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开放存取期刊特点

开放存取期刊特点

时间:2022-03-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本文拟从开放存取的沿革、内涵、实现途径、参与者、技术和标准问题、著作权问题等6方面对迄今为止的开放存取活动及其研究工作做一小结。在过去的十几年间,开放存取从少数人的理想信念和试验行为,发展成为各国政府、学术界、图书馆界和出版界共同关心的重要课题。于是,学术界和图书馆界开始质疑传统学术出版发行体制的合理性。

开放存取及其研究进展(1)

徐丽芳

(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出版科学系 武汉 430072)

【摘要】20世纪90年代以来,开放存取日益成为各国政府、学术界、图书馆界和出版界共同关心的热点问题。各种相关的研究活动和实践活动日新月异,并对全世界的科学信息出版和交流格局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本文拟从开放存取的沿革、内涵、实现途径、参与者、技术和标准问题、著作权问题等6方面对迄今为止的开放存取活动及其研究工作做一小结。

【关键词】开放存取 主题仓储 机构仓储 开放存取期刊 学术出版

Open Access Overview

Xu Lifang

Publishing Science Department,School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Wuhan University,P.R.China,430072

【Abstract】Open access has been a hot topic concerned by governments,scholarly communities,Liberians and publishers since 1990s. And related practice and research activities have changed the global scholarly publish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hugely and fundamentally.This article overviews the up to date open access practice and research from the following 6 aspects:history,meanings,methods,stakeholders,technology and standards,copyright issues.

【Key words】Open Access Disciplinary Repositori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Open Access Journal Scholarly Publishing

符合开放存取精神之科学信息出版与交流活动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但是严格意义上的开放存取运动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万维网的兴起之后。在过去的十几年间,开放存取从少数人的理想信念和试验行为,发展成为各国政府、学术界、图书馆界和出版界共同关心的重要课题。各种研究活动和实践活动日新月异,并对全世界的学术出版和科学信息交流格局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本文拟对迄今为止与开放存取相关的主要问题做一小结。

1 开放存取运动沿革

1.1 开放存取运动产生的现实背景

学术期刊论文的作者与商业性图书杂志的作者不同,后者写作和出版的主要目的之一是获取稿酬或版税,前者则主要为了扩大在研究领域的影响(research impact)而发表论文(2)。所以从作者的角度来看,给获取论文人为设置障碍的做法,如收取高昂的期刊订阅费等,就如同向商业广告的受众收费一样,是不合逻辑的(StevanHarnad,2001),另外从理论上来说,由政府和纳税人资助的研究活动,其成果不应该由私人拥有或控制(毛庆祯,2002)(3)。但是在传统的纸张印刷出版时代,与订阅费相比较,高昂的出版和传播成本是以学术期刊为核心的传统科学交流系统更加难以克服的障碍;于是承担这种成本的学术出版商有了存在的理由,并伴随着近现代科学技术的产生和发展而发展壮大起来。

然而近十多年来,有两个因素开始动摇这个由“出版商作为学术期刊的出版发行者和图书馆作为学术期刊提供服务者”(4)的学术交流系统的基石。一是经过大量兼并收购逐渐取得市场垄断地位的学术出版商持续提高期刊价格以攫取高额利润,加上图书馆经费缩减使得始于20世纪70年代的“学术期刊危机”(Serial Crisis)愈演愈烈,图书馆没有能力提供科学研究所需的文献信息,从而影响了进一步的科学研究和教学活动(K.Frazier,2001)(5)。被广泛引用的美国研究型图书馆协会(Association of Research Libraries,ARL)(6)的统计数据清楚地表明了这一点。与1986年相比2004年期刊平均价格涨幅为188%,美国研究型图书馆用于购买期刊的费用涨幅高达273%;而面对品种不断增加的期刊市场,美国研究型图书馆2004年订阅的期刊种数只比1986年增加了44%。二是互联网的普及使得原本高昂的印刷与发行成本降至极低,并在理论上极大地提高了文献可能的传播范围。在这样的情况下,以牟利为首要目标的出版商被认为只会阻碍学术交流。于是,学术界和图书馆界开始质疑传统学术出版发行体制的合理性。尽管为保证文献质量采取的措施如同行评议等所导致的成本并未消失,转向新的出版传播系统以及维持新系统的正常运行也会引发新的成本,但是随信息传播技术(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ICT)而来的挑战学术出版商垄断地位的可能性已经促使“专业学会、大学、图书馆、基金和其他人热情地拥抱开放存取这一新模式”(7),以创建真正服务于学术的信息交流系统。

1.2 开放存取运动的发展历程

尽管20世纪70年代就有一些预印本数据库问世,如高能物理领域的斯坦福公共信息检索系统(Stanford Public Information Retrieval System,SPIRES);而且早在1971年,Michael Hart就创建了旨在“让全世界所有人都能够自由地获取为数众多的著名重要文献”的谷登堡计划(8),但是一般认为“开放存取”和“开放存取运动”是较新的概念,只可追溯到20世纪90年代初(Marta M. Deyrup,2005)(9)

1987年,锡拉丘兹大学研究生Michael Ehringhaus创办了免费的同行评审电子刊《成人教育新视野》(New Horizons in Adult Education),它几乎具备了今日所谓开放存取期刊的全部元素。1991年万维网的发明导致了电子信息的爆炸性增长,更多免费的同行评审电子期刊问世了,如Edward M.Jennings于1991年创办的《E期刊》(Ejournal),在创办3年后的1992年成为免费的同行评审电子期刊的《公共存取计算机系统评论》(The Public-Access Computer Systems Review),等等。除此之外,还出现了若干印本仓储(e-print archives),较早的如由物理学家Paul Ginsparg建立的高能物理领域的印本仓储arXiv.org等。这些新型出版形式的共同特征就是提供对电子出版物的免费存取,因此它们逐渐被称为“开放存取出版”。

在随后的几年间创立了数百种开放存取期刊(10),但是半数以上都中途夭折了,还有许多每年只出版几篇文章(A.Wells,1998/ 1999)。1999年Harold Varmus博士提议建立一个生物医学领域的开放存取网站,发布该领域经过同行评议和未经同行评议的论文,公共医学中心(PubMed Central,PMC)由是诞生。由于应者寥寥,2001年初Varmus博士牵头成立了由科学家和研究人员参与和管理的非营利组织科学公共图书馆(Public Library of Science,PLoS),宣布他们写稿、审稿、编辑及校阅的对象只限于那些出刊6个月后免费将论文提供给社会大众自由使用的期刊;但是在刚开始的两三年间,该项目似乎也并未达到倡议者的预期目标。总而言之,在开放存取出现后的十多年里,尽管也有一些成功的典范,如关于互联网研究的《第一个星期一》(First Monday)(11),但是这一阶段的开放存取出版相对于整个科学出版总量来说仍然是微不足道的(J.C.Guédon,2001)(12)

2001年12月1~2日,由开放社会研究所(Open Society Institute,OSI)在布达佩斯召开了一次小型会议。在会上,来自不同国家、不同学科领域,持有各种观点的与会者——他们大多拥有从事早期开放存取运动的经验,探讨了如何利用OSI等机构的资源来协调各种分散的开放存取计划和方案,让所有支持开放存取的力量共同行动,以便最终能够在互联网上自由地获取各个学科领域的研究论文。会议的一个重要成果就是2002年2月14日发布的《布达佩斯开放存取倡议》(Budapest Open Access Initiative,BOAI)(13)。该倡议给出了迄今为止仍被广泛认可和接受的关于开放存取的定义,并提出了两条对经过同行评议的期刊文献实施开放存取的途径,即作者自行存档(self-archiving)和开放存取期刊(open access journals)。截至2006年3月初,已经有3998名个人和343个组织签名响应和声援倡议。

2003年4月11日,在霍华德·休医学研究所(Howard Hughes Medical Institute)位于马里兰州切维柴斯的总部召开了为期一天的会议,一群对科学文献开放存取感兴趣的人集合在一起起草了《比塞斯达开放存取出版声明》(Bethesda Statement on Open Access Publishing),并于2003年6月20日公布。它明确提出开放存取出版必须满足的两个条件(参见:2开放存取的含义)。2003年10月20~22日,由德国马普学会(Max Planck Society)发起的包括德国、法国和意大利等多国科研机构与基金会参加的“科学与人文知识开放存取大会”(Conference on Open Access to Knowledge in the Sciences and Humanities)在柏林召开,会上依据布达佩斯和比赛斯达提倡的开放存取精神签署了《柏林科学与人文知识开放存取宣言》(Berlin Declaration on Open Access to Knowledge in the Sciences and Humanities),鼓励科学家以开放存取的方式来出版论文。至此,开放存取覆盖的学科范围从自然科学领域向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延伸。

