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就文学类公共课及文学类选修课我所期待的教学效果

就文学类公共课及文学类选修课我所期待的教学效果

时间:2022-03-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本文以文学类公共课及文学类选修课的教学为例,探讨如何通过具体的课堂教学以达到让学生从“知解”到“感悟”,再到“践行”的效果。下面就结合具体的课堂教学实际来谈一谈我对这些课程所期待的教学效果,以求教于各位同仁。762年病逝,享年61岁。所以,我对课堂所期待的第一层面教学效果便是,激发学生重新审视储存在大脑中的已有的概念、判断或结论,敢于质疑,并努力探寻

就文学类公共课及文学类选修课我所期待的教学效果

潘水根

【摘 要】本文以文学类公共课及文学类选修课的教学为例,探讨如何通过具体的课堂教学以达到让学生从“知解”到“感悟”,再到“践行”的效果。

【关键词】文学 课堂教学 效果

执教文学类公共课及文学类选修课已二十多年,先后开设有“大学语文”“中国文学欣赏”“中国文学名著导读”“中国古典诗词鉴赏”等,我深知这样的课程作为公共课或者作为选修课,在以大商科为背景的高校很难被众多的学生看重,但身为教师,也总是想着通过这一类课程的课堂教学去影响讲台下坐着的学生。下面就结合具体的课堂教学实际来谈一谈我对这些课程所期待的教学效果,以求教于各位同仁。

一、知 解

在现在的高等教育中,我们为不同专业的学生设计了各自的培养方案,这些培养方案的核心不外乎要提升学生适合该专业所需的各种各样的能力。而各种各样的能力的获得或提升又往往依赖于学生已掌握的相关知识,这些知识常转化为概念,在学生或联想或推理的过程中,成为其获得或提升某种能力的基础。对于一个接受了十多年教育的学生来说,他的大脑里似乎已经储备了足够多的这样或那样的知识。尽管这些知识绝大部分来自于以往的中小学课堂教育,或者更准确地说,仅仅来自于教材,但众多的学生却将此知识理所当然地认定为某种常识。什么是常识?通常的解释是普通的知识,众所周知的知识,一般的知识。也称是无须解释或加以论证的知识。在我以往的课堂教学中,我感觉正是这些所谓的“常识”,干扰或影响着学生思维的发展,成了学生获得或提升某种能力的障碍

单以文学领域为例,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多种多样,譬如,说到唐朝诗人李白,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语文》(一年级上册)其《教师教学用书》是这样描述的: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我国唐代著名的诗人。他的诗是盛唐时期的典型代表,充满浪漫主义色彩。想象丰富而奇特,风格飘逸而豪放,是屈原之后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现存诗歌近千首,有“诗仙”的美名。他与杜甫齐名,合称“李杜”。

同样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中语文》(必修3)其《教师教学用书》是这样描述的:

李白(701~762),字太白,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附近),先世于隋末流徙中亚,他就诞生在中亚的碎叶(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五岁时随父亲迁居绵州的彰明县(今四川江油)清廉乡。……

25岁时“仗剑去国,辞亲远游,南穷苍梧,东涉溟海”(《上安州裴长史书》)。……天宝元年(742),因玉真公主等的荐举,被召入京,供奉翰林,受到唐玄宗李隆基的特殊礼遇。……他既不安于充当侍臣,又受到同僚中人的谗毁,仅在宫廷里待了不到两年,便被“赐金放还”。……

而查网上百科名片,又是这样描述的: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李白生活在盛唐时期,二十五岁时只身出蜀,开始了广泛漫游生活,南到洞庭湘江,东至吴、越,寓居在安陆、应山。直到天宝元年(742年),因道士吴筠的推荐,李白被召至长安,供奉翰林,后因不能见容于权贵,在京仅两年半,就赐金放还而去,然后飘荡四方的漫游生活。

