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组织活动的类型与实施策略

组织活动的类型与实施策略

时间:2022-03-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可以组织学生开展的活动种类多样,形式丰富,最典型的主要有课堂讨论、课堂辩论、角色模拟、合作探究等。下面我们具体介绍各种类型的活动特点及其组织实施的策略等。讨论已逐渐成了课堂教学过程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课堂讨论设计和实施的关键是有效组织活动,以防学生讨论时游离中心话题,出现非学习活动。教学是有目的的活动,明确课堂讨论的目的,并根据目的选择讨论的问题,是讨论教学能否成功的关键。

三、组织活动的类型与实施策略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可以组织学生开展的活动种类多样,形式丰富,最典型的主要有课堂讨论、课堂辩论、角色模拟、合作探究等。下面我们具体介绍各种类型的活动特点及其组织实施的策略等。

(一)组织课堂讨论

1.课堂讨论的含义

课堂讨论是指教师根据教学的内容和学生的学习实际,适时地把学生认识不清、理解不深,但又是他们经过相互交流、互教互学能够解决的学习问题,组织全班或分小组进行讨论,然后获得共识的一种学习方式。它是一种建立在教学对话的基础上,并扩大了教学对话范围的教学方法,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共同讨论、探究与解决问题,学生由此获得技能、发展能力与人格的教学方法。

2.课堂讨论的作用

讨论已逐渐成了课堂教学过程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人们发现通过讨论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自主意识,也能加强学生之间的竞争与合作,是进行素质教育的一个很好的途径。因此,现代教育模式都把讨论置于重要的地位,如上海育才中学的“八字教学法”中的“议议”,钱梦龙“导读基本式”中的“教读”,黎世法“六课型”中的“启发”,魏书生“六步法”中的“讨论”,都包含了课堂讨论这一共同的成分。课堂讨论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课堂讨论可以互通信息,分享思想

《学记》中早就指出:“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盖须切磋,相起明也。”独学的收获是有限的,而每个人思考的角度不同,理解的水平不一致,通过讨论切磋,可以互相交流、补益,让每一个人获得更多的知识,促进对知识的更加全面、更加深入的理解。著名诗人萧伯纳曾用一个形象的比喻来说明讨论学习的好处:“倘若你有一个苹果,我也有一个苹果,而我们彼此交换这些苹果,那么,你和我仍然是各有一个苹果。但是,倘若你有一种思想,我也有一种思想,而我们彼此交换这些思想,那么,我们每一个人将各有两种思想,甚至多于两种思想。”许多科学家的事例也引证了讨论切磋可以丰富人的思想,激发人的创造性思维。爱因斯坦曾经和几个好友经常在小咖啡馆里讨论自然科学哲学问题,并从中获得启发,创立了狭义相对论。学生在学习中难免会遇到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能够有人与自己交流、讨论,从而受人启发,调整自己的思路,使自己的问题得以解决,或是学到了他人的好的学习经验、学习方法,使自己的学习进步起来。因此,在教学上应当充分重视这种讨论学习的方式。

(2)课堂讨论还可以取长补短,互相促进

讨论是学生理解概念、规则、原理并内化到自己知识结构中的有效手段。学生在讨论中获得的知识比从老师讲解获得的知识更生动、更有效。每个人各有所长,也有所短,讨论交流时能者为师,扬长避短,长善救失,共同提高。几个同学在一起讨论学习,形成一个互助互学的集体,彼此提问,共同解答问题。一方面可以互相启发,互学互教,扩大见识,加深理解;另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理解他人,共同合作的精神。

(3)课堂讨论可以提高学生的言语交际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尽可能多地安排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同教师和同学进行自由的讨论,在讨论过程中,学生要想使自己的观点得到别人的认可,就必须进行缜密的思考。并要考虑把思考的结果用恰当的文字、别人可以接受的语气表达出来。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及恰当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而个人交际能力的提高会导致人们更多地投入和参与各种社会活动。

(4)课堂讨论还有利于启迪思维,培养创造能力

讨论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效手段。青少年学生正处于形成良好思想方式和习惯的阶段,讨论交流、互助互学有助于打破自己不良的思维定势。在讨论中,学生个体首先要独立思考问题的成因及解决问题的可能方法,然后在与其他个体和群体交流的过程中不断地汲取别人智慧的养分来补充、修正自己对问题的认识及解决问题的策略,这就自觉不自觉地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讨论还是培养学生创造力和实际解决问题能力的有效手段。学生喜欢探讨隐藏在事物现象后面的本质的特征,喜欢对别人的意见提出质疑和争论,喜欢独立思考,独立地发表见解。针对学生的这种心理特征,适当采用课堂讨论的方法,让学生在讨论中寻求答案,有利于培养学生敢于思考、敢于探索和敢于批判的精神,使学生掌握了解决实际问题的策略,进而获得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5)课堂讨论容易形成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学习氛围

讨论使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是发挥学生学习主体作用的有效手段之一。在整个讨论的过程中,无论是准备阶段还是讨论进程中都需要学生积极地主动地参与方能保证讨论的顺利进行。在讨论的准备阶段,每一个学生首先都要独立地思考,然后才能与别人交流;在讨论的过程中,每一个学生都享有表达自己观点的机会,即使个别学生没有勇气发言,教师也要考虑每个人发言的频率,给那些发言较少的同学提供发言机会;在讨论的总结阶段,同样需要学生对讨论的过程进行反思,然后作出总结和评价。由于讨论的形式生动活泼,讨论的问题宽广多样,讨论的小组大小不拘,学生发言的机会更多,从而容易形成学生深入钻研、乐于探讨和互相切磋的学习气氛。

3.课堂讨论的设计与实施

有效的课堂讨论必须精心地设计,仔细考虑讨论的目的,选择合适的讨论问题,创设良好的讨论氛围,组织好讨论的程序。课堂讨论设计和实施的关键是有效组织活动,以防学生讨论时游离中心话题,出现非学习活动。其设计和实施策略大致如下。

(1)要精心选题

课堂讨论的选题直接关系到课堂讨论的质量,所以教师要精心选择具有一定探讨价值的问题来开展讨论。选题首先受讨论所要达到的目的制约。教学是有目的的活动,明确课堂讨论的目的,并根据目的选择讨论的问题,是讨论教学能否成功的关键。这需要教师认真钻研教材、了解学生,平时又注意积累教与学中存在的问题,以便提出针对性很强的问题供学生讨论。讨论的目的主要有:①分析观点,理解观点间的联系或关系;②整合信息,促进对学习内容更深入的理解;③培养思维能力;④发展学生的社会交际技能,如养成倾听习惯,学会处理不同意见的方法等。

选题还受教学内容制约。一般说来,讨论不适合于学习全新的内容,如新的课文、新的知识、新的技能学习,学生对此不甚了解,也就难以展开讨论。所讨论的问题应该是学生有一定了解,但认识又有点模糊的;既对学生有吸引力,能激起他们的兴趣,又有讨论、钻研价值的。因此,教师选题可以考虑:①所讨论的问题应是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同时也是学生学习中存在不同看法的问题。组织讨论必须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越是教材的核心问题,越要让学生去主动学习,只有学生积极参与,进入角色,才学有成效。②就学生存在的共性问题确定讨论问题。教师选题讨论问题要注意是同学们共同存在的问题,或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这样能引起每一个同学的思索,使每个学生在思索中得到发展,从而共同提高。研究表明,有争议的话题能激发学生的知识,促进更深的理解。面对争议确定立场能够促进动机。③选择难度适当的问题。教师选择内容的难易程度应该以学生的认知水平为主要依据,提出的讨论内容应略高于全班中等平均水平。如果太高,不切实际,学生就很难展开讨论;太容易了,也就失去了讨论的价值。过散了,学生无法把握;过大了,学生难以弄明白。所以,教师要使问题处于学生认知的“最近发展区”内,这样既有一定的讨论价值,又让学生能够接受,从而达到“跳一跳才能摘到桃子”的效果。

选题的方法主要有两种类型:①即时选题。教师可以抓住课堂教学中学生偶然所问、所现的问题与现象,灵活引导开展讨论。这种讨论较适合于学生对讨论内容比较熟悉,但又确实有不当认识的情况。即时讨论包括两种情况:一是教师有准备,学生无准备;二是教师和学生都无准备。第二种情况是教师临时根据课堂实际情景的需要而提出问题组织学生讨论的,是教师教学机智、应变能力的体现。即时讨论所探讨的问题往往是比较单一、难度较小、所需时间较短、学生比较熟悉的问题。教师可以把这类讨论组织成小组讨论,也可组织成班级讨论,但应区别于教师的简单的提问。②预设选题。教师可根据学习的重点和难点、思维的迷惑点、思考的关键点设计专题讨论。这种讨论,教师和学生都有充分准备、问题难度较大、所需时间较长,一般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出现。

(2)要充分准备

课堂讨论要取得比较好的效果,必须做好讨论前的准备。无准备或准备不充分的课堂讨论是不会成功的。如果是专题讨论,在课堂讨论前的一周就要把讨论题告诉学生,介绍相关的参考书目,指导学习方法,要求他们在查阅有关资料,自学有关著作或文章的基础上,写出发言稿或发言提纲,并且先交给教师,教师收看批阅,作为一次考查记入成绩,再发给学生,学生再根据教师的意见做重点准备,并选出重点发言人。这样做的程序尽管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量,但它有利于培养学生自学、阅读、思维、写作、组织等综合能力,也使教师做到心中有数,讨论会上更有针对性,从而大大提高了课堂讨论的质量。如果是即时讨论,就需要考虑学生是否具有相应的背景知识和经验。没有知识准备,学生就不可能提供有见解的思想,也无法整合和评价观点。因此,即时讨论一般是对相关内容经过一定学习之后开展,这样学生对讨论的内容具有一定的了解,具有相关的背景知识,以便进行深入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提供交流机会,主要是为了拓宽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渠道,交流学习结果。

(3)要把握时机

教师无论是课前有目的地安排课堂讨论,还是根据上课的实际情况组织讨论,都要注意启动讨论的时机。常言道:“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所以教师要准确把握机遇。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①当学生产生“疑惑”的心理状态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讨论,相互切磋,解决困惑。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时学生的回答并不如你所愿,这时教师就要灵活机动地设计思维陷阱,让学生产生一种“疑惑”的心理境界。在这种情况下,及时组织讨论,学生的兴趣高涨,讨论激烈,效果最佳。②当学生的思维不顺.,教师要灵活机动,设计思维“陷阱”,让学生产生疑问,及时组织讨论,这时学生的兴趣高涨,讨论激烈,效果最佳。③当学生思维比较活跃、主动提出有探讨价值的问题时,教师要因势利导组织学生讨论。现在的学生思维比较活跃,受传统习惯势力束缚较少,敢于标新立异,在课堂教学中随时会提出一些问题,教师就要抓住这时机,对于学生提出的一些具有讨论价值的问题,教师一定要保护学生的积极性,认真启发引导,组织学生进行讨论。

(4)要选好方式

课堂教学中,教与学的活动和信息交流随机多变,我们要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需要、学生课堂心理特点和问题特点,精心设计讨论方式。讨论的方式主要有:

