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教学情景设计,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教学情景设计,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时间:2022-03-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教学情境是在课堂教学中,根据教学的内容,为落实教学目标所设定的。情境导入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求知欲,顺利开展新授课内容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学们在充分的思维空间里结论如下:通过开放性的问题让学生想象,既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想象能力,又渗透了教学思想方法。这一追问引发了学生的自我反省。学生们的思考让教学有了生成的空间。

专题三:教学情景设计,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想象能力是人的大脑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和改造,从而创造新形象的心理过程。丰富的想象是创造的翅膀,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十分有益的。

教学情境是在课堂教学中,根据教学的内容,为落实教学目标所设定的。适合学习主体并作用于学习主体。情境导入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求知欲,顺利开展新授课内容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情境导入能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产生情感共鸣,带着疑问与欲望走进课堂内容的学习,并在情境创设中对所学内容在认知上形成知识建构,教师通过问答、谈话、观察等教学活动,带领同学走进预设的情境,并通过师生交流进一步感悟情境,深层感知学习内容。

案例一 情景设计——设计开放式的问题

要想让谈话继续下去,并且有一定的深度和趣味,就要多提开放式问题。开放式问题就像问答题一样,不是一两个词就可以回答的。这种问题需要解释和说明,同时向对方表示你对他们说的话很感兴趣,还想了解更多的内容。

选题一 义务教育教材(苏教版)小学数学第七册《长方形的体积》

教学片断

教师在介绍完长方体的体积计算方法后,设计了一道题:

一个长方体的玻璃鱼缸(密封),长6分米,宽5分米,高4分米,里面装2分米高的水。现在要把它重新放置,请同学们想一想,水面的高可以是多少分米?同学们在充分的思维空间里结论如下:

既然是密封的玻璃鱼缸,不管怎么放水都不会溢出来;

可以把6×5作为底面,水面高是2分米,说明水的体积是:6×5×2=60(立方分米)。

可以把5×4作为底面,水面高是:60÷(5×4)=3分米。

还可以把6×4作为底面,水面的高是:60÷(6×4)=2. 5分米。

案例评析

通过开放性的问题让学生想象,既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想象能力,又渗透了教学思想方法。探索性学习是一种教育思想,也是一种学习方式,还是一种学习精神,因此我们应当在课堂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探索性学习。作为一种学习方式,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猜测,验证和修正,形成算法,推广应用的过程。引导学生主动求知,学会学习、学会发现、学会创新,形成一种问题意识和科学学习精神,从而开发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基础。

选题二 特级教师华应龙的一堂六年级数学复习课——“真是我耍了你们?”

这堂课既没有生动鲜亮的多媒体课件,也没有丰富多样的练习形式,全课的展开就围绕着一张综合测试题。

教学设计

1.请认真地把试卷读完,然后在试卷左上角写上自己的姓名。

2.脱式计算:1. 25×32×0. 25。

3.解方程:6. 8+3. 2x=26。

4.甲、乙两地相距300千米,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平均每小时行60千米,4小时后离甲地多少千米?

5.带着小狗的小明和小兵分别同时从相距1200米的两地相向而行。小明每分钟行55米,小兵每分钟行65米,小狗每分钟跑240米,小明的小狗遇到小兵后立即返回向小明这边跑,遇到小明后再向小兵那边跑。当小明和小兵相遇时,小狗一共跑了多少米?

6.如果你已经认真读完了7道题目,就只要完成第1题。这样的测试有意思吗?那就笑在心里,等待5分钟的到来,好吗?

