、可持续发展的良好局面。

(三)超越教育领域的局限与固囿

积极老龄化还着重强调社会保障问题,同时也引发了我们对老年教育的养老保障功能的思考。养老保障的内容包括养老资源和养老方式。养老资源包括物质资源、服务资源和精神慰藉;养老方式是指养老资源的提供方式和供养模式以及供养体系的运转等。其中供养模式分为社会、家庭和个人。我国现阶段提倡采取以家庭养老为主结合社会养老的多种养老形式。我国的养老保障制度不是仅仅让老年人活着,或者说是单纯追求长寿,而是让老年人活得健康,有尊严、有价值。老年教育开展近30年来,已经在事实上承担了多项养老的功效。如在养老资源方面,为老年人提供了精神慰藉;在养老内容上,为老年人提供了教育、文化、科学等养老内容;在供养模式上,属于社会养老的一种模式。

今天的老年人已经形成了一种共识,即把上老年大学作为退休后新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因此,未来我国的老年教育不仅仅具有教育的根本性质,是终身教育的最后阶段,是学习化社会的组成部分,还应该成为老龄化社会中养老保障的重要形式。

中国是一个未富先老的老龄化国家,养老供养体系不同于西方发达国家,而应该是与中国当前经济、社会实际相结合,充分反映当前国情的老年供养体系。建立有中国特色的老年供养体系是我国养老保障制度追求的目标。依据我国国情,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中国仍将必须采取以家庭养老为主,社会养老为补充的养老形式。不论社会养老或家庭养老,都需要对老年人精神慰藉、精神赡养加以重视,都需要以教育养老、文化养老、科学养老为内容。因此,老年教育将以其“以教促养、以学促养”的独具特色的方式,为广大的低龄老人、健康老人、居家养老的老人所接受、追捧,为负有养老责任的社会各方所称道。

设想未来我国老年教育的发展模式将会朝着“教养医结合”的方向发展,即老年大学附设养老机构,学校以教学为主体,但主要并优先吸收校办养老机构的老人参加学习,同时也吸收社会上居家养老的老年人入学。同时配套老年病医院或医疗诊所。使老年人享受“一站式”全程养老服务,老年教育将实现囊括“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五个“老有”的全部功能。

总之,积极老龄化是第二届世界老龄大会为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而提出来的重大战略决策。其核心思想集中体现在“积极”这两字上,不仅要求老年人自身要积极应对老龄化,保持健康、参与社会、获得保障,而且也要求国际社会和各国政府都要共同采取行动。树立积极的思想,采取积极的态度,制定积极的政策,实施积极的行动,主动应对人口老龄化面临的新情况,认真解决新形势下出现的新问题,实施积极老龄化战略,为创建一个具有健康、活力、和谐、发展的现代文明社会而奋斗。积极老龄化的新思维、新观点也是发展老年教育的行动指南,大力发展老年教育必将成为积极老龄化社会的战略选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