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校校合作模式的产生

校校合作模式的产生

时间:2022-03-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校校合作模式是指具有较强办学实力的两所或两所以上的高校,根据各自的教育资源状况,以不同方式合作办学。校校合作模式主要有中外合作模式与公私合作模式两种基本类型。公私合作模式包括公立高校与民办高校合办的独立学院以及公立高校与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联合创办的独立学院,它的产生有着深刻的背景。在这种情况下,一些民办高校的创办者选择了“委身”于公立高校,与公立高校联合办学成为其独立学院发展路径。

(一)校校合作模式的产生

校校合作模式是指具有较强办学实力的两所或两所以上的高校,根据各自的教育资源状况,以不同方式合作办学。校校合作模式主要有中外合作模式与公私合作模式两种基本类型。

中外合作模式是由我国高校与国外教育机构合作举办独立学院,双方共同承担教学、管理工作,其中,国外教育机构主要提供有特色的学科专业、课程教材、师资、教学方法及教学计划、学历资格证书等,也有的提供资金、教学设备条件而进行教学和科研等方面的合作。该模式的创办背景一方面是由于西方发达国家教育资源过剩。西方国家现代教育起步早,发展快,已经进入比较成熟时期,而其国内人口又相对稀少,致使出现教育资源过剩,这就为中外合作办学提供了一部分物质基础;西方发达国家为了抢占海外教育市场。教育资源的过剩使其自然将眼光投向海外,而中国人口众多,教育资源短缺,无疑是一个大型教育市场;经济利益驱使西方发达国家进入我国教育市场。海外办学多投资于高等教育、职业教育领域,并可以带来可观的经济收益;西方国家从中可以获得丰厚的社会效益。西方学校,尤其是知名度一般的学校进入其他国家教育市场,无疑也是获得了一个扬名海外的机会,有助于其无形资产的积累。另一方面则由于我国人口众多,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供给量不足。1999年高校大扩招之前,我国高等教育还处于精英教育阶段,大多数有志于继续深造的莘莘学子无法获得进入大学的“通行证”,国外学校与我国联合办学既可以马上获得生源,也为学子们提供了一个深造的机会;也满足了我国高校借鉴并吸收国外先进的教学与管理经验,与世界接轨的需要。毋庸讳言,西方国家拥有着比我国先进的办学理念、课程与学制设置及管理经验等,中外合作办学可以给我国教育工作者一个不用出国即可学习外国先进经验的机会;培养通晓中外的现代型人才的需要。2001年年底我国成功加入WTO,表明了在今后的发展中需要逐步与世界各国进行全方位的近距离接触,这就需要大批外语好,通晓外国文化、习俗,具有国际营销与贸易知识的通才,而我国高校在这些方面的专业及课程设置相对滞后,中外合办的学校则在这一关键性的历史时刻为我国填补了这一项空白;解决我国高校财政困难,经费紧缺现状的需要。与国外合作办学,吸引其将资金设备投入我国教育领域,并招收计划外的生源入校学习,可为我国高等教育领域开辟了财源,促进其进一步发展。这种模式比较适合于培养我国加入WTO后所急需的专业人才,如对外贸易、涉外法律、国际会议、工商管理等。随着教育国际化的不断深入,中外合作办学在规模和层次上都有了前所未有的扩大和发展。中外合作办学对于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国际化,引进国外先进的教育教学管理经验、优质的教育资源,促进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培养具有国际化教育背景和拥有较强职业竞争性的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2003年9月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办学条例》标志着中外合作办学不仅只是“中国教育事业的补充”,而已成为“中国教育事业的组成部分”。(4)

公私合作模式包括公立高校与民办高校合办的独立学院以及公立高校与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联合创办的独立学院,它的产生有着深刻的背景。在我国,民办高校存在时间短,师资力量弱,社会信任度不高,且绝大多数民办高校没有资格授予学历文凭。在公立高校扩招、中外合作办学蓬勃兴起的形式下,民办高校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难,一些学校甚至因为招生不足而濒临关门的危险。在这种情况下,一些民办高校的创办者选择了“委身”于公立高校,与公立高校联合办学成为其独立学院发展路径。这样既可以使民办学校得以生存和发展,又可以扩大公立高校的办学规模,填补公立高校某些专业上的空白,产生规模效益,实现双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