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帕夫雷什中学》

《帕夫雷什中学》

时间:2022-03-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947年被任命为帕夫雷什中学校长,在这一岗位上工作直到1970年去世。《帕夫雷什中学》一书共七章,其中前言部分言简意赅地阐述了苏霍姆林斯基的基本教育信念。第一章介绍了帕夫雷什中学从校长到教师整个机体朝气蓬勃的概貌。他在担任帕夫雷什中学校长的23年中,进行了大量的教育实验,不仅使该校成为世界闻名的教育园地,而且积累了管理学校工作的丰富经验。

苏霍姆林斯基:《帕夫雷什中学》

【本书精要】

一、本书内容简介

苏霍姆林斯基以帕夫雷什中学为实验基地,同时也广泛研究其他学校的经验,孜孜不倦地钻研教育理论,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研究教育的新问题,最终形成具有鲜明个性特点的教育理论体系。因此他的著作生动地反映出学校教育的真实情况,是对学校工作的高度艺术概括、提高和再现,被称为“活的教育学”、“学校生活的百科全书”,他本人被誉为“教育思想的泰斗”。《帕夫雷什中学》即苏霍姆林斯基在帕夫雷什中学多年的教育教学工作经验的总结,书中不仅明确提出和论证了把学生培养成个性全面和谐发展的人这一理论,而且详尽地阐述了实现这一理论的途径和方法。帕夫雷什中学原本是一所普通的农村十年制学校,由于苏霍姆林斯基在此不懈地进行教育改革和实验,使之不仅成为苏联的优秀学校,也被看做当代世界著名的实验学校之一。

二、历史名人对该书的经典评价

“瓦·亚·苏霍姆林斯基是苏维埃教育学上的一种非凡的、卓越的现象。因此,了解他的生活道路,深入研究和实际运用他的教育遗产,乃是每位老师、每位教育者、每位国民教育工作者在道德上和职业上的义务。”

——阿·泽韦林[《苏霍姆林斯基选集(五卷本)》(俄文版)主编]

“苏霍姆林斯基对个性全面和谐发展的理解是非常深刻的,使全面发展的理论更具有现实的实践的价值和深远的理论意义。可以说,是对马克思主义全面发展学说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创造性的发展。”

——王天一(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系教授)

“苏霍姆林斯基在53岁的短暂生命中,从17岁开始就没有脱离过教育实践。他把一所农村中学帕夫雷什变成了教育圣地麦加,他创建了完整系统的实践型教育学,把艰深的教育研究变成了亲历快乐、享受人生的诠释。”

——朱小蔓(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张男星(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教授)

“主张个性和谐发展的教育理论家和实践家苏霍姆林斯基,可以说是苏联教育思想的集大成者。他的‘相信孩子,尊重孩子,用心灵去塑造心灵’的思想是教育思想宝库中的瑰宝。他的教育实践鼓舞着千百万教师,他已经成为广大教师心目中追求的偶像。”

——顾明远(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教育学会会长)

作者简介

苏霍姆林斯基(Василий Александрович Сухомлинский,1918—1970),苏联著名教育理论家和实践家。1918年诞生于乌克兰,1933年考进克列明楚克师范学院的师资培训班,后考取波尔塔瓦师范学院语言文学系函授班。1939年从函授班毕业,获中学教师证书。1939年至1941年担任一所完全中学的语文教师兼教导主任。1941年卫国战争爆发,上了前线,负重伤复员后重返教育岗位。1947年被任命为帕夫雷什中学校长,在这一岗位上工作直到1970年去世。其间,被选为俄罗斯教育科学院通讯院士,荣获功勋教师称号,获得过两枚列宁勋章、多枚乌申斯基奖章和马卡连柯奖章。主要著作有《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1956)、《学生的精神世界》(1961)、《青年一代共产主义信念的形成》(1961)、《关于人的思考》(1963)、《给教师的100条建议》(1965—1967)、《帕夫雷什中学》(1969)、《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1969)、《公民的诞生》(1974)、《和青年校长的谈话》(1973)等。