李白和杜甫并称“大李杜”。他的诗歌既反映了时代的繁荣景象,也揭露了统治阶级的荒淫和腐败,表现出蔑视权贵,反抗传统束缚,追求自由和理想的积极精神。

上述三则材料所包含的知识点,对于一名尚在学校求学并时不时要参加各种标准化考试的学生来说,势必会视之为“文学常识”,此三则材料中,到底是五岁还是四岁随父迁居绵州?举荐李白入翰林院的到底是道士吴筠还是玉真公主等?李白在翰林院任职到底是不到两年还是近两年半?这样的叙述差异或矛盾我们姑且不论。单就其中作一致表述的、几乎已成“定论”的几点而论,比如凭什么说,李白是生于长安元年(即701年)的碎叶城而不是神龙元年(即705年)的绵州?又凭什么说,李白卒于宝应元年(即762年)?要知道,李白的生卒年在学术界是有争议的,本无定论。再比如,凭什么说,李白现存诗歌近千首或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如果按近人龚自珍的说法:“《李白集》,十之五六伪也:有唐人伪者,有五代十国人伪者,有宋人伪者。李阳冰曰:‘当时著述,十丧其九,今所存者,得之他人焉。’阳冰已为此言矣。韩愈曰:‘惜哉传于今,泰山一毫芒。’愈已为此言矣。刘全白云:‘李君文集家有之,而无定卷。’全白贞元时人,又为此言矣。苏轼、黄庭坚、萧士赟皆非无目之士,苏、黄皆尝指某篇为伪作,萧所指有七篇,善乎三君子之发之端也。宋人各出其家藏,愈出愈多,补缀成今本。宋人皆自言之。委巷童子,不窥见白之真,以白诗为易效。是故效杜甫、韩愈者少,效白者多。予以道光戊子夏,费再旬日之力,用朱墨别真伪,定李白真诗百二十二篇。于是最录其指意曰:庄、屈实二,不可以并,并之以为心,自白始。儒、仙、侠实三,不可以合,合之以为气,又自白始也。其斯以为白之真原也已。”[1]故,李白到底存诗几何,本身是个有待论证的问题。再比如说,在人们对李白的评价中,常见的有所谓“藐视权贵”或“不阿权贵”一类的说法,但我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通过李白自己的陈述(如《上安州李长史书》)及对李白一生行踪的梳理,得出的却是李白在大多时间里,总是仰慕权贵并热衷于干谒权贵,至于其诗《梦游天姥吟留别》所称的“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绝不是李白“不阿权贵”的“铁证”,恰恰是李白在太多的干谒权贵而无所遇后的牢骚话而已。

另外,针对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课本所选的《静夜思》和高中《语文》(必修3)所选的《蜀道难》等篇目,我结合大量的历史和文学材料,推断出《静夜思》可能是唐时杨贵妃东渡日本国后,于760年冬天留下的作品,而《蜀道难》可能是唐玄宗由蜀返京后,于757年年末至758年年初留下的作品。

上述举李白及李白作品为例,只是想表达这样一个意思,现在的学生不缺所谓的“常识”,但众多似是而非的所谓“常识”(也可以叫作“伪常识”)实实在在地遮蔽了学生的思维,让他们不知道“问题”是什么,并阻碍着他们对“问题”探究的兴趣。所以,我对课堂所期待的第一层面教学效果便是,激发学生重新审视储存在大脑中的已有的概念、判断或结论,敢于质疑,并努力探寻到接近于真实或真相的“常识”。

“你所知道的,并不一定都是真的!这是我上‘中国古典诗词鉴赏’感触最深的一点。”有位同学这么说。(潘晨,国会1202班)

“我知道,我的思想,正在逐步动摇,因为老师层层分析,环环相扣,回首时发现,自己已经深信。……每一次的听课,似乎都成了一次冒险,一次打破传统思维的冒险。”有位同学这么说。(潘洁,新闻12甲班)

“佛说:‘一花一世界。’你送了我们一朵花,一个属于真相的世界。……唐玄宗和杨贵妃的故事在你那也有了全新的说法,凿凿论据使我不得不承认自己错了许多年,而这一切,都在你送给我们的那朵花里,那个世界里。”有位同学这么说。(刘雪纯,工商1204班)

二、感 悟

当今世界,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各种新媒体也纷至沓来,各种资讯、观点,包括以往难得一见的稀有文献,如潮水般向我们涌来。毋庸讳言,从某种角度来说,新一代的大学生在获取资讯等方面似乎要较他们的老师更具有优势,但由于长期的应试教育,也致使他们较少具有独立思考的意识、习惯和能力,正所谓“我们背会了各种可能的答案,可是我们不知道问题是什么”[2]。通过大学课堂教学实践,积极营造开放的课堂氛围,培育学生独立思考的意识、习惯和能力,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里,有所感悟、觉悟、参悟,并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温故而知新,这也便成了我所期待的第二层面的教学效果。

如何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学会思考,在思考中有所感悟,并在感悟的基础上作更深入的思考?方法有很多,下面仅就我在课堂上的一些粗浅尝试介绍一二。

