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农村小学管理策略初探

农村小学管理策略初探

时间:2022-03-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对于老师的工作状况予以实事求是的评价,单从教学质量和工作业绩来说做到“赏罚分明”,以激励优秀者更加努力,做得差的感到危机。“赏罚分明”是制度的公平所在,该罚的不罚,就是吃大锅饭,该奖励的不奖励,就会削弱教师的积极性。综上所述,管理策略决定了农村小学的发展和前途命运,是所有致力于改革和发展农村教育的有志之士必须探究的问题。

农村小学管理策略初探

清水县山门镇旺兴学区 苏 斌

一、查找、分析、解决学校内部矛盾,是管理的关键

(一)教与学的矛盾

从严格意义上讲,教与学是相互依赖、相辅相成的关系,它的主体是老师和学生。表现为老师的教授活动和学生的获取过程。但传统的教学关系已经逐渐被失衡的师生关系所代替,也就是说,教授活动从它原来绝对的主导地位和主动形式改变了。不是说老师的地位变低了,而是说这种教授活动的主动性、积极性、功利性不如过去了。老师想教,想认真工作,教好了,认真工作了,但却得不到社会、学生、甚至上级领导的认可,没有了别人的认可,谁还会拼命工作?这就是教授活动的功利性得不到满足的后果。另一个原因是学生自身的因素,学习过程本身是艰苦的,农村小学的学生对读书的功用认识不够。学生认识上的缺陷来自家长的影响,他们认为老师教书是混饭碗,学生读书是混日子,不会花太多的精力去关心学生的成绩,对学校的教学活动也知之甚少。综合上面两方面的原因,教与学的矛盾不但没有调和,反而更加加剧了。教学质量必然呈下滑态势。

因此,教与学之间的矛盾必须通过管理者的手段予以调和:一是加强对教师的评价力度,改善评价待遇。对于老师的工作状况予以实事求是的评价,单从教学质量和工作业绩来说做到“赏罚分明”,以激励优秀者更加努力,做得差的感到危机。这样,教授活动就会重新回到积极主动的状态上来。二是定期向社会和上级部门推荐能手,激发这些能手的进取精神,也让他们自然地接受到社会和上级的督促。三是加强对学生和家长的宣传教育,让他们对读书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改进对学生的评价机制,鼓励优秀学生,勉励学困生,让学生能自觉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另外,树立学校在社会和上级部门心目中的形象也很重要。只要从学校管理者到老师到学生各个方面都重拾信心,教与学的矛盾是可以解决的。

(二)上下级的“矛盾”

学校管理者与老师之间是管理决策和执行管理的关系,而不是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应该说,学校管理者的工作是对教学活动的管理,并由此衍生出对所有服务教学活动的其他事宜的决策工作。如果这种管理过程或方法不当,就会让老师觉得学校的管理者是专门来“管”他们的,并由此产生上下级之间的“矛盾”。很多农村学校,甚至包括城乡学校教师都有这样的同感。这种“矛盾”如果不及时调和化解的话,当它发展到一定阶段,就会因为一个很小的事情而引发上下级之间的“斗争”,有些教师戏称为“阶级斗争”,他们感觉到自己的一切都受到别人的约束和掌控,认为是受“压迫”和“管制”的对象。如果管理者和教师这对“孪生兄弟”关系闹僵了,学校工作当然不能顺利开展,教学工作也就瘫痪了。为此,可以采取的策略是:一要妥善处理和教师的关系。学校管理者和教师的关系本来就是兄弟样的手足感情,讲求生活和友谊上的平等,会让教师有更多的信心参与到管理工作的执行中去。二是讲求工作上的民主平等。这种民主平等不是说学校内部事务一盘散沙,大家都不管。而是在关系教师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上,要不偏不倚,做到公开公正。三是培养和发挥教师的主人翁意识,为学校的工作和长远利益出谋划策,而不是把眼光局限于内部人员之间的利益争夺。四是为学校员工多谋福利。较好的福利待遇是保证教师积极工作的因素之一,为他们解决一些实在的困难,免除后顾之忧。五是把自己的工作性质定性为为师生服务,为工作服务,为教育服务,当好老师的后勤部长和忠实朋友。

(三)办学条件和办学质量之间的矛盾

现代社会对学校最根本的评价是办学条件和教学质量。办学条件可以直接影响教学质量。农村小学由于多年来办学条件得不到有效的改善,硬件设施配备不齐,师资力量缺乏,与追求高质量的教学效果形成了强烈的矛盾。比如一所农村偏远小学,规模很大,学生人数多,但校舍是80年代的老房子,基础设施基本为零;交通条件极其差,连教师的基本生活消费都没有市场条件,教师能长久呆下来的很少;师资严重缺乏,剩下来的教师教学任务明显过重,又如何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所以办学条件的改善是农村小学生存和发展的必经之道。作为学校管理者,首先要认识到办学条件的重要性,想办法改善办学条件。其次要通过适合自己学校或地域特点的方式打造自己的特色,让自己的这一特色引起上级的重视和社会的关注,就有机会获得改善办学条件的资金。还要加强和兄弟学校的交流学习,向品牌学校取经,找适合自己的努力方向。最后要培养高效的师资队伍,想办法留住教师,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和氛围。

二、用好制度,兼顾人性化是管理的保障

(一)制度要适合自己的校情

制定适合自己学区、校情的制度,是至关重要的。制度针对的对象是全体成员,而不只是个别群体,学校的管理者必须让全体成员都明白这一点。根据自己的学区、校情,在标准上有一个自己的尺码,别人的制度在某些方面可能要求得很严格,而自己又不可能达到,那么可以降低尺码。别人在某些方面要求得不够而又是自己必须克服或要求的,也可以适当升高尺码,只要能够起到激励的作用。

(二)制度面前人人平等,管理者应该以身作则

学校的主要工作是教学工作,学校制度主要是用来考核和评价教师教学业绩和工作作风的。执行者和监督者要顶住一切压力使制度得到贯彻执行,才可能维护制度的威严。“赏罚分明”是制度的公平所在,该罚的不罚,就是吃大锅饭,该奖励的不奖励,就会削弱教师的积极性。学校的领导干部在接受“罚”的时候一定要有“愿赌服输”的高姿态,自觉维护制度的威严性。

(三)制度的贯彻执行也要讲究艺术性

所谓的“法外施情”就是这一艺术性的描述。学校的人性化管理就是管理者在制度管理以外的空间对员工的关心、帮助和照顾,促进学校的和谐。

三、用心想事,用心谋事,用心做事,做细致的微观管理工作

农村学校管理者要把学校当成自己的家来管理,不是说要管理者经常待在学校,至少应该有以校为家的精神。要做到用心想事,用心谋事,用心做事,做细致的微观管理工作。一个不善管理的学校领导即使天天待在学校,也是起不了多少作用的,而一个能够认真分析现状、查找问题、解决问题的管理者纵然身在千里之外也能运筹帷幄,那是因为他的心在想,在思考。从小事做起,从细微处做起,就能做大做强,就能管理好一所大学校,学校的发展才会有真正的出路。

综上所述,管理策略决定了农村小学的发展和前途命运,是所有致力于改革和发展农村教育的有志之士必须探究的问题。农村教育形式的落后和教育改革步伐的滞后,需要管理者们更好地去探索管理思路,总结管理方法,更好地为农村教育服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