经由布达佩斯、比塞斯达和柏林三个重要的宣言,相关各界人士对于开放存取的内涵和外延有了较为明确和完整的认识。许多国家如英国、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等国的政府都对开放存取表示了支持(参见3.1政府机构)。一些国际组织如联合国和国际图书馆协会联合会(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Library Associations,IFLA)也采取十分积极的姿态推动开放存取运动的发展,如前者于2003年12月发布了《联合国信息社会世界峰会原则宣言》(UN Declaration of Principles)和《联合国信息社会世界峰会行动方案》(UN World Summit of the Information Society Plan of Action),采纳关于“开放存取”出版的诸多建议;后者则于2004年2月发布《IFLA关于学术文献和研究文档的开放存取声明》(IFLA Statement on Open Access to Scholarly Literature and Research Documentation)。

随着非营利性组织PLoS以及营利性组织生物医学中心(BioMed Central,BMC)的开放存取期刊良好的发展势头,一些传统的学术出版商如牛津大学出版社、斯普林格出版集团等纷纷开始部分地采纳开放存取出版的一些做法(参见3.4.1传统商业学术出版商)。一些科研机构、基金会和慈善机构如霍华德·休医学研究所、惠康信托基金(Wellcome Trust)等则承诺将支付其研究人员在开放存取期刊发表论文的费用。还有一些政府机构如英国联合信息系统委员会(JISC,Joint Information Systems Committee)则出资帮助出版商向开放存取出版的方向转移。这些政策与活动有力地支持了开放存取运动的发展。

2 开放存取的含义

关于“Open Access”这一英文术语,有开放存取、开放获取、开放共享、开放访问、开放近取、开放近用、开放阅览、公共获取等不同的译法(莫京,2005)(14)。它大约于1990年前后出现在一些文献中,如1991年发布的《关于全球变化研究数据管理的政策声明》(Data Management For Global Change Research Policy Statements)(15)。当时它与许多其他术语如公共存取(Public Access)、免费在线学术(Free Online Scholarship,FOS)等并行于世,并且具有类似的实质内涵,即电子数据与电子文献的免费获取。但是在2001年《布达佩斯开放存取宣言》发布以后,开放存取逐渐取代其他术语而为学术界、图书馆界和出版界人士广泛接受。

一般认为,开放存取消除了获取学术文献的两个障碍:一是收费尤其是高收费引起的获取障碍,收费形式包括订阅费、授权使用费等;二是使用许可方面的障碍,比如不许复制、不许创作派生作品等,大多源于著作权与授权方面的限制(Peter Suber,2006)(16)。PLoS早期关于开放存取的说法“免费获取,无限制使用”简明扼要地抓住了其实质性的内核。但是更加科学和严密的定义则是通过三个开放存取方面的著名倡议和声明确定下来的。

2002年2月14日发布的《布达佩斯开放存取倡议》提出了迄今为止仍被广泛接受的关于“开放存取”的定义,即开放存取是指论文可以在公共网络(Public Internet)中免费获取,它允许所有用户不受经济、法律和技术限制地阅读、下载、复制、散发、打印、搜索或超链接论文全文,允许自动搜索软件遍历全文并为其编制索引,允许将其作为软件的输入数据,允许有关它的任何其他合法用途,除非登录、使用互联网本身有障碍。有关论文复制和传播的惟一限制,亦即版权在该领域的惟一作用,就是承认作者的署名权、作者对作品完整性的控制权以及作品必须被正确地引用。此后众多研究人员和一些从事开放存取相关工作的机构,如开放存取期刊目录(Directory of Open Access Journals,DOAJ)(17)、ARL(18)等都基本上采纳了它。

其后,《比塞斯达开放存取出版声明》在开放存取的概念方面有了进一步的限定和明确,提出开放存取出版物必须满足两个条件:①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向世界范围内的所有用户授予以任意数字媒介免费复制、使用、散发、传播、公开演示其作品,以及制作和传播衍生作品的永久性的和不可撤销的权利及许可。无论用户出于何种合法目的使用该作品,都应注明作者。此外,用户还可打印少量自用的副本。②以符合特定标准的电子形式出现的完整作品及各种补充材料,包括上述授权声明,在首次出版以后应立即存入至少一个在线仓储,此类仓储应得到赞同开放存取、自由传播、协同工作和长期存档的学术机构、学会、政府部门或其他知名组织的支持(例如生物医学领域的PMC)。综上所述,首先这个定义发展了BOAI关于开放存取的思想。BOAI在论述开放存取的实现途径中曾经指出,研究人员只有以一种合乎《开放档案倡议》(Open Archives Initiative,OAI)标准的方式来典藏论文,那么这些文章才能被搜索引擎找到并成为开放存取知识共同体的一部分,比塞斯达声明则明确地将符合某种标准作为认定开放存取对象的必要条件。其次,这个定义从长期保存的角度出发,要求开放存取出版物储存在至少一个由非营利性组织支持的在线仓储中(19)。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尽管美国斯坦福大学图书馆声誉卓著的高线出版社(HighWire Press)将11种期刊在出版后提供同步自由下载,将109种期刊出版一段时间后提供自由下载,但仍被质疑为不是真正的开放存取出版,因为这些文献没有提交第三者典藏。最后,这个定义指出只有作者或版权所有者预先将前述使用权授予所有用户,该出版物才能真正地被开放存取。这一关于开放存取得更加明确的定义也得到了广泛认可,开放存取的重要文献《柏林科学与人文知识开放存取宣言》(20)和IFLA支持开放存取的声明都基本上沿用了它,认为开放存取文献应该满足前述两个条件。

概而言之,上述三个重要文献关于开放存取本质的表述是一致的,即必须对读者免费,而且读者的权限应远远超过传统意义上的合理使用(fair use)(21)。因此有学者将三者关于开放存取的表述统称为“3B定义”(Budapest-Bethesda-Berlin or BBB definition)。但是具体来看,三者关于开放存取的看法也有微小的差别,例如比塞斯达和柏林宣言都明确许可读者拥有作品的演绎权,而布达佩斯倡议则未加规定。另外,是否允许将开放存取作品用于商业用途,则三个声明都未明确说明,这些无疑为开放存取实践留下了更大的操作与发展空间。

从上述定义人们不难总结开放存取的主要特征:首先,关于开放存取的前提。就像OSI所指出的那样,电子出版或曰数字出版是开放存取的必要条件(Jan Velterop,2005)(22)。印刷时代也许已经萌芽了开放存取的思想,但是开放存取的实现则必须以数字出版和互联网的普及为前提。其次,关于开放存取的对象,正如BOAI提到而在ARL的开放存取定义中明确指出的那样,是不为获取稿酬和版税而写作的学术论文(works that are created with no expectationof direct monetary return)。至于论文是否一定要是“同行评审文献”,如同Peter Suber(23)、黄凯文(24)等研究者认为的那样,则是有疑问的。尽管许多文献在这一问题上不无含混和矛盾之处,但是BOAI的说法是有指导意义的:开放存取文献主要包括经同行评议的期刊文献,但也包含未经同行评议的印前论文。显然,也只有这样才能涵盖预印本仓储这样的开放存取实践活动。再次,关于开放存取的服务对象,是全世界范围内的任何人,只要不是出于非法目的就可以免费使用开放存取文献。最后,对于开放存取出版物,作者主要保留著作权中的部分人身权利,包括署名权和保持作品完整性的权利;至于使用权、修改权和演绎权等则在出版的同时无偿地授予全世界所有的合法使用用户——这一点也是出版物成为开放存取出版物的必要条件。

3 开放存取的相关利益方

3.1 政府机构

许多国家都由政府用纳税人的钱来资助和扶持重要的科研工作,因此许多人认为作为纳税人的社会公众有权通过自由地获取科学论文来了解研究成果(Peter Suber,2006)(25)。这也是许多国家政府关注学术出版和开放存取的原因所在。

近年来,英国、美国和欧盟的政府部门都对学术出版展开了全面深入的调查。由于41%的科学论文产生于欧洲,31%产生于美国,这些调查研究的结果将会对全球的学术出版业产生重大影响(Scientific publishing,2004)(26)。2004年,英国的科技委员会(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mmittee)对科技出版物进行了调查评估。其目的是了解“学术界对学术期刊的获取情况,尤其是学术期刊的价格和可获得性”。同时,也要求此次调查评估当前向电子出版转移的趋势可能对学术期刊和科学安全产生的影响(27)。同年7月,该报告发布。委员会得出结论,当前的学术出版模式是不太令人满意的,作者付费的出版模式可能是可行的(28)。它的一个重要的建议是每个研究委员会(Research Councils)的分支机构为其资助的研究人员设立一笔基金,如果研究人员愿意支付开放存取期刊的作者费用,那么就可以使用该基金。