7.小红的房间长4米,宽3. 2米,她爸爸准备把南墙刷上彩漆,这面墙上窗户的面积是2. 8平方米。算一算,小红爸爸至少需要买多少千克彩漆?(每平方米大约用彩漆0. 4千克)

教学片断一

上课伊始,老师宣布进行一次5分钟比赛。随着一声口令,全班伏案疾书,5分钟很快就过去了。“完成这张试卷的同学请举手!”老师满脸期待。学生一脸沮丧,面面相觑。“一个都没完成?”看得出,老师心有不甘。沉默片刻,一个愤愤不平的声音传来:“老师,你在耍我们!”此言一出,满堂哗然!老师一脸迷惑:“我怎么耍你们了?”“你看,第6题……”随着他的提醒,大家将目光聚焦于试卷的一处——“6.如果你已经认真读完了7道题目,就只要完成第1题……”

学生们恍然大悟,忍不住七嘴八舌地议论开了。老师连忙追问道:“真是我耍了你们?”这一追问引发了学生的自我反省。

“不是,因为第1题已经说得很清楚了,而我连名字都没写!”

“我把名字习惯性地写在了右上角了!”

“如果我们按要求认真地把试卷读完的话,我们当然能看清第6题的要求。”

教学反思

我们总习惯于在学生做练习时反复提醒:先审题,再下笔。然而,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提醒得到的依然是学生的我行我素,拿题即做,结果仍然是屡说屡错,屡错屡说。于是我们便常常心生抱怨:怎么老师的话到了学生那里就成了耳边风?这份试卷的特殊价值就在于不经意间让学生真真切切地自我反思,实实在在地体会到认真读提示语是多么重要。这种体验远比老师在学生做题前反复叮咛要有效、要深刻,它绝非只是学生停留在表面、承诺在口头的应答。“我们又上当了!”

教学片断二

“既然大家觉得这张试卷很有意思,那么我们就来研究一下,请把其中的第4题、第5题和第7题做完,时间为6分钟。”……开始交流了,一位矮个男孩首当其冲:“第4题的算式是300-60×4。”其余学生纷纷颔首点头。老师并未急于表态,而是将目光投向另一位眉头紧锁的女孩,他注意到刚才这位女孩曾迟疑地举了一下手。“我觉得应该是60×4。”她吞吞吐吐地回答道。“奇怪!一般来说,我们在解决问题时会有不同的方法,现在怎么会有两个不同的答案呢?”老师一脸惊讶:“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渐渐地,举手的人多了:“我们又上当了,问题是‘离甲地多少米?’。”

“300-60×4求的是‘离乙地多少米?’。”

“求‘离甲地多少米?’实际上是求‘已经行了多少米?’。”

“这好比要我们去某个地方,地址都没听清就撒腿便跑,结果南辕北辙。”老师适时点评:“错得好,说得更好!只要我们有收获、有长进,那么刚才的错误就有了价值!”

在交流第5题的感想时,很多学生觉得:“题目太长,理解题意比较费劲。”“是啊,题目的确很长!”老师启发大家:“你们觉得这道题绕来绕去关键在哪?”“小狗在不停地、来回地跑。”学生的回答一针见血。“既然如此,那该怎么解答呢?”老师顺水推舟。“应该用55+65=120(米),1200÷120=10(分),10×240=2400(米),理由是……”听了他的分析,老师点头赞同,随后又问:“还有不同意见吗?”“有!应该再用2400×2=4800(米)。”一位瘦瘦的男孩坚定地说。见大家不明所以,他继续补充道:“题目上说‘带着小狗的小明和小兵’,问题是‘小狗一共跑了多少米?’可以理解为求一只小狗跑的路程,也可以理解为求两只小狗跑的路程。”这样的解释出人意料又合乎情理,而且很显然,老师并未预设到这种“生成”,他激动地询问了这位学生的名字,然后大声承认:“我原以为刘梁丰同学错了,所以才让他交流,事实上他是完全正确的,让我们把热烈的掌声送给他!”

