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数学课堂上文本交流的“缺失”

数学课堂上文本交流的“缺失”

时间:2022-03-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可见对文本交流可以有效促进学生学习,教学中,不能脱离文本盲目开发,使学习失去载体,显得虚无缥缈无从把握。问题:教学闰年、平年的练习中有这样一道题:小华今年13岁,她只过了3个生日。相信在对文本的质疑中学生收获的将是别样风景。这说明教师对数学课程标准的理念尚未理解,仍然是“以教材为本”、“以教案为本”。根据《数学课程标准》,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可在“五个字”上下工夫。

专题六:数学课堂上文本交流的“缺失”

相关理论 教材是教育专家、学者与教师们智慧的凝结。教学中我们提倡较多的是创造性使用教材、开发教材,而往往漠视了学生与教材文本之间的交流,忽略了学生与教材编者之间的“直接对话”,从而造成教材使用过程中的一些不和谐现象,导致教材无法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学材”,制约了学生有效学习的开展,对此很值得深入地分析与思考。

案例一今天学的内容在哪里

选题一 义务教育(苏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四年级上册《解决问题策略》

教学过程

1.课件呈现情境,让学生根据要求列表整理、分析讨论、列式解答。

2.再次提出问题:小军用42元买笔记本,能买多少?让学生自己整理、分析、解答。

3.呈现几个问题,让学生分析解答。

整节课,教师都没有让学生翻开课本,下课后,一学生小声地问其同桌:今天学的内容在哪儿?

案例评析

时下,确有很多老师在教材开发中采用一些多媒体或其他手段把课本内容加以外显,而把教材搁置在一边,从而造成了教材旁落,学生与教材交流缺位的现象,这样学生不仅不知所学内容在哪,内容如何,而且极易产生一种教材没有什么用的感觉,如果长期这样不用教材,使学生失去与文本交流对话的机会,容易使学生对教材失去兴趣,最终影响其数学学习的持续开展。在案例(一)中,其实有很多机会可以安排学生与文本交流,如开始就可以安排学生与文本交流,让学生对所学内容有初步感知,让学生在交流中产生问题:什么是策略,解决问题有哪些策略等,有了这样的交流,对学生活动进行定向,利于学生学习活动的深入开展;而在探索后还可以安排学生与文本的交流,让他们回顾问题解决的过程,梳理分析问题时的思路与方法,利于学生知识的内化,策略的形成。可见对文本交流可以有效促进学生学习,教学中,不能脱离文本盲目开发,使学习失去载体,显得虚无缥缈无从把握。

案例二 哪个方法好?——文本内容的引导

选题二 义务教育(苏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一年级下册《二位数减法》

教学片断

师:你是怎样算出13减9等于4的?

生1:一个一个地减,还剩4个。

生2:从10个里先减去9个,剩下1个和3个合起来是4个。

生3:先减去3个再减去6个,剩下4个。

生4:因为9+4=13,所以13-9=4。

……

师:看看书上小萝卜、小辣椒它们是怎样想的?你的想法和谁的一样?

生1:我的想法和小辣椒的一样。

生2:我的想法和小番茄的一样。

生3:我的想法和小萝卜的一样。

……

师:你喜欢用哪种方法算?

生1:我喜欢用小辣椒的。

生2:我喜欢用小番茄的。

……

不难看出,他们选择的方法还是他们各自的方法,在他们心中,自己的方法是最好的。

案例评析

文本交流旨在通过交流,理解文本的意图,体悟编者的思想,以期达到认识上的沟通,情感上的共鸣。如果交流不到位,显然只能是隔靴搔痒,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案例(二)中虽然安排了与文本的交流,但与文本交流仅局限于“你的方法和谁的一样?”这样使得学生很难走进别人的算法、理解他人的算法,无法有效解读文本的内涵,因此交流前后“涛声依旧”,对学生学习并没有太大的帮助。事实上如果交流中能注重让学生思考“他们是怎样想的?”利用交流充分展现每种算法的形成过程,这样其他学生也就有机会、有时间去理解文本,理解别人的算法,然后再通过和自己的方法进行比较、调整,最终很自然地实现算法优化。可见,安排与文本交流就是要真正走进文本,深入地理解文本的内涵,这样才能融会贯通,在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

案例三 书上怎么会错?——对文本的正确解读

选题三 义务教育(苏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三年级下册《年、月、日》练习

问题:教学闰年、平年的练习中有这样一道题:小华今年13岁,她只过了3个生日。你知道她的生日是哪一天吗?为什么她只过了3个生日呢?

