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学生健康档案的建立

学生健康档案的建立

时间:2022-03-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建立好学生健康档案,学校就能及时了解学生的健康状况,进行健康监测,有针对性地开展健康促进工作,从而保证学生健康成长。建立学生健康档案应从新生入学体检开始,学校每学期或每年进行一到两次检查。学生健康档案在本人升、转学时,随其个人档案移交至新就读的学校。

(四)学生健康档案的建立

健康档案是用来记录一个人一生的生命体征变化及自身所从事过的与健康相关的一切行为与事件,它是一个动态连续且全面的记录过程,通过其中详细完整的健康记录,可为每个人提供全方位的健康服务。建立好学生健康档案,学校就能及时了解学生的健康状况,进行健康监测,有针对性地开展健康促进工作,从而保证学生健康成长。

1.基本的学生健康档案

基本的学生健康档案应包括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健康知识三个基本内容。

●生理健康通过身体发育水平、功能水平、素质及运动水平反映,包括历次体检表、健康卡(包含血型、药物过敏情况和既往史等)、体质测试表和体育登记表。

●心理健康档案包含智力、情感、行为、感知觉、个性性格和意态等方面。社会适应能力包括对自然、社会环境和各种紧张事件的适应能力等,通过思想品德考核表,纪律、卫生、考勤和日常行为规范达标表归档反映。

●健康卫生知识包括儿童、青少年保健卫生常识及青春期卫生常识,是为了解个人掌握健康卫生知识和个人卫生行为情况而建立的一种健康档案,包括个人对健康概念,各种疾病的预防、处理等内容的了解情况以及卫生行为的形成情况,可通过健康卫生知识和行为调查表反映。

建立学生健康档案应从新生入学体检开始,学校每学期或每年进行一到两次检查。医务人员、教师、体育教师应认真做好记录,保证数据资料的可靠性、有效性和客观性。有条件的情况下,可用计算机操作,做好保密、防毒与备份,保证资料的安全。如用手工操作,一定要制好表格,以便及时填写、存档。学生健康档案在本人升、转学时,随其个人档案移交至新就读的学校。

2.心理健康档案

心理健康档案是指对个体心理发展变化特点、心理测验结果、学校心理咨询与辅导记录等材料的集中保存,这些资料按照一定的程序排列,组成一个有内在联系的体系,如实反映本人的心理状况。

心理档案的内容一般包括三大方面:

●影响心理发展的基本资料,主要包括个人简介、身体状况、家庭环境、在校状况及对个人生活影响的重大事件等。

●反映心理状况和心理特点的资料,主要包括智力水平、个性特征、心理健康状况、学习心理特征、职业能力倾向类型等。

●心理咨询与辅导记录,主要包括心理辅导老师与之个性化的交流记录信息,如访谈记录、咨询记录等资料。有时候,还会补充辅导老师通过其他渠道获得的有关资料。

一般而言,第一部分资料,通过自填式问卷获得;第二部分资料则往往来源于专业心理测验测试之后的结果;第三部分资料则来自在咨询室的咨询记录。

档案管理者应在严格遵循保密原则的情况下对心理资料进行收集、统计整理、装订和归档,为每个人建立一套相对完整的成长记录。

参考资料:

[1]魏勇.重视学生体格检查——建立健全健康档案以确保学校体育安全.体育教学,2008,(2):69~70.

[2]李子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档案建立的内容与方法.中国学校卫生,2004,25(2):234~235.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