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小班个案追踪观察与分析表

小班个案追踪观察与分析表

时间:2022-03-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教育科研个案研究法是一种由小见大,以点及面的研究方法,运用此法进行研究,便可通过个别案例获得整体的规律性的认识。个案研究法是对单一的研究对象进行深入而具体研究的方法。个案研究是指向个别学生的研究。个案研究所提供的典型材料为心理学、教育学理论观点提供具有说服力的具体佐证,能够丰富相关的教育、心理理论成果。

第五节 个案研究法

一、个案研究法的概念和特点

(一)个案研究法的概念

教育科研个案研究法是一种由小见大,以点及面的研究方法,运用此法进行研究,便可通过个别案例获得整体的规律性的认识。这种方法操作性强且运用灵活。

个案研究法是对单一的研究对象进行深入而具体研究的方法。个案研究的对象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个别团体或机构。个案研究一般对研究对象的一些典型特征作全面、深入地考察和分析,也就是所谓“解剖麻雀”的方法。同时个案研究不能停留在对个案的研究和认识的水平上,而要认识教育与发展之间的因果关系,提出一些积极的教育对策,以便因材施教。

教育研究从研究对象的数量上可分为个案研究和成组研究。研究者可以对一个或少数几个对象进行个案研究,也可以把一组或许多被试当作一个组群进行研究。例如,教育调查和教育实验都属于成组研究。在教育统计学上,30个被试以下属于小样本组,30个被试以上属于大样本组。成组研究取样较多,可以作统计处理。所以成组研究的科学性比较大,代表性也强,但成组研究不便于作个别深入研究。在教育研究中,有时需要对个别对象进行全面深入的考察,而不需要大面积的成组研究。这时,个案研究便是常用的一种方法。

(二)个案研究法的特点

每种研究方法都有它自身的特点,个案研究法具有以下特点:

1.研究对象的个别性与典型性

个案研究的对象是个别的,但不是完全孤立的个别而是与其他个体相联系的,是某一个整体中的个别。因而对这些个别对象的研究必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其他个体和整体的某些特征和规律。个案研究的目的固然是了解把握某个个体的具体情况,但也要通过一个个案的研究,揭示出一般规律。例如,瑞士著名的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通过对少数儿童的个别谈话法,揭示出儿童心理发展的普遍规律。

当然,我们需要正确处理好个别与一般的关系。个别虽可以反映某些一般的特征,但个别毕竟不等于一般。个案研究取样较少,其研究的结论代表性也就较小,因此不宜机械地推广到一般中去,需要慎重地思考和分析,以免犯以个别代替一般的错误。此外,作为个案研究对象的个别,应该具有与众不同的典型特征,不具有典型性的个别,显然没有多少研究价值。

一般来说,作为个案研究对象的个别应该具有以下三个显著特征:

第一,在某方面有显著的行为表现;

第二,与这方面有关的某些测量评价指标与众不同;

第三,教师、家长等主要关系人都有类似的印象和评价。

比如对某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个案研究,可以看一下他是否经常有些小发明、小创新、小制作;在创新力测验上的得分是否高于常人;教师及家长等对该学生在这方面的表现诸如脑子活,常提怪问题等是否有较深的印象,能否举出一些事例等。

2.研究内容的深入性和全面性

个案研究既可以研究个案的现在,也可以研究个案的过去,还可以追踪个案的未来发展。个案研究可以做静态的分析诊断也可以做动态的调查或跟踪。由于个案研究的对象不多,所以研究时就有较为充裕的时间,进行透彻深入、全面系统地分析与研究。

例如,对一个学习差的学生的研究,往往需要从多方面加以考察,诸如学生学习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原有的知识基础和学习方法,以及教师的教学和家长的辅导情况。还要进行前后左右的对照和比较。这样就可以对该生进行比较全面而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3.研究方法的多样性和综合性

个案研究有自己的研究方法,如下面要介绍的追踪法、追因法、临床法和产品分析法等。但是,个案研究又不是完全独立的研究方法。为了搜集到更多的个案资料,从多角度把握研究对象的发展变化,就必须结合教育观察、教育调查、教育实验、教育测量等多种研究方法,综合各种研究手段。

例如,我们研究一超常儿童,首先需要对被试进行智力测验,看看其智商是否超常。还要对被试作系统观察,看看其各种智力操作是否杰出,同时要调查其成长环境,必要时还要做一些对照实验。

二、教育个案研究的意义

首先,有利于贯彻落实素质教育的精神。个案研究是指向个别学生的研究。通过研究,使教育实际工作中容易受忽视的学生受到最适宜的教育,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与发展,这符合教育要而向全体学生,使所有学生都得到发展的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

其次,有利于因材施教。在强调学生心理健康的今天,个案研究所具有的独特的诊断作用,对于了解学生心理,有针对性提出治疗措施,实施因材施,是其他方法无法比拟的。

再次,警世后人,防患未然。个案研究中,通过对教育实践中违反教育客观规律的做法或严重事件的剖析,能够起到敲响警钟,警世后人的作用,以避免类似事件或做法的再次发生。

此外,为教育科学理论的发展提供例证。个案研究所提供的典型材料为心理学、教育学理论观点提供具有说服力的具体佐证,能够丰富相关的教育、心理理论成果。现代教育学心理学的研究,常常要借助于个案研究材料来丰富一般研究的基本结论。如关于儿童元认知的研究都借助了大量个案研究的具体材料,来说明其研究所得出的一般结论。