练习中,学生在深入理解题意的基础上,很快就得出了这道题是考查有关闰年的知识,她的生日应该是在2月29日,只有2月29日才会有4年出现一次,13年中出现了3次,本以为这道题可以过去了,可班上有一个学生小声在下面说:“这道题是不是错了?”声音虽小,但却使班内炸了锅:“书上的题目怎么会错?”“就是2月29日,只有闰年才有2月29日。”

……

那个学生的声音很快被淹没了,取而代之的还有老师肯定的声音:就是2月29日!

是啊,数学书上的题目怎么可能有错呢,不光是学生,就连老师都会有这种想法,书上的题目是不会错的,但这道题确实有问题,今年是2006年,如果小华今年13岁,那么她应该是1993年出生的,可1993年是平年,并没有2月29日,显然过3个生日的说法不成立。

案例评析

数学学习中需要与文本交流对话,但与文本交流的最终目的应是超越文本,而超越文本就要敢于质疑,只有敢于质疑才能不迷信文本,不盲从于编者和教师。案例(四)中这道练习题是为了考查有关闰年、平年的知识,学生只要知道小华的生日是闰年2月29日,那么此题考查的目的也就达到了,所以对于这个有问题的题目敢于发表不同声音、指出错误的少之又少,即便有学生小声说,也会立即被淹没在“教材不会错”的声音里。可以看出,教材在学生与老师的心目中的神圣地位。师生长期迷信教材,已经形成了一个不敢质疑教材,也不能容纳质疑教材声音出现的氛围,他们不仅缺乏质疑的习惯,更缺乏质疑的勇气,这样迷信文本比没有文本更可怕。

因此教学中与文本交流对话时要引导学生有所思考,鼓励他们敢于质疑,这种质疑并不是因为教材中出现了错题需要我们去质疑,而是由于质疑是对于文本的一种再思考,只有质疑文本,才能更好地理解文本。在案例(四)中如果能有一个允许质疑的氛围,当那个学生说出了这道题中的问题后,就可以引导学生去质疑:教材为什么会错,怎样改就可以解决?相信在对文本的质疑中学生收获的将是别样风景。

案例四 教材是这样编写的?——教学要针对学生的实际

选题四 义务教育教材(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一册《个位数的加法》新授课

教材编写的意图是:渗透算法多样化的理念,鼓励学生独立思考。那么老师又是怎样理解使用教材的呢?

教学片断

师:算出一共5只鸟,是用什么方法算?

生1:4+1=5。

生2:4和1组成5。

师:为什么用加法?

生:(无人举手)

师:昨天学习加法,把两个数合起来,用加法。现在,要把4只和1只合起来,所以该用——加法。

师:算式4+1=5中的4,1,5表示什么?

生:(略)

师:5只鸟,可能用什么方法算出来?

生:(脱口而出)用加法。

(教师想要的方法没出来,于是教师要求学生讨论)

师:请四人小组讨论。

生:(学生讨论)

师:谁来汇报“5只鸟,可能用什么方法算出来?”

生1:用加法。

生2:想组成分解。

(这时教材上列举的三种方法,学生只想到“组成”这一种。于是,教师继续引导)

师:有不同的想法吗?你是怎么想的?

生3:心里想的。

生4:5-0=5(这时,学生有点“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师:请你说一说怎样想出等于5?

生5:4和1组成5。

生6:跟他一样是心里想的。

(学生仍然想不出“数数”的方法,这时教师干脆直截了当地“导”)

师:在心里怎样算?先数几?

生7:先数4。

师:再数几?