2004年9月,美国的NIH宣布了一个计划草案(29),要求它资助产生的研究成果在期刊上发表6个月以后必须提供开放存取。美国国会对NIH的提议表示支持。

2004年6月15日,欧盟开始了一项针对欧洲科学出版市场经济与技术变化情况的调查研究。与英国的报告相似,在考虑作者权利和出版者利益的前提下,研究检验了科学出版物的价格和获取问题。

另外,早在2004年初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OECD)的一次大会上,共有30多个国家签署了《公共资助研究数据的存取宣言》,承认对研究数据的开放存取有助于提高世界范围内科研系统的质量和效率。

3.2 图书馆界

由于开放存取能够大幅度地降低读者获取文献资料的成本,同时也使读者获得资料的时效性大为提高,图书馆无疑是开放存取运动最大的受益者和最有力的支持者之一。1998年6月,ARL创建了学术出版与学术资源联盟(Scholarly Publishing and Academic Resources Coalition,SPARC)(30),3年后联盟建立了欧洲分部(SPARC Europe)(31),目的在于鼓励开放存取期刊或低价学术期刊的出版,从而与商业学术出版商昂贵的同类期刊竞争。SPARC目前拥有近300名机构会员,与之合作的开放存取出版机构和开放存取刊物如DOAJ、PLoS、BMC、电子印本网络(E-Print Network)、《经济学公告》(Economics Bulletin)和《机器学习研究期刊》(Journal of Machine Learning Research)等。SPARC还发起组织了一个由ARL、PLoS、医学图书馆协会(Medical Library Association)、保健科学研究图书馆协会(the Association of Academic Health Sciences Libraries)、公共知识(Public Knowledge)、开放社会协会(Open Society Institute)和其他机构组成的旨在促进开放存取发展的开放存取工作小组(Open Access Working Group,OAWG)。它开展的一系列活动,如发起纳税人开放存取联合行动(Alliance for Taxpayer Access);向美国国会和NIH写信支持开放生物医学领域的研究成果;向英国下院委员会递交备忘录,为当前学术出版的现状提供证词并建议委员会采取行动支持开放出版等,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2004年2月,IFLA发布了《关于学术文献与研究文档的开放存取声明》,承诺将通过大力支持开放存取运动和开放存取出版物来促进全人类对信息的最广泛的获取(32)。同年6月,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图书馆协会(British Columbia Library Association)在《关于开放存取的决议》(Resolution on Open Access)中正式宣布将致力于开放存取运动。不久,加拿大研究图书馆协会(Canadian Association of Research Libraries,CARL)向加拿大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研究委员会递交了一份简报,推荐几种新型的和更加有效的学术交流方式(33)。同年10月,苏格兰国家图书馆(National Library of Scotland)的合作伙伴苏格兰战略信息工作小组(Scottish Science Information Strategy Working Group)起草了《关于开放存取的苏格兰宣言》(Scottish Declaration of Open Access),并于次年3月正式发布(34)

另外,单个图书馆如美国哈佛大学、耶鲁大学、华盛顿大学等的图书馆都在主页上宣传和推荐开放存取的学术交流方式(35)。国内的中科院半导体研究所图书信息中心也在主页上设立了“开放资源中心”栏目,将科研人员常用的开放存取资源进行集中的组织和揭示。还有一些图书馆则直接投身于开放存取的实践活动,例如2002年麻省理工学院图书馆与惠普公司共同开发了DSpace系统,该系统迅速发展并很快形成了一个由剑桥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等7所著名大学直接参与的联合机构仓储。另外,加州大学数字图书馆创建的致力于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领域研究成果免费访问的e-Scholarship也是一个成功的机构仓储,并且它还尝试在仓储内部引入另一种开放存取出版方式,即经过同行评议的开放存取期刊。

3.3 学术界

3.3.1 研究人员

研究人员在选择期刊投稿时会考虑很多因素。刊物的质量、声望、发行量和影响力等都是作者要考虑的。另外出版的速度,是否被二次文献(文摘和索引)收录,也是研究人员所看重的(Rowlands,2004)(36)

由于开放存取出版消除了价格障碍,能够让更多读者阅读和利用论文,因此它对于扩大研究人员和研究成果的影响是有积极意义的。这是许多作者比较容易接受开放存取期刊的一个根本原因。对计算机科学领域实施开放存取的会议论文所作的调查(Lawrence,2001)(37),以及针对更广泛的学科领域进行的类似研究都证明了这一点(Antelman,2004)(38)

还有一些作者则站在更为自觉的立场,认为选择开放存取出版是向学术研究核心价值观的回归,即必须通过鼓励学术信息交流而非限制学术信息传播来促进学术研究的发展。(Key Perspectives 2004)(39)。2004年网络信息联合会(Coalition for Networked Information,CNI)所进行的针对高校作者的调查也显示,87%的被调查者认为开放存取出版最吸引人的是它对所有读者开放以及由此带来的论文发行量(Schonfeld,2004)(40)。当然,不同学科的情况有所不同。也有一些非常专深的学科领域,其作者更关心其研究成果被少数卓有成就的同行所看重(Rowlands,2004)。

反过来看,由于作者一般也是该学科领域的读者,他们更容易理解开放阅览对科学发展的重要作用。在对科学顾问委员会(Science Advisory Board)成员所进行的调查中,14 000名被调查者中有80%的人认为由于种种原因无法获取原文是文献搜索过程中最令人沮丧的事情(Science Advisory Board,2004)(41)

由于上述正反两方面的原因,因此,尽管对作者而言通过开放存取期刊发表论文可能需要交纳一定费用,但是一方面大多数作者可以通过研究基金或由所属机构来解决费用问题;另一方面,对于经费紧张的作者,许多开放存取期刊的出版商也愿意减免费用,所以作者对开放存取出版模式的接受程度是比较高的。

3.3.2 科研机构和科研资助机构

由于一方面开放存取使得研究成果得到更多引用,影响更大;另一方面,这些机构的图书馆在获取科研成果时,不必再受高昂订价以及各种保护性技术手段的限制,因此,尽管可能要为研究人员支付一定的论文发表费用,学术科研机构以及科研资助机构都对开放存取运动非常支持。

例如(42),2004年5月25日,澳大利亚8所主要研究型大学发布了《对学术信息开放存取的声明》(Statement on open access to scholarly information)(43)。澳大利亚的国家学术交流论坛(National Scholarly Communications Forum)也支持向开放存取期刊、机构仓储等方向发展。

2004年9月16日,美国国家科学院委员会(Council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发布声明支持NIH的政策(44),相信它对于全球科学的发展和全球人民的利益有促进作用(45)。美国的基因联盟(Genetic Alliance)拥有600多个会员组织,非常支持国家科学院委员会的主张。另外,美国大学协会(American Association of Universities)、美国商会(US Chamber of Commerce)、美国独立研究机构协会(Association of Independent Research Institutes)也都公开发表声明对NIH表示支持。

3.3.3 学会

一些学会热情地支持开放存取出版模式。例如,美国昆虫学学会(Entomo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是最早实现论文开放存取的,它的这一做法发展情况良好。美国湖泊与海洋学会(American Society of Limnology and Oceanography)也接着采用了这种模式,从2001年开始到2003年,66%的作者为其论文的开放存取支付了费用;2003年对开放存取论文的研究表明,其下载量比基于订阅的论文的发行量多2.8倍(46)。因此,像马普学会这样的重要学会都鼓励其会员在开放存取期刊上发表论文,并在进行学术评价和授予终身教席时对这些文章予以承认。

但是,也有一些学会出于现实考虑而怀着矛盾的心情小心翼翼地拥抱开放存取的出版模式,因为他们认为这多少会威胁到其财政收支情况。原因在于如果对所有人都免费提供期刊内容,那么会员们就会缺乏缴纳会费的动力。而且一直以来,学会还利用从出版物获取的收入来补贴其他一些活动,如会议、提供津贴和出版通讯快报等;减少这些活动也会降低对会员的吸引力。因此,他们认为从长远来看其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将会受到影响。但是从另外一方面来看,开放存取必然导致学会期刊在国际上知名度和影响力的扩大。而且由于潜在读者遍布全球,因此期刊也许能比从前吸引到更多广告从而获取额外的收入。这种态度在学会中是比较普遍的。由学会联合签署的DC Principles Signatories就一面对科学文献的开放存取表示了支持,但同时也对其后果表达了各种担心(Frank,2004)(47)