①两人讨论式。两人(同桌)通常进行的讨论,更多的成分是议论。一些比较简单的、动动脑筋相互启发一下能得出结论的问题,宜用两人讨论的方式。这样的讨论有助于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加大参与度,调动积极性。

②小组讨论式。小组(4~8人)讨论,适宜于要求学生分析现象、弄明事理、沟通联系、总结方法的内容,要舍得花费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围绕某一主题展开充分而有实效的讨论,而非三言两语就能完成的。新课中的重点、难点部分以及启发思维的关键点等,都可以采用小组讨论的形式。小组讨论最常用,它比较灵活,让所有学生都能参与讨论,但教师不易于监控和引导。

开展小组讨论,首先,要分好小组。小组讨论可以有不同的分组形式。可以是前后桌的4人分组法,这种分组方法简单易于操作,但常用这种方法,学生获得交流的面比较狭窄。还可以由教师指定分组人数后学生自愿组合小组,这样分组由于小组内成员志同道合,便于提高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还可以由教师采用随机分组方式组成小组,如每位学生抽取一张彩色纸条,色彩相同的学生组合为一个小组,这种分组方法可以迅速组成异质小组。研究表明,小组讨论以5~8人最为理想。小于这个数目,达不到集思广益的效果;超过这个数目,平均每人的发言机会和内容就会相对减少,进而降低组员的参与感和满足感。以6人小组为例,如果每人发言1~2分钟,6人共计6~12分钟的讨论时间,讨论就较为广泛和深入。

其次,要分工合作。每组可以选出一位主持人和记录员,同时明确个人的职责。

再次,要教给学生讨论的方法。在初次进行小组讨论时,教师应教给学生开展讨论的具体方法。如头脑风暴法,即无限制的自由联想和讨论,其目的在于产生新观念或激发创新设想;教师指导学生要放松思想,让思维自由驰骋,不受任何条条框框限制,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不同方位,大胆地提出自己的看法,然后再筛选整理获得较多赞同的看法。

③全班讨论。全班讨论就是在全班范围内就某一个问题自由讨论或争论。它是在教师为解决重点、难点问题,或遇到容易争议的问题,由教师提出来,大家即席发表意见进行讨论的方式。学生学习中容易出现错误、模糊不清、持不同意见的地方,或者课堂上随机出现的某一问题,教师可引导学生进行全班性的辩论,让他们发表不同的意见。这样的讨论既可以激活学生思维,辨明事物本质,又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全班讨论方式便于教师监控和引导讨论的发展,能参与的学生不多。教师开展全班讨论时要注意灵活把握讨论的进程,不但要引导全体学生始终围绕主题进行讨论,而且要调解学生因意见分歧较大而发生的争执,还要尽可能使更多同学都有发言的机会,以便使要讨论的问题获得解决。这种讨论能使学生动脑、动口、动手,发展其思维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组织全班讨论,教师应从三个方面去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一是注意树立对立面,形成争辩的活跃气氛,同时又要紧扣论题,指错纠偏。二是要抓住必须弄清的论点,展开深入讨论。三是教师要以平等的地位参加讨论,力争做到言简意赅,画龙点睛,起好示范作用,从而形成学生对教师的信任感和对知识的渴求感,同时对不爱发言的学生要点名答问,促使他们积极思考问题,使全班同学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都得到提高的机会。

④组合式讨论。即由同伴讨论,到小组讨论,再到全班讨论。把同伴讨论的结果带到小组讨论,在小组讨论基础上再进行班级讨论。这时的班级讨论一般可由各小组选派出的代言人发言,同时可由小组其他成员补充,然后在小组之间展开讨论,各个组成员均可为本小组辩护和向其他组发难。这种方式在小组内部意见比较一致,而与其他组意见分歧较大的情况下开展得较为有效;小组内部意见分歧较大时讨论难以开展得很激烈。教师此时应注意要求和鼓励未发言的学生仔细倾听发言,随时准备评判。

课堂讨论的形式和规模应以有利于相互启发、思想交锋、自我教育为原则。教师要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灵活选择讨论的方式。同桌讨论的方式适合只要动动脑筋、相互启发就能得出结论的问题;小组讨论比较灵活,每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对于难度较小的问题,或课堂上突然碰到“冷场”,可采取这种方式;但分组讨论学生发言面大、自由轻松,教师不好掌握,有些小组长不善于组织,易使讨论走过场,流于形式,部分学生觉得收获不大,产生厌烦情绪。全班讨论方式,一般是在解决重点与难点问题,或遇到争议的问题时,由教师提出来,然后大家即兴发表意见进行讨论。这种方式能使学生动脑动口,发展思维及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也使课堂教学充满民主气氛。全班讨论虽然发言往往集中在少数思想活跃的同学身上,但多数人也会根据交锋的重点和热点,情不自禁地提异议、谈见解,投身于争鸣的热潮之中。

(5)要精心组织

课堂讨论的过程,就是学生能正确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学生正确认识知识的过程。学生是讨论活动的主人,而教师则起着指导的作用。为了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积极性,启发学生多元思维,在讨论过程中的组织、引导工作起到关键的作用。在讨论的不同阶段,教师需要适时适当地进行引导和组织工作:①在确定讨论问题阶段,教师需要介绍讨论题,激活学生思维,引导学生进入讨论。教师可以把讨论题板书或投影,通过头脑风暴法激发学生的背景知识等。同时,要营造民主、和谐、平等的学习氛围,使每一个学生精神愉快,情绪饱满,敢于发言,虚心求教,乐于交流形成合作进取的良好学风。这是讨论有效开展的前提。②在讨论展开阶段,学生是主角,他们围绕讨论题积极对话,阐释自己的想法,形成自己的立场。这时,教师充当两种基本角色:一是保持讨论的焦点和发展,二是促进学生互动,帮助学生发展技能。因为讨论以学生为中心,要不断防止游离主题,教师需要仔细监控讨论的发展,通过提问提醒学生回到主题,确保讨论围绕目标。同时,教师可以通过肯定好的互动行为来发展学生的社会技能。如“你不同意他的观点?你的观点是什么?”“听得很认真,能确定两个观点的重要区别。”教师的过分参与或完全不参与,都会影响有效讨论的效果。③在达成结论阶段,教师帮助学生确定主要观点,概括总结,对争议达成共识等。讨论产生分歧,不一定要达到一致的观点,但学生要形成自己的观点。讨论的结果必须有具体的产品,如概括、结论要点等,可以在班级分享,让学生感觉到他们的努力有成果。

(6)要及时总结

对课堂讨论进行总结十分重要,它不仅使讨论中暴露出的问题得到及时修正,使学生获得正确的观点和系统的认识,而且进一步加深了对基本理论的理解。在讨论中,学生虽然对问题积极地思考、分析和争论,但他们最关注的是还教师对自己的见解作出的反应。因此,当学生们汇报讨论结果后,教师要及时进行评定和总结。总结时既要对学生的见解给予分析,充分肯定正确的意见,以保护学生的积极性,又要做出科学的结论,从而使学生澄清模糊认识,树立正确概念,更有利于掌握好所学知识。当然,教师对学生的交流给予及时的积极的评价同时,也允许有的学生存疑,不轻易否定学生的学习成果。

4.活动案例分析

下面提供两个组织讨论的两个案例,一个是教师主持的讨论,一个是学生发起的讨论。

(1)教师主持的讨论

教师主持讨论是由教师发起的讨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从课文的导入、审题,到初步感知课文,到深入分析理解课文等,选择各种话题,创造机会,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学习,.阅读收获、体会。它有利于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相互启迪,收到“奇文共欣赏”、“得失寸心知”的良好教学效果;还有利于提高阅读效率,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和说写能力。其组织活动过程如下:

首先,是创设问题。创设问题情境是教师就教学的重点难点进行启发性的谈话,提出疑问,以唤起学生的阅读兴趣,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激励学生勇于发言,谈“一得之见”,使之愿说、会说。例如,在下面的教学实例中,教师首先提出了“举例子”的问题,从而过渡到本课的学习重点,再围绕这学习重点,故意提出一个不准确的看法,从而激发了学生思考和发表的欲望。

师:《中国石拱桥》这篇课文举了两个例子:一个是赵州桥(板书:赵州桥),一个是卢沟桥(板书:卢沟桥)。那么讲中国石拱桥为什么举这两个例子呢?我这样理解:中国石拱桥有一部分像赵州桥,另一部分像卢沟桥,所以举这两个例子。你们说,我这样理解对不对呀?

其次,是组织讨论。在组织讨论过程中,教师巧妙地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进而理解关于中国石拱桥的共性和个性的特点,成为下面继续讨论问题的“纲”。

生(26):我认为这种说法不对。因为课本上说“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这些桥大小不一,形式多样,有许多是惊人的杰作”,这就说明中国石拱桥有一部分像赵州桥,另一部分像卢沟桥的说法不正确。

师:很好!引用课文证明自己的观点,很有说服力。

生(27):我也觉得您的说法不对,课文之所以举这两个例子来说明中国石拱桥,是因为赵州桥和卢沟桥都很著名,并不是别的桥和它们一样。

师:有没有和他们不同的意见?(众生不语)

师:你们说得对。中国石拱桥是多种多样的,怎么可能都和赵州桥、卢沟桥一样,就这两种形式呢?既然中国的石拱桥不都是这两个样子,为什么课文要举这两个例子呢?

生(28):因为赵州桥和卢沟桥具有形式优美、结构坚固、历史悠久的特点,所以举这两个例子。

生(29):因为一提这两座桥大家都知道,所以举它们作例子。

生(30):因为赵州桥和卢沟桥是中国石拱桥中最杰出的。

生(31):因为这两座桥都很有特点。赵州桥拱上加拱,与众不同;卢沟桥上的石狮子什么姿态的都有,特别生动。

师:大家的发言都很好!这篇课文之所以举这两个例子,是因为这两座桥汇集着中国石拱桥的共同特点,而且又各有各的特色。换句话说,它们具有代表性,所以举它们为例。

再次,是总结规律。讨论学习的目的是为了获得规律性的认识,因此,在深入讨论后,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寻找规律,总结升华,提高认识。下面的教学例子说明,学生经过讨论,最终明确了文章按类型举例的道理。

师:上面我们讨论了这篇说明文为什么举赵州桥和卢沟桥这两个例子的问题。大家认识到,因为赵州桥和卢沟桥既具有中国石拱桥的共同特点,又具有它们自身的特点,也就是具有代表性,所以举它们为例。那么,既然这两个例子都体现着中国石拱桥的共同特点,又都有各自的特点,为什么偏要举两个例子,举一个例子不更简练吗?