生7:再数5。

(至此,“用数数的方法来计算4+1=?”终于出来了)

案例评析

为了启发学生说出数数的方法,整个教学过程用了十几分钟。在这当中学生有什么收获呢?学生为什么不会想到数数的方法?实际上城市的一年级新生几乎100%接受幼儿园教育。目前,许多幼儿园都在教学10以内加减法,而且为了更好地与小学“接轨”,他们教孩子用组成分解的方法来计算加减法,还让学生天天练习。因此,相当一部分学生在幼儿园期间对10以内的加减法已达到了提取事实的阶段(即脱口而出的程度),早已超越用数数得到计算结果的阶段。也就是说学生经验中早就淡忘了数数的方法,所以学生想不到数数的方法也就成为自然了。

教师用这么长的时间想达到什么目的呢?为什么千方百计地非要学生说出用数数的方法计算“4+1=?”呢?因为这种方法教材上出现了。有些教师以为教材提倡算法多样化,就必须让学生掌握教材中的每一种方法。这说明教师对数学课程标准的理念尚未理解,仍然是“以教材为本”、“以教案为本”。

学生在这十几分钟里知识无增,认知水平降低,只有失败的体验。这样的教学,无论是从教学目标的哪个维度来衡量,都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反而阻碍了学生的发展。

课改的基本理念是:教育要以人为本,教育要促进人的发展,要关注学生、关注过程、关注发展。而要体现这个基本理念,非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不可。那么如何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呢?根据《数学课程标准》,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可在“五个字”(调、改、增、组、挖)上下工夫。调:调整认知目标,调整教学内容,调整练习题;改:改变情境(问题情境、游戏情境、活动情境……),改变例题、习题;增:增加让学生探索创造的活动;组:重组教学内容;挖:挖掘教材中可发展学生创新思维的因素。

像前面举的这个例子,当学生列式计算之后,教师可让学生说一说:“4+1=5,你是怎么想的?”学生能想出几种就几种,勿强求。接着教师可创设这样的问题情境:笑笑也在学习5以内的加法,可2+3=?他给忘了,你能帮他想办法算出这题的得数吗?然后可设计游戏和一些有助于发展学生思维的练习。还可以引导学生联系实际,说说生活中哪些事可以用5的加法来表示?……如果班级学生的基础较好,可以把5以内的加减法合在一起上,甚至也可以不教学这部分内容。这样的设计,是站在学生的角度,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以及他们的发展需求,较好地体现教学为学生的发展服务的理念。

案例四 教学媒体的选择

选题4-1:观摩课上,多媒体课件的演示,把教学内容表现得非常生动形象,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突然,电脑操作出现故障,课件无法正常运行。上课教师手足无措,无所适从,向电脑教师抛去求救的目光,电脑教师上来,摆弄着鼠标,一下子又恢复正常,课又热热闹闹地进行下去。

选题4-2:譬如在一年级的数学教学中,一位教师想让学生计算几道进位加法而设计一幅美丽的迷宫,在迷宫内写出算式,然后问学生:“看哪个小朋友最先算出来?”没几个小朋友算出来,原因是大部分学生被那美丽的迷宫迷住了,这样的多媒体课件就偏离了教学目标,冲淡了教学主题。

案例评析

现在的课,只要是观摩课,就好像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一定要使用多媒体课件,这好像成了评价一堂课成败的关键。因此,课堂上多媒体课件的使用泛滥成灾,不管什么内容,也不看是不是适合使用。再者,课件的制作和设计也越来越精致。表面上看,学生跟着电脑设计的问题一步步地走下去,其实是教师牵着学生的鼻子走。即使学生的回答有所突破和创新,也还是得回到教师事先设定的程序上来。多媒体课件的使用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束缚了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和个性的张扬。

《新课程标准》指出:要把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媒体辅助教学作为一种现代教学手段是以现代科学技术为基础,在现代教育理论的指导下发展起来的。它的主要优势是集中体现在图文并茂,具有可视性和趣味性,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等等。由于多媒体辅助教学有独特的优势,在课堂教学中引进多媒体课件,用生动的画面、直观动态的演示效果,能把学生带进一个五彩的境界,制造出一种生动有趣的学习氛围。在小学数学多媒体教学实践中人们已总结出了许多成功的经验,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如果过分依赖,泛滥成灾将会适得其反。

我们的课堂,就像是一次愉快的旅行,随时可能有意外的发现和收获,绝不是利用多媒体课件可以预先设定的。因此,我们要正确处理好手段和目的的关系,不能盲目地追求使用多媒体课件,应做到适度适量。在教学中,要尽可能地充分运用多种教学手段,互相配合,争取最佳的教学效果。在设计制作课件时,要增加灵活度,可以根据教学需要随时进行灵活调度。同时,我们自身还要不断学习,提高驾驭信息技术的能力,使多媒体这一先进的教学手段发挥更大的优势,为我所用,更好地服务于教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