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优质资源助成长

优质资源助成长

时间:2022-03-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本课程重在让新生在第一学期享受大学最优质的教育资源,引导其尽快适应大学生活,能在较短的时间内适应大学学习和生活,在大学四年或三年的学习和生活中能和谐健康成长。通过《大学生成长专题》课程的教学,形成了一支以思想教育为主题的优秀教学团队。为了帮助大一新生顺利渡过困惑期和混沌期,井冈山大学教育学院充分发挥专业优势,组织专业教师研究开发面向大一新生的新型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大学生成长专题》,

优质资源助成长

井冈山大学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精神,井冈山大学教育学院针对大学新生入学适应期的特点,组织优秀的专业教师采取专题讲座的方式,为一年级新生开设《大学生成长专题》课程,取得了显著成效。

为使大一新生尽快在学习、生活和思想上融入大学校园,顺利渡过大学一年级的困惑期和混沌期,真正实现从中学生到大学生的身份和品质的转变,我校教育学院根据《意见》精神要求,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思想道德建设为基础,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从2006年开始酝酿到2007年9月为大一新生开出《大学生成长专题》课程。本课程重在让新生在第一学期享受大学最优质的教育资源,引导其尽快适应大学生活,能在较短的时间内适应大学学习和生活,在大学四年或三年的学习和生活中能和谐健康成长。

1.问题的确定。根据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遇到的共性问题,通过调查了解问题的性质、类型和发生的时间等情况,进行归纳和总结。

2.专题的形成。针对归纳的问题,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精神要求,进行深入调查和研究,提炼解决问题的价值标准,组织材料形成专题讲座。

3.课程的合成。在形成系列专题后,按照专题之间的联系和问题产生的顺序、问题解决的缓急,确定专题开设的先后秩序,合成连贯的有机联系的课程。

4.课程的确立。先以讲座形式试点,取得效果后进入《培养方案》成为必修课,再总结经验在全校推广。

为了落实上述做法教育学院成立了《大学生成长专题》课程组,院长彭春妹为组长,负责课程组的条件保障以及各项工作的协调,高教研究所副所长付八军博士牵头组织课程开发与实施。成员有罗玉莲、胡忠光、苏小河、陈小建、尹观海、李泉、郭礼智、梁尔铭等专业教师,协助课程开发与实施。班级课程教学负责人由课程教学团队内所有教师轮流执行,具体负责教学的管理工作。

本课程重在引导大学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学生能在较短的时间内适应大学学习和生活,在大学四年或三年的学习和生活中能和谐健康成长。以课程形式给新生进行学习、生活、做人、做事等全方位的集体指导,从理想目标、生涯规划、心理健康、人际交往、第二课堂、惜时教育、大学生理财、大学生恋爱、挫折教育、学习效率等13个方面,在新生入校的第一个学期内采用专题形式讲授。体现励志和导行是本课程的价值取向。

2007年,课程以讲座形式在教育学院2007级100余名本科生中开设,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由于课程涉及的时间较长(一个学期),为保证学生学习该课程的时间,同时确认课程的合法地位,2008年经学校同意,本课程纳入教育学院2008级本科和专科人才培养方案,2个学分,成为学院通识课。

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学校采用专题讲座形式,以讨论、案例教学为主要方法,各专题教师可根据具体内容,在方法和形式上体现特色。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综合运用讲授、讨论和案例教学等方法。

教育学院《大学生成长专题》课程的实施,从2006年开始至今,经历了酝酿、试点和推广三个阶段,目前还在进一步完善。

1.酝酿阶段。2006年10月至2007年7月,教育学院开始思考大一新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通过院党委、行政会议,班主任、辅导员座谈会,探讨入学教育工作的完善与改进,提出《大学生成长专题》课程思路,成立课程组,并召开课程组会议,探讨具体措施,组织专题调研与备课。

2.试点阶段。2007年9月,《大学生成长专题》课程以专题讲座形式在教育学院2007级本科生中试点开设,共有12讲。具体专题如下:《大学与大学生成长》、《人,要有一点理想》、《大学生的四年规划》、《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的第二课堂》、《大学生恋爱与成长》、《大学生成长与快乐交往》、《闲暇时间,你在忙什么》、《大学生消费的基本观念与策略》、《挫折与孕育成功》、《怎么做个好教师》、《学习力,21世纪的核心竞争力》。

3.推广阶段。2008年9月,《大学生成长专题》课程经过学校审核同意进入教育学院2008级本科和专科人才培养方案的学院通识课体系,成为教育学院所有新生的必修课,专题扩展为13讲。具体专题如下:《大学与大学生成长》、《大学生的理想信仰与精神追求》、《大学生四年规划》、《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挫折与大学生成长》、《大学生情商与发展》、《大学生理财》、《大学生闲暇时间管理》、《大学生恋爱与成长》、《怎么做个好教师》、《大学生第二课堂》、《大学生学习力的培养》、《人际交往与大学生成长》。当然,如果条件成熟,本课程可以在全校推广。

4.完善阶段。主要指专题与讲义的完善。课程组要求课程教师要精心准备教案与课件,争取一两年后将课程内容编写成讲义,讲义试用成熟,再成书出版,并刻录光盘。如果教材使用效果好,课程可申请作为学校新生入学教育课程,面向全校新生,并可作为新生使用教材,还可推向市场。

通过《大学生成长专题》的学习,缩短了大一新生的适应期,从第一学期开始就有了明确的生涯规划和学习目标,学生方向感明确,学习动力增强,弥补了新生入学教育中理想信念教育等方面的缺失;《大学生成长专题》课程成为教育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条新途径,形成了一支优秀的思想教育队伍,强化了专任教师的育人意识。通过《大学生成长专题》课程的教学,形成了一支以思想教育为主题的优秀教学团队。

值得推广的经验主要有:把最优秀的教师安排在第一个学年(或学期)上课是缩短新生过渡期的主要措施;贴近学生生活、学习和思想,扫除学生困惑与混沌是《大学生成长专题》课程内容设计的着力点。本课程内容设计贴近学生的生活、学习和思想实际,常常从生活中的一些小事深入浅出地引出一些大道理;扩大视野,将思政工作融入教学工作,是未来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基本方向之一。将本课程纳入培养方案,既是课程改革的需要,也是思政工作创新的需要,《大学生成长专题》课程的开设是两者的有效结合。

案例点评

为了帮助大一新生顺利渡过困惑期和混沌期,井冈山大学教育学院充分发挥专业优势,组织专业教师研究开发面向大一新生的新型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大学生成长专题》,有效解决了新生普遍存在的思想和技能性适应问题。课程重在体现励志和导行,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对大一新生的学习、生活、做人、做事等方面进行全方位指导。课程实行团队教学,以专题讲座为形式,以讨论、案例教学为主要方法。通过课程的开设,在专业教师中形成了一支优秀的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强化了专任教师的育人意识,也探索出了课程育人的新途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