(众生翻书思考)

生(32):我认为中国石拱桥有两个共同的特点:一个是外观美丽,一个是结构坚固。举赵州桥突出中国石拱桥的结构巧妙、坚固,举卢沟桥突出中国石拱桥的美观。

师:你的意思是说赵州桥的结构好,卢沟桥的外形好。反过来就是说,赵州桥的外观不太好,卢沟桥又不大结实。(众生笑)

生(32):我不是这个意思。这两座桥的结构、外观都好。

师:好!再仔细想想。从课本上找到根据说明问题才有说服力。

生(33):我觉得只举一个例子,就显得单调些,因为课文里说“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这些桥大小不一,形式多样”。假如只举一个例子,体现不出“大小不一,形式多样”来。课文举了赵州桥和卢沟桥两个例子,就使文章内容显得充实,也就更能说明我国石拱桥多种多样了。

师:你的意思是说,举两个例子比举一个例子充实。照这样想下去,那么,举三个例子不是比举两个例子更充实吗?

生(34):举三个例子没有必要。

师:这是你的观点。那么你的理由呢?

(生(34)不语)

师:大家是不是再仔细翻翻书。书中就有答案,不过并不是直截了当说的。(众生翻书思考)

生(35):因为中国石拱桥有两种:一种是独拱桥,只有一个拱;另一种是联拱桥由几个拱相连而成。赵州桥和卢沟桥正好代表了中国石拱桥的这两种类型,所以举了这两个例子。

师:完全正确。因为赵州桥代表的是独拱石桥,(板书:独拱)卢沟桥代表的是联拱石桥,(板书:联拱)独拱和联拱是中国石拱桥的两种类型,所以举了两个例子。如果举一个例子,就缺少了一种类型;如果举三个例子,就多余了。这样一研究课文,你们明白了吧?运用举例子这种说明方法时,举几个例子好呢?如果说明对象存在几个类别,那么一般说来,也就相应地举几个例子。

最后,是运用迁移。教学的主要目的不仅是为了帮助学生掌握知识,而是促使学生运用知识,把学到的新知识、新规律运用于不同的情境,从而达到迁移的境界。语文教学中的运用迁移有着广阔的天地,可以让学生由读到说、由说到写、听说读写相结合,使学生学习知识、运用知识一体化。

(2)学生发起的讨论

学生发起的讨论是学生在学习中自己发现疑难问题,然后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学习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由于学生之间在知识上、能力上存在着差异,对于所学的某些内容,有些学生可能没有理解,而另一些学生可能已经掌握;对于另外一些内容,情况可能刚好相反。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尽量发挥学生的互教互学的功能,通过问答讨论。让已经学会的学生教尚有疑问的学生,这样,有疑问的学生在同学的帮助下学到了知识,同时已经学会的学生通过解答问题进一步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记忆,而教师则在学生的问答中了解了不同类型的学生的学习情况,以便及时进行有的放矢的指导。

让学生自由讨论,首先要求学生自己阅读文章,初步理解所学内容,找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以便在课堂讨论中提出问题,让同学讨论解决。接着教师组织学生在课堂上质疑讨论,分析讲解,在这一环节上,教师要放开手脚,让学生自由讨论,在讨论学习中互相启发,互教互学,教师只做穿针引线的组织工作,把讨论引向深入。

下面是学生发起讨论的一个教学例子:

师:对。这首诗的大意我们知道了。下面我们再读一遍课文,看哪句话、哪个词语不懂,提出来。(生自读课文)

生(6):“死者长已矣”是什么意思?

师:可以看注解,怎么理解怎么说。

生(7):死者与世长辞了。

师:(出示卡片:死者长已矣)下面你一个词一个词的解释一遍,然后再合起来解释一遍。

生(8):死者,死的人。长,长久。已,完结,这里理解为“死”。矣,了。合起来的意思是“死的人永远长眠了”。

师:对。还有哪些不明白?

生(9):“老翁逾墙走”,是说老翁翻墙而逃,他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生(10):因为他不愿去当兵,怕被抓。

师:对。一般抓兵都抓年轻人,老翁都吓得跑了,说明了什么?

生(11):说明年轻人都给抓光了,只剩下老头了,所以抓老头。

师:对。“走”是什么意思?

生(12):跑。古代“走”为“跑”,“行”为“走”。

师:说得很对。

生(13):“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怎么解释才通顺呢?

生(14):官吏说话发怒,老妇边说边哭。

师:谁能更准确地翻译?

生(15):官吏呼叫多么恼怒,妇人啼哭多么悲苦。

师:(出示卡片: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这两句的意思就是刚才这位同学说的那样。找一名同学再重复一遍。

生(16):官吏呼叫多么愤怒,妇人啼哭多么悲苦。(师点头,表示满意。)

生(17):“三男邺城戍”的“邺”应怎样理解?

生(18):“邺”是一个地名。(师点头,表示肯定。)

生(19):“戌”怎么解释?

生(20):防守。(师点头肯定。)

生(21):322页的“急应河阳役”的意思不大好懂。

生(22):赶快到河阳去服役。

生(23):老头出走了,妇女赶快去服役,这是为什么?

师:这个问题提得很好。

生(24):因为怕抓人抓不到不好交差,所以把老妇人抓走了。

师:就是这样。这里面有一个“急”字,是写谁的?

生(25):写老太太的。

师:是老太太对服役有积极性吗?

生(26):不是。是没办法。

生(27):老太太替老头着急。

生(28):她为了救老头,怕官吏发现老头。

师:关键的问题是谁急?

生(29):当然是当差的急了。

师:你怎么看出来的?

生(29):从“吏呼一何怒”可以看出来。

师:说得对。这里是老太太顺着当差的话说下来的。老太太的话反映了当差的急。

生(30):为什么老太太连“出入无完裙”的儿媳妇还要说说,就像应付查户口的一样?

生(31):说明村里的男人都抓完了。

生(32):说明家里没有可以当兵的男人。

生(33):老太太表明家里只有妇女和小孩。

师:正是这样。老太太说明家里只有妇女和小孩,没有能够当兵的男人了。词句上还有不懂的地方吗?

生(34):“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是什么意思?

师:古语中“书”即“信”。此句怎么讲?

生(35):一个儿子捎来信说,其他两个儿子最近在战斗中死了。

师:对。是托人带信来。

生(36):题目叫“石壕吏”,为什么内容写老太太的多,而写当差的少呢?

师:这个问题很有价值,一会儿我们再解决。

(二)组织课堂辩论

1.课堂辩论的含义

课堂辩论,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就某个有严重分歧的问题,组成正反两方开展质疑反驳对方观点、阐述己方观点的学习活动方式。课堂辩论是一种高级的说话训练形式。学生在参加论辩过程中,要迅速调集个人的知识储备,具备边听、边归纳要点的能力,判断正误的能力,确立自己立论的能力,以及快速组织语言作有针对性的讲析能力,等等。辩论的主旨在于让学生明辨是非,认识到“真理越辩越明”道理,培养敢于直言的勇气,捍卫真理的斗争精神。

2.课堂辩论的作用

课堂辩论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如下几方面。

第一,能全面锻炼听话和说话的能力。辩论者一方面必须听明白对方话语的意思,迅速归纳出要点,辨别它的是非所在;另一方面,要明确自己意见与对方意见的分歧点,迅速组织自己的辩词,并用清晰流利的语言,有理有据地阐明观点、驳诉对方,征服听众。因此,它是全面培养学生听话能力和说话能力的有效手段。

辩论使思维与语言处于紧张状态,它可以促使内部语言与外部语言快速同步,从而有利于认识能力、应变能力与口头表达能力的提高;它可以训练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周密性,有利于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第二,能锻炼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辩论者必须迅速归纳对方说话的要点,迅速判断对方意见的正误、是非,迅速明确自己的论点和论据,迅速组织论辩语言,在激烈的论辩过程中,能敏锐地作出反应,还要根据辩论过程中出现的种种情况,灵活应对。

第三,能培养明辨是非的能力。真理越辩越明,辩论的目的在于明辨是非,探求真理。

第四,能锻炼推理的能力。辩论旨在用自己的意见驳倒对方意见,一方面要抓住对方的破绽推断对方意见的荒谬,另一方面还要用严密的推理证明自己意见的正确。

第五,能促进阅读能力的提高。辩论需要有理有据,这个理和据来源于书本知识和亲身实践。参加辩论首先确定观点,然后根据已确立的观点,阅读大量的材料,搜集有力的论据。可以说,辩论的内容如何,反映一个人阅读量的多少,辩论能力的高低,某种程度上反映一个人阅读能力的高低。

3.课堂辩论的设计与实施

辩论的活动过程大致如下。

(1)选择论题

辩论,首先要确定论题,对论题的概念、范围、意义、重点、缘由以及看法作仔细的研究。要有双方公认的辩题,即双方必须明确要辩的是什么。一般说来,辩题必须包括两个不相容的论断,双方备持一端,这才能争辩起来。如果辩题内容的两个论断是模糊的、互相交叉的,那么辩来辩去就会纠缠不休,失去了论辩的价值。课堂教学辩论的论题应该是来自于对课文理解产生的分歧上,可以是教师预先设定的,也可以是在学生理解课文过程中动态生成的。

其次,要有各自独立的见解。即双方都要有明确的立论。辩论中最忌的是立论不明,让人莫名其妙,意见没有交锋,那就不叫辩论了。即双方都要熟悉“辩因”,知道为什么辩,分歧的焦点在哪儿,找出辩论的症结所在。因此,辩论者要准备两手:一是进攻的一手,即准备驳倒对方(找出对方的矛盾点和疏漏处);一是防御的一手,即准备回答对方的质询,并预先想好怎样一一驳回。

(2)准备材料

确定选题后,学生需要有一定的时间根据题目准备材料。难度比较大的辩论,可以让学生通过阅览室、图书馆、互联网络等方式来收集相关资料。在占有丰富资料的基础上构思讲话的内容,思考讲话的条理性,有时需要列出讲话的提纲,写出讲话的初稿。同时还需要考虑对方可能提出的观点和事例,以及怎样去反驳对方的论点和论据。难度较小的即时辩论,也要让正反双方有一定时间整理想到的资料,思考自己的观点和阐述的思路。

(3)方法指导

辩论是一种高层次的说话活动形式。在辩论过程中,首先,需要学生迅速地把自己的内部语言转化为外部语言,围绕主旨有条理地表述,还要注意根据听众的反应及时调整说话内容。其次,还需要学生边听边归纳要点,迅速判断别人见解的正误,确立自己的论点,调集个人的知识储备,作出针对性的讲述。因此,在辩论前教师应进行一定的方法和技能的指导,例如,引导学生学习一些论辩文,从中揣摩论辩的技巧,学习论辩的手法。又如利用矛盾反驳法、利用弱点反驳法、转移目标反驳法、引申反驳法、诱敌深入反驳法、归谬反驳法、比喻反驳法,以及先期反驳、插入反驳、复辩反驳、归纳反驳法等。还要注意神情的表现、手势的运用、姿势的摆放、随机应变的控场技术等的指导。

(4)组织活动

开展活动首先要明确要求。如在辩论前向学生宣布具体要求:①尽可能围绕某一中心进行辩论;②所讲内容要积极健康;③用普通话,声音响亮,让每位同学都能听清;④注意掌握时间;⑤同学上台时,大家鼓掌欢迎,讲完后,无论讲得怎样都应报以掌声等等。