教学反思

也许应该感谢那位眉头紧锁的女孩,是她的迟疑使得课堂在那一刻峰回路转;也许还应感谢那位瘦瘦的男孩,是他的坚定使得课堂在那一刻精彩纷呈……学生们的思考让教学有了生成的空间。但再深入仔细地想想,仅仅有了生成就足够了吗?如果华应龙老师缺少智慧独到的眼光,缺乏“让差错显露出可贵”的思想,那么即便是面对再多的生成也会熟视无睹!试想,若不是华老师的关注细节——发现了女孩的迟疑;若不是习惯于“倾听不同的声音”——给了男孩表达的机会,也许上述这些有价值的生成都将被悄无声息地淹没在我们的声音中,一种以“权威者”的身份妄加评判的声音。

教学片断三

第7题的交流非常热烈。第一位学生说:“用4×3. 2=12. 8(平方米),12. 8+2. 8=15. 6(平方米),15. 6×0. 4=6. 24(千克)。”“错了,错了!”话音刚落,教室里便传来此起彼伏的否定声。老师连忙摆手:“别说‘错了’,说不定有对的道理呢?应该说‘还有不同的想法吗’?”另一位学生回答道:“粉刷墙壁时要把窗户的面积去掉,所以应该用12.8-2. 8=10(平方米),10×0. 4=4(千克)。”他的分析有条有理,得到了大多数同学的认同。正当大家的观点趋于一致时,又有一位学生举手:“我认为这两个答案都不对。因为要求南墙的粉刷面积必须知道长和高,而题目中并没有告诉我们高是多少,所以这道题目没有答案!”没有答案?大家满脸震惊,尔后再次恍然。老师也深有感触地说:“我很佩服这位同学,一是佩服他发现了这个大家容易忽视的环节,二是佩服他能在大家的声音特别高、特别一致时,有勇气站起来表明自己与众不同的观点。这让我想起了一个故事:一条船在茫茫大海上航行,船上装了75头牛、45头羊,问这条船上的船长年龄多大?”学生哄堂大笑。

教学反思

“这题没有答案!”初闻此言,满心震惊!平心而论,在平时的练习中,我们已习惯于出有答案的题目,学生也已习惯了解有答案的题目。正是因为习惯于这种定式,所以当学生绕了一大圈发现题目本无答案时,才会在震惊中领会出题者的深意。

案例评析

一颗数学思维的种子,不管我们是有心还是无意,只要播进了学生的心田,它就会以别人难以感知的方式存活、生长起来,而且,它的果实会成倍地膨胀。透过习以为常的现象,我们是否该再次认真思考——何为“数学思想”?何为“有用的数学”?这堂课已作了绝妙的诠释。

案例二 情景设计——回归常态,追寻有效的数学课堂

在数学新课程的实施中,一些教师过分地追求课堂外在的情景化、生活化、活动化,“多媒体”的运用往往成了装点门面的东西,课堂设计中过于“实物化”,影响了执教思维的正常运转,课堂教学方式繁杂,却忽略了教学效果。数学课堂教学要实,不应过分雕琢粉饰,搞形式,玩花招;朴实自然的课堂教学会更具实效。

选 题 义务教育教材(苏教版)小学数学第一册“10-20数的认识”

师:(出示古老草原上两位牧民正在赶羊群进圈的课件)小朋友请仔细看,你看到了什么,能说说吗?

生:有两个人。

生:有15只羊。

生:美丽的草原。

生:两个人把羊赶到羊圈里去。

师:是啊,傍晚了,羊要回家了。可是,很早很早以前的人,他们不会用1,2,3,4……这些数,你们猜一猜,他们是用什么方法数清有几只羊的?

学生经过独立思考后,纷纷举手回答:“用东西代羊”、“用石头代羊”、“用小棒数”、“划正字”……

师:能不能用刚才说的动手摆一摆呢?生操作。

师:你能说说怎么摆的?

生:一根一根摆。

生:两捆中,从一捆里拿出5根。

生:10根放在一起,再数5根。

教师接着学生的思维,顺水推舟地加以引导:放在一起的10根用一根较大的棒代替,另外5根不变。

板书:十位  个位

1个十  5个一

案例评析

这样的课堂,看似“不热不闹”,但正是在这种真实的常态中,学生充分发现自己,意识到自己的存在,体验到自己作为人的一种尊严和幸福,这就是课堂教学的价值所在。

数学课堂要收获一定的效益,“常态”十分重要。要保持课堂教学最佳状态下的“常温”,教师就应该站在一定的高度不断“调温”。一方面将教学热点冷处理,一方面将教学冷点进行热处理,使学生始终沉浸在情感和思维畅通的课堂氛围之中,在平平常常、自自然然、简简单单的朴实课堂中得到真实的发展。这种课堂,难道不是最深沉的么?