作品内容

《帕夫雷什中学》一书共七章,其中前言部分言简意赅地阐述了苏霍姆林斯基的基本教育信念。第一章介绍了帕夫雷什中学从校长到教师整个机体朝气蓬勃的概貌。第二章则把该校富有教育性的物质环境生动形象地展示在读者面前。第三、四、五、六、七各章分别就体育与健康、德育、智育、劳动教育、美育五个方面详尽地阐述了苏霍姆林斯基的见解和做法。概括起来本书包括以下四个主题方面的内容:

一、学校的管理与领导

苏霍姆林斯基从17岁开始直到52岁逝世的35年中,一直耕耘在其家乡的普教战线上。他在担任帕夫雷什中学校长的23年中,进行了大量的教育实验,不仅使该校成为世界闻名的教育园地,而且积累了管理学校工作的丰富经验。

(一)教育思想的领导

苏霍姆林斯基在学校管理上有一个独到的见解,这就是:校长对学校的领导,首先是教育思想上的领导,其次才是行政上的领导。“我竭力做到使居于我这个校长工作首位的不是事务性问题,而是教育问题”[1]。他认为,作为校长,要把学校领导好,就要精通教育科学,并使这门科学成为科学地领导教育和组织全校师生活动的基础;就是要成为教育教学过程的能手,要掌握影响儿童和青少年的艺术。教学是学校工作的中心环节,校长尤其要善于用教育理论武装自己的头脑,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带领和指导教师分析和解决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实际问题,事实正是这样,他深入教学一线亲自授课,一天不落地坚持每天听两节课,帮助教师完善教育技巧。

(二)教育信念的培养

苏霍姆林斯基把形成集体的共同信念作为领导学校工作的另一重要问题来看待,他认为集体信念是靠集体的思想、智慧和创造确立起来的,而具有统一信念的教师集体又成为每个教师思维、创造和探索的源泉。教师之间要取得一致的是“深信教育的力量”,这种信心应该成为每个教师的信念。相信教育的力量,也就是相信自己的工作,相信教师能成为学生思想和感情的引导者,使最难教育的学生转变成为一个真正的人,使教师树立起对学生命运的义务感和责任感。只有相信教育的巨大力量,这所学校里才会有尊重、信任与严格要求的真正结合。显然,教育信念一旦为全体教师所理解和接受,整个教育工作的方向就更加明确,教师的积极性、创造性将会更加高涨。

二、教师的素养

一个好教师意味着什么?

首先,要热爱孩子,相信孩子。他说:“只有当教育建立在相信孩子的基础之上时,它才会成为一种现实的力量。”[2]教师的职业是培养教育的职业,热爱自己的职业,首先就要热爱孩子,这是教师最重要的道德情感修养,它在教师应具备的素养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热爱孩子,意味着有跟孩子交往的精神需要,“感到跟孩子交往是一种乐趣,相信每个孩子要成为一个好人”[3],同时“时刻不忘自己也曾是个孩子”。苏霍姆林斯基建议,“尽可能深入地了解每个孩子的精神世界,是教师和校长的首条金科玉律[4]。如果一个人没有这样的精神需要,长期培养不出与孩子交往的感情,那就最好不要选择教师职业,因为没有爱心,不努力去理解孩子精神世界的人,只配当个教书匠,不可能成为学生精神上的教育者、指导者。而苏霍姆林斯基本人的一生,正是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的生动写照。