其次要明确活动的形式。辩论有多种形式,可以先将学生分成两大组,根据辩题分成正反两方,分别推出主辩、助辩若干人,一名主持人,聘请教师或学生担当评委,分组围绕论题展开辩论;辩论的进行由对立的双方各自论述自己的观点,然后针对对方的观点进行辩驳,最后由中立者对双方的观点进行裁决,观点论证充分的一方获胜。也可以不确定正反双方,而是由不同小组或成员叙述自己的观点,然后相互之间展开辩论,最终能说服各方的小组或成员获胜。还可以在两个或几个人之间进行。教师提出辩论题,争论到一定深度再换一个;必要时教师可提问发难,将问题不断引向深入。

再次,教师要适时引导。在辩论中,要引导学生积极发言,勇于交锋;但不强词夺理,应体现实事求是的学风,要讲求礼节,相互尊重,不讽刺挖苦,从而使辩论产生积极的效应。

(5)总结和评议

辩论结束后,要及时对活动进行总结和评议。总结和评议可以由学生进行,如由学生现场发表“一句话评论”,以培养学生的赏析能力与概括能力,再由“一讲一评”再逐步过渡到“一讲数评”,以利采集众家之长。总结和评议要以鼓励为主。由于学生的自身素质、性格特点、心理承受能力、口语表达能力都存在差异,有时活动效果可能不尽如人意。对此,教师要对那些胆量小、口头表达能力较差的同学,不仅要及时鼓励,更要有足够的耐心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在评定分数时,要尽可能挖掘他们的闪光点,有意识地培养他们的信心和自尊。

4.课堂辩论活动案例分析

特级教师程继伍老师执教《雷雨》一课时采用了组织课堂辩论的学习方式。程老师课前要求学生阅读《雷雨》全剧,了解故事情节。教学过程安排如下:①简介作家作品;②复述课文部分的故事梗概,理清情节结构;③分析周朴园和鲁侍萍的性格特点;④分析周朴园和鲁大海的对话,把握和理解本文最本质的矛盾冲突。在第三环节上,程老师采用两种学习活动方式,一是分角色有表情地朗读周朴园和鲁侍萍的对话;二是采用小组之间自由辩论。一、二组为一单位(简称甲方),三、四组为一单位(简称乙方)。甲乙方座位临时调整成对垒式,辩论题事先由双方代表抽签决定。抽签的结果甲方为正方,辩论题是:周朴园对鲁侍萍没有真爱;乙方为反方,辩论题是:周朴园对鲁侍萍有真爱。以下是辩论时的教学实录:

正方:请问对方辩友,你们说周朴园对鲁侍萍有真爱,理由是什么?

反方:(颇有把握地反问)我想请教对方辩友,爱情可以超越阶级吗?

正方:(脱口而出)当然可以。

反方:谢谢对方辩友,为我们说了实话。周朴园虽说是个残忍的资本家,但他对侍萍的爱却是真心的。

正方:何以见得?

反方:课文告诉我们,周朴园房间里的家具还是从前侍萍喜欢的旧物。

反方:而且陈设仍按三十年前侍萍动用时的样子。

反方:甚至保留了侍萍在生周萍时患了病,总要关窗户的习惯。

(反方展开车轮战,正方一时语塞)

反方:还记住了四月十八——侍萍的生日,一切都照着侍萍是正式嫁过周家的人看。

反方:对啦,他还珍藏着一件旧衬衫,上面有一朵梅花,旁边还绣着一个“萍”字,只有他和侍萍知道,是他们爱情生活的小插曲。

正方:那是猪鼻子里插大葱——装象(相),是做给别人看的。

反方:如果对侍萍没有怀念,珍藏一件旧衬衫有何意义呢?如果没有怀念,怎能记住侍萍的生日?三十年哪,不是三天,对方辩友。

正方:就算有怀念吧。不过,我想问对方辩友,既然周朴园对鲁侍萍那么深情,那么为什么当鲁侍萍站在周朴园面前时,他会惊恐万状呢?

正方:并且严厉地问:“你来干什么?”

正方:他应该和侍萍深情地相认才是啊?

反方:因为事情来得太突然。他怕家里人知道,毕竟都是有家室的人啦。

正方:这正好说明了周朴园没有真爱,爱应该是无畏的。

反方:“无畏的爱”只是一种理想罢了,现实的爱是要受环境影响的。

正方:请看看现实吧,当鲁侍萍的出现有可能威胁到周朴园的家庭,还可能影响他的地位、名誉时,周朴园害怕了,他甚至害怕鲁贵趁机敲诈。这就是周朴园的爱情。呵,多么“伟大”的爱情。

反方:如果说周朴园对鲁侍萍没有一点爱,那么三十年前,他们为什么结婚,而且鲁侍萍还为周朴园生了两个孩子。对方辩友,这如何解释?

正方:这还用解释,当年的侍萍是周家的使女,而周朴园是少爷,少爷欺侮丫环,这很常见啊。后来侍萍不是被赶了出来?

反方:那是周家长辈的事,和周朴园无关,并不能以此说明周朴园对侍萍无情。

正方:怎能说有情呢?一个真爱自己妻子的人会眼巴巴地看着她被赶出家门,然后心安理得地再娶一个女人吗?这样的爱难道不应加个问号?

反方:那么,后来周家搬了家,周围没人知道周朴园以前的事,周朴园假装怀念,有这个必要吗?

正方:我们并不否认周朴园对鲁侍萍有点怀念,人都是喜欢怀旧的,更何况年轻时的侍萍聪明贤惠,而周朴园后来的婚姻并不如意。但周朴园的怀念是非常自私的。他以为鲁侍萍已死。

正方:他以为往事已对他构不成威胁。所以,他的怀念是有前提的,是自私的。

正方:他压根儿就不希望能再见到侍萍。

正方:是啊,当侍萍真的站在他面前时,他是那么惊慌而冷漠。

正方:他冷冷地说:“三十年的工夫你还是找到这儿来了。”

正方:这正好说明了他对侍萍没有真爱。

反方:如果周朴园对鲁侍萍没有真爱,那么,当他们三十年后重逢时,鲁侍萍为什么望着周朴园,泪要涌出?并且说:老爷,没有事了?

反方:这分明是侍萍想认周朴园。

正方:那是因为鲁侍萍善良单纯,没有看穿周朴园的本质。

正方:是被周朴园的假象蒙住了。

正方:后来,当周朴园暴露出他的丑恶灵魂,想用五千块钱支票来掩盖三十年前的罪恶时,侍萍把支票撕破了,这是对周朴园这个伪君子的最好的回答。

反方:但这并不能否认周朴园对鲁侍萍曾经有过的真爱呀!

……

教师总结:课文的对话告诉我们,每年四月十八,周朴园都不忘为侍萍做生日,一切都按照她是正式嫁过周家的人看待,我们也的确看到他房间里的家具还是从前侍萍喜欢的旧物。这是周朴园对那个当年漂亮、端庄的梅姑娘的真情流露。但是周朴园对鲁侍萍的怀念是有一条底线的,也就是在他以为鲁侍萍已死,往事对他现在的地位、声誉、利益已构不成威胁时,他尽可以去追念,一旦他怀念的那个人站在了面前,一旦往事对他的名誉地位将要构成直接的现实的威胁时,他的所谓的爱也就不攻自破了。可以这么说,周朴园对鲁侍萍有过感情上的真爱,但又始终摆脱不了封建式资本家的唯“我”是图的本性,《雷雨》塑造的周朴园这个形象具有复杂的双重性格。

而鲁侍萍作为一个淳朴善良的旧中国劳动妇女的形象,备受欺辱和压迫,仍始终保持了自己的刚毅顽强。在课文中,她的性格是在不断发展的。刚和周朴园重逢时,她对周朴园充满了幻想,一时蒙蔽于周朴园的花言巧语,后来,终于看清了他的本性,她以撕破五千元支票的举动,用“我这些年的苦不是你拿钱算得清的”控诉,表现了她的骨气和尊严。

戏剧文学有别于其他样式的文学作品,它是错综复杂的生活和综合艺术的高度结合,有时所塑造的人物形象的性格具有多元性的特征;而人们解读文学作品又带上鲜明的个人烙印,形成“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解读现象,这些奠定了开展课堂辩论的基础。

“周朴园对鲁侍萍有没有真爱?”这是《雷雨》的一个热点,也是一个难题。这不是可以简单下结论的。周朴园在他特定的阶级意识、身份地位、环境经历之中,有过真爱的一面,也有虚伪的一面,作品本身都有活生生的表现,而这看似矛盾的两个方面在作品中又得到了和谐的统一,如何正确认识和理解周朴园这个形象也就成了学习这篇课文的重点和难点。教师没有按部就班式地讲解,而是给学生提出辩题,让学生展开充分的辩论。辩论的过程就是学生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教师给学生提出“周朴园对鲁侍萍有没有真爱”这个辩题时,并不存在着先把答案交给哪方,让另一方做陪衬的意图,而是告诉学生应该学会辩证分析问题,立体化鉴赏戏剧作品人物形象。

课堂教学的模拟辩论,有时辩手的感情和观点发生冲突,但这不影响到辩论,只要引导学生认识到辩论注重的是技巧,强调的是过程而不是结论,明确了这次辩论的目的是为了进一步认识周朴园其人以及作者的人生态度时,双方在准备过程中都付出了极大的热情。

辩论有很多方式,正规的辩论方式一般是“双方观点陈词——自由辩论——双方总结陈词”。程老师采用的是自由辩论形式,让双方一出场就针锋相对,带着质疑探微思辨色彩,进入论辩的白热化阶段,把同学们的注意力牢牢吸引住,让他们在全神贯注的关注和参与中,完成对周朴园、鲁侍萍性格的初步认识,尤其是对周朴园双重性格的认识。

程老师认为辩论强调的“是过程而不是结论”,这一观点是正确的。教师在辩论后的总结,帮助学生认识周朴园其人的本质,具有画龙点睛的作用。

(三)组织角色扮演

1.角色扮演的含义

角色扮演,是指教师指导学生阅读理解文学作品时,要求某些学生扮演某情景中的不同人物角色,并把在那一情景下可能发生的事情用语言和动作表达出来。扮演活动结束后,作为观众的同学一起对扮演者完成任务的情况进行评价。这种活动可以帮助学生处在他人的地位考虑问题,可以体验各类人物的心理感受,训练学生自我控制能力和应变能力,达到对所阅读的文学作品加深理解并能灵活运用的目的。我们知道,电影电视演员,要扮演好某一角色,必须全身心地进入角色所生活的环境中,去感受,去体验,去领悟,这样,在角色扮演中,才能形神兼备。在阅读文学作品中开展角色扮演活动,引导学生充当角色,进入角色情境,明确角色任务,承担角色责任,表演角色的言行,甚至是心理活动,这样,学生通过身临其境来获得对课文内容的真实感受,在活动过程中体验了成功的喜悦,激发了内驱力,培养思维品质,丰富思想情感,提高学习效率。

2.角色扮演的作用

角色扮演的作用可以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参与度。角色扮演适合中小学学生的身心特点。他们富于好奇心,生性好动,喜欢模仿,愿意表演。开展角色扮演活动,对素材的处理、分析,故事情节的设计和角色的分配等完全是学生自主完成的。学生的地位由原来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主动参与者,学生成为知识的探究者和意义构建的主体。尤其是通过表演,刺激学生大脑的兴奋点,有效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以饱满的热情投入课堂活动之中。学生真正处于学习主体地位。这不仅调动起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发学生思维,而且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望。

