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我国管理类科学硕士中项目管理培养方向现状分析

我国管理类科学硕士中项目管理培养方向现状分析

时间:2022-03-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截至2010年,全国共有161所院校获批成为项目管理领域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培养单位,每年的报考人数不断上升。本文研究的即是全日制科学硕士中项目管理方向的现状。结果显示,共有114所院校至少在上述三个管理类学科之一中设立了项目管理及相关培养方向。

我国管理类科学硕士中项目管理培养方向现状分析[1]

李靖华[2] 叶浅吟[3]

(浙江工商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摘 要:近年来,项目管理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正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加快项目管理人才培养已成为重要议题。目前,我国许多院校都在其管理类硕士专业中设置了项目管理培养方向,本文首先分析了三个管理类硕士专业中项目管理方向的开设情况,接着以硕士学位论文题目为数据分析了该方向实际培养情况,并对两者之间的差距以及可能的原因进行了探讨。结果显示,该方向开设的院校多为理工类院校,实际产出的论文数并没有达到应有的数量,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侧重于工程项目管理,技术经济及管理专业侧重于项目风险管理和项目评价管理。结论是项目管理作为管理类专业其中的子方向,对于特定院校来说存在着师资有限、生源较少等特点,不利于学科的全面展开。

关键词:项目管理;方向建设;硕士教育

一、项目管理的发展历史及现状

美国项目管理协会(PMI)认为,项目是一种被承办的旨在创造某种独特产品或服务的临时性努力。而项目管理指的是项目的管理者,在有限的资源约束下,运用系统的观点、方法和理论,对项目涉及的全部工作进行有效的管理。即从项目的投资决策开始到项目结束的全过程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和评价,以实现项目的目标。

追溯项目管理的发展历史,早在五千多年前,人类就有了项目管理的实践,但项目管理的真正发展被认为是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的,而应用最早的两个行业是国防工业和建筑行业。二战期间,美国、日本、德国等国家都将项目管理应用于武器系统的开发,其中最著名的项目是美国研制原子弹的曼哈顿计划;二战结束后,由于冷战的开始,军方仍旧扮演项目管理发展中的主要角色,在这期间美国海军发明了著名的项目管理技术项目评审技术(PERT),随后美国国防部率先使用了工作分解结构(WBS)和挣值管理(EVM)。20世纪70年代以后,项目管理的应用领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扩展,项目管理的概念广泛地超越了国防、建筑等行业的界限,而被各行各业所接受。20世纪90年代以后,复杂多变、竞争激烈和全球化的市场环境促进了项目管理的迅速发展,项目管理发展成为比较成熟的专业学科和专门职业,项目管理的应用领域也在不断地扩展。目前在国内不仅有数以万计的各种投资项目对高级项目管理人才有大量的需求,而且在企业内部跨部门的项目型组织也在日益增加,近年来项目型组织取代专业分工的职能组织已经成为一个基本趋势。项目管理在各行各业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应用,特别是在应对全球化的市场变动中,项目管理将起到关键性作用。

由于长期的实践发展以及市场的巨大需求,项目管理逐渐发展成为了一个学科,并吸引了大量人才加入到它的行列中去。以专业学位为例,2003年我国率先在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内设立项目管理领域,该年国务院学位办和全国工程硕士教育指导委员会批准由清华大学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试办项目管理领域工程硕士的培养工作,该学位也成为国内最早的以“项目管理”为专业名称的研究生学位教育。自2005年以来,项目管理领域实考和录取人数连续三年位列所有40个工程硕士专业领域第一,目前已成为仅次于MBA的专业硕士。截至2010年,全国共有161所院校获批成为项目管理领域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培养单位,每年的报考人数不断上升。然而项目管理专业硕士的办学势头虽然良好,但项目管理作为普通二级学科的教育却还没有在高校之中普及起来,一些学校虽早已开设了项目管理的硕士培养方向,但并没有单独开设该专业,而是在其他管理类的专业中进行培养。本文研究的即是全日制科学硕士中项目管理方向的现状。

二、管理类硕士专业中项目管理方向的开设情况

(一)项目管理开设概况

为了解目前我国项目管理方向的开设情况,笔者对2011年全国管理学三个学科(管理科学与工程、技术经济及管理和企业管理)硕士生招生简章进行了检索分析。结果显示,共有114所院校至少在上述三个管理类学科之一中设立了项目管理及相关培养方向。其中相关方向包括工程项目管理、投资项目管理等。其中设在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下的有71所,设在技术经济及管理专业下的有68所,设在企业管理专业下的有8所。