还有一些学会出版商则更多地表示了怀疑态度。美国化学学会(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ACS)出版部的总裁Robert D.Bovenschulte说:“我们没有看到任何令人信服的个案能够促使我们放弃传统的订阅模式,而转向一个充满风险的、未经检验的模式,那样也许会使我们的出版项目面临危险。”而ACS更加不愿意看到的是开放存取出版还可能危及它用出版收入支持的其他活动(Rovner,2004)。另外(48),电气工程师学会(Institution of Electrical Engineers,IEE)也对科技委员会呼吁学术出版商采用开放存取出版模式的报告(49)《科学出版:对所有人免费?》(Scientific Publications:Free for all?)表示了强烈的保留态度,并提到了作者付费模式的三种缺陷。还有,来自美国微生物学会(Society for Microbiology)、美国物理学会(American Physical Society)、美国血液学学会(American Society of Hematology)的反应就更为冷淡。美国实验生物学学会(Federation of American Societies of Experimental Biology)联合会总裁Paul W.Kincade对《科学家》(The Scientist)杂志说他讨厌“被强迫做任何事情”。

总的来说,学会出版商往往乐于采用更加灵活的出版方式。例如,美国生理学学会(American Physiological Society)规定,作者如果向《生理基因》(Physiological Genomics)杂志交纳1 500美元,那么论文一经发表就可以被自由存取;如果作者不交费,那么读者只能通过订阅来获取论文,或者经过12个月的禁止期(embargo)(50)。到2004年,大约有10%的作者同意付费(Crawford,2004)。另外,在2004年11月15日的新闻发布会上,美国物理研究院(American Institute of Physics)也宣布它的三种期刊开始尝试可选的开放存取出版模式。数学统计研究院(Institute of Mathematical Statistics)理事会则决定将它四种期刊的所有文章都放在arXiv上。

3.4 出版商

3.4.1 传统商业学术出版商

对出版商而言,开放存取是一种挑战。如果从传统的商业模式转变为开放存取模式,那么原来依靠销售所获取的高额利润将不复存在。因此不难理解,大多数出版商对开放存取一直持怀疑和抵制的态度。但是随着非营利性的高水平开放存取期刊日益增加,随着越来越多的资助机构提供经费用于作者付费的开放存取出版,越来越多的高等教育和研究机构建议研究人员将成果发表在开放存取期刊上,出版商的态度也在发生变化。

有些出版商强调传统编辑过程为学术界提供了必不可少的服务,其专业经验在包括同行评议、权利与许可管理等过程中是十分有价值的。而现行学术出版体系的改变,将意味着学术质量和学术标准的降低,而且将出版费用转嫁到科学家及科研机构头上,最终受害的将是整个科研事业。有些出版商强调他们在科学信息交流过程中创造的附加价值,认为如果出版企业都卷入开放存取活动,整个学术出版业将面临巨大的风险。还有些出版商主张缺乏资金将抑制他们的创新行为,甚至妨碍其履行自己的基本职能。收入不多的小型出版商则对此最为焦虑(Key Perspectives,2004)。

另外具有代表性的观点如美国专业与学术出版商协会(Professional and Scholarly Publishing at the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Publishers,AAP)副总裁Barbara Meredith所指出的那样,AAP不反对开放存取,但是反对政府通过决定研究成果如何出版来干涉自由市场原则(Rovner 2004)(51)。还有一些出版商联合签署了一封致NIH的信以解释其异议(52)。但是迫于压力,越来越多的出版商采取了灵活的策略。他们一边主张任何时候开放存取出版都应只限于研究性文章,对于综述、通信、社论等还是可以实行付费存取模式;一边则积极尝试向作者提供混合传统出版模式和开放存取出版模式的选择组合。

斯普林格出版公司(Springer)选用了一种称为开放选择期刊(Open Choice journals)的做法,兼容传统的基于订阅的模式和作者付费的模式。这给予了作者更大的选择余地。Springer怀疑并没有太多人对开放存取出版有兴趣,而开放选择可以证实究竟有多少作者能够接受开放存取这种出版模式(Pickering,2004)(53)。至于基于订阅的学术期刊,出版社计划根据订阅模式出版的论文数量来逐年调整订阅期刊的价格(54)

牛津大学出版社是另一家尝试开放存取的传统出版商。《核酸研究》(Nucleic Acids Research,NAR)的作者在付费之后,其论文一经发表就可以实现开放存取。NAR也提供了对会员机构的研究人员降低收费的选择。因此,该杂志的收入由作者付费、机构会员费和印刷版订阅费三部分组成。但是到2005年,该杂志转变成为完全的开放存取期刊。牛津大学还尝试创办一份全新的开放存取期刊Evidence-based Complementary and Alternative Medicine。

布莱克威尔出版公司(Blackwell Publishing)认为由于它是为学会服务的出版社,因而在采用更为开放的出版模式时面临更大的挑战,因为学会常常用低价获取会刊的方式来吸引会员,因此免费存取也许会导致会员人数减少。到2006年为止,Blackwell将谨慎地尝试名为在线开放(Open Online)的混合系统。作者付费的开放存取文章既可刊登在纸本订阅期刊上,也可通过出版社的在线期刊平台Blackwell Synergy自由获取。在试验期间作者费用固定在每篇论文2 500美元或1 500英镑。Blackwell对在线开放的来稿与其他方式来稿的论文以同样方式处理。但与Springer不同的是不要求参与在线开放的作者签订移交其文章版权的合约。

自然出版集团(Nature Publishing Group)也对开放存取作出了多种反应(55)。其一是主持了为期数月的关于开放存取的在线争论(56)。同时它也在尝试多种期刊存取模式,其中最有趣的实验是与欧洲分子生物学组织(European Molecular Biology Organization,EMBO)联合采用开放存取方式于2005年春季创建纯网络版的经过同行评议的《分子系统生物学》(Molecular Systems Biology)。

剑桥大学出版社则决定在新成立的期刊《神经胶质生物学》(Neuron Glia Biology)上试验开放存取出版模式,即在论文发表后6~12个月的期间可以免费存取。但是,该杂志在出版社的杂志目录中仍然被列入收费类,而非开放存取类。

长期以来最受学术界和图书馆界诟病的埃尔塞维尔出版公司(Elsevier),它对开放存取的态度也在发生微妙的变化。2004年,其公共关系部主任Eric Sobotta表示公司尽管对英国的报告表示欢迎,却同时质疑该国政府是否应该实施报告的建议并给予资助。埃尔塞维尔声称对英国来说,作者付费的模式成本太高,因为英国的研究人员发表的论文要比他们阅读的论文多。同时,埃尔塞维尔也声称开放存取将为自费出版和各种偏见的发表提供便利,因而将危及学术出版的质量,并破坏公众对科学的信任(Elsevier,2004)(57)。然而,Elsevier也承认提供开放存取是符合公众利益的(58)。它旗下的《柳叶刀》(Lancet)杂志也正在部分地尝试开放存取的出版方式。

另外一些传统出版商也表达了开放存取其出版物的兴趣,但是他们更关注的是找到一种可行的商业模式。还有些出版商用一种渐进的方式向开放存取过渡,例如生物学家公司(Company of Biologists)、英国医学期刊(British Medical Journal,BMJ)等。

3.4.2 开放存取出版商(参见4.3.3)

3.4.3 第三方出版商

开放存取期刊发展的另外一个重要现状便是开放存取期刊开始得到传统的文摘索引服务商,或者说第三方出版商的认可并成为他们收录的对象。

鲍克公司(Bowker)已经把开放存取期刊收入其《乌利希期刊指南》(59)。为了让用户找到这些新资源,增加了一个“点击开放存取”(Click for Open Access)按钮,以便用户单击就可以直接链接到开放存取出版物的全文站点。

汤姆逊公司的科学信息研究所(Institue for Scientific Information,ISI)不仅在它的科学网站(Web of Science)上收录了开放存取期刊,并提供与全文的超链接,而且还与NEC Citeseer合作建立了一个万维网的引文索引系统来衡量在线论文的影响。

3.4.4 其他

一些眼光敏锐的IT公司也看到了开放存取出版模式的潜在价值。例如,Google利用开放存取文档来充实自身的内容,以扩大用户数量和访问量(60)。2004年11月,Google Scholar网站开通,以全新模式向用户提供网上所有可获得的学术文章,包括期刊论文、学位论文、技术报告等学术文献。Google鼓励作者和出版机构免费提供其学术论文供其检索。利用Google强大的搜索功能,用户可以通过作者姓名、出版物名称、出版日期范围、文章标题等方式检索到相关文献,搜索结果按相关程度排序(方晨,2005)。另外,由雅虎和微软等合作的开放内容联盟(Open Content Alliance),由欧盟、国会图书馆和亚马逊合作的百万图书计划(Million Book Project)等也是很有影响的开放存取项目。