有效数学课堂教学是在一定背景下提出的,在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课堂标准。传统层面认同的“有效的数学课堂教学”,在课程改革的视野下审视,并不一定是有效的。

案例二 教学情景设计——凸显学生的主体性

课堂教学的主体是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应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课堂教学中,主体性是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最大限度的展现和发挥。应当着眼于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个性品质的培养,课堂中学生的一件小制作,一种新的解题思路等,我们都可以把它们看成是学生的“创造”。

选题一 义务教育教材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认识时间》

“认识钟面”教学片断

教师在让学生欣赏各种钟表后说:欣赏了那么多钟表了,想不想自己动手做一做呢?

生:想。

师:请仔细观察,做一个钟面需要哪些材料?

(学生根据制作需要领了教师预先准备的材料,动手制作钟面,然后让学生把自己制作的钟介绍给同桌同学。)

案例评析

这个环节,学生自主学习,通过观察、制作钟面并交流、讨论,了解了钟面上有时针和分针,有12个大格,每个大格里有5个小格,有12个数字。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又提高了学生的合作意识;既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了知识,体会了学习的乐趣,又培养了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这样的教学,似乎平平常常,却十分有效。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大胆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为学生提供独立发展的空间,培养收集、获取有价值信息的能力,以实现有效的数学教学。

选题二 义务教育教材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个位数加减法》

教学片断

在教学“认识5”时,教师演示课件:先开出3辆红色轿车,再开出2辆黑色轿车,根据演示让学生列出算式□+□=5。结果学生想出了以下几种方法:

方法1:2+3=5

方法2:3+2=5

方法3:5-3=2

方法4:5-2=3

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说说自己是怎么想的,学生纷纷说出自己的想法。在说到“5-2=3”、“5-3=2”时,有学生提出了不同的意见,认为这样是错的,应该是“3+2=5”、“2+3=5”。教师此时不作任何评价,而是让列式的同学说这样列式的想法,通过学生讨论和教师引导,肯定了这几种列式方法都是可以的。

案例评析

这样既做到了面向全体,又尊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自主发现的积极性也得到了保护。学生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解决问题,心里洋溢着成功的喜悦。这样的教学,使学生获得了积极的情感体验。

以往一些数学课,教师在备课时把要说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字都写下来,甚至掐着表计时,哪个环节几分钟,哪句话几秒钟,精心设计每一个细节,带着学生按照课前制订的程序不折不扣地展开教学,课堂可谓完美无缺,无可挑剔,场面热闹,气氛浓烈,高潮迭起,学生在课堂上开开心心,热热闹闹。看似“百鸟齐鸣”,实质仍然是少数人“主演”,多数学生并没有真正参与到学习中。课程改革背景下,如何让新理念走进课堂,从而有效地进行数学教学,是每位数学教师必须面对的问题。重构师生关系:互尊、民主、和谐,师生是共同探求真理的志同道合者,这就决定了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必须进行平等的交流。如在教学中经常用这样的语言与学生进行交流:

(1)老师有个想法,可以说说吗?

(2)我也有个解决问题的办法,同学们看行不行?

(3)你愿意告诉同学们你是怎样想的吗?

(4)谢谢你,教给我们这个好方法。老师不太明白你的意思,你愿意再说一次吗?

这种状态下的课堂教学,教师以自己对学生的良好情感引发学生积极情感的共鸣,就能够形成情感交融的氛围,使课堂教学的效果更佳。

选题三 义务教育教材(苏教版)小学数学第十二册《圆柱的体积》

课堂教学片段

1.出示装了水的圆柱容器。

师:圆柱里面的水是形成了什么形状?(圆柱)你有办法用过去所学习的方法求出这些水的体积吗?