这114所学校包含211院校49所(其中985院校20所),211院校所占比例为42.98%。在学校分类上,理工类57所、综合类34所、财经类13所、农林类7所、民族类2所、师范类1所,可见目前我国已经有很多高校在管理学科内设置了项目管理相关培养方向,其统计图表如图1所示。

可见理工科院校是拥有项目管理方向最多的院校,其次是综合类院校,财经类和其他类型院校加总只占了20%左右。由于理工科类院校在理工科上的天然优势,具有强大的理工类基础学科作为技术支撑,便于学生更好地掌握项目管理中的技术层面,加之理工科院校多和建筑、工程类企业有较为紧密的联系,能为教育中的实践部分提供较多的机会,在培养项目管理人才上具有一定的优势。但是此类院校在培养项目管理人才的过程中也同样存在着一些局限,项目管理人才既需要掌握计划、决策的分析方法,也要掌握一定的经济管理知识和原理,理工科院校由于其侧重点在于具体的技术方法,可能对经济管理类知识的重视程度不足,这将不利于培养高层次的项目管理人员。

图1 项目管理方向所在院校类型分布图

进一步分析开设项目管理方向院校的地域特征可以得知,项目管理方向在中国各个地域的高校都有分布,但每个地域的分布情况存在一定的差异,具体分布如图2所示。

图2 设有项目管理的院校地域分布图

由图2可知拥有项目管理数量最多的是华东地区以及华北地区的院校,首先这两个地区本身拥有较为庞大的高校数量,除此之外,华东地区和华北地区的京津等地是我国经济实力最强的地区,且近年来社会经济发展势头日益高涨,基本建设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社会对项目管理人才具有较大的需求。接下来是华中、西南、西北和东北等地,分布最少的是华南地区的院校。其中也有两个因素,一方面这些地区高校的基数本身就和华北和华东地区在数量上存在一定差距,另一方面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不及前两个地区,社会对项目管理人才的需求没有那么旺盛。可见该方向在全国的地域分布并不是十分均匀,地域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由于在企业管理专业下开设项目管理的院校只有8所,统计效果不明显,因此下文只对管理科学与工程和技术经济及管理专业的情况进行统计分析

(二)项目管理开设详情

在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下设项目管理方向的院校共有71所,其中211院校24所(含985院校10所)。从该专业设置的院校类型来看,共有45所院校的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是设在经济管理学院(或称商学院)中的,占总数的63.4%,其余专业则分布在土木工程学院、建筑工程学院等学院不一。从院校所在的地域来看,有16所位于华东地区,14所位于华北地区,12所位于华中地区,12所位于西南地区,10所位于西北地区,5所位于东北地区以及2所位于华南地区。

在技术经济及管理专业下设项目管理的院校共有68所,其中211院校28所(含985院校10所)。除一所学校的该专业设于统计与数学学院以外,其余全部设于经济管理学院(或称商学院)。从院校所在的地域来看,华东地区有21所,华北地区有17所,华中地区有9所,东北地区有8所,西北地区有5所,西南和华南地区各有4所。其具体分布如表1所示。

表1 各地区在管理类专业中设有项目管理的院校数量

从所在学校的类型来分析,在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中开设项目管理的院校中共有理工类院校40所,综合类院校20所,军事类院校3所,财经类院校2所,农林类院校2所,师范类和民族类院校各一所;在技术经济及管理专业中开设项目管理方向的院校中共有33所理工类院校,20所综合类院校,10所财经类院校,4所农林类院校和1所民族类院校,具体分布见表2。

表2 设有项目管理的学校类型分布

可见开设项目管理的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和技术经济及管理专业在地域分布和院校类型分布上趋同,首先该专业在华东和华北地区的院校当中分布最多,另外理工类院校是开设该专业最多的院校,但在财经类院校开设技术经济及管理专业的院校在数量上和比例上都较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更大。

为进一步分析该方向所具体涵盖和涉及的领域,我们依据国际公认的项目管理学科九大知识体系的划分来分析该问题。在美国项目管理协会(PMI)开发的项目管理知识体系中,将项目管理划分为9个知识领域,即:范围管理、时间管理、成本管理、质量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沟通管理、采购管理、风险管理和集成管理,随着近年来信息化在项目管理过程中的不断渗透,项目信息化管理也成为项目管理中的重要模块,同时工程项目管理作为项目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应将其作为一大类别,另外将技术经济中的评价管理和研发管理也纳入该分类,通过考察各个院校项目管理相关方向的名称,来将各个方向在13个主要模块中进行归类,从而得出该方向在13个领域的覆盖情况。其中由于名为“项目管理”的方向范围过大,难以判断具体所属领域,因此在统计中将其剔除,只考虑其他具体方向。统计结果见表3。

表3 各院校项目管理领域覆盖情况(院校数量)

