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小学实施学科德育的有效策略初探

中小学实施学科德育的有效策略初探

时间:2022-03-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要有效地实施学科德育,首先应厘清“学科德育”的概念。换言之,落实了课堂的“三维目标”就是有效实施了学科德育。把学科本身固有的人文性张扬出来,这才是学科德育的本意。在此基础上,笔者对本区域部分优秀学科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了研究,总结了一些带有规律性的学科德育实施策略,希望有助于学科德育的有效推进。另一所学校的高中语文组通过“学科德育”课题研究,与政教处联手开发高中语文的学科德育校本课程。

中小学实施学科德育的有效策略初探

张鲁川

随着上海二期课改的不断深入,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落实“三维目标”,真正体现教师教书育人的职责,进而实现对教育本质的回归,成为课改不可回避的难题。近几年,笔者发现部分学校和教师对“学科德育”的理解存在误区,在教学实践中表现为在课中喊几句德育口号、贴标签、生拉硬套或把学科课上成德育课等。还有不少教师依然我行我素,认为德育是隐性的东西,无法考核,因而从功利主义的角度出发,只注重知识技能的传授,而对学科中丰富的人文资源、德育资源视而不见,忽视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有些教师虽然认识到学科的育人功能,但囿于能力,无法实现育人目标。

要有效地实施学科德育,首先应厘清“学科德育”的概念。笔者认为,教育性是教学的应有之义。“学科德育”之于教学,就是在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目标的同时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换言之,落实了课堂的“三维目标”就是有效实施了学科德育。笔者以为,德育之于学科,既不是渗透,也不是目前所倡导的无缝衔接和融合,而应是彰显。把学科本身固有的人文性张扬出来,这才是学科德育的本意。在此基础上,笔者对本区域部分优秀学科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了研究,总结了一些带有规律性的学科德育实施策略,希望有助于学科德育的有效推进。

一、课前调研,把握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动态

德育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以学生的思想现状为起点,而非以德育要求为起点,体现在学科德育中,正如把了解学生的知识储备和经验作为新知识教授的起点一样,教师要制定适切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不能想当然地进行预设,必须首先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通过观察、访谈等途径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

例如,为使民族精神教育更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认知规律,使教育更富有实效,一位政治课教师从国家意识、公民人格、文化认同三方面对任教班级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了解了学生对民族精神内容的认知水平、求知欲和态度以及对中外民族精神的看法等。调查发现,学生对民族精神的认识大部分停留在抗战时期民族英雄的浴血奋战、不怕牺牲,而对当代先进人物的精神了解较少。可见,学生并没有全面理解21世纪所需要的民族精神。这样,教师设计了具有针对性的教学三维目标,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二、适切定位三维目标,保持多元目标之间的张力

目标制定得科学与否,直接影响到教学的方向和效果。目前,学科教师的三维目标普遍存在着过于宏大和空泛、难以检测的通病,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更是如此。而一些优秀教师的三维目标制定得相对比较适切、具体,并对三维目标进行了优化,使之具有自然的逻辑关联,并得以在教学中同步实现。值得一提的是,有部分教学设计将“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放在了首位,然后是“过程与方法”和“知识与技能”目标。如高中艺术学科《影戏岁月 再铸史诗》一堂课的教学目标设计如下:

◆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学习能关注生命、珍惜和平。

◆ 过程和方法:

1.在图片对比中,体会构图元素对人的视觉影响。

2.在《战争与和平》的欣赏过程中,让学生探究听觉和视觉的艺术感染力,并进行简单的创作活动。

◆ 知识和技能:

了解电影的艺术感染力在景别、构图、声画结合等方面的主要体现手法。

这一目标的设计顺序颠覆了课改的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排序,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从课程价值观的角度(不是单纯从学科德育的角度)来看,不仅仅是艺术课,对于其他学科,我们是否也可以考虑在设计教学目标时首先考虑“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目标呢,这种思考不是标新立异或哗众取宠,而是有其理论依据的。古人云:“师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也。”叶澜也曾指出:“为实现拓展现有学科的育人价值,教师在做教学设计时,首先要认真地分析本学科对于学生而言独特的发展价值,而不是首先把握这节课教学的知识重点与难点。”我们暂且不论这种做法是否能得到普遍认同,但这一观点的提出对于诊治目前只“教”不“育”的痼疾,对于向教育本源的回归是具有启发意义的,我们可以在实践中进行尝试,并在其中检验其合理性。