其次,一个好教师应精通他所教的科目据以建立的那门科学,热爱那门科学,并了解它的发展情况——最近发现、正在进行的研究以及最近取得的成果。因此,教师要有渊博的学识和强烈的求知欲。教师只有具备渊博的知识,才能保证教学的质量,才可以在讲课时将注意的中心不是放在讲课的内容上,而是放在学生脑力劳动中遇到的难点上,才能在教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智力训练;此外也只有具有渊博的知识,教师才能唤起学生的求知欲,发掘学生的天资才干,如果只局限于教科书,教师就很难打开孩子的视野、激发他们用自己的头脑和双手去探索科学秘密的兴趣,久而久之,孩子们只会机械地甚至厌恶地去消化各种知识的“份饭”,而失去了任何求知欲。因此,苏霍姆林斯基要求教师必须“要使教科书成为你科学知识海洋中的一滴水”,而要获得渊博的知识,只有一条途径——勤奋好学。他认为一个教师只要勤奋,而且有强烈的求知欲,那么他在教学论和教学法上的欠缺并不可怕。为此,他认为合格的教师必须是读书爱好者。

再次,一个好教师要通晓教育学、心理学。他认为,不掌握关于教育学、心理学的知识,教师在教育工作中就会像在黑夜里走路一样。他甚至断言:“没有扎实的心理学基础,就谈不上教育素养。”[5]因此,在实际工作中,他很关心让教育学和心理学成为教师实际工作中的真正指南,经常在校务委员会的会议上介绍教育学家、心理学家的研究成果,在教师休息室的新书陈列架上陈列教育学、心理学书籍,让教师去阅读、思考和研究。此外,还在校内成立一个“心理学研究小组”。这个小组根据医学检查的客观资料进行分析,竭力去查明导致儿童学习困难的原因。同时,特别注意研究儿童感知周围世界各种事物和现象的特点,分析他们的思维、语言、记忆和注意的特点,以达到对能力较差的儿童如何进行教学提供各种建议的目的。

第四,一个好教师要精通某项劳动技能,并且是这项工作的能手。每位教师只有基于自己的不同爱好,掌握某项劳动技能,成为这方面的行家里手,才能构成整个集体全面的教育活力。在帕夫雷什中学,每位教师都指导一两个甚至若干个课外活动小组,这些小组使学生的精神生活和智力世界丰富多彩,充满生机,在这里,教师“乃是知识之源,是热爱科学的榜样”,大家“都以自己的品格、劳动、兴趣和对新知识的渴求,为集体丰富的精神生活作出自己的贡献”。

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苏霍姆林斯基深深体会到,只有具备了上面提到的各种品质,才能称得上是素质全面的教师,才能使培养全面发展的新人的教育目的得以实现。

三、校园文化建设

(一)校园物质文化建设

校园物质文化是指学校全体师生员工在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所创造出来的各种物质设施,也包括师生所处的校园地理环境。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学校的物质基础不仅是一个完备教育过程的必不可少的条件,同样它还是对学生精神世界施加影响的手段,是对学生进行的体、德、智、美诸方面的教育的手段。就如他本人所说,教育艺术在于不仅要使人的关系、成人的榜样和言语以及集体用精心保持的种种传统能教育人,而且也要使器物——物质和精神财富——能起到教育作用。依我们看,用环境、用学生自己创造的周围情景、用丰富集体精神生活的一切东西进行教育,这是教育过程中最微妙的领域之一。帕夫雷什中学无论是在校园建筑、教室内部的装饰、工作间、实验室的设计等方面,还是在学校温室、绿色实验园地和生物室里,十分注重创设和谐的环境,营造美的氛围。

苏霍姆林斯基的校园物质文化建设充分利用了所在地的自然资源,乡村特有的树林、庄稼地、河流、丘陵都成为他校园物质建设的资源,并且他本着绿色、健康的原则进行构建清新的空气、绿色的生态圈保证了学生的健康。另外,苏霍姆林斯基发动校园内的每一个成员加入到校园建设的行列,这样既节省了资金,还培养了学生集体观念、劳动荣誉感和对亲手创造的校园的热爱。