第二,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角色扮演的设计,首先需要学生对所阅读材料进行切身体验式的理解,这有助于学生感知生活中各种情景、各种人物角色的语言、行为、心理特征;其次需要学生对阅读材料进行精细加工,改编为适宜于表演的脚本,从而锻炼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意识。角色扮演展开,需要学生完全投入到角色言行之中,这既能够激发学生的分析、想象、判断和创造等高级思维活动,又能够唤起学生内心深处的真情实感;表演时需要角色扮演者之间的相互配合,锻炼了学生的社会技能。表演后的角色自我分析,可以反省内隐的心理过程,检查自己的态度、行为和信念,促进价值认识的调整;班集体评价,能够促进整个班级的群体互动和彼此指导,有利于共同建构价值观念体系,形成正确的价值内化。

第三,可以丰富学生的情感,促进人格自我完善。从某种意义上看,角色扮演的过程,就是一个“感情投入”的过程,它可以丰富学生的内心世界,提高对“感情投资”重要性的认识。通过角色扮演,学生“走进”别人的生活世界,体验所演角色的思想、行为、需要和期望,而且还可以对自己的意识和行为进行审视。这一过程也是学生本人和不同角色之间心灵碰撞的过程,是个体社会化的过程。在角色表演中,学生必然要对照角色的行为选择,联系本人的实际,做出价值判断。

3.角色扮演的设计与实施

角色扮演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学习活动,具有较强的程序性,它的实施过程需要遵循如下教学步骤。理解和掌握这些环节,对于提高课堂效果,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是非常必要的。其设计与组织程序如下。

(1)创设情境

角色扮演是模拟在特定情境下特定人物的活动。这需要教师认真备课,巧妙营造表演情境,通过多种方法和渠道向学生展示问题情境,如讲述故事、阅读小说、播放电影或电视等。情境介绍清楚,并激发学生对此产生浓厚的兴趣,是角色扮演式教学的起点,也是整个表演过程能够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

(2)角色分配

虽然角色扮演是希望更多学生参与学习活动,但一次扮演活动总是由少数学生参与的。最初的活动由谁来承担人物角色,需要慎重决定,因为表演的成败会直接影响到“观众”的情绪,也会影响到接下来的分析和讨论。所以,教师要物色好第一组“演员”的人选,如选择具有一定表达与表演能力的有担任某一角色愿望的学生。当然,如果在学生自由选择角色的基础上再由教师分派角色会更好些,否则,教师强行安排可能会使学生感到不自然,表演起来会勉强。

(3)表演设计

角色分派好后,教师要指导“演员”小组进行磋商筹划表演内容。首先要了解角色的特点,把握角色的思想。教师提醒学生在扮演角色时把自己融进去,忘掉自我。此时“我”就是剧情中的人物,要用剧中人物的思想去考虑问题,去付诸行动。其次是表演小组共同讨论、分析与研究,列出表演的要点。教师要指导学生依据课文内容,加以合理想象,编成剧本或哑剧、小品等,精心构思表演情节,合理设计人物形象,揣摩人物心理,理解人物性格,写出人物的典型语言和典型行为,设计表演的语言和行动,甚至准备表演需要的场景、道具或其他辅助用品等。当然,不提倡详细写出每一句台词,定得太死会抑制学生的临场表现,阻碍创造性的发挥。

与此同时,教师还需要训练学生“观众”。在角色扮演的教学组织中,让暂时不参加表演的学生也进入“状态”,也是一项不容忽视的任务。教师可以布置“观众学生”一定的观察任务,如:角色表演是否真实?情节发展是否合理?假如我是这个角色应该怎么做?这样,便于营造扮演活动的活跃的氛围,演者投入,观者专注,情绪上形成积极的互动。

(4)课堂表演

把改编的剧本在课堂上进行导演和表演,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把表演进行录像。课堂表演人物形象重在神似,如表演契诃夫小说《变色龙》的警官奥楚蔑洛夫这个人物,要注意从人物形象(个头不高,腆着“将军肚”)、脸部表情(挤眉弄眼)、语言(巧言多变)、动作(穿大衣,脱大衣)等方面表演,把这个沙皇走狗趋炎附势、欺下媚上、见风使舵的形象表现得淋漓尽致。借助表演这种形象化的形式,学生们能更具体更鲜明地认清此警官的丑恶嘴脸。如果是哑剧表演,还可以让学生边看表演边用原文解说表演,使活动变得丰富多彩。

教师和其他学生在观看的时候,切忌苛求完美,在表演技巧上挑剔。从一定意义上讲,学生表演的不成熟或不确定是十分正常的。他们在身临其境的时候很容易产生新的思想火花,做出即兴的行为反应,而这正是角色扮演能够展现学生真实情况的优势所在。对于学生积极的表演,教师要以多种方式给予鼓励,肯定他们的良好表现。这样,学生在表演中就会增强信心,不断提高表演情绪,逐步进入角色情感世界的深处。这里需要注意的一点是,角色表演的时间不宜太长,过分冗长的表演,会给扮演者增添负担,也可能会使观看者失去兴趣。只要学生把问题情境准确地演出来了,将自己的观点表达清楚了,表演就可以停下来。学生在课堂上的表演,一般以10~15分钟为宜。

(5)反思与评价

表演结束后的热烈讨论与积极评价,能够把学生的情绪推向新的高潮。如果时间比较充分,教师可以引导演员学生反思自己的表演,启发当观众的学生去评价演员。如果时间比较短促,可以由教师直接进行评价。教师和学生的反思与评价要指向分析表演的真实性与合理性上,不要指向表演的“舞台效果”和角色的表达方式上。在分析人物角色时,应多注意挖掘人物的内在动机,行为产生的原因,行为产生的可能结果。当然,由于学生对问题情境的理解不尽相同,持有的价值观念也不可能完全一样,所以对角色的行为取向会出现观点上的差异,也允许学生保留自己与众不同的看法。如果时间允许,教师还可以要求每个学生对讨论的问题进行书面总结,系统地阐述自己对这一问题的看法,老师收起来进行检查。这样做有利于学生深入探讨和理解所讨论的问题。这种深入的讨论,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角色社会行为的分析能力,而且还能增强选择正确行为的判断能力。

可以说,角色扮演的教学效果,与教师在设计和组织教学时的努力程度成正比。在整个角色扮演的过程中,教师履行着导演的职责,驾驭着整个剧情的发展,是每个角色的裁判,最后要得出与课程设计思想、目标相符合的结论,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尤其重要的是,角色扮演特别要求教师熟练掌握四种教学技能:①激励技能。在问题情境被呈现之后,需要调动学生参与表演的积极性。教师能否使班级活跃起来,激发起学生高水平的探究动机,关系到整个教学过程的成败。②协调技能。在角色扮演式教学中,教师是一个协调者,不是一个控制者。学生自己决定表演的内容、程序和细节,教师只作为参谋和督导。教师要在不干扰学生独立表演的情况下,组织好整个教学活动。③启发技能。教师需要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不断启发学生,使学生准确理解问题,明确人物之间的分歧,领会表演的要领,并且能够对别人和自己的表演作出正确的评价。离开教师及时的启发和引导,学生的思维很容易离开主题,不利于中心问题的解决。④反馈技能。对于学生的表演,教师应当给予密切的观察和及时、中肯的反馈。教师的评语既不能打消学生的热情(学生都希望听到教师的赞扬),又必须对学生的观点提出意见和建议。这对教师教学语言的艺术性和科学性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4.角色扮演活动案例分析

特级教师沈永廷老师执教《祝福》一课,采用了角色扮演的学习方式。这篇课文的教学过程如下:①理清小说情节,概括段落大意,明确倒叙作用。②比较鲁四老爷、冲茶短工及“我”对祥林嫂之死的不同态度。③分析祥林嫂两次到鲁镇外貌肖像的变化及造成变化的原因。④分析祥林嫂捐门槛前后的神态变化。⑤模拟法庭审案,分析迫害摧残祥林嫂的真正根源。

第五环节的道德法庭模拟活动一共用一课时。前半节课分“四人小组”讨论准备,后半节课全班汇报交流,中间穿插播放录音或录像中关于阿毛惨死故事的段落。

人物由“四人小组”的方式饰演,以利于运用集体的智慧,深入了解人物的内心世界,设计角色的语言,发挥集团作战的能力。一次活动由一部分“四人小组”上场,另一部分充当各个角色的后援团。法庭上的角色用“招标”的方法选定,后援团与角色之间双方自愿结对。法庭人员的角色设计,采用虚实结合的方式:原告与被告均由律师代理,以缩小时空差距;法官、证人等都是实际人物,以增强真实效果,表明这是被压迫者的顽强抗争,是对封建卫道士的永久性的审判。下面是道德法庭扮演活动的过程:

控方律师正在陈词:我的当事人祥林嫂是个善良、本分、勤劳的年轻妇女。在丈夫不幸去世后,她因不堪婆母虐待,经人介绍来到鲁镇鲁四家中帮佣。鲁四夫妇见她忠厚老实、勤快能干,令其日夜劳作,无休无止,以至一个女人干两个男人的活。不久祥林嫂被其婆母强卖给贺老六为妻,产下一子。但不久夫死子亡。鲁四夫妇乘人之危,廉价雇佣,残酷剥削其劳动力;又嫌她二次丧夫,横加歧视,致使祥林嫂在精神上遭受巨大打击,逐渐丧失了劳动能力。这时鲁四夫妇非但不表同情,反而无情地将其解雇,她被迫流落街头,沦为乞丐。综上所述,鲁四夫妇已对我的当事人犯下了残酷的经济剥削与严重的精神伤害两大罪行。

控方律师的话音刚落,辩方律师立即起来反驳:

鲁四先生身为本地名流,从小饱读诗书。家中雇请女工帮佣,原在情理之中,难道能让鲁四太太去烧火做饭,干下等粗活?从法律角度看,我们应称呼其为“贺老六妻”,今姑从俗。必须指出的是,鲁四家并未拖欠半文工钱,怎么能说他是经济剥削呢?现在不是也时兴打工挣钱嘛。再说祥林嫂第二次来到鲁镇,有谁肯予收留呢?要不是鲁家念其可怜,她早已流落街头,不知所终。众所周知,鲁镇的年祭是传统的大典,祭祖时令其回避纯是出于好意,根本谈不上所谓身心摧残。而祥林嫂却对好意心怀不满,消极怠工。鲁四与她终止雇佣关系完全合法合理。祥林嫂在离开鲁家后所发生的一切事情与鲁四没有任何干系。

控方为了从精神迫害取得突破,巧妙地将证人柳妈传到法庭。请看下面的一段对话:

法官:你是柳氏?

柳妈:小民正是。

法官:柳氏听好,此地是法庭,句句话都要负法律责任,不能说谎。

柳妈:小民多年吃素,一心礼佛,不会说谎。

控方律师:柳氏,你在祥林嫂离开鲁家的前一年冬天,在一个下雪天的下午,是不是对祥林嫂说过这样的话——

辩方律师:反对,这是诱供!