三、挖掘教学内容中的德育资源

尽管上海二期课改对于教材的编排组织按照三维目标要求进行了修正,但学科教材在其内容的选择和体例的编排上不可能也没有必要摆脱其学科本位的逻辑取向,这就决定了其蕴含的德育因素仍然是以一种比较隐性的状态存在。因此,学科教师特别是文科教师要主动、深入地挖掘文本的德育资源,使之自然融合在教学设计中。如某校以课题为引领,将政史地学科教材中蕴含的民族精神教育素材以单元为单位,归纳为国家认同、公民人格和文化认同三项,以表格的形式呈现出来,在此基础上进行教学设计,使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更具计划性。除了在教材中挖掘资源外,该校还开发了与民族精神教育相关的校本课程,如“中华礼仪”、“走近56个民族”、“寻根”、“上海旧事”等,作为学科的拓展、探究型课程。另一所学校的高中语文组通过“学科德育”课题研究,与政教处联手开发高中语文的学科德育校本课程。具体做法是,由政教处提供高中年段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道德品质,由语文组按照这些德目,在兼顾学科的知识技能、过程方法目标下开发课程,一方面作为课内阅读量不足的补充,另一方面凸显语文学科“文以载道”的特点,与学校德育部门形成育人合力,提升学生的道德水平。

四、凸显各学科的育人优势

目前,教师普遍认为语文、政治、历史、英语等显性学科比较容易进行学科德育,而数、理、化、生等自然学科属于隐性学科,很难进行德育。在实践中,学校在展示时大都选择文科进行,选择理科的很少,选择艺术学科的也不多。但我们的优秀学科教师用他们的实践证明了理科和艺术类学科同样可以彰显育人功能。

1.文科

文科的德育比较显性,很多德育元素都已蕴含在文本中,应该说只要把课上好,就自然而然进行了德育。但现实中,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文科教学仍然偏重于知识技能等工具性价值,对文本的人文价值关注较少。而一些优秀教师则向我们展示了文科彰显其教育性的方法,即引导学生在文本中沉浸、体验、感悟、思辨,从表层的文本中把握其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以语文和政治教学为例:

语文教学中,优秀教师很好地把握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关系,并始终使人文性统领工具性。教师没有功利地把字词句等文法分析作为教学的终极目标,而是通过字、词、句的辨析和品味,引领学生体验文本所蕴含的精、气、神。

政治学科本身就是德育课程,无所谓德育的渗透或彰显,但案例中,教师都具有一个共同的做法:不进行干巴巴的道德说教,而是将道德知识与学生生活联系起来,通过提供平台,让学生在真实生活中体验、感悟。如初一“思想品德”中“现代家庭的物质生活”这一课,为了让学生通过比较,感悟我国改革开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教师在课前就要求学生从长辈亲戚处收集建国初期的各类票据,了解其用途。由于开课时间恰好是春节前不久,课前教师让学生就父母少年时期春节的过法进行调查。课堂中,教师又让学生对比现在过春节与父母小时候过春节的不同,学生的发言积极踊跃。通过对比,学生都感叹现在的生活条件较父母小时候有了很大提高,并对祖国的飞速发展有了感性认识

2.理科

对于理科的学科德育,目前教师的办法不多,主要集中在相关学科科学史和科学家的介绍,让学生领悟科学的发展历程和科学家严谨、刻苦和求真求实的治学精神。但优秀教师的教学为我们提供了更广阔的思路。

第一种是“让数据说话”,通过抽象的数字来展现具体的现象并分析其原因,从中感悟到一些道理。在一堂《百分比》的复习课中,教师在简单回顾了百分比的相关知识和简单运算后,马上用多媒体呈现了一道应用题。

学生一边计算一边露出惊讶的表情,“贫困地区和我们的反差竟有这么大!”学生完成后,教师在黑板上写下了一个问题:“如何使用你的压岁钱?”

在课后反思中,教师写到:

数学里有应用题方面的要求,当然是复习课的内容之一。但是使用什么内容的应用题,是大有讲究的。我思考可以在应用题里融入德育的元素,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接受思想品德教育,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我认为在数学课里渗透德育,不要讲大道理,只要有意准备,点到为止,意在其中,让数据说话就够了。

第二种是利用科学为善的意图服务。数理化生等自然学科知识本身是价值中立的,既能服务于善的目的,也能服务于恶的意图。如果我们在这些科学知识的教学中事先创设一个善的背景,让所学知识为善的目的服务,同样可以达到德育的效果。如一堂高中数学课,教师把河道堵塞、干涸的现状作为情境引入课堂中,提出了治理河道的任务。在相关知识的教学后,教师让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河道的问题。再如一堂生物课“克隆技术”,教师在讲完关于克隆技术的知识后,提出“克隆技术会引发伦理上的巨大问题,应该禁止”和“克隆技术可以为人类带来巨大福利和新的发展机遇,应该提倡”两个矛盾的观点,要求学生进行辩论。学生以“克隆人”为题进行了辩论,意识到克隆技术对人类来说是一把“双刃剑”,科技进步是一首悲喜交集的进行曲,增强了用科学造福人类的责任感。