一是旁征博引,让材料本身说话

比如,在解读中国古代神话时,我重点以《女娲补天》故事为例,将此故事放在世界各地区、各民族神话故事和传说的大背景下,通过大量的有关历史学、地理学、天文学、宗教学、文字学以及现代科技等方面的文献和资料,努力让这些文献资料自身去说话,较理性地推导出古代神话或许是地球人类对某一特定历史事件的真实记录这一结论。

姑且引几段学生的课堂感言以示其效果:

“在第一节课上完之后,走在回去的路上,迟迟不敢相信老师讲的是事实。直到睡下时才给了自己一个满意的答案,老师只不过是想借这个话题来建立我们的批判性思维,编这么大的一个谎真是用心了。直到第二节课才相信,老师并非开玩笑。……总的来说,五次课给我的感觉是先震撼、惊讶,再是震撼、矛盾,最后是一种平静的思考。”(周洁,商务英语1201班)

“不管是对祖、帝等字的理解,还是阿波罗20号或者嫦娥,这些事情在我20年的人生中还真没有人跟我提起过。听来新奇,同时也令人深思。我们习惯于接受事物,却从来不会去想事物为什么是这样。”(洪冬子,国贸11丙班)

“在上这次课之前,我是怎么也不会相信这世界上有外星人,中国古代神话故事有其真实性的。经过老师一番讲解,我因为无知一次又一次笑了,但笑过之后,我才发现:其实故事本身的真实性并没有那么重要,故事背后带给我们的启发才更为可贵。”(周晓芬,金融1204班)

二是鞭辟入里,让文本还原历史。

文学一类的课堂,最忌讳的是泛泛而谈。所以,在课堂上,我较看重对文学文本的分析和解读,通过对文本尽可能细致的剖析和诠释,努力去还原历史或事实。比如,在讲解所谓的李白作品的时候,我重点通过对李白名下的《长相思(美人在时花满堂)》《寄远其七》《感兴其三》《秋夕旅怀》等作品的解析,推导出这些作品决计不会是李白的作品,真正的作者极有可能是唐玄宗和杨贵妃。又从对李白名下其他相关联的作品的再解读,梳理出杨贵妃自马嵬兵变后,躲过一劫,辗转长江一带,最后出逃日本国的流亡路线图

以下是学生们的一些感触:

“听完五次课最大的感受就是我透过诗篇看了一部纪录片,就如同重回唐朝,身临其境。”(楼立玲,人力1102班)

“当听到老师说《静夜思》不是李白的作品时,刹那间我的思维有点崩溃,不能接受这样的定论,带着抵触的心理继续听课,试图从中找出任何细微的破绽,推翻这种对经典的猜忌甚至是妄论,以捍卫诗仙不可动摇的地位。然而听完老师的一番解剖,我心里原本坚不可摧的防线顿时一败涂地。”(张晴霁,财务10甲班)

“而今,同样的那首《静夜思》,故事却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那个身影,却变成了那个痴情的玉人,那个愁绪满怀的玉人,那个苦苦思念、苦苦等待的玉人,虽然自己从没有过那种经历,却被她的一举一动而感动着,内心深处仿佛更倾向于这个唯美的意外,更倾心于与此相关的那份深情,也许,作为一个女生,这种感动更能引发想象的空间,抑或是,我更迷恋那份绝恋。”(白蓉,经济1103班)

“总的来说,听老师的课是一个‘崩坏与重建’的过程,崩坏的是我们未曾思考和探究就已经存在并且深信不疑的固有观念和认知,而重建后的那些东西再不是雾里看花。敲破了人造事实与固有观念的硬壳之后,哪怕所听到的是敏感的、不那么美的、令人想要抗拒的事实,也足够让我们感受到震撼和满足。因为这是一个必然的过程——若我们想要走得更深更远,去探索神秘的、具体的、令人深信不疑的文学和历史的真相。”(陈初然,中文1001班)

三、践 行

记得儒家经典之一的《论语》中,首篇首章有孔子的这样一句话:“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3]意思是说,一个人学习知识,学习本领,并且能够经常地将所学知识或者本领用到实践中去,能够在身体力行的实践中看到自己的一些成绩,这是人生的一件快事。孔门弟子曾参也有类似的表述,即“传不习乎?”[4](《学而第一》)意思也是说,老师的教诲,或者书上的道理,我有没有化为一种自觉的行动?