法官:反对无效,继续问话。

控方律师:你说她嫁了两个男人,都死了,这两个死鬼男人到了阴间还要争,阎罗大王就锯成两半,判给这两个男人。你对祥林嫂说过这样的话吗?

柳妈:是的,我说过,不过我是出于好意才告诉她的。

控方律师:你还讽刺她额头上的伤疤,说是倒不如那时一头撞死干净,留下伤疤成了大家嘲笑的对象,这样的话难道也是出于好意吗?

柳妈一时语塞,控方律师抓紧追问:柳氏,是谁教你这样说的?

辩方律师:反对!

法官:柳氏可以回答。

柳妈:凡是本地上了年纪的人都知道的,鲁四太太对我也是这样说的。

控方律师:法官大人,这就很清楚了,柳氏显然是受了鲁家的暗示,竭力在祥林嫂面前宣扬因果报应的恐怖,故意伤害她本已十分脆弱的心灵。

在双方激烈辩论中祥林嫂将要败诉时,法庭上却出现了意外的转机。

控方律师:法官大人,我还要传第三个证人到庭。我想请大家注意的是他就是鲁四夫妇的儿子鲁阿牛。他从小生活在鲁家,对祥林嫂在鲁家的遭遇知道得最为详细,对鲁四夫妇的伪善和狡诈也知道得最为彻底。现在他已经站在了我们面前。

鲁阿牛:法官大人,我想揭露的是这样一个事实。鲁家是鲁镇土地庙的主要捐助者,庙祝对鲁家唯命是从。自从第二次雇佣祥林嫂之后,鲁四夫妇对于她的神情麻木呆滞,反复叨念阿毛的惨死,已十分不满。他们在大失所望之余,多次暗示柳妈要让祥林嫂知道自己的罪孽深重,怂恿她去土地庙捐门槛,又指使庙祝加倍要价,将其所得之半数返回鲁家。可见捐门槛原是一个圈套罢了。

控方律师:祥林嫂本以为拿出血汗钱捐门槛,就可以赎清自己的罪孽,但祭祖时却仍不让她去碰碗筷,这对她是个致命的打击,她终于明白自己的罪孽是无法赎清的,她彻底地失望了。但是祥林嫂永远不会明白这原是鲁四等人设下的一个圈套。她在人财两空之后,在一个祝福之夜,带着无限的惶惑和恐惧倒毙在鲁镇的街头。鲁四夫妇在祥林嫂身上犯下的罪行是永远不可饶恕的。

《祝福》是鲁迅小说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篇,堪称中国现代短篇小说的精品,祥林嫂是一个列入文学典型画廊的形象。但《祝福》所反映的时代与当今已相隔大半个世纪,中国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中学生很难想象20世纪初中国的世态人情,时空差距构成了阅读障碍与阅读的兴趣。沈老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人物外貌肖像和动作语言的具体感受,时代环境和矛盾冲突的分析,体验祥林嫂极度悲惨的人生遭遇,了解人物的生活、情感、思想和性格特点,并进一步探究造成这个悲剧的深层次原因,使学生从对祥林嫂悲惨命运的一般同情,提升到对迫害摧残祥林嫂的病态社会的憎恨,对封建礼教和封建迷信的罪恶有具体而深刻的认识。

整个教学以讨论为主线,理解社会、环境和各色人物,最终以道德法庭辩论的形式结束课文。这一教法设计独辟蹊径,发前人之所未发,在当时的语文教学界引起积极反响。反对者认为:“编造情节,甚至节外生枝,添油加醋,那就不是在教《祝福》了。”更何况“鲁阿牛”是个“向壁虚构”的人物。赞成者认为:“道德法庭的辩论既要忠于原著,也可以在原著的框架内作细节的虚构。”电影《祝福》、越剧《祥林嫂》对原著均有以扩充或虚构;鲁阿牛作为地主阶级的叛逆者,现实生活中屡见不鲜,“虚构”显示学生的创造才能。这场辩论还在教学实践中继续着。

这实质上是关系到语文教学理念的辩论。忠实于课文与作者,释词解句,了解写作背景和作者的创作意图,体会语言修辞与写作方法,完成课堂练习。面向生活和现实,想方设法拉近课文与学生的距离,让学生独立地去理解课文,以期激活潜能,有所创造。这是以发现、探究为目标的教学理念,生动、丰富、有趣。为祥林嫂组织“道德法庭”辩论,对人物与环境之间联系的分析,对人物内心世界的发掘,都是创造性的活动。在道德法庭的辩论中鲁阿牛揭发鲁四罪行这一情节,是在对人物之间关系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作出的创造性的设计。这是一种角色扮演的体验式阅读,是值得赞赏的跨越式的大胆的教学尝试。

(四)组织合作探究

1.合作探究的含义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从而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激发起开展合作探究的教学改革热潮。因为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文化素质,而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是未来社会所需要的核心素质。开展合作探究性学习活动则是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最佳途径。

所谓合作探究,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分小组研究学习材料,从中发现值得研究的专题性问题,然后围绕问题设计研究方案,开展合作研究活动(如收集、筛选、分析、归纳和整理相关资料),进而总结规律,形成创见,在班上交流学习所得的一种学习活动。合作探究为教师达到三个交织在一起的教学目标——研究、内容学习、合作学习——的教学策略,也帮助学生学习怎样系统地、逻辑地研究专题式问题,促进深入理解学习内容,发展研究能力和思维能力,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怎样合作去解决问题。如果以往的教学主要是指导学生学习教学内容所包含的事实、概念、技能等,那么,合作探究则主要指导学学生学习怎样解决问题,培养高级批判性思维能力。

2.合作探究的作用

合作探究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深刻改变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合作探究反对强求划一,崇尚个人差别和独创见解,鼓励学生自由奔放和新颖地想象,并为学生提供了各种各样的实践活动以及表现自我和发展自我的机会。合作探究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探究性。学习活动是由学生自己发起的(发现问题、形成研究课题),学习方法是由学生自己确定的(提出研究的思路、解决问题的设想),学习过程是由学生自己控制的(收集相关资料,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学习结果也以学生自我评价为主(交流评价)。学生不再作为知识的接受者,被动地听从教师的指令,而要带着各自的兴趣、需要和观点直接与学习材料进行对话、与客观世界进行对话,在教师的指导下去探索、认识和发现“新大陆”。师生共同建立起平等民主、教学相长的教学环境,学生在研究和探索中始终处于主体地位,学生能够体会到自我发现的成就感。这是课堂教学产生了质的改变,首先是教学方式的改变,由传统的以教师讲授知识为主的教学改变为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的教学;其次是学生学习活动方式的改变,由全班共同学习的活动方式改变为异质小组合作学习的活动方式;再次是师生关系的改变,由师道尊严改变为师生平等交流与互动。合作探究真正做到既促进课堂教学的改革,也促进学生养成积极的探究意欲和态度,发展健全的人格。

第二,有助于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能力。在合作探究中首要关注的是学生研究的过程、研究方法、研究思维方式,要求学生通过阅读自己发现问题、自己解决问题、自由创造,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时刻需要审视、反思研究活动,并通过经验的融合和重组来解决遇到的难题,从中学会了查阅资料、分析处理资料、研究问题等科学方法,使教与学的重心不再仅仅放在获取知识上,而是转到学会学习、掌握学习的方法上,使被动的接受式学习转向主动的探究性学习,有效提高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探求未知事物的能力,促进科学思维的形成和创造能力的发展。

第三,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让学生学会合作也是当今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因为合作意识是现代人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合作将是未来社会的主流,而合作探究是培养学生合作意识的重要方式。合作探究要求小组共同完成一项任务,小组的异质性决定了学生在共同活动中必须做到互相帮助、互相监督,其中的每个成员都要对其他成员的学习负责,体现出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意识要求。合作探究还可以使学生在交往中产生心理相容,建立起和谐的人际关系,从而对集体的形成和巩固产生积极的影响。在完成任务过程中,小组成员之间需要互相讨论、争辩,向专家请教,取长补短,集中小组成员的智慧。通过集体完成作业,培养了学生的集体意识,加强了相互之间“荣辱与共”的关系。

3.合作探究的设计与实施

合作探究学习活动不是放羊式的课堂教学,它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设计和组织实施要求,教师必须在整个合作探究学习活动过程中都需要仔细设计,精心引导。教师指导学生开展合作探究活动的过程大致如下。

第一步,激发合作研究兴趣,了解研究过程。

首先,教师给学生介绍进行合作探究的目的和意义,让学生切身感受到开展合作探究可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还可以培养团结协作精神和社会交往能力。其次,教师给学生介绍国内外中学生进行合作探究的成功例子,让学生认识到课题研究并不是高不可攀的事,只要不懈地努力,中学生同样可以做到。再次,通过开设科普讲座、举办作家或学者的事迹报告会等形式,一方面让学生开阔知识视野,感受学者们严谨的治学态度和献身科学的精神,另一方面引导学生学习体会研究者的研究过程,为以学生为主体的课题研究作了铺垫。例如,有的学校一学期中先后聘请著名专家学者举办了系列讲座:《诺贝尔和科学发现》、《电脑科技新动态》、《化学与人类》、《改变世界的物理学》、《我和书》、《知识信仰与哲学》、《中美关系——21世纪的国际政治》等等。

第二步,选择探究课题,组建探究小组。

合作探究的关键是培养学生自己在现实生活和学习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其中,首先要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这就要求学生必须自主地发现问题并确定研究课题。然而对于广大学生来说,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从来就没有类似研究型课程的学习经历,没有基础,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确定研究课题的能力。

在初次开展课题研究的时候,可以由教师提供课题,学生在众多研究课题中自主地选择自己的研究课题。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由于学识、经验、生活的限制,在进行研究性学习中,一开始就自己去发现问题,难度较大,实施困难,他们无法自己确定一个研究课题,那下面的研究就更无从着手了。可以组织全校教师根据自身的专长、特长和兴趣爱好,提出众多的课题研究方向,可以涉及学校的各个学科以及学科之间的综合,教师在这些研究方向中并不涉及具体的研究课题,只是给出了各个研究方向的内容综述,介绍一些有关研究方向的基本知识、当前研究状况和未来发展方向等,同时给出一些参考书目和相关的因特网址。将有关这些课题研究方向的综述、参考书目和相关网址制作成动态网页放在“研究型课程学习支持网”中,提供给学生自主确定研究课题时参考、研究。由学生自主地围绕自己感兴趣的研究方向开展资料的收集、分析、研究工作,在这个过程当中,学生必然会产生有关这些研究方向的疑问需要解答。

当学生经历一两次课题研究活动后,可以由学生初步提出课题,教师筛选课题,学生选择课题研究。如果教师事先准备好若干个研究课题让学生进行选择,表面上看起来学生的确开展了一些课题研究工作,但这种方法没有让学生自主地确定课题而仅仅是选择课题。合作探究一定要让学生体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进而确定课题的经历。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生活、工作经历,自己提出一些研究方向,并将自己所了解的有关这些研究方向的资料,包括内容简介、参考书目和相关网址上传到“研究型课程学习支持网”的“学生研究”中,供其他同学在开展研究性学习、确定研究课题时参考,其他同学也可以在学生自己提出的研究方向中确定课题。