(二)校园精神文化建设

校园精神文化是指学校在长期的教育实践过程中形成的精神成果与文化观念,表现为学校风气、学校传统以及学校教职员工的思维方式等,它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和灵魂。苏霍姆林斯基对精神文化有许多论述,对校园精神文化的建设也表现了极大的关注。苏霍姆林斯基在精神世界的构筑方面提出:人的精神生活,即内心世界是否丰富,取决于他同周围世界的实际关系是否丰富多样,取决于他同自然界和其他人的相互作用的内容与性质。他把人的丰富充实的精神生活的构筑当做人的全面发展的一个极其重要环节和重要标志。并且认为人的精神生活不是完全个人努力的产物,而是周围世界与个人思想意志交互作用的产物。

在校园精神文化的构筑上,苏霍姆林斯基有以下方面的建议:

1.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应该使学生过着丰富的精神生活。学校应当把学生培养成“精神丰富、体魄健全和道德完美的人”。苏霍姆林斯基提出要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是由他的个性和谐发展的指导思想决定的。培养个性全面和谐发展的人,这是苏霍姆林斯基的重要教育信条,他认为人的丰富的内心世界是人的全面发展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标志。为此,必须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使他们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崇高的共产主义理想

什么是“精神世界”呢?“我们给‘精神世界’和‘精神生活’赋予以下的含义:人的精神生活领域就是在人的积极活动过程中使德、智、体、美诸方面的需求和兴趣得以发展、形成和满足。学校的任务就是把学生培养成精神丰富、体魄健全和道德完美的人”。他把尽可能深入地了解每个孩子的精神世界作为教师和校长的首条金科玉律,校长和教师们在对待青少年的精神世界方面,绝对不可以用漠不关心的态度对待。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人的精神世界的形成既同他的智力、体力密切相关,又同他的审美和道德发展密切相连。于是德、智、体、美、劳之间统一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服务于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的任务。在他的教育中,十分重视学生的“精神生活”的教育环境,并且一直力求通过精神教育来贯彻人的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理念。

2.关注教师精神文化和家庭精神生活的发展

苏霍姆林斯基不仅重视学生精神文化的营造,对教师精神生活和家庭精神生活也表现了极大的关注,认为教师集体的精神文化对学生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多年的经验向我们证明,有效地开展学生全面发展工作的一个最重要的条件,就是教师集体要有丰富多彩的智力生活,要有多样化的兴趣、广阔的眼界、顽强的钻研精神和对科学新事物的感性”[6]。在教师的精神文化培育方面,苏霍姆林斯基了解每个教师的特长并使之运用到教学中。私底下耐心细致地同年轻教师谈话,了解他们的思想和困惑,解决他们的生活忧虑。苏霍姆林斯基通过校务会议,让每个教师都参与到集体的丰富生活中。苏霍姆林斯基十分重视教师集体观念的一致性。对教学教育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都拿到集体会议中进行讨论,集思广益得到的结论上升为教育经验,成为全体教师集体一致遵循的原则。集体主义精神是教师精神文化中的重要方面。苏霍姆林斯基还教育每个教师都要有一定的藏书,通过书籍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苏霍姆林斯基重视给教师留有足够的自由安排的时间,并且不让教师写繁复的总结和汇报。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家庭精神生活是否丰富影响着学生精神的发展,因此他也十分关心父母们家庭精神生活的培育。他通过开办家长学校教给家长们必要的教育心理学知识,帮助亲子之间进行有效沟通,为塑造人际净化、健康的家庭精神文化提供理论实践方面的指导。

3.高度重视书籍在校园精神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苏霍姆林斯基曾自我表白说:‘无限相信书籍的教育力量,是我的教育信仰的真谛之一。’”[7]他确信书是学校集体生活的丰富源泉,假若书没有成为学生获取精神财富的源泉,那么他的心灵中也不会产生其他精神需要,他的精神世界就必然是空虚的、毫无生气的。因此,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学校应成为真正的文化中心,他自己不仅拥有大量的藏书,并且在校园的许多角落都建立了图书角。除了校图书馆,各个班级还有自己的图书角,甚至在教学楼的走廊上也摆放了装满科学书籍的书架。苏霍姆林斯基尽力使每个学生都建立自己的藏书并不断补充。