最后,个案研究通过典型材料,以个案举例的方式来说明某种抽象的教育理论和观点,使理论既有概括性,又有实用性;既抽象,又生动,有助于推动教育研究成果的广泛运用,从而促进教育科学的发展。

三、个案研究的具体方法及其实施

中小学的教育个案研究可以根据研究目的、对象、内容的不同,采用追踪法、追因法、临床法、作品分析法等具体的个案研究方法。

(一)追踪法

1.个案追踪法的概念

个案追踪法就是在一段较长时期内连续跟踪研究单个的人或事,收集各种资料,揭示其发展变化的情况和趋势的研究方法。追踪研究短则数月,长达几年或更长的时间。如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和心理学家陈鹤琴对他的长子进行的长达三年的追踪研究就属于个案追踪研究。

2.个案追踪法的适用情况

追踪研究方法尤其适用于以下三种情况的研究:

第一,探索发展的连续性。因为追踪法一般对相同的对象做长期连续不断的研究,每个人或每件事例,其自身的发展变化可进行纵向比较,研究者可以从中了解其发展的连续性。

第二,探索发展的稳定性。主要是探索人的某些特质或某些教育现象在各个时期发展的稳定性情况。例如,研究智力测验分数的稳定性时,可以从幼儿时期开始测验,然后每隔一定时间再测验,直到青年时期为止。这样就可以看出个体的智商是否具有稳定性。

第三,探索早期教育对以后其他教育现象的影响。例如,研究者可以选择一些早期教育比较好的儿童,从小学一年级开始进行追踪研究,对他们的德、智、体等方面的发展情况进行全面的综合考察,从而探索他们各方面的发展与早期教育的关系。再如,对一些单亲家庭的儿童进行追踪研究,看看父母离异对儿童发展带来什么影响。

3.个案追踪法的实施步骤

个案追踪研究的实施一般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确定追踪研究的课题

确定研究课题是首要一步。研究者首先要明确追踪研究的对象是什么,目的是什么。也就是说,确定追踪研究对象是个人还是团体或机构,要追踪研究对象的哪些方面,追踪旨在了解哪些情况,研究者都需要心中有数。作为教师,在日常教育和教学工作中要善于发现某一方面具有典型特征的学生或事例作为追踪研究对象,并明确要对学生或事件的哪些方面进行了解。

(2)实施追踪研究

追踪研究一定要紧紧围绕课题确立的内容进行,要运用规定的手段收集有关的资料,不能让重要的信息遗漏,也不能被表面的现象迷惑。追踪研究需要较长时间,研究者一定要持之以恒,不能半途而废。

(3)整理和分析收集到的各种资料

对收集到的各种个案资料,要进行细心地整理和分析,作出合理判断,揭示出个案发展变化的特征和规律。必要时还要继续追踪,继续研究。

(4)提出改进个案的建议

研究者要根据对个案追踪研究的结果,进一步提出改进个案的建议,指导和促进个案的发展,实施因材施教。

总之,个案追踪研究法是对相同的个案进行长期而连续性的研究,研究者能真实而直接地获得研究对象发展变化的第一手资料,能深入了解个人或某一教育现象的发展情况,弄清发展过程中的个别差异现象。它对于研究青少年学生身心发展的顺序性、阶段性、成熟期、关键期,以及研究复杂教育现象的发展变化,某一教育理论的验证,某一教育措施的实施,某一新方法的探索,某些教育现象之间前后发展的关系等都具有重大意义。但追踪研究法也有明显的缺点。首先,它费时且难以实施。想获得问题的答案,往往需要一段相当长的时间,有时还需要较多人力和物力的支持。其次,由于时间长,各种无关因素都可能介入而影响研究结果。此外,还由于时间太长,研究对象是否长期合作,以及研究对象的流失都是问题。

(二)追因法

1.追因法的概念

实验法是先确立原因,然后根据原因去探究产生的结果。追因法则是先见结果,然后根据发现的结果去寻求其发生的原因。例如,某学生的学习成绩突然下降,我们去追寻他的成绩下降的原因,这就是追因法。追因法正好是把实验法颠倒过来,在实际研究中究竟采用哪种方法须视客观情况而定。

2.追因法的实施步骤

(1)确定研究的问题

第一步工作是确立研究的问题。先把某一结果搞得很确实,如果这一步搞得不够确实,那么在后面的研究中找出的原因也很难说是确实的。例如某校某班级某学科的教学质量特别高,某学习后进生最近有较大变化,学科成绩提高很快等,这些都是已形成的事实,我们可以把它们确立为研究的问题。