4 开放存取的实现途径

BOAI提出了实现开放存取的两条途径,即自行典藏(Self-Ar-chiving)和开放存取期刊(Open-access Journals)。尽管它指出这并非实现开放存取的仅有途径,并且鼓励人们积极探索从现有科学信息交流体系向开放存取系统转移的其他方式和方法,但是实际上,当前无论是开放存取实现途径的理论探讨还是实践活动似乎都未超出这两者的范畴。例如芬兰学者Bo-Christer Bj9rk将开放存取总结为实施同行评议的电子期刊、主题仓储(subject-specific repositories)、机构仓储(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以及作者的个人主页。但根据BOAI对自行典藏的描述,后三者恰好列举了迄今为止出现过的自行典藏形式,因此无非是进一步细化了自行典藏的类别(61)。还有如国内学者吴建中所提出的三种开放式学术交流模式,则是略去了自行典藏中较不重要的作者主页,而将机构库和主题库单独列类。还有其他国内研究者如(62)李武、(63)方晨等也是忽略作者主页,而把开放存取的形式归结为开放存取期刊和开放存取仓储两种;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将开放存取仓储细分为学科开放存取仓储和机构开放存取仓储。

4.1 作者主页(Author Web Sites)

尽管早期就有一些作者利用FTP或Gopher站点张贴论文,但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万维网上的个人主页作为存放论文的空间变得更加普遍。作者的个人主页可以说是最常见的一种自行典藏方式。它的缺点是不稳定,因为较难被搜索引擎发现,所以影响也小。

4.2 主题仓储(Disciplinary Repositories or Archiving)

主题仓储的特点就是研究资料的并行出版,这些资料也许是为学术会议或者传统印刷型期刊而写的,但是预先在仓储中发布。这有利于更快也更加高效地传播科学研究结果。通常在十分看重出版速度,而且在互联网兴起以前就有交换预印本传统的学科领域更容易产生主题仓储。通常的做法是由作者将论文手稿上传到主题仓储中,这样可以大大地降低维护成本。仓储的管理者一般对上传过程不加干预,只剔除完全不相关的材料。仓储中的论文可以先于其正式出版时间很久就被全球的读者看到。这对于像计算机科学这样发展迅速的学科来说是十分有利的。

最著名的主题仓储是1991年8月,美国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Los Alamos)的Paul Ginsparg建立的电子印本仓储(eprint Archiving)arXiv。物理学家在论文正式出版以前将文章的数字版本张贴上去。仓储不接收只提交文摘而没有全文的文章。2001年后康奈尔大学取代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和能源部成为主要的资助、维护和管理者(64)。同时它也由理论高能物理领域的预印本共享仓储转变为涉及物理学、数学、非线性科学、计算机科学和数量生物学(Quantitative Biology)等学科的电子印本仓储,并提供358 597篇预印本文献。研究人员按照一定的格式将论文进行排版后,通过FTP、Web和电子邮件等方式按学科类别上传至相应的库中。arXiv电子印本仓储没有任何先决条件决定某一论文能否进入仓储,也没有任何评审程序,任何人都可以把自己的论文放上去,也可以免费下载其他人的论文。不过同行可以对仓储的论文发表评论,与作者进行双向交流。论文作者在将论文提交到arXiv电子印本仓储的同时,也可以将论文提交给学术期刊。如果论文在期刊上正式发表,在仓储中相应的论文记录中就会加入正式发表论文的期刊的卷期信息。面向用户,仓储提供完全免费的基于学科的分类检索服务。arXiv电子印本仓储的建立和发展,在加快科学研究成果的交流与共享,帮助研究人员追踪学科的最新研究进展和避免重复研究工作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arXiv在全球拥有18个镜像站点(李武,2005)。

创建于1997年的CogPrints(65)则是另一个较为著名的主题仓储,它涵盖心理学、神经系统科学、语言学和计算机科学的相关领域。另外,中国的奇迹文库(66)等都属于这一类型。

4.3 机构仓储(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or Archiving)

与主题仓储和开放存取期刊相比,机构仓储是一种较晚出现的开放存取途径。但是大学及其图书馆显然更有能力保证长期而且系统地存取学术资料,因此机构仓储是第三种非常重要的开放存取出版渠道。机构仓储可以收录大学本身的工作文档和学位论文,当然从更长远的角度来看,关键是要能够较为系统地存取大学的优质新产品,如会议论文、期刊论文,等等。对于大学来说,机构仓储本身就是一个出色的营销宣传工具。此外,如果大学仓储能够加入开放存取的合作编目和索引服务,就更加有助于扩大大学在全球范围内的影响。因此,对于在互联网时代必须重新调整和制定其出版政策和图书馆政策的大学院校来说(67),机构仓储的建设将是它们长远战略目标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全世界有许多机构建立了机构仓储,它们通常使用由南安普顿大学开发的免费软件eprints.org。通过它可以创建与OAI兼容的文档,它们就能够被Google等软件准确定位并搜索到。早期的机构仓储有麻省理工学院的Dspace、南安普顿大学的TARD等。阿姆斯特丹大学的Digital Academic Repository(DARE)是通过图书馆联盟和其他组织连接起来的国际性网络。过去的2005年则被认为是大学建立机构仓储最为活跃的一年,许多大学宣布正式支持开放存取,也有一些大学出台了相关的政策(Peter Suber,2006)(68)

其中佛罗里达州立大学的D-Scholarship仓储是一个相对成熟和灵活的系统,为佛罗里达州立大学的各个院系及其研究人员提供对自己的研究成果和教学资料实施自我存档、自我管理的全面服务。从存储对象来看,D-Scholarship不仅存储论文的预印本,而且也涉及其他几乎任何基于电子格式的学术内容,包括工作文档、技术报告、会议录、实验数据、电子演示文稿、多媒体文件和简单的网络文献。佛罗里达州立大学的各个院系和研究人员都可以与图书馆签订协议,成为仓储建设的参与者,同时也是仓储服务的使用者。在建设和维护方面,D-Scholarship强调院系和研究人员的自行提交、自行存储和自行管理的原则,从而使其成本降到最低。而面对用户,D-Scholarship与arXiv电子印本仓储一样,允许研究人员免费访问该仓储的任何资源,其运行费用目前主要由该校的数字图书馆和媒体中心赞助。

关于机构仓储,在2002年Raym Crow代表SPARC(The Scholarly Publishing and Academic Resources Coalition)所写的《机构仓储的理由:SPARC的意见书》(The Case for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A SPARC Position Paper)中,研究者从它的基本原理、在学术出版领域的作用、创建与维护的成本到仓储的互操作性等问题作了较为全面的论述。2005年春,网络信息联合会(Coalition for Networked Information,CNI)在其成员机构中展开了调查,以了解机构仓储在美国的发展情况。并且于5月份将调查结果提交给了在阿姆斯特丹召开的开放存取国际会议(Clifford A.Lynch,2005)(69)

主题仓储和机构仓储两类仓储的数目增长迅速,2004年Tim Brody的统计是130个左右;而由OAIster搜索引擎可以找到250个左右(key Perspectives,2004)。时隔两年,这两个数字已经分别上升至657(70)个和610个(71)

4.4 开放存取期刊(Open Access Journals)

早期的开放存取期刊有许多是个人创建的(参见1.2),他们免费使用大学等机构的服务器,并且由志愿者免费提供编辑等服务。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更大规模的开放存取期刊出版活动出现了。

4.4.1 开放存取期刊目录(DOAJ,Directory of Open Access Journals)

随着开放存取期刊数量的日益增长,在2002年第一届北欧学术交流大会(72)(First Nordic Conference on Scholarly Communication)上提出要建立一个全面的开放存取期刊目录,以服务全球的学术界和教育界。最后由瑞典伦德大学(Lund Uinversity)图书馆承担了主办和维护开放存取期刊目录DOAJ的工作,该目录旨在动态地覆盖所有语种、所有学科经过同行评议的高质量的开放存取期刊。截至2006年3月,该列表已经收录2 080种开放存取期刊(其中有510种期刊可以以论文为单位进行检索),83 404篇开放存取论文,涵盖农业与食品科学、生物与生命科学、化学、历史与考古学、法律与政治学、哲学与宗教、技术与工程、艺术与建筑、商业与经济、地球与环境科学、卫生科学、语言与文学、数学与统计学,物理学与宇航学、社会学等17个学科主题领域。(73)

4.4.2 开放存取期刊的定义及特点

根据BOAJ的定义(74),所谓开放存取期刊,即不向读者或其所属机构收费的学术期刊。它认为只有当一种学术期刊能够满足BOAI对开放存取的定义,即读者可以任意地“阅读、下载、复制、散发、打印、搜索或超链接论文全文”,才被认为是开放存取期刊。

