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化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研究

化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研究

时间:2022-03-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应试教育逐渐向素质教育转变。因此,在教学中应该想方设法进行学习目的教育,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有这样一种说法,化学是理科中的文科。化学学习中的对比与联想是对已学过的知识进行一次“再学习”和“再提高”。如在高二化学中学习HNO3时,按教材的教学,实验室制取HNO3只简单介绍原理而不提方案的。他们的想法与当年研究HNO3制法的化学家们不谋而合!

化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研究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应试教育逐渐向素质教育转变。化学教学从重视知识传授正向能力的培养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重教轻学,学生被动学习、效率低、能力差,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脱节的现象比较严重。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目标上从单一变成多元,它不仅要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而且还要培养学生的智能、发展每个学生的个性。具体来说,素质教育的课堂教学目标设置要做到认识因素和非认识因素发展的协调统一,即教师在教学中要发展学生的智能,培养学生的技能,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及健康人格。实际应用到课堂教学中应做到以下四点:

一、注重学习目的教育,启发学生学习兴趣

学生的学习,常常是和一定的学习目的联系在一起的,当学生对一门学科或某种知识的学习有了明确的目的时,就会产生浓厚兴趣,就会在学习中表现出极大的自觉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因此,在教学中应该想方设法进行学习目的教育,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如紧密联系化学学科的发展前景,及时向学生介绍化学学科发展的新动态,结合化学学科的发展前景让学生了解化学学科与社会生活、生产的联系,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再如教学中及时向学生传递当前化学学科研究所取得的新发展、新成果、新成就,让学生了解化学与科学技术的密切联系,课外适当引导学生阅读相关杂志刊物,收看相关电影电视,以此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科学的学习习惯和为科学事业发展、人类社会进步而奉献的科学素质。

二、通过典型实例,指导学生掌握学习化学的方法

有这样一种说法,化学是理科中的文科。意思是说,化学虽说属理科,可也如同文科一样,要背、要记的东西不少。不少孩子就是因常见的化学元素和化学反应等记不住而开始厌恶学习,兴趣逐渐衰退以至消逝。其原因就是学生的学习方法缺少便于联想、对比、记忆的因素。如氧化—还原反应,应抓住事物特征去联想,从得氧、失氧这一特征,判断氧化剂、还原剂、氧化反应、还原反应等;对于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应抓住有无新物质生成去区分。复习H2(或C或CO)还原CuO时,从实验意境去联想,联想到老师当时的语言动作、实验步骤、实验现象、生成物等。这样记住了H2、C、CO三种不同还原剂还原CuO的反应了。复习单质和化合物、纯净物和混合物、元素和原子、氧化和还原、酸性氧化物和碱性氧化物、四大基本反应类型等,运用对比分析的方法找出各自的特征和彼此之间的联系,这样才能准确而深刻地理解。再如学习气体的制取和收集方法时,将H2、O2、CO2的制取和收集方法对照比较,掌握它们的实验室制取原理、装置的特点、所用药品、操作步骤、注意事项等。归纳出三种气体制备的共同模式(原料→原理→装置→操作→检验方法→注意事项)和收集气体不同方法。化学学习中的对比与联想是对已学过的知识进行一次“再学习”和“再提高”。掌握一些学习方法,比如对比与联想,学习效果将达到事半功倍。另外还有口诀学习法,教学时按名称读音编成韵语,读起来既有节奏感,又增加了学习的趣味性,从而收到较好的记忆效果,像硫的物理性质:可以这样记,黄晶脆,水两倍,微溶于酒精,易溶于二硫化碳,不溶于水,溶点一一二,沸点四四四。(密度是水的两倍)。还有氧中燃烧的特点:氧中余烬能复燃,磷燃白色烟子漫,铁烯火星四放射,硫蓝紫光真灿烂。氯中燃烧的特点:磷燃氯中烟雾茫,铜燃有烟呈棕黄,氢燃火焰苍白色,钠燃剧烈产白霜。