事实上,我们汉语里有一个词,叫作“学习”,本身道出了教育的真谛,“学”者,学知识、学本领;“习”者,实践也,践行也。

所以,我把一个完整的教育过程简单地概括为“知解、感悟、践行”三部曲,其中最紧要的是“践行”,也就是说,一个学生通过获取知识,学会思考,并有所感悟,最后还要看他能不能有效地、自觉地将自己的所学用到实践中去。我想,这或许也是我们评判教育是否成功的一个关键要素。

当前中国,尚存在众多如学非所用、知行不一等现象,某种角度昭示了我们教育领域的种种弊病。

这里涉及了一个问题,即学校课堂上,身为教师,我们“传道、授业、解惑”,让我们的学生“知解”并“感悟”,但“践行”这一环节,似乎更多的是学生离开校园以后的事。事实上,就此环节,身为教师,还是可以有很多作为的。

要想让学生将已经知解、感悟的一切自觉而有效地落实到行动中去,涉及的因素很多,套用一句时髦的话说,这是一个浩繁的系统工程。但以课堂教学层面而言,其核心不外乎让学生真正从内心深处对教学本身产生认同。

而要想赢得认同,其教学内容应有的吸引力、冲击力、震撼力、说服力是少不了的。

“我且将老师的课比作一本书,从首页埋下伏笔的一颗遗落人间的补天的石头,在末页引发出是假宝玉还是真石头的深层次的讨论,唤起的内心对于人文情怀与道德思辨的感叹久久不能释怀。此如佳作,首呼尾应,大开大合,不落俗套,我辈皆尽唏嘘。”(邵汉洋,财务10实班)

要想赢得认同,其教学过程中所彰显的追求真理的那份执着和对生活始终饱含的那种理想情怀是少不了的。

“我佩服老师你所执着的理想,这是一种希望,我亦相信世间有许许多多与你一样充满希望的人,于是世界便会有希望。我从小喜欢历史、文学,现在,有悔恨,没有选择一个人文的专业,没有让自己沐浴大学人文的阳光。但我相信,有梦,有光,有希望!我亦会执着于内心的人文。”(王秋依,行政1101班)

要想赢得认同,课堂上所营造的一种融洽而宽松的氛围,一种教学双方心灵上的默契与互动(此互动,决非时人常说的答问、讨论之互动)是少不了的。

“最后我想说,老师的不点名是人道主义的一种体现,因为内容的有趣,所以即便不点名,我也会每节课都来。”(孙佳宁,法学1101班)

“每次都会有陌生的同学问我,上次老师有没有点名?我不禁莞尔,替他们可惜。”(吴嘉纯,国贸11巳班)

“上次课的课间休息时,我看见老师在抽烟。连续上课的疲倦可以想见,当下十分痛心。”(吴同,哲学1101班)

“在以后的人生中,我会一直记得有过一个老师让我觉得学习语文是一件多么愉快的事,不仅仅是为了分数,而是自我修养,我会一直记得你在黑板上激动地写字,粉笔灰沾满你衣服的边边角角。”(李佳楠,人力1002班)

要想赢得认同,话题本身紧贴学生实际,同样是少不了的。

“如何读书?如何做人?如何生活?我觉得这是我在这五堂课中所学到的真正的知识,而我也希望自己能将自己所学到的东西践行下去。感谢老师让我‘清醒’了一些,也希望今后老师能作为一块‘醉醒石’,让更多的人‘醒悟’到一些他们不曾知道的东西。”(朱帆,哲学1101班)

“不管是由神话故事中得到的‘敬重生命,呵护环境,节制欲望,善良为本’的启迪,还是《西游记》中的修行定性,还是《红楼梦》中对人生本质的拷问,在这短短五次课后,我都希望自己能从知解到参悟到实践,在以后的路上做一个自己想做的行者。”(黄靖焱,金融1204班)

“最后想跟老师说一件事,2013年,我准备进藏或者沿长江进行一次长途的自行车旅行。届时,如果老师需要我沿途做个实地调查,可以联系我,我十分乐意将此次的旅行当作一次‘探究真相,回到常识’之旅。我以为这会非常有意义。”(朱刚,日语1101班)

读着这样的文字,我欣慰。

【注释】

[1]龚自珍:《最录李白集》,《龚定庵全集类编》,中国书店1991年版,第290—291页。

[2]麦克利什语,转引自[苏]伊·谢·科恩:《自我论》,佟景韩、范国恩、许宏治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6年版,第11页。

[3]〔清〕刘宝楠撰:《学而第一》,《论语正义》,《诸子集成》第一册,岳麓书社1996年版,第1页。

[4]同上,第6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