一般来说,开放存取期刊具有以下特点(75):①必须是学术期刊。所谓学术期刊就是以报道研究发现和研究结果或综述研究结果为主要任务的期刊。②必须采用适当的质量控制机制。所谓质量控制就是利用同行评议(peer-review)或编辑审稿(editorial quality control)等方式来保证刊发论文的质量。③通常由作者保留著作权。④开放存取期刊的出版者可以是赢利性(如PLoS,Public Library of Science),也可以是非赢利性的(如BMC,BioMed Central)。⑤开放存取期刊采用与无线电台和电视台类似的收入模式:有兴趣传播内容者支付生产成本,而每一个拥有适当装备的人都可以免费接收内容。因此,开放存取期刊的收入也许来自主办大学或学会的津贴;也许来自论文的版面费,该费用可能由作者自己支付也可能由作者所属机构支付。实际上当前的开放存取期刊中只有不到一半(47%)的期刊收取版面费的,而且在作者及其所属机构支付困难的情况下还可以酌情减免。这一点也许能够修正包括(76)许多研究者在内认为开放存取期刊都是由作者付费的一般看法。

4.4.3 重要的开放存取期刊及其出版商

4.4.3.1 公共医学中心(PubMed Central,PMC)

1999年春季,前诺贝尔奖获得者、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NIH)院长法莫斯博士(Harold Varmus)提议建立一个生物医学领域的开放存取网站,出版该领域经过同行评议和未经同行评议的论文。2000年2月,美国国家医学图书馆(U.S.National Library of Medicine,NLM)与NIH联手成立了生物医学领域著名的公共仓储PMC,并由NLM下属的国家生物技术信息中心(National Center for Biotechnology Information)负责运行,对符合某一特定标准格式的生物医学方面的论文提供免费的长期存档和检索服务。当时的内容主要来自两份期刊《国家科学院会议录》(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和《细胞分子生物学》(Molecular Biology of the Cell)。提供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来的1 100多万种生命科学引文,供社会大众无限制地自由检索及取用,并链接至外部的全文及相关资源。由此可见,公共医学中心本身并不能算是严格意义上的出版商。

为了免除收入减少的担心,PMC允许加盟出版商在论文出版以后6~12个月后再把论文存入PMC仓储。但还是有许多出版商持反对意见,并游说削减PMC的经费。

4.4.3.2 科学公共图书馆(PLoS,Public Library of Science)

然而,出版商参与公共医学中心的意愿并不高。到2000年秋季,公共医学中心面临困境,于是,一群支持开放科学研究成果的科学家于10月份在美国旧金山成立了非赢利机构PLoS。它的第一个行动是2001年初由法莫斯博士草拟了一封公开信,鼓励和呼吁出版商将科学研究的档案文献通过免费的在线公共仓储如PubMed Central等提供给公众。来自180个国家的34 000位科学家共同签署了此信,并宣布当年9月1日以后,他们写稿、审稿、编辑及订阅的对象只限于那些出刊6个月后,免费提供给社会大众自由使用的期刊。这一倡议获得了一些出版商的响应,他们对自己的出版物制定了更为开放的获取政策;但是总而言之,结果并未完满地达到发起者的预期目标。

2001年夏,PLoS已经有意创办自己的开放存取期刊,以便对商业学术出版构成竞争之势,并最终促成出版业的变革。得到戈登与贝蒂·摩尔基金会(Gordon and Betty Moore Foundation)900万美元的赠款,PLoS于2003年10月创办了在开放存取期刊的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PLoS生物学》(PLoS Biology)。该期刊是定位于生物学领域高端的开放存取全文期刊,力争赶超Science、Nature和Cell三大传统生物医学领域的一流期刊。它实施严格的同行评审制度,进行有效的质量控制,退稿率高达90%以上。到2004年9月,ISI索引数据库已经收录该刊的400余篇论文(McVeigh,2004)。为维持期刊的基本运行费用,《PLoS生物学》采用作者付费模型,目前的定价是每篇研究论文为1 500美元。但PLoS明确指出,质量而非支付能力是决定是否出版论文的惟一评判依据。因此,对于来自发展中国家或者没有课题经费的作者,《PLoS生物学》承诺酌情减免出版费用。另外,《PLoS生物学》也在积极探索收取机构会员费等其他收入模式。具体做法是根据机构会员缴纳的年费将其分成不同等级,不同级别机构会员的研究人员在PLoS期刊发表文章可以享受不同程度的折扣。

在其后的两年内,PLoS又创办了《PLoS医学》(PLoS Medicine)、《PLoS计量生物学》(PLoS Computational Biology)、《PLoS遗传学》(PLoS Genetics)、《PLoS病原体》(PLoS Pathogens)等期刊,并宣布将于2006年创办《PLoS临床实验》(PLoS Clinical Trials)。PLoS的期刊都有在线版和印刷版两种。在线版可以在互联网上免费获取;但是其印刷版是收费的,以《PLoS生物学》和《PLoS医学》为例,它们2006年的订阅费均为175美元。

PMC的开放期刊一经出版,其论文立即放入公共医学中心保存。

4.4.3.3 生物医学中心(BMC,BioMed Central)

1999年成立的生物医学中心(77)是一家独立的英国出版公司,提供经过同行评议的生物医学研究资料。它表明商业性出版社也可以采用开放存取模式来开展出版业务。目前BMC出版130余种生物学和医学领域的开放存取期刊,少量期刊同时出版印刷版。在BMC出版文献的作者拥有文献的版权。所有发表在BMC刊物上的研究文章均可随时在网上免费任意查阅使用,以促进科学研究快速有效的发展。

BMC采用许多传统出版商的做法,例如同行评议、市场推广和促销活动等,都取得了良好的成效(Rowlands,2004)。BMC文献的出版费用由作者或作者所属的机构承担(78),视刊物不同支付575~1 655美元不等的论文处理费(article processing charge)。另外,它也通过广告、大学和基金会等机构的资助来维持财务上的健康运转。惠康信托公司、马普协会、哈佛大学、普林斯顿大学、OhioLINK等超过400个欧美学术机构和资助机构愿意支付出版BMC文章所需的费用。2004年,芬兰和挪威先后成为BMC的国家会员,也就是说由这些国家政府资助进行生物医学研究的所有大学、学院、研究所和医院都是BMC的会员(Baynes,2004)。

尽管可以免费获取BMC开放存取期刊的论文,它的其他附加产品则会收取订阅费。例如《基因生物学》(Genome Biology)出版的特约评论只有订阅者才能获得。其他采用订阅模式的提供生物学和医学领域文献评价服务的产品有Faculty of 1000。为了保证研究论文的永久可获得性,所有BMC的论文都至少要保存在PubMed Central中。

5 开放存取相关技术与标准

开放存取相关技术的研发主要是以开放存取标准为核心进行的技术开发及应用研究,包括标准的建立、维护和推广,内容数据的传递,数据的永久性保存以及如何让普通的搜索引擎挖掘到开放存取的数据资源等多方面的内容。

5.1 开放存取标准

由于开放存取出版物分散在不同的开放存取期刊、机构仓储、主题仓储和个人主页等载体上,所以研究人员要找到某一主题的全部开放存取作品是很困难的。为了使互联网上各种开放存取信息能被用户检索到,就必须制定一个协议,以实现对分散在各个信息库中的学术资源进行跨库检索。目前,开放存取运动采用的标准有:开放文档信息系统(Open Archival Information System)、开放档案倡议(The Open Archival initiative,OAI)、元数据编码及传输标准(Metadata Encoding and Transmission Standard,METS)等。其中比较有影响的是OAI。

OAI是一个旨在加强不同系统间的互操作性的系列标准,其最初目的是为了实现学术性电子期刊预印本的跨库检索。2001年为加强系统间的互操作性,更加全面准确地获取学术性电子全文资源,OAI进一步发展了元数据撷取协议(Protocol for Metadata Harvesting,OAI—PMH),从而实现了数据提供者和服务者之间协议的自动解释和转换。在数据可永久获取方面它通过给每个数据资源分配惟一的数字对象标识符来保证用户所创建的书签、链接等信息永久有效,避免出现链接失效。借助OAI—PHM,发布在网上的学术资料不再受限于系统平台、应用程序、学科领域、国界及语言的限制;而用户也无需知道文档存放在哪个数据库、位于哪个物理地点或者包含什么内容就可以找到基于OAI协议的文档,从而达到广泛流通的目的。因此,OAI—PMH实际上使用户访问和使用学术信息的方式产生了根本性的改变。