生(想了想):将它倒入长方体中,再量出数据来求。

师:说说你完整的想法。是怎样转化的?

2.出示橡皮泥捏成的圆柱体。

那你有办法求出这个圆柱体橡皮泥的体积吗?

生(热情的):老师将它捏成长方体就可以了!

生2(马上说):正方体也可以的!

师出示圆柱体模型。

问:那么我这个圆柱体体积可以怎么想办法求呢?

生讨论了一下,举手说:找个装了水的长方体或正方体,将这个圆柱体投进去,然后求上升部分水的体积就可以了!

师总结:这么说同学们都有办法将一些圆柱体的物体转化成长方体或正方体来求它们的体积。你们真聪明!

师:老师想请你帮忙求大厅里圆柱体形柱子的体积,你有办法吗?

学生动脑筋想来想去,用求助的眼睛看着老师……最后有个学生站起来说:老师我知道,用圆柱底面积乘以高就能求出圆柱体体积了。

师乘机引导:说说你是怎么知道这样求的?

……

案例评析

在教学“圆柱体体积计算”时,直接让学生自由猜想圆柱体体积的计算方法,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可以设计出许多方法。如例1,将圆柱体的橡皮泥捏成长方体(或正方体)的形状,求出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就是圆柱体橡皮泥的体积。例2,将圆柱体容器注满水,然后倒进长方体容器中,测出水的体积,就是圆柱体容器的体积。例3,将圆柱体等分成若干份,然后拼成长方体。尽管有的设想不切合实际,但这些猜想中都包含一个成功的因素,那就是转化数学思想,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勇于探索、积极思索、敢于创新的精神。

案例三 教学情景设计——联系生活,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数学教学应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密切联系,要把抽象的数学变为有趣、生动、易于理解的事物,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无所不在。数学的学习就是建立在日常生活的基础之上,学好数学就是为了更好地生活,解决生活中的现实问题。因此,设计教学时要充分利用好这一点,将数学教学的内容生活化,将学生的生活经验纳入课堂。

选题一 “0的认识”

在教学“0的认识”的时候,老师创设一个情境:在黑板上贴了一只可爱的小猴子,并对学生说:“猴子妈妈因为小猴子爱学习,所以奖励给它两个桃子。”说的同时,老师在小猴子面前贴上一个大盘子和两个新鲜的大桃子。“小朋友你们看,小猴子是不是很开心呀?”接着小猴子就开始“吃”桃子了。教师先从盘子里取下一个桃子,让学生观察:发现了什么?(发现盘子里只剩下一个桃子了)师接着问:“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呢?”学生答:“可以用1来表示。”然后教师取下一个桃子,说:“小猴子又吃了一个桃子,这回该用数字几来表示呢,小猴子不知道了。小朋友们,让我们来帮助小猴子解决这个问题好吗?”

案例评析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越贴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创设与生活实际有关的情境,可以让学生发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数学并不难,从而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选题二 数学日记

(1)今天放学后妈妈带我去参加表哥的婚礼,来了很多很多人,我数了数,有十桌,一桌上坐满10人,妈妈告诉我说:总共有100人左右。

(2)星期天,我捡了5个雪碧罐,妈妈说一个雪碧罐可卖2角钱,所以,这个星期天我赚了一元钱。

(3)今天,妈妈带我去买菜。我们买了2个番茄共2元钱,4棵青菜共3元钱,2只螃蟹共10元钱。一共花了多少钱呢?我仔细地算了一下:2+3+10=15元,所以一共花了15元钱。

案例评析

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回家写写“数学日记”,可以激发学生用“数学眼光”看社会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数感”,进而激发他们热爱数学、学好数学的内在需求,为他们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学生在写数学日记的过程中已经在用数学了,并感悟到数学就在身边,身边处处有数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