四、人的个性全面和谐发展理论

培养个性全面和谐发展的人是苏霍姆林斯基的重要教育信念。这一思想像一条红线贯穿在《帕夫雷什中学》一书的始终。苏霍姆林斯基写道:“学校教育的理想是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社会进步的积极参与者。”[8]苏霍姆林斯基所理解的全面发展,首先,它包含多方面发展的意思,要求必须使德育、智育、体育、劳动教育和美育五个方面都得到发展;其次,它更体现着发展的深度和广度,即明确要求各个方面需要发展到何种程度,这是全面发展的重点所在。苏霍姆林斯基理解的和谐发展,是对全面发展的补充、完善和提高。他认为已经得到完全发展的各个方面是相互协调、相互联系的。因此,苏霍姆林斯基的个性全面和谐发展是以全面发展为主体,把“全面发展”、“和谐发展”与“个性发展”三者融合在一起,使之成为一个整体。而“要实现全面发展,就要使智育、体育、德育、劳动教育和审美教育深入地相互渗透和相互交织,使这几方面的教育呈现为统一的完整过程”[9]。以下即是对德、智、体、美、劳五育的分别论述。

(一)德育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德育在人的全面和谐发展中占主导地位,认为高尚的道德是个性和谐全面发展的核心。在德育的章节中,他重点论述了德育的主要内容和任务。

1.道德教育应当及早开始

苏霍姆林斯基强调说,道德教育是从儿童有意识的生活刚刚一开始就进行的,也就是说,早在他们还理解不了共产主义理想是人类道德文明的顶峰这一真理之前,就开始进行了。在儿童幼小的心灵容易接受情感的影响作用的时候,向他们展示全人类的道德准则,把初步的道德教给他们。

2.道德教育应当培养青少年良好的道德习惯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诸如同情心、乐于助人、尊重他人、热爱劳动、珍惜一切劳动创造等基本道德素养应当从小培养,并形成习惯。在道德习惯的形成过程中,自觉性、自尊心和责任感这三大要素起着重要的作用。苏霍姆林斯基还认为,道德习惯的形成要经历三个阶段,即正面教育阶段、自我道德评价阶段和道德成熟阶段。在第一个阶段,教育学生体验亲切的同情、对恶行的愤懑不平等情感,使学生养成关心别人、关心周围世界的习惯。在第二个阶段,要求学生能对自己的道德行为进行自我评价,以激发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的主动性。在第三个阶段,学生的道德行为已完全成熟。这三个阶段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逐渐发展的过程。

3.道德教育应当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感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情感是道德信念、原则性和精神力量的核心和血肉;没有情感,道德就会变成枯燥无味的空话,只能培养伪君子。在他看来,德育首先要培养人对美好的、惹人喜爱的、令人神往的东西的敏感性,也要培养对于丑恶的、不能容许的、不可容忍的东西的敏感性。同情心是指对他人的同情、关心、尊重和体贴。因此,为每一个人培养起善良、诚挚、同情心、助人精神及对一切有生之物和美好事物的关切之情等品质——这是学校教育的基本的起码目标。

4.道德教育应当以帮助学生确立道德信念为目标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道德信念是道德发展的最高目标,是顶峰;道德教育的最终结果就是确立个人的道德信念。在他看来,道德信念不只是指人知道些什么,而首先是指他怎样把这些知识变为他的行动。苏霍姆林斯基指出,道德信念的形成应从培养学生的习惯入手,因为当学生高尚的道德行为已经形成习惯时,道德信念就稳定地形成了。