5.2 开放存取出版软件

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开放存取出版软件是由麻省理工学院图书馆与美国惠普公司合作开发的数字资产存储管理系统数字空间(Dspace)。它改变了传统保存资料的方法,可以收集、存贮、组织、发布所在机构的期刊论文、技术报告、会议论文、课堂演讲、实验成果等多种类型的学术资料,使得这些珍贵的文献能以更有效的方式保留下来。伯克利电子出版社(Berkeley Electronic Press)的内容制作和传播工具是另一种在欧美国家使用较为广泛的开放存取出版软件系统。其他较为常用的开放存取出版软件有:英国南安普敦大学开发的Eprints,美国加州大学开发的eScholarship,荷兰国家图书馆等开发的DARE,由瑞士Jean-Yves Le Meur等开发的CDSware,埃森大学(University of Essen)开发的MyCoRe,华盛顿大学开发的内容数字管理(Content DM)等。还有开放期刊系统(Open Journal System,OJS)(79)则是政府资助开发的免费期刊管理与出版软件,提供给全世界致力于开放存取运动的期刊使用。上述开放存取软件中的绝大多数都是开源软件,而且多数与OAI标准兼容。

5.3 开放存取搜索引擎

在搜索服务方面,2004年11月全球著名的搜索引擎Google发布了专门的网页用于搜索主题仓储、机构仓储和研究者个人网站的学术出版物。美国弗吉尼亚州老道明大学(Old Dominion University)(80)数字图书馆研究小组开发的Arc也同样实现了普通搜索引擎对OAI数据库资源的爬行、下载、索引与检索服务。Arc目前已经拥有了由80个数据供应者提供的超过100万条元数据记录。

著名的开放存取文档搜索引擎有OAIster和Citebase等。OAIster搜索引擎是由美国密歇根大学图书馆推出的数字图书馆服务产品(81)。到2006年3月22日为止有来自610个机构,包括开放存取期刊出版商或开放存取仓储的7 040 586条记录,记录每周更新。万维网搜索引擎Citebase则是开放引用项目(Open Citation Project)的成果(82),它允许用户检索学术论文,并将检索结果按照用户所选择的标准来加以显示,例如根据论文或作者被引用或被浏览的次数来排列。

其他可以搜索到开放存取文献的搜索引擎还有不少,如Elsevier的Scirus也是一个专门的学术资源搜索引擎,可以搜索超过2.5亿个与学术相关的网页(83);德国比勒费尔德大学图书馆的学术搜索引擎BASE(Bielefeld Academic Search Engine)(84),到2005年8月为止存有来自523个机构的5 788 896条记录。

6 开放存取中的版权问题

6.1 开放存取与版权法

版权法实质上是在保护创作者利益和保护公众利益之间寻求平衡的一种机制。一方面,它通过保护版权所有人的人身权和财产权来鼓励创作;另一方面,它通过“合理使用”等版权豁免方式来保障公众获取信息和知识的权利。但是在学术论文这个问题上,作者利益和公众利益几乎不再是一对需要特殊机制来加以调和的矛盾(85):因为作者的最大利益就是让尽可能多的读者看到他的论文,这和公众的利益是一致的;而不能直接从论文的出版中获取经济利益并不会阻碍作者进一步的研究活动(Sam Vaknin,2006)。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现行的版权法,或者更确切地说是在现行版权法规定下一些惯例性的做法,如论文作者通常必须将绝大部分版权让渡给出版商——就只会同时妨碍作者和公众的利益。

然而,尽管许多开放存取的支持者如ARL对传统版权法和包括《数字千年版权法》(The Digital Millennium Copyright Act of 1998)(86)、《索尼博诺版权保护期延长法案》(Sonny Bono Copyright Term Extension Act)(87)等在内的针对数字作品的版权保护新法规颇有微词(Mary M.Case,2002),但是包括开放存取运动主将Peter Suber在内的许多个人和机构也都同意,实施开放存取并无需废除、改革或者触犯现行的版权法(Sam Vaknin,2006)。这其中有促进开放存取发展的策略性考虑;同时也因为开放存取出版与现行版权法并没有根本性的冲突,通过操作层面的调整就可以解决大部分矛盾。

对于开放存取期刊来说,它们一般采取相当开放的做法,通常由论文作者保留版权,当论文原封不动地出现在其他地方时,只要注明来源刊即可。当然,除了作者以外,其他人不允许将该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因此,一般来说版权问题不会阻碍对开放存取期刊论文的复制和传播。而且目前开放存取期刊使用的版权协议无论对于作者还是期刊来说都是令人满意的。至于开放存取仓储,版权问题要相对复杂一些。传统出版商通常要求排他性地获得论文的几乎所有经济权利。极端的情况比如在芬兰,博士论文通常由作者前期发表在期刊上的四五篇论文为主干构成,那么作者就必须在获得出版商的书面允许以后才能在博士论文中使用这些论文。因此,仓储式开放存取出版实际上面临较大的版权障碍。其中,由于论文预印本的版权在作者手里,因此以收录预印本文献为主的主题仓储面临的版权挑战较小。但是许多出版商还是会对作者有特殊的要求,例如所有向学术出版社(Academic Press)的期刊投稿的作者,必须在其预印本论文的首页注明:“此论文已向学术出版社投稿。论文如被录用,版权可能在不经通知的情况下发生转移,届时此论文将不可再从此处获取。”(88)而且在某些情况下,以预印本的方式刊出全文会被某些期刊认为“已经出版”(prior publication)而拒绝发表。而对于机构仓储来说,要收录已经过传统期刊发表的论文就面临更大的挑战,即必须首先获得出版商的许可,而许可情况并不算太乐观。在一次对重要学术出版商的调查中,有33家同意其论文以一种或者两种方式(预印本或后印本)被收入开放存取仓储中;还有49家不同意。这些出版商出版的7 169种期刊中,只有49%种对公共仓储持肯定态度(89)。另外,从长远来看,由于在传统的出版模式中版权掌握在出版商手里,因此开放存取的决定权也就控制在出版商手里(Bo-Christer Bjork,2004)(90)

6.2 现行版权法框架中开放存取出版物的版权安排

开放存取的版权法基础是获得版权所有者的授权,或者出版物是公共领域的作品。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要求版权所有者放弃所有权利,或者将作品归入公共领域。版权所有者可以采用一种更加简单、有效而且应用日益广泛的方式来向所有用户授予对其作品的开放存取权利。帮助实现这种授权的机制如创作共用许可(Creative Commons licenses),或许多其他的开放内容许可(open-content licenses)。版权所有者也可以自行创作授权和许可声明并将之附在自己的作品之上。

对于开放存取而言,当版权所有者授权的时候,他授予的是什么样的权利呢?通常他们预先授出的是不加限制地阅读、下载、复制、共享、储存、印刷、检索、链接以及利用自动搜索程序遍历全文的权利。大多数作者选择保留的权利是保持作品完整性的权利;还有一些权利人禁止出于商业目的再使用作品。最近,Esther Hoorn等研究者从作者的角度审视了开放存取中的三种版权安排方式,即:作者保留版权,共享版权和让渡部分版权(91)(Esther Hoorn et al 2006)。

6.2.1 作者保留版权

创办于1995年的同行评议开放存取期刊《比较法学电子期刊》(Electronic Journal of Comparative Law,EJCL)允许作者保留版权,并将再利用限于教育目的。它的版权政策如下:

●作者保留版权。

●版权申明中提到可免费用于课堂教学,但是其他利用形式必须获得作者的许可。

●期刊获得第一出版人的授权许可。

●作者此后再版论文时有义务注明EJCL为源刊。

EJCL的版权政策是较早创办的纯粹电子版开放存取期刊的典型做法。让作者保留版权也省去了期刊编辑处理版权许可的麻烦。

6.2.2 共享版权

创作共用是受开放源代码运动的影响而成立的。它提供各种形式的授权许可,这样创作者一方面可以保护他们的作品,另一方面也能够鼓励用户以特定的方式利用这些作品。

开放存取出版商的典型代表PLoS和BMC都利用创作共用协议的“署名”许可。这一许可保证了作者的署名权和被正确引用的权利,但同时又允许以多种形式来利用和再利用论文,甚至包括商业目的的使用。这种许可方式可以最大限度地扩大作者和论文的影响。

6.2.3 让渡部分版权

《不列颠医学期刊》(The British Medical Journal,BMJ)和《核酸评论》(Nucleic Acid Review,NAR)是两种素负盛名的期刊,最近都从传统的出版模式向开放存取方向转移。它们处理版权的做法是论文的版权归于作者,但是作者将所有的商业利用权利转移给了出版商。举例来说,BMJ的作者享有版权,但是出版商享有首先出版权和所有的商业利用权利。如果期刊出于商业目的再版或者再传播该论文,那么作者可以得到一定比例的版税。这样做的好处是,只要不是用于商业目的,那么作者可以以任何方式来利用论文而无需再获得出版商的许可。而且,作者还可以从这种方式中获得收入。这是当前学术出版领域一种非常独特的做法。