最终必须做到学生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中发现、提出问题,并形成课题。这要求学生开动脑筋,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中发现、提出问题,分析自己提出的问题并形成课题。学生可以就生活中碰到的值得研究和值得改进的问题提出自己的想法,或者提出自己感兴趣的一直想做而未做的事。内容不必局限于课内或是课外、单科还是综合,不管是文科还是理科、是理论探索还是实验研究或,都可以提出来作为研究课题。选题时并不要求一定是全新的、别人没有研究过的课题,就是别人早已研究过的、已有现成产品的东西,也可以重新研究,通过实践对其加以改进。选题阶段可暂不考虑可行性,提出的课题越多越好。因为课题研究重在研究过程,而不在于出研究成果;是通过课题研究的实践过程培养学生的研究意识,掌握研究方法,形成科学的态度和科学的素质。

在学生提出自己的研究题目后,教师围绕学生们的选题,将具有相关课题、相同兴趣的同学组成一个小组,每个小组自行推荐产生小组长,负责协调组内工作及加强和老师的联系。组成小组后,组长再将大家的课题浓缩成一个具有一定可行性的组内共同课题。合作探究的分组要考虑三个因素,一是兴趣,如根据学生对不同专题所表现的兴趣分组;二是异质,小组之间的能力高低尽量平衡;三是小组之间的性别和文化背景平衡。合作探究的观念之一是,帮助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共同学习,需要更高的信任和合作。达到这一目的的第一步是小组成员的多样性。

第三步,制订探究计划,实施合作探究活动。

在确定了研究题目和掌握了一定的研究资料的基础上,教师指导学生们设计自己的研究计划。研究计划的内容包括课题名称、课题研究的目的、本课题研究现状及可行性分析、课题研究内容、实施步骤及分工安排、研究的预期成果、参考资料(文献)等。学生自己拿出设计方案是培养学生研究能力的关键。在这一阶段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根据课题要求、所查资料,提出自己的设想;同学间互相交流自己的设想,充分的讨论,相互启发、补充、修改和完善。

研究方案设计较为合理后,学生开始从事研究活动。首先,各个小组要聘请各自的指导老师,以获得理论及实践上的指导。学校要给予一定的时间保证,创造必要的物质条件,便于各小组着手进行课题研究。小组成员分工合作,有的同学在图书馆查资料,有的同学则走出校门,在社会上进行调查访问等。学生开展研究时要做好比较详细的工作记录,最终汇总成为研究成果。

其中,最主要的工作是资料的收集和处理。缺乏资料,问题解决和探究就难以有效进行。教师要给学生提供相应的背景知识,指导学生们查阅研究资料的方式、途径,要求学生分工合作,自行查阅、收集与本课题相关的现状资料,如相关研究的成果、存在的问题等。资料可以来自于教科书、报纸、杂志,文献、网络等。收集、处理资料是研究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第四步,处理结果,撰写报告。

对于获得的探究成果,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分类、整理,综合、总结,提取有用的资料作为研究报告写作的材料。最后要求学生写出自己的研究报告。研究报告要求包括“问题提出”、“研究过程”、“研究结论”、“自评总结”及“参考书目索引”等几部分。

第五步,展示交流探究成果。

这一阶段的目的是指导学生学会用清晰而有趣的方法交流探究报告。交流探究报告不仅考虑报告内容本身,还要考虑听众,尽可能创造能吸引人的兴趣和动机的报告呈现方式。提供的报告可以是口头的,也可以是书面的或实物的等。活动形式多种多样,有全班呈现,有演示,有网上发布,有录像呈现等。如果是班级交流,每个小组可以推选一至两名代表上讲台演讲,介绍本小组课题的开展情况、得出的结论或制成的作品,同时说明自己从发现问题到形成研究结果对问题认识的变化。下面的同学和老师做评委,对上面的课题提出自己的见解,共同探讨该课题的成功之处、存在的问题、有待改进的地方、课题的意义等。每个小组介绍完以后,教师及时给予评价,肯定优点,指出不足,分析该课题进一步研究的价值和意义,建议学生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积极尝试做课题研究。评价不仅关注探究结果,也要关注探究的过程,这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反思研究过程,评价他们在每一个阶段的表现。

如果学生的探究确实有较大创新,可以创造机会让学生在更大的范围内进行成果交流,或在适当条件下将学生的论文送出去评比、发表,以资鼓励。

4.合作探究的案例分析

案例一:课文研究性阅读

研究性阅读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己研读文章、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总结规律,然后在班上交流学习所得的一种学习活动。这种阅读活动是以阅读目的为前提,以信息论为理论指导,以围绕阅读目的准确、快速、有效把握文章的相关信息为基本原则,不断提高筛选、认知、处理语言信息的能力,进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它培养的是一种终身受用的基本生存能力,对成长、成才、成就关系重大。

研究性阅读的课堂组织形式应该是合作探索型课堂模式。其基本教学过程如下。

(1)确立阅读目标

研究性阅读是一种目的性非常明确的阅读活动,要求学生围绕阅读目的准确、快速、有效把握文章的相关信息,并广泛地联系相关信息,从中筛选、处理信息,以便实现阅读目的。因此,明确阅读目的,为阅读活动定向,是研究性阅读的首要任务。

(2)初读感知

这是研究性阅读活动的准备阶段,要求学生初步了解课文,熟悉内容,为发现值得研究的问题作准备,为深入探究教材打下基础。

(3)提出问题

在阅读目的的引导下,通过初步感知课文,提出下一步需要研究的问题。我们这里所说的单篇课文的研究性阅读,是和课堂教学结合在一起的,所以我们提倡所提出的问题首先要同教学目标结合在一起。当然,在学生完成教学目标的基础上,也可以根据课文内容提出有意义的、值得探讨的问题。问题开始时可以由教师提出,例如,有位教师在指导学生研读《南州六月荔枝丹》这一篇图文并茂、文质俱佳的科学小品时,把学生分成四个小组,每个小组研究一个问题,研究的专题分别为:本文说明顺序安排、引用说明方法的运用、科学小品的特色、修饰限制词的运用等。要求学生尽量掌握文中所有材料,通过分析综合,总结出观点结论。以后逐渐过渡到在教师启发下学生发现研究问题,例如,有的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繁笔与简笔》一文,启发学生提出了以下研究问题:①文中要阐明的观点是什么?②文章从几个方面论述了这个观点?③从作者的基本观点出发可以引申出什么新的观点?④是否同意作者的观点?结合自己的写作实践谈谈体会。最后要求学生在初步阅读文章后能自己提出问题。例如,学习鲁迅《为了忘却的记念》一文,学生提出了以下问题的研究:①从本文中收集五人的生平事迹、性格特点等材料,撰写《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五位青年作家烈士》专题报告;②从本文中收集有关五位作家与鲁迅交往的材料,准备做《鲁迅与青年作家》讲演;③从本文中收集五位作家受迫害的材料,写作论文《试论国民党反动派对左翼文化的围剿》。

(4)收集处理信息

研究性阅读把阅读材料看成一个信息集。通过识码、解码、编码达到对它的有效理解与把握。因此,要求学生围绕阅读目的独立自主地对相关信息进行筛选、收集、分析、综合、提炼和重组,也就是:过滤次要信息,筛选主要信息,压缩有用信息;使无序信息条理化,使隐性信息显性化;把信息原码重新组合加工,衍生出新的信息。这要求教师一方面要善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探究的积极性;另一方面要教给收集处理信息的方法,指导探究的途径,提供解决问题的思路,使学生能够针对自己的研究对象进行研读。在这里,阅读是读者获取信息的一种手段。要关注的是语言表达了什么信息、哪些信息,什么是重点信息,如何阐述、扩充关键信息等等。

(5)切磋问难

研究性阅读的最佳组织形式是小组合作研究学习,小组成员分工合作,共同研究问题。小组在研究问题过程中,互相切磋问难,讨论启发,促进发现,从而提高阅读效能。学生正是在切磋问难中发现“真”——一定的规则、定义;发现“疑”——发现一个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发现“美”——得到审美体验。

有一位老师在上《离骚》一课时,涉及对屈原情感思想的评价时,采用了小组讨论和大组交流的方法。在各小组做了充分准备的情况下,大组交流、问难、争鸣的情况如下:

生甲:我认为,屈原之死是有价值的。我们知道,一个人活着必须有所追求,否则,他的人生就是浑浑噩噩的一场梦!振兴楚国是屈原一生的最高理想。当这个理想破灭,他的人生还有何意义!与其苟且偷生,何如一死以明志!“幸福是非死得不到的!”

生乙:我不同意!屈原满腹经纶、才华横溢,根本不应该把自己的理想寄托在楚怀王那个昏君身上。他完全有理由弃暗投明,辅佐秦王,或著书立说都比投江能更好地实现其人生价值。

生甲:不能这么说!人活着要有气节!

生丙:何谓气节?他的气节只是对一个昏王的愚忠!

生丁:我们不能按今人的民主观念来勉强屈原!在他那个时代“爱国”只能通过“忠君”来实现,可以说,“爱国”必须忠君!

生戊:等一下,屈原是有气节,但有气节并不一定要以死殉国。他最主要的才能表现于文学创作上,他完全可以放弃他的政治理想,而做一个纯粹的文人。如东晋的陶渊明,寄情于山水,对他自己、对后人都更为有价值。

教师把自己的心得、别人的研究成果教给学生,这是讲授;学生自己阅读、自己体会、自己寻找答案和解决疑难问题,这是发现。研读发现可以是师生交流中促成的点滴积累的发现,也可以是一段时间的独立学习后的系统总结。

(6)交流评价

学生把独立研读的系统发现,先在小组内讨论交流,汇集整理研究所得的观点和结论,再选代表向全班同学汇报研究成果。其他同学补充、反驳、完善,最后师生共同评价。

例如,在对《南州六月荔枝丹》的研读中,研究说明有顺序的小组梳理出了从篇到段的大小顺序,即设疑—解疑—建议;实—虚,主—次;表—里,此—彼;先—后,过去—现在—将来;一般—特殊,整体—部分,上—下等等。分类归纳为逻辑顺序、空间顺序、时间顺序、观察顺序。所得结论如:最便于把事物说准确、说清楚的顺序是最好的安排;要清楚地说明一种事物往往要几种顺序配合交织;顺序应符合事物本身的条理;顺序应符合人们的认知习惯;顺序应符合人们的认识规律;说明一种事物的顺序不是唯一的;科学小品的顺序可借助散文构思;以此带彼的顺序能节约文字等等。

研究引用说明方法的同学对全文20处引用按不同标准作了如下分类:按引用的内容分为诗句、文句、故事传闻、资料、民俗谚语等;按所引内容性质分为科学性的、文学性的、介于二者之间的等;按引文的位置分为做标题,在段落的要点句之后,引文同作者阐述结合,引用同举例、列数字相配合等;按引用方式分为全引、摘引、意引等;按作用分为比喻描写性的、对比说明性的、举例考证性的等;按来源分为来自史籍的、来自科研成果的、来自现实的、来自调查材料的等;引用注意事项有:引文应恰当说明对象,不牵强、不炫耀,引用应精要,不堆砌、不累赘,一般应注明出处,不含糊、不虚妄。