从统计到的数据来看,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下设的项目管理在项目管理的大部分领域都有覆盖,在工程项目管理领域开设的院校最多,占到了全部的30%,并且其中三分之一的工程项目管理方向位于土木工程等工科类学院;而技术经济及管理专业中项目管理方向研究的侧重点不同于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它主要偏向的是项目风险管理和项目评价管理,这和技术经济及管理专业的学科特点有着较为密切的联系。

三、项目管理方向培养情况

(一)项目管理方向硕士论文数量分析

由上文可知,我国有很多高校都在三个管理学硕士专业中开设了项目管理相关方向。但是关于这些方向在高校中的实际培养情况,还需要进行进一步考察。本文通过统计各学校具体专业在近年实际产出关于项目管理领域的硕士学位论文情况,来分析该方向实际培养情况,由于本文写作时2011年的学位论文尚未完全被数据库收录,因此主要对2008—2010年的论文进行考察和分析。

首先本文分别对71所高校和68所高校2008—2010年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以及技术经济及管理专业关于项目管理的硕士论文进行了收集,主要做法是查询2008—2010年中国硕士论文库中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或技术经济及管理专业)所撰写且关键词中含有“项目”的论文。结果总共收集到相关论文104篇,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产出77篇,共来自14所学校,其中最多的是重庆大学产出论文21篇;技术经济及管理专业共产出27篇,来自10所学校,其中最多的是北京化工大学产出8篇。其分布如表4所示。

表4 2008—2010年项目管理方向产出硕士论文数量分布(学校数)

可见在管理类专业中设有项目管理的学校里,实际产出相关领域论文的学校还相对较少,其中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只占到18.2%,技术经济及管理专业占到14.7%。从每所学校产出论文的数量上来看,绝大多数的学校在三年内产出论文的数量小于等于5篇,只有少数学校在6篇及以上。首先在数据收集的过程中有个别研究生招生单位的硕士论文可能未纳入中国硕士论文库,另外可能有一些相关的论文没能通过该种查询方式搜寻出来,但我们依然可以由此看出在这些学校中,虽然有许多开设了项目管理相关方向,却并没有严格地在该方向上进行培养,导致拥有相关硕士论文的学校数量远少于开设该方向的学校数量。

(二)项目管理方向硕士论文方向分析

为考察各个学校所产出的论文方向和培养方向的相符合程度,对104篇论文所在学校的培养方向进行了分析,首先剔除了方向名为“项目管理”的学校所产出的论文,只考察剩余62篇论文的情况。通过观察每篇论文的标题、关键词和摘要,对其和方向名称的相符程度进行评估,将每篇文章的方向切合度分为五档,分别为完全相符、基本相符、部分相符、基本不相符以及不相符。统计结果如表5所示。

表5 项目管理方向硕士论文与方向相符情况分布(篇数)

结果显示,在统计的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硕士论文中和方向完全相符的有5篇,基本相符有22篇,部分相符的有11篇,基本不相符有7篇,不相符的1篇;技术经济及管理专业硕士论文中和方向完全相符的有1篇,基本相符的有5篇,部分相符的8篇,基本不相符的2篇,不相符的无。可见绝大多数的论文都和方向相符,只有极少数的论文偏离了开设的方向。总体来说,项目管理方向开设的切合度还比较高,在所调查的学校中,大部分能按照其培养方向进行培养,实际培养方向偏离初始方向的情况不多见。

为更好地考察管理类专业下项目管理方向在项目管理各个领域的实际分布情况,依据前面表3的统计方式,对62篇论文在各个领域的分布同样进行统计。与表3一并列入表6。

表6 项目管理方向硕士论文领域分布

可见在两大管理类专业中项目管理方向的硕士论文覆盖了约50%的项目管理领域,其中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在时间管理、成本管理、质量管理、人力资源管理、风险管理、集成管理和工程项目管理等领域都有涉及,且侧重于风险管理、集成管理和工程项目管理等领域研究的论文数量最多,所覆盖的领域和所开设的方向基本一致,说明各院校在培养项目管理方向人才的过程中基本遵循了初始的方向;技术经济及管理专业的项目管理方向在领域上的分布和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类似,且各领域的分布较为均匀,但在该方向的设置上,项目风险管理和项目评价管理占了几乎全部的比例,然而实际产出论文的研究方向却没有体现出这一点。

四、我国科学硕士项目管理方向开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基于以上统计分析,可以得出我国科学硕士项目管理方向的开设详情,并可总结为以下几点。

