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语文教学讲读的艺术

语文教学讲读的艺术

时间:2022-03-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笔者以为,语文教学要精讲、多读。此外,语文教学本身就兼有对学生进行规范语言的训练任务,教师和学生语言的交流,无论是在课内还是在课外,都应时时注意自身语言的规范性和示范性。语文教学要达到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就要求教师的讲解应当含蓄蕴藉,耐人寻味,富有启发性的艺术效果。这是小学语文教学中读的基本目标,也是衡量一节语文课是否完成的重要标志。

语文教学讲读的艺术

现代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如何使学生得到主动的发展,如何使语文教学从教师的“教”转到从学生的“学”出发,成为每个语文教育工作者关心、研究的重要课题。笔者以为,语文教学要精讲、多读。

一、精讲

所谓精讲,是讲文章中本质的东西,讲规律性的东西,讲学生不懂而又必须掌握的知识,但精讲并非强行灌输,而是讲在学生困惑处,讲在学生所学不足时,寓讲解于教师的点评中,寓点拨、诱导于学生的难点处。启发学生思维,让学生在老师的点拨、引导下去消化教材的精华。

(一)讲解要准确简明,富有示范性

教师向学生传授的知识,只有用准确严密的语言表述,才能保证知识传授的正确性、学生理解知识的可能性;而词不达意或模棱两可的含混语言,只会干扰知识的传授,造成学生思想混乱,影响教学效果。为了保证课堂教学的时效性,教师讲解的语言还要简明扼要,而不能拖泥带水,重复累赘。此外,语文教学本身就兼有对学生进行规范语言的训练任务,教师和学生语言的交流,无论是在课内还是在课外,都应时时注意自身语言的规范性和示范性。

(二)讲解要趣味生动,富有幽默感

教育家乌申斯基曾经提醒教师说:“如果你把课讲得生动些,那么,你就不会担心儿童闷得发慌。”心理学家也告诉我们,学生比较容易集中精力的最佳状态一般只能维持15~25分钟。这就要求教师以生动的讲解如磁石一般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住。教师在教学时多用大众化的谚语、歇后语、习惯用语,多用比喻性词语和摹状词语,多用摹声和儿化韵等,让学生“如临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唤起他们丰富的联想,从而帮助他们顺利地获取知识。如在向小学生讲解缩句的方法时,与其说“去掉修饰、限制、补充部分”,不如说“缩句好比伐木工人剔去树的枝叶而取其主干”,这样要形象得多。教师在课堂上要尽量多给学生点“兴奋剂”,利用趣味的语言编口诀、歌谣、顺口溜,穿插小故事等,使教学妙趣横生,达到“寓教于乐,寓庄于谐”的效果。但是,也不能牵强附会,哗众取宠,追求低级庸俗的生动。

(三)讲解要循循善诱,富有启发性

威廉说过:“平庸的教师只是叙述,好教师讲解,优秀的教师示范,伟大的教师启发。”语文教学要达到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就要求教师的讲解应当含蓄蕴藉,耐人寻味,富有启发性的艺术效果。让学生能由“此”想到“彼”,由“因”想到“果”,由“表”想到“里”,由“个别”想到“一般”,收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如在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时,学生不易体会蕴藏在小女孩死后“脸上带着微笑”的悲剧含义,教师用启发性的语言提问:“小女孩在大年夜里,在饥寒交迫中悲惨地死去,为什么脸上还带着微笑呢?”学生很快作出回答:“因为他在临死前曾看到许多美丽的东西。”“他真的看到了吗?”“没有。”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小女孩在人世间只有寒冷、只有饥饿、只有痛苦,可是,她所有的愿望却在幻想中实现了。她是怀着美好的愿望离开这个世界的,所以她死时脸上带着微笑。这微笑饱含着作者的悲愤心情,饱含着他对贫苦人民寄予的深深的同情,对当时剥削制度的控诉。

当然,教师还应把握启发的时机,只有适时而启,相机而发,才能充分发挥启发的功能。

二、多读

朗读训练是阅读教学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之一。在教学中,有的教师意识到多读的重要性,让学生读书的机会并不少,为什么效果仍然不佳呢?原因是缺少读的训练。主要表现在读前教师未提出明确要求,或要求未切中要害,学生不知道为什么读;读中少指导,纠正不得力,学生不知道怎么读。为此,教师在指导学生多读的同时,要提出具体要求和教给学生方法技巧。让他们读有所获,读有长进,读有所乐。

(一)明确读的目标

新修订的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规定:教材上的每篇课文,学生都要读通、读熟,精读课文还要读出感情,有些还要能够背诵。这是小学语文教学中读的基本目标,也是衡量一节语文课是否完成的重要标志。作为语文教师应当明确其要求的层次:一年级“按句逗停顿,不唱读”,二年级“注意长句中和段间的停顿”,三年级“边读边思考,读出不同的语气”,四、五年级“能初步表达课文的思想感情”,六年级“能比较准确地表达课文的思想感情”。这样把握住读的目标,才能在读时有的放矢。

(二)指导读的方法

(1)培养读书的良好品格。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地读书,敢读书,克服怕读错、读不好的心理。要教学生会读书,会按要求采用不同的形式读书,边读边想,边读边画,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读时注意节奏、语调、速度,读时质疑问难。

(2)指导学生带着问题读。新编教材中每篇课文的预习部分和课后思考练习中均有编者引导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问题,教师在指导学生朗读前要充分地利用起来。此外,教师还可以针对课文内容和思想感情提出一些问题。问题的设计要有针对性,要有概括性,要有启发性。

(3)指导学生联系习作的实际读。阅读教学是习作教学的基础。叶圣陶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借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习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巧。”可见,针对学生习作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指导学生读书,能够让学生在读中有意识地学到语言的组织、材料的安排、情感的表达等。

(4)指导学生入情入境地读。朗读的教师先辅之以生动的描绘,渲染气氛,把学生带入文章所描绘的情境中,和作者的心想在一起,使学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感其情。如在指导学生读《月光曲》一文时,我先描述情境“清幽的月光把银辉洒进了茅屋,茅屋里的一切好像披上了银纱,此时此刻,贝多芬望了望站在他身旁的穷兄妹俩,心潮澎湃,他想:美好的音乐应当给予 那些穷苦的爱好音乐的人们,就像这皎洁的月光一样,于是,他满怀激情地按起了琴键。优美的旋律在茅屋里萦绕。”学生情不自禁地齐声朗读“皮靴匠静静地听着……”

(5)指导学生抓重点词句品读。语文课要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指导他们品词品句地读书,通过品词品句,使学生在语言文字上得到欣赏,认识事物上得到启迪,思想感情上得到陶冶。如在教学《穷人》一课时,抓住“他会揍我的……揍我一顿也好……我自作自受!”这些词句,反复品读,就能感到桑娜宁可自己吃苦,也要帮助别人的美好心灵。

(6)指导学生读出标点符号的内涵。一篇文章的内容和思想感情不仅通过文字体现出来,有时也通过标点反映出来,教师在指导学生朗读时,也能透过标点符号所包含的内在意思,体会到文章的思想内容和感情。如在《一夜的工作》的最后两个自然段就用了几个感叹号,教师若能指导学生读好,就能体会到作者对敬爱的周总理的无比爱戴、无比崇敬之情。

(发表在2001年第5期《达州教学通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