(2)假设导致这一结果的可能原因

明确了事实发生后的结果,接着就要寻找导致这一结果可能的原因。这些原因最初是假设的,还没有经过验证。假设导致结果的原因应尽可能全面,只要合理就不怕数目多。对已成事实的各种原因之间的关系也要进行假设。这一步骤对于后面工作的进展具有决定意义。

(3)设置比较对象

为了追寻导致结果的原因,研究者可以采取两种途径设置比较对象。一种是设置结果相同的若干比较对象,从中找出共同的因素,即前面假设的原因。另一种设置结果相反的若干比较对象,找出相反的因素,从反面找出真正的原因。例如,我们研究某学生品德不良形成的原因,可以找出若干个品德不良学生,从中找出他们品德不良形成的共同因素;也可以找出几个品德优良学生与品德不良学生对比,探究两者成长过程中的不同之处,从而找到学生品德不良形成的真实原因。

(4)查阅有关资料进行对比

研究者可以从研究对象的有关资科中看看是否具有前面假设的原因。这一步骤非常重要,要做得特别细致,因为教育现象是复杂的,导致某项结果的原因往往是多方面的。对这些可能的原因又不能等量齐观,它们所产生的作用在程度上有差别。而且,有时在单个考虑每一原因的情况下,原因所表现的作用是一回事;而在把几个原因综合地加以考虑的情况下,这个原因所形成的综合作用就会是另一回事。这种综合作用可能要比原来的两个或两个以上原因单独的力量之和大的多。这时就可以看出,在深入研究一些复杂的教育现象的过程中,有时还需要找出原因之间的关系。

(5)验证

找出的原因尚有待于进一步检验。最好的验证办法是看有同样原因存在的其他许多事例中是否有同样的结果发生。如果没有的话,这个假定仍然不能成立。如果有的话,二者因果关系的信度就大了。经过初步检验,就可能把那些假的原因淘汰掉,而导致此项结果的某个或某几个真正的原因就可以呈现出来。这时为了慎重起见,还可以多举一些事例反复验证。最后,为了进一步验证得出的结论,还可把这一结论当作假设,有计划地组织新的实验。这样把个案追因法和实验法结合起来研究,所得结论的可靠性与学术价值就更大了。

(三)临床法

1.临床法的适用

临床法往往通过谈话的形式进行,故又称临床谈话法。这一方法既适用于陷入困境儿童的研究,也适用于正常儿童的研究。前者旨在解决个案的问题;后者旨在由特殊个案发现儿童发展的一般规律。临床谈话法的方式可以是口头谈话,即面对面地交谈;也可以是书面谈话,即问卷谈话。口头谈话是会谈双方的一种互动过程,特别是教师对学生的谈话。教师一定要首先解除学生的紧张、焦虑、防御、冷淡的心理,要创新轻松自如的谈话气氛。教师要以平等的身份参与谈话,不能居高临下,咄咄逼人。谈话过程不能是教师问一句,学生答一句,要变学生的被动应答为主动回答。同时,教师的提问要以封闭性和开放性问题交替询问。书面谈话一般按问卷要求的程序进行,教师要向学生交待清楚做问卷的具体要求和注意事项。对问卷的评分要严格按照标准,做到公正、客观。对于临床上的复杂个案问题,需要动用两种谈话方法,进行综合判断和分析。

2.临床法应用的一般过程

(1)由教师、父母或学生本人提出具体的需要帮助的行为问题或学习问题,然后观察他的行为。

(2)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教育测量情况、同伴评价、家庭情况,以及该生在各种环境中的表现,明确当前的情况。

(3)根据这个学生的发展史、学校记录和家庭历史等材料,了解其过去的历史,找出其行为的一贯性。如学生的问题行为是在所有情境中发生,还是只在一定的情境中发生,找出行为的模式,即使行为前后有不一致,也可能是一种有意义的模式。找出可能的动机。

(4)依据可能的假设形成处理方案。

(5)依据初步处理的结果判断假设是否正确,是否需要修改或者必须完全推翻。

(6)为了提高研究的科学性,多数情况下宜采用实验法再加以检验。

(四)产品分析法

产品分析法是个案研究的一种方法,又称为活动产品分析。它是通过分析学生的活动产品,如自传、作文、日记、书信、绘画、工艺作品等,了解学生的倾向、技能、能力、熟练程度、情感状态和知识范围。运用这种方法时,不仅要研究人的活动产品,而且还要研究产品制造过程本身以及有关的各种心理活动状况。

例如,对儿童绘画作品的研究,可以反映出他们的许多心理特征。儿童的绘画可以反映他们对所绘的物体形成的表象特征和他们的知觉特征。通过儿童的绘画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判断他们的智力水平。研究表明,智力落后的学龄儿童所画的图画,其内容一般是原始的,而且惊人的千篇一律。在儿童的绘画中,还鲜明地表现出儿童对周围环境的态度,他们的态度既影响主题的选择,也影响绘画方式,特别影响对物体和人物的着色,儿童常常把“坏人”和动物涂上黑色。

作为个案研究的一种方法,产品分析法往往需要与实验法相结合,设置对照组,观察儿童创造产品的实际过程,只有这样才能获得更加科学的结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