研究本文修饰限制词语运用的同学,查出文中几十个有代表性的词语,分别划分为:限时间、限方位、限处所、限范围、限角度、限程度,描形、绘色、推测、展望、表感情倾向等。

研究科学小品特点的小组,从小品的读者对象、作者目的、写作要求等方面作了分析概括。从不同角度就科学与文学的关系得出了如下结论:小品是艺术地宣传科学;科学是生命,艺术是手段;科学是主线,文学是点缀;科学求“真”,艺术求“美”;科学为主,文学为宾;二者不是油水分离,而是水乳交融;小品是用散文笔法写说明文;科学小品也讲“形散神聚”。

通过研读和交流,学生不但理解熟悉文章的内容和写作特色,对某一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讨,并有所发现,而且学会了搜集、分析、综合的研读方法,为今后进一步学习和研究奠定了基础。这种研读、发现、交流的过程也就是思维创造的过程、自我超越的过程。每一次学习,都伴随着兴趣的提高、信心的增强,使学生真正处于主体地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案例二:资料性研究学习

资料性研究学习,是指教师指导学生分小组收集、加工和处理资料从而学会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所有科学研究都是在别人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成功的研究者都善于吸收别人的研究成果。同样,任何研究性学习也离不开查阅资料。首先,学生必须在掌握一定的资料的基础上才能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其次,学生在研究的过程中更是需要查阅大量的资料。因此,查阅、研究资料是研究性学习的起点,也是研究性学习的重要基础。

资料性研究学习也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阶段目标中制定了如下的课程目标:“为解决与学习和生活相关的问题,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获取资料,尝试写简单的研究报告。”“初步了解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基本方法。”“能利用图书馆、网络搜集自己需要的信息和资料。”“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感兴趣的问题,共同讨论,选出研究主题,制定简单的研究计划,从报刊、书籍或其他媒体中获取有关资料,讨论分析问题,独立或合作写出简单的研究报告。”“掌握查找资料、引用资料的基本方法,分清原始资料与间接资料的主要差别;学会注明所援引资料的出处。”这一方面反映了信息社会对人们提出的新的要求,另一方面也告诉我们语文教育必须应对这种挑战——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面对陌生领域,学生必须知道到哪里去寻找他所需要的资料;面对纷繁复杂的材料,学生还必须学会如何快速有效地选择对自己有用的资料。总而言之,语文教学要切实指导学生开展资料性研究学习,培养学生掌握基本的科学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法。

教师指导学生开展资料性研究学习的过程大致包含以下几个步骤:

第一步,教给学生检索资料的方法。例如,检索各种工具书的方法,检索图书馆各种资料的方法,检索电子资料的方法,尤其是在互联网络上检索资料、下载文件的方法。学生掌握了各种查阅资料的手段,才能在浩如烟海的资料库中高效地寻找到所需要的资料。这里,特别强调指导学生通过网络去检索、收集和处理信息的活动。

第二步,检索资料。这是要求学生明确研究任务,确定收集资料的范围,在图书馆或互联网络上检索资料。首先要明确目的任务,这是有效地收集资料的前提。在海量的信息资源面前,如果学生没有具体的学习任务,就不知道如何去选择信息,就如海中没有导向的小舟,随时会迷航,甚至会被“淹死”。因此,学生要学会分析资料性研究学习的问题的性质、目的,并据此确定收集资料的范围,然后去查阅有关资料。其次要尽可能多地收集到与研究问题有关的资料。

第三步,加工、处理资料。这是要求学生对资料进行的鉴别和评价、筛选和摘录(或下载和保存)、分类和分析的处理。在网络上收集到的资料,需要把它们下载和保存到计算机上,这包括下载和保存网页、图片、文字等,这是对资料的初步加工处理,属于技术性工作,学生比较容易学会。而鉴别、分类等工作则是对资料的深层加工处理,需要高级思维的参与,学生掌握起来优一定难度。

第四步,综合资料,创造出新的信息。这是要求学生根据对所得资料进行分析研究,并把思考的结果写成文章。可以是对资料进行综述和介绍,也可以是对资料进行评论。尤其提倡学生对资料从不同的角度或层面做进一步研究,从中发现新的问题,然后通过深入思考、联想和想象,乃至于重组和运用资料,提出新的看法,写出独到的论文。例如有的学生通过查阅工具书中有关国家珍稀保护动物词条的解释,进行综合分析后发现这些解释不符合环保要求:熊,熊掌是珍品,肝胆、肉可制药;虎,骨、血和内脏都是贵重药物,虎毛皮铺毯极珍贵;鲸,肉可吃,脂肪是工业原料。对此他们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这些解释有违生态意识,应该改正过来。他们据此写成了论文《对学生工具书缺少生态环保意识的词语所进行的分析》,并被评为全国“少年世纪论坛”优秀论文。又如高中生赵迎、李晓亚的论文《藏在深闺无人识——浅谈江南民间文化的抢救、保存、加工、利用》是一篇很不错的资料性研究论文。论文针对当今社会对民间文化缺乏大众支持,发展较滞缓,为了提高民间文化在人民大众心中的地位,传承一个民族的精髓,使其艺术魅力及社会功效得以发挥,作者就地处江、浙、沪的江南民间文化作一初步探讨,通过各种方式收集民间传统文化图样等基本素材,如民间传统文化在现代人心目中的地位、剪纸的艺术样式、无锡与南京民间宫灯样式及制作上的异同等,展示出江南地区民间工艺的地理分布,并对民间传统文化的保存等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这样的选题研究能够结合社会实际,既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又初步学会了简单课题的研究方法及写作,获得较好的归纳材料、分析问题的能力。

第五步,分享和评议资料。在这一阶段的学习活动中,学生可以选取自己搜集到的最有价值的资料供大家分享,也可以介绍对资料的综述或评价,还可以宣读自己的读书报告或小论文。有条件的可以做成幻灯片或网页,使交流更形象具体,范围更广。在分享的基础上开展讨论,可以弥补个人学习的不足,进一步深化学习。分享和讨论的方式,可以通过收发电子邮件、BBS论坛、留言等形式进行,也可以在班级教室中开展。活动的方法,可以是在教师指导下的活动,也可以是学生自由的活动。学生通过分享和讨论,能够学习到他人的研究成果,充实自己的研究成果;同时能够感受到自己学习所获得的成就感、喜悦感,和感受到与他人讨论、探究的乐趣。

案例三:调查研究

调查研究学习,是指指导学生对社会某一问题或现象进行系统周密的了解和考察,并对所获得的材料进行分析研究,寻找本质,总结规律,是为了了解情况而进行的考察。调查研究,包含调查和研究两个阶段。调查是运用科学的手段和方法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客观事实材料;研究是对搜集来的事实材料进行整理和分析。调查研究是在学习和工作中使用得最广泛的一种研究方法。指导学生开展调查研究学习,可以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调查手段,培养学生对社会问题作深入的理性的思考的习惯。

由于进行调查研究包含一系列步骤,每一步都需要仔细地计划。因此,指导学生开展调查研究的重点和难点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

(1)指导学生选择值得调查研究的课题

进行调查研究,首先要考虑为什么进行调查,调查什么问题。可以说,选择调查课题,明确调查目的、任务,制约着整个调查过程。指导学生选择调查研究课题,应紧扣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也可以结合社会的热点问题选择调查课题。因此,要引导学生议一议社会生活问题,例如,新年寄贺卡,一棵树可以制造成多少张贺卡?每年寄贺卡要砍掉多少棵树?饭店里都在用一次性筷子,一家饭店一天用多少双筷子?要毁掉多少棵树?同学们到小店去买方便面收集人物卡,一天用去多少钱?同学们的零花钱都花在哪儿?到本地风景区去玩耍,哪里的旅游商品的开发和销售情况怎样?对于这些问题,同学们是否有兴趣做一次调查研究?只有选择了调查课题,明确调查目的,才可能有的放矢地进行调查。

(2)指导学生设计严密的调查方案

当学生选择了调查课题后,教师则需要指导学生进行调查方案的设计。这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①选择调查对象。调查的范围,既可以涉及对所有对象,也可以抽取部分对象。对所有的对象都进行调查,比较费时费力;抽取部分对象进行调查,可以节省时间和精力。因此,如果调查的对象比较少,可以采用整体调查方法;如果对象较多,则需要对对象进行选择,例如采取随机抽样方法选择对象。

②确定调查内容。这是根据课题目标,规定调查的内容是什么。调查内容一般包括调查两方面:一是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如调查对象所在单位、年龄(或年级)、性别、职务等;二是需要从调查对象中了解的与调查目标相关的情况。例如,调查同学的课外阅读情况,打算了解以下内容:读书的数量,读书的种类,书籍的来源,读书的方法,读书的困难,课外阅读在课余所占的时间,课外阅读的书目以及最喜欢的书目,课外阅读的感受、效果等。

③设计问卷或访谈提纲。调查的手段是多种多样的,主要有:一是调查表和调查问卷,即把要调查的问题编制成表格或填充、选择、问答等形式的问卷。二是座谈和访问,即通过面对面的谈话来收集材料。三是观察,即在自然状态下直接观察调查对象的言语、动作、表情等外部表现。四是查阅资料,即查阅调查对象的现实与历史的有关文字记录资料。

④准备调查工具。这主要是根据选择的调查手段来准备调查资料。如果采用调查表,则编制和印刷相应的表格;如果采用问卷法,则编写和印刷调查问卷;如果采用座谈、访问方法,则拟订谈话提纲;如果采用观察法,则准备观察所需要的材料。总之,准备得越充分,调查研究就会越严密,成功的可能性就越大。

(3)指导学生处理调查结果的数据

当调查方案设计好后,教师则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调查。也就是按照调查计划和要求开展实地调查,收集调查的原始资料。如发放和回收调查表或调查问卷,召开座谈会,访问调查对象,进行实地观察等。然后把调查获得的结果进行整理、分析。

处理调查结果的工作主要包括:①核查,即辨别调查结果的真实性、可靠性和完整性。②分类,即对调查结果进行分类。③评定,即对调查结果进行评定、评分工作。④登记与统计,即对评定结果进行登记和统计,如计算百分比等。⑤编制统计图表,即根据统计结果编制图表。为了使学生掌握科学的手段,可以指导学生运用计算机来处理调查结果的数据,例如运用Excel或SPSS的软件来处理数据。

(4)指导学生学写规范的调查报告

调查报告是针对研究课题的要求,对研究对象进行调查,然后对调查材料经过整理、分析、比较和综合后的记录,是一种反映调查结果的文字表达的报告。它是在整理、分析的基础上综合全部材料,从而形成对被调查现象的科学认识。把这种科学认识写成调查报告,成为调查的最终结果。

调查报告虽然没有固定的格式,但却有规范的要求,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应该引导学生掌握严密的研究方法,体验科学的研究过程,学会规范的论文写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