三、应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启发学生积极思维

在化学教学中,教师要创造条件,采取各种形式的教学手段,应用多种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以改变传统的讲台与课桌间经纬分明的界线,启发学生积极思维,从而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满足学生求知的欲望。如史料分析,根据化学上著名的实验或著名的发现事例,“追踪”当年科学家发现思路,模拟科学家发现的过程,如在“元素周期律”的学习中,可先研究门捷列夫在杜柏莱纳“三元素组”和纽兰兹“八音律”的基础上发现“元素周期律”的过程,然后再学习“元素周期律。”这样做虽然算不上真正的科学“发现”或“创造”,但学生在短期内做了科学家多年才做成的事,其探索过程是具有创造意义的。再如开窍反应法,教师提出问题,鼓励学生反复设想、反复评价,去寻找尽可能多的解题思路和途径。在课堂教学中,像选择那些有多种解题思路的扩散性习题,如计算题中的一题多解,无机物、有机物的多途合成,化学实验的多方案设计,物质鉴别、分离的多种方法构思等。再如实验观察法,运用各种感官来感知所学对象,全面、正确地掌握物质及其变化。由于物质及其变化是复杂多样的,观察化学实验时,不仅要用眼看而且有时还要用手摸或鼻闻,或借助仪器的帮助。例如,溶解过程的热现象,通过看温度计来感知,不如用手摸一摸的印象深刻。在分清主要和次要现象时,运用各种感官是很重要的。如不易被发现的主要现象,除集中注意力,认真仔细地观察外,有许多还要运用有关知识和实验仪器及基本操作技能,通过各种感官才能观察到。如学习浓硫酸的氧化性时,所做的铜跟浓硫酸反应的实验要知道产物中的SO2,也要运用有关SO2的知识和闻气味的操作,或使用石蕊试纸才能感知其存在。还应使学生懂得选择和抓住观察的时机,中和滴定时终点的观察等都要会抓住观察时机。此外,还应培养学生在观察中能运用一定的方法,排除干扰,去伪存真,观察到事物的本来面目。如氯离子与磷酸根离子共存用银离子检验时,如加稀硝酸使磷酸银黄色沉淀溶解,而呈现出白色氯化银沉淀,从而证实氯离子的存在,等等。

四、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实现知识掌握与智能发展的统一

教学改革的核心是转变思想,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仅仅是提出新的研究课题,引导学生得出正确结论,而且还要不断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让他们有独立思考的机会,培养学生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发展自己的智能。如在高二化学中学习HNO3时,按教材的教学,实验室制取HNO3只简单介绍原理而不提方案的。我们却在原理也不讲的情况下让学生自己去设计一个实验室制取HNO3的方案。当学生得到这个问题后,由制HCl联想到制HNO3;并用铝箔石蜡保护橡皮塞的方案;甚至有学生提出用玻璃制一个专门仪器!他们的想法与当年研究HNO3制法的化学家们不谋而合!学生尝到成功的喜悦之后,总结出了实验室制取HNO3的原理和方法。教师创造性地设置问题的情境,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观察、讨论,去发现问题,抓住问题的实质,从不同的方面,不同的思维方式,探求多种求解的途径。在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我们可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采用头脑风暴法等创造性技法来解决问题。即小组就问题开小交谈会,通过相互启发激励,让创造性设想产生连锁反应,产生共振,从而启迪出更多的创造性设想。比如高中化学教学中学习实验室制NO2时,根据教材上实验的缺点,引导学生用头脑风暴来解决。学生根据改进的思路设计的组合方案多达20多种。这样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既是学生讨论、探究、交流的过程,也是培养学生敢于批判、敢于挑战、勇于探索的过程。同时师生围绕问题开展双向交流、各抒己见,开放彼此对问题的认识、观点、看法,阐明各种观点、看法的原因和理由;平等公正地进行讨论,验证各自不同的观点和看法。也就是说师生关系是平等的关系,是合作伙伴关系,学生感到宽松、融洽、愉快、自由、坦然,没有任何形式的压抑与强制,就能自由与民主地思考,探究,提出理论假设,无顾忌地发表见解,大胆果断地决策与实践,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群体合作观,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会认真听取别人意见善于吸收对方的新思想,捕捉对方的思想火花,具有与人合作的社交能力

总之,素质教育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提出探索目标,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师生心理同步,教师要质疑设问,激励学生独立思考,使学生思维都呈现积极状态,教师要精讲,学生动脑、动手、动口,使学生对知识自求得知,教师要鼓励创新,学生积极探究,把学习与创造结合起来。

参考文献

石国兴主编的《现代教育理论与方法概论》

西南师范学院化学系编的《中学化学教学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