第一,全国共有114所院校至少在管理科学与工程、技术经济及管理和企业管理三大专业之一设立了项目管理及其相关培养方向,其中有50%的项目管理方向位于理工类院校,30%位于综合类院校,剩下的则位于其他类型院校,可见项目管理方向在一定程度上依托于高校理工科背景而开设;在地域分布上,华东地区的院校和华北地区的院校占了绝大多数,具有50.8%的比例。第二,从具体研究的项目管理领域上看,在项目管理的几大领域中都有涉及,其中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侧重于工程项目管理,而技术经济及管理专业则侧重于项目风险管理和项目评价管理。第三,从硕士论文的产出情况可以看出,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2008—2010年产出关于项目管理专业的论文77篇,技术经济及管理专业产出关于项目管理专业的论文27篇,论文的数量远低于应有的数量,可见该方向的实际培养情况并没有达到预想的水平,可能某些院校存在着生源不足或者是方向虚设的情况。第四,在各校项目管理领域的硕士论文中,论文的主题和方向的切合度总体上还比较高,大多数论文没有偏离原先的培养方向,说明实际开设了项目管理方向的院校能较好地沿着该大方向进行培养。第五,从硕士论文研究的领域来看,该方向的研究领域覆盖了约50%的项目管理领域,但还有一些领域鲜有涉及。

可知,我国科学硕士项目管理领域在实际开设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首先,该方向开设的院校多为理工类院校,该类院校虽具备较好的工科背景和技术支撑,但是经济管理的理念可能难以渗透,在培养全球化背景下的项目管理人才上可能存在一定的局限;其次,该方向实际产出的论文数并没有达到应有的数量,实际培养情况没有达到预期的水平,说明该方向的建设力度还不够大,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投入和加强;再次,项目管理作为管理类专业其中的子方向,对于特定院校来说存在着师资有限、生源较少等特点,不利于研究的全面展开;最后,该方向的建设在项目管理领域的覆盖面上还有待提高,在某些特定领域上的涉及较少,没有形成一个全面的培养体系。

总而言之,我国科学硕士项目管理方向的开设情况存在一定的局限,主要在于覆盖面不够全面,建设力度不够大,培养体系不够明确,因此不能很好地适应我国当前经济环境下对项目管理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殷凯.项目管理发展趋势的研究概述[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17):93.

[2]魏法杰,邓修权,王际坤.项目管理领域工程硕士培养模式研究[J].管理工程学报,2005 (19):182—187.

[3]王媛,王守清.项目管理领域工程硕士教育的发展[J].项目管理技术,2009,7(11):84—88.

[4]赵雪凌.基于需求分析的项目管理工程硕士教育的探索[J].成人教育,2011(9):85—86.

李艳梅[4]

(浙江工商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

摘 要:在全球化背景下,高校应注重培养国际化的人才,要加强对世界各国家、各民族文化的了解,才能更有效地交流、沟通,实现国际合作。通识教育是高校实现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方式之一,其中外国文学与文化的相关课程是了解世界各种文化习俗、各民族文化心理的重要窗口。

关键词:人才培养;全球化;通识教育;外国文学

一、全球化背景下的人才需求

进入21世纪,在信息爆炸电子科技迅猛发展下,全球化席卷世界。它以经济全球化为核心,在政治、文化、科技、军事、意识形态、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方方面面使得地球上的不同国家、众多民族之间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密切联系,真正进入了地球村时代。中国以加入WTO为契机,并以连续快速的经济增长确立了在世界经济领域的重要地位,同时在国际政治、文化等领域也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然而,在全球化时代,我们也面临更大的挑战,机遇与危机并存,特别是在发达的欧美各国纷纷出现经济滑坡,国际政治形势日趋复杂的情况下,中国需要更多的有识之士,以智慧来应对危机,迎接挑战。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人才是体现科技水平的标杆,是科技得以发挥作用的主体。在21世纪,人才资源无疑是最重要的战略资源,也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中国政府提出人才强国战略充分表现了对人才培养的高度重视。中国高校肩负着人才培养的重要使命,在这个风云变幻的时代,如何进行人才培养,培养怎样的人才,是高校极为关注并长期探讨的问题之一。

人才培养是与社会需要直接相连的。中国自改革开放伊始,就已确立面向世界、走向世界的目标。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奋斗,今天的中国已经在世界大舞台上展风采,成为地球村的重要成员。在全球化时代,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发展,已不能局限在国内,人才培养的目标和方法,也因此发生调整。毫无疑问,时代与社会的发展需要许多领域的专业人才,人才的专业技能水平,直接决定了这一国家在世界某一领域的地位;但同时,各民族之间的国际合作与交流日益深入,各个领域之间也呈现出

【注释】

[1]该文的删减版发表于《项目管理技术》2012年第10卷第3期第42—45页,第三作者为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庞学卿。

[2]李靖华,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服务创新

[3]叶浅吟,硕士,研究方向为服务创新。

[4]李艳梅,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