3.艺术类学科

情感是促进道德知识向道德行为转化不可或缺的动力系统。朱小蔓教授曾指出:“我们确信一个人的某种价值认同、遵循,乃至于形成人格,虽然需要以一定的认知为条件,但根本上是一个人情感上的变化、发展。”学科德育要取得实效,必须要在“情”字上下功夫。而音乐、舞蹈、美术、影视欣赏等艺术形式可以不经意地把学生带入情感世界,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因此,利用艺术学科对学生进行德育是学科德育的重要突破口。在“千姿百态的舞蹈形象”一课中,教师选用了《天鹅之死》和《母亲》两个舞蹈作品,通过层层设问、分总赏析、思考交流、尝试体验等方法,让学生有所思考和启发。学生从天鹅与死神的抗争中体会到天鹅对于生命的执著,并进而感悟生命的珍贵,从而珍爱自己的生命;从母亲自怀孕到衰老的体态变化感受母亲一生的辛劳,从而心怀感激。在美术泥工课“快乐家庭”一课中,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利用各色彩泥制作人物形象),先设计了“我的一家”介绍活动,让孩子们通过回忆照片介绍一家人快乐的经历,讲讲长辈是如何关心爱护自己的,从中体会父母的关爱,感受家庭的温暖。然后教师因势利导,要求孩子为家人塑造优美形象,这样巧妙地引出主题,让大家怀着一颗感恩的心,运用搓、团、捏等方法有创意地美化自己心爱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等。最后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展示作品。每个小组代表热情洋溢地介绍“我的一家”,讲述一家人在一起的快乐情景。在讲讲做做中,学生感受着家庭温暖,传递着人间真情,在教学中学会报答,懂得感恩。

艺术形式本身是没有生命的,而一旦赋予其鲜活的内容,艺术就具有了生命和情感。而赋予其何种内容,教师具有巨大的选择空间。教师完全可以把德育意图融入艺术形式中,以情感目标导入认知过程,使求知过程成为情意并举与道德完善的过程,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影响,而这并不会影响艺术课本身知识技能和过程方法目标的达成。如上述教师之所以选择《母亲》这一舞蹈作品,是希望有机地进行感恩教育。而这一作品的选择并不影响其“了解舞蹈语汇、表现形式、表现手法、主题形象”等知识目标和“学生通过舞蹈中的肢体律动体验其中所表达的人类情感”的过程方法目标的实现。

五、创设蕴含道德互动的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的本质是由两种根本关系决定的,即交往关系(主体—主体)和认识关系(主体—客体)。长期以来,教师对教学过程的把握常常注重认识过程,而忽视交往过程。在实施学科德育的过程中,教师应把挖掘文本的德育资源、寻求渗透点作为实施学科德育的主要手段。事实上,学科德育的关键并不在于学科本身,而在于课堂中师生、生生的交往。作为一种人际交往过程,教学过程本身就是学生道德实践的基本途径,是发展学生社会性和人格生成的重要平台。好的教学过程充满着无数的道德互动,如平等的师生关系,和谐的课堂氛围,合作、开放的组织形式,以及发展性的评价方式等。这些道德互动可以使学生勇于表达、善于倾听,使学生民主地参与集体生活、学会理解和尊重他人。作为一种隐性课程,教学过程对学生的道德发展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应积极创设具有科学合理性和道德合理性的教学过程,让每个课堂场景都成为学生积极生命旅途的驿站。需要强调的是,这种有助于学生道德发展的教学过程必须以教师正确的教育观和学生观为基础;以教师对学生的爱和尊重为支撑;以教师的人格魅力,如端庄的仪表、宏富的学识、民主的作风、敬业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等为条件,否则也只能沦为技巧,无法从根本上对学生的道德发展产生积极的正面影响。

在小学《品德与社会》中“镜子里的我”一课的教学中,教师让同学们找自己的优点。一位平时成绩不好且比较自卑的学生说:“我找不到自己的长处,我没有!”教师微笑着对全班说:“孩子们,大家能不能帮助他找找长处呀?”同学们纷纷给他找优点:“他做值日生很认真,他的长处是劳动好。”“有一次,我的橡皮找不到了,他把自己的橡皮借给我,爱帮助人是他的长处。”凯文的小脸因兴奋而涨得通红,身体也因激动而微微颤抖。教师蹲下身子,笑着说:“凯文,你有那么多长处,老师真为你感到自豪!”这种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以德育德的教学智慧正是学科德育最好的诠释。

没有教学的德育是异化的德育,没有德育的教学是异化的教学。要使放逐的教学重新“回家”,使异化的教学返还本身,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这是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不可回避的神圣职责。

(作者单位:上海市徐汇区教师进修学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