(二)智育

智育是苏霍姆林斯基教育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他明确提出智育的主要内容和任务是传授知识,发展智力,培养智能,通过智育形成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发展其认识和创造能力,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公民。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传授科学知识是智育的重要任务,教师必须首先让学生学习和掌握各门学科中最主要、最基本的基础知识。这种知识能长期保持在学生的记忆中,是学生发展、加深和充实其知识的基础。其次,教师必须加宽学生的知识底子,让学生学习那些不必牢记但必须了解的知识。这种知识越多,基础知识掌握得就越牢固。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学生牢固掌握知识的关键是深入理解所学知识,因此教师必须引导学生独立阅读、认真观察、深入思考、细致分析和准确判断,使学生的知识不断向广度和深度发展。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智育的任务不仅仅是传授科学知识,更在于发展智力,发展智力是智育的主要内容。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教师不把知识的积累和知识量的扩大视为教学过程的最终目的,而只是当做发展认识和创造能力以及喜好钻研的灵活思考能力的一种手段的情况下,才能在教学过程中实现智育。”[10]发展智力,其含义就是要培养和发展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苏霍姆林斯基智育理论的主线。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没有知识的传授和积累就不会有智力的发展,智力的发展有赖于科学基础知识提供的养料。同样,不发展智力也就没有知识的学习和积累,智力的发展为学习科学知识奠定坚实的基础。这是两项并存的目的和任务。然而,智育的主要目的是开发智力,苏霍姆林斯基明确指出,开发智力的教学才是最完善的教学。

苏霍姆林斯基很重视智能的培养,提出智能是知识、技能、智力三位一体的“合金”的论断。所谓智能是指进行智力劳动所必需的技能和技巧,即读、写、算和表达能力。只有熟练掌握这些技能和技巧,才能有效地学习;否则,掌握知识、发展智力的任务必然会落空。

(三)体育

在苏霍姆林斯基的体育理论中,体育的首要任务是增进学生的健康。苏霍姆林斯基研究了健康状况与智力水平的内在联系,发现85%的学生学习落后是健康不佳造成的,而健康状况又与精神状态密切相关。如果学生在学校中体验不到学习的欢乐,死记硬背各门学科的知识,背着沉重的精神包袱学习,必然会使学生身体发生病变。健康是保证学生和谐发展的基础,帕夫雷什中学采取各种措施去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其中包括创造有益于健康的环境,建立有益于健康的作息制度,增加户外活动时间,大力开展群众性体育运动,按教学大纲要求进行体育教学,让学生掌握卫生保健知识,重视体育比赛对增强学生体质、培养学生优美道德情操、提高学生审美修养的意义。苏霍姆林斯基确信,体育就是为健康而奋斗,就是为学生在身体和精神两方面得到和谐发展而奋斗。

(四)劳动教育

苏霍姆林斯基不论谈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哪个方面,都强调劳动的教育。他认为劳动是人的个性和谐全面发展的基础,要使人的个性和天资得到充分的发展,就要让他从事他喜欢的劳动。他明确指出,没有劳动的教育是片面的教育。知识、道德和劳动,是他的教育思想体系的三根支柱。在苏霍姆林斯基看来,劳动不只是包括完善的实际技能和技巧,不只是指在长者得当的指导下训练出来的技艺,而且包括劳动在一个人的精神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劳动创造中的充实的智力内容、丰富的道德意义和明确的公民目的性。也即劳动的社会目的和思想目的。

所谓劳动的社会目的,是指通过劳动和劳动教育,一定能为社会创造财富(包括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劳动能体现出经济的价值。苏霍姆林斯基表示,劳动的社会目的,只能看做是劳动和劳动教育的最初和最表面的目的,决不是劳动教育的最高目的。劳动的思想目的较之劳动的社会目的,其意义更大,因而受到苏霍姆林斯基的更大的重视。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劳动的思想目的,是指通过劳动和劳动教育使人的思想面貌大为改观,丰富和充实人的精神生活,提高人的道德素养和有关的审美情操,培养创造性劳动态度,不仅把劳动看成生活之必需,而且把它变成一种生活享受和生活乐趣,劳动成了人们幸福和快乐的源泉。

劳动教育最终是为了培养创造性劳动态度。创造性劳动是苏霍姆林斯基劳动教育理论的核心,它有三个特点:第一,用人的知识和聪明才干去丰富劳动内容,完善劳动过程,使劳动成为一种智力活动。第二,用新技术代替传统的劳动方式,用机械化代替纯体力劳动,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劳动效率。第三,手脑结合。苏霍姆林斯基常说,孩子的智慧出在他的手指上。这形象地说明了手与脑、劳动与思维的密不可分的联系。

劳动教育能有力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劳动教育对德育的促进作用表现为:学生只有通过亲身劳动才能培养热爱劳动和尊重劳动人民的品德;通过体验劳动的艰辛培养善良的心地;通过劳动树立唯物主义世界观。劳动对智育的促进作用表现为:儿童能在劳动中认识大自然,劳动能训练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由劳动激起的自信、自尊、自豪感,是推动学生学习、开发智力的强大情感动力。劳动教育的美育因素表现在五个方面:①热爱劳动本身就是人的一种美德;②劳动就是创造,创造是美的表现形式;③劳动体现出人们相互关系的美,培植集体中每个人的心灵美;④劳动中优美协调的动作就是美的体现;⑤劳动产品本身也体现出美,劳动教育在培养完美、健壮的体魄方面所起的作用,有时甚至超过体育运动本身。

(五)美育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美育是道德纯真、精神丰富、体魄健全的强大源泉;美育指的是使孩子们广泛地了解世界的文化成就和人类的文明价值;美育的最重要的使命在于“教会孩子能从周围世界(大自然、艺术、人际关系)的美中看到精神的高尚、善良、真挚,并以此为基础确立自身的美”[11]

美育应通过各种特有的手段和途径,对学生施加潜移默化的影响,它的任务是教会学生认识美,在此基础上培养美的情操、美的修养,塑造美的心灵。苏霍姆林斯基认为音乐、文学作品、绘画等对美育起着巨大作用。他在强调培养审美修养的同时重视引导学生去创造美。因为对美的创造要以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为基础,是对美的感知的升华。

简要评述

《帕夫雷什中学》一书,是根据作者个人经验写成,在某种程度上是苏霍姆林斯基在帕夫雷什中学任教33年、其中包括26年任校长工作的总结。《帕夫雷什中学》一书不愧是被称为“活的教育学”。应当说,他的其他著作也都是他亲身经验的总结,但《帕夫雷什中学》一书的特点在于,它使读者能更集中、更全面地了解苏霍姆林斯基其人、其校及其教育信念、办学思想和施教措施以及其教育理想的具体实现过程。

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的一个基本原理,苏霍姆林斯基根据苏联社会的要求和自己的实践,提出苏联学校的主要任务是培养个性全面和谐发展的人,这也是他对教育的培养目标的概括表述,是他的教育思想的核心,也是他终生执著追求的目标。而要实现这样的目标就必须实施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即把教育看做由德育、智育、体育、劳动教育、美育五部分有机地相互联系并相互渗透的统一的整体。这种教育思想不仅促进了苏联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发展,而且把全面发展教育的理论推进到一个新的高度,对世界上其他国家的教育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范燕莹)

【注释】

[1]B·A·苏霍姆林斯基.帕夫雷什中学[M].赵玮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19.

[2]B·A·苏霍姆林斯基.帕夫雷什中学[M].赵玮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6、21、10.

[3]B·A·苏霍姆林斯基.帕夫雷什中学[M].赵玮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6、21、10.

[4]B·A·苏霍姆林斯基.帕夫雷什中学[M].赵玮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6、21、10.

[5]《湖南教育》编辑部编.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概述[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3:194—195.

[6]B·A·苏霍姆林斯基.帕夫雷什中学[M].赵玮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25.

[7]B·A·苏霍姆林斯基.帕夫雷什中学[M].赵玮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6、9.

[8]B·A·苏霍姆林斯基.帕夫雷什中学[M].赵玮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6、9.

[9]B·A·苏霍姆林斯基.帕夫雷什中学[M].赵玮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4.

[10]B·A·苏霍姆林斯基.帕夫雷什中学[M].赵玮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255.

[11]B·A·苏霍姆林斯基.帕夫雷什中学[M].赵玮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435.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