6.3 创作共用许可和其他一些开放内容许可

现行版权法对于开放存取出版而言,是一种不够有效的制度安排;对开放存取出版更有用的制度安排是一种可以由作者来选择具体授权方式的版权许可机制,以尽可能地扩大作者及作品的影响,同时最大限度地做到资源共享。这就是创作共用许可(Creative Commons License)、自由艺术许可(Free Art License)(92)、GNU免费文档许可(93)(GNU Free Documentation License)等开放内容许可在开放存取过程中被广泛应用的主要原因(Lawrence Liang,2004)(94)

创作共用简单说来就是一种网络数字作品(文学、美术、音乐等)的许可授权机制(95)。它是由斯坦福大学数字法律和知识产权专家领导的创作共用组织制定的。它致力于让任何创造性作品都有机会被更多人分享和再创造,以共同促进人类知识和作品在其生命周期内产生最大价值。

与传统版权法“保留所有权利”(all rights reserved)的做法不同,创作共用协议的基本观念是“保留部分权利”(some rights reserved)。创作共用协议机制提供了由四种最基本的授权方式(见图1)组合而成的11种权利许可,这些组合方式构成了从松到紧的授权限制,给作品的创造者更加灵活便利的选择。

img48

图1 创作公用许可的四种基本受权方式

其中署名权保障对作品原始作者的认定,防止剽窃行为的发生。非商业禁止了出于商业目的对作品的利用和再利用。禁止演绎和派生,对于利用作品再创作进行限制,避免别人通过断章取义和改头换面来歪曲作者的原意。相同方式共享只适用于演绎作品,即要求演绎作品必须采用与原作品同样的授权方式。例如甲创作的数字照片采用非商业和相同方式共享的授权方式(96)。业余抽象拼贴画作者在甲照片的基础上创作的作品必须也提供非商业和相同方式共享的授权。在这样的授权机制下,才有可能在尊重创作者劳动成果的基础上,有效地进行资源的传播与共享。

【参考文献】

1.ARL’s Office of Scholarly Communication’s Position Paper.Framing the issue:Open Access.http://www.arl.org/scomm/open_access/framing.html(访问时间:2005/03/12)

2.Barbara Quint.The Great Divide.Searcher,2004 Vol.12 No.2:4,6.http://www.infotoday.com/searcher/feb04/voice.shtml

3.Berlin Declaration on Open Access to Knowledge in the Sciences and Humanities.http://www.zim.mpg.de/openaccess-Berlin/berlindeclaration.html(访问时间:2006/01/17)

4.Bethesda Statement on Open Access Publishing.http://www.earlham.edu/~peters/fos/bethesda.htm(访问时间:2006/01/17)

5.Bo-Christer Bjork.Open Access to scientific publications:an analysis of the barriers to change?.Information Research,2004,Vol.9 No.2.http://informationr.net/ir/9-2/paper170.html(访问时间:2006/01/17)

6.Budapest Open Access Initiative.http://www.soros.org/openaccess/index.shtml(访问时间:2006/01/17).

7.Charles W.Bailey.Open Access Bibliography.http://www.escholarlypub.com/oab/oab.pdf(访问时间:2006/02/08)

8.Christine Lamb.Open Access Publishing Models:Opportunity or Threat to Scholarly and Academic Publishers?Learned Publishing,2004,Vol.17 No.2:143-50.

9.Clifford A.Lynch,Joan K.Lippincott.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Deployment in the United States as of Early 2005.D-Lib Magazine,2005,Vol.11 No.9

10.Crawford,Walt 2004.Cites and Insights,November 2004.http://cites.boisestate.edu/civ4i13.pdf(访问时间:2006/01/ 04)

11.David C Prosser.The Next Information Revolution—How Open Access Repositories and Journals Will Transform Scholarly Communications.LIBERQuarterly,2004,Vol.14No.1.http:// eprints.rclis.org/archive/00001181/

12.David Goodman.The Criteria for Open Access.Serials Review,2004(30):258-270

13.Dspace研究.http://libweb.zju.edu.cn/04/dspace/index.htm.(访问时间:2006/01/17)

14.Franck Ramus.Re:Academic Press Journal Article Copyright Policy.http://www.ecs.soton.ac.uk/~harnad/Hypermail/Amsci/ 0579.html(访问时间:2006/03/31)

15.Guide to Business Planning for Converting a Subscription-based Journal to Open Access,Edition 3.Open Society Institute,February 2004.

16.House of Common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mmittee.Scientific Publications:Free for all?www.publications.parliament.uk/pa/cm200304/cmselect/cmsctech/399/399.pdf(访问时间:2006/ 01/28)

17.Ingegerd Rabow.The Second Nordic Conference on Scholarly Communication Was Arranged by Lund University Libraries in Lund,Sweden,April 26-28,2004.ScieCom Info,7 June 2004.http:// www.sciecom.org/sciecominfo/artiklar/rabow_04_2.shtml

18.J.C.Guédon.In Oldenburg's long shadow:librarians,research scientists,publishers,and the control of scientific publishing,In Creating the digital future.Association of Research Libraries.Proceedings of the 138th Annual Meeting,Toronto,Ontario May 23-25,2001.Washington,DC:Association of Research Libraries

19.Jan Velterop.Open Access Publishing and Scholarly Societies:A Guide.New York:Open Society Institute,2005.7:4.http:// www.soros.org/openaccess/pdf/open_access_publishing_and_scholarly_societies.pdf(访问时间:2006/02/08)

20.Journal Wars.The Economist,May 12,2001

21.K.Frazier.The Librarians'Dilemma-Contemplating the Costs of the‘Big Deal'.D-Lib Magazine,2001,7(3).http:// dx.doi.org/10.1045/march2001-frazier(访问时间:2006/03/ 04)

22.Key Perspectives Ltd 2004.JISC/OSI Journal authors survey.http://www.jisc.ac.uk/uploaded_documents/JISCOAreport1.pdf(访问时间:2006/01/04)

23.Kristin Antelman.Do open-access articles have a greater research impact?.College&Research Libraries,2004 v.65(5):372-382.

24.Steven Lawrence,.Online or Invisible?.Nature,2001,411(6837):p.521.http://www.neci.nec.com/~lawrence/papers/online-nature01/(访问时间:2006/01/04)

25.Marta Mestrovic Deyrup,Martha Fallahey Loesch.National and Institutional Policies on Open Access in the United States.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ervice,2005(5)

26.Martin Frank.A Not for Profit Publisher’s Perspective on Open Access.Serials Review,2004,30:281-287

27.Martin Frank.Comments to NIH Director Dr.Zerhouni by DC Prin-ciples Signatories.http://www.library.yale.edu/~llicense/ ListArchives/0411/msg00006.html(访问时间:2006/01/04)

28.Martin Richardson,Claire Saxby.Experimenting with Open Access Publishing.Nature Web Focus,8 April 2004. http:// www.nature.com/nature/focus/accessdebate/12.html

29.P.Ginsparg.Electronic publishing in science.Paper presented at a Conference held at UNESCO HQ,Paris,19-23 February,1996,during session Scientist's View of Electronic Publishing and Issues Raised,21February,1996.http://arXiv.org/blurb/ pg96unesco.html

30.Peter Suber.Open access in 2005.SPARC Open Access Newsletter,2006(93).http://www.earlham.edu/~peters/fos/newsletter/ 01-02-06.htm(访问时间:2006/03/19)

31.Peter Suber.Open Access Overview.http://www.earlham.edu/~peters/fos/overview.htm(访问时间:2006/01/17)

32.Peter Suber.Praising progress,preserving precision.SPARC Open Access Newsletter,2004(77).http://www.earlham.edu/~peters/fos/newsletter/09-02-04.htm#progress(访问时间:2006/03/ 05)

33.Peter Suber.The Open Access Movement.Open Access News(12/ 26/2002)(访问时间:2006/02/08)

34.Peter Suber.The primacy of authors in achieving Open Access.http://www.nature.com/nature/focus/accessdebate/24.html.

35.Bobby Pickering,2004.Springer blasts Open Choice criticism.Information World Review,20 September 2004.http:// www.iwr.co.uk/iwreview/1158226(访问时间:2006/01/04)

36.Raym Crow.The Case for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A SPARC Position Paper.http://www.arl.org/sparc/IR/ir.html

37.Richard Gedye.Open Access Is Only Part of the Story.Serials Review,2004,30:271-274

38.Richard K.Johnson.Open Access:Unlocking the Value of Scientific Research(2004).http://www.arl.org/sparc/resources/OpenAccess_RKJ_preprint.pdf

39.Rick Anderson.Open Access in the Real World:Confronting Economic and Legal Reality.College&Research Libraries News,2004,Vol.65 No.4:206-8.http://www.ala.org/ala/acrl/acrlpubs/crlnews/backissues2004/april04/openaccess.htm

40.Robert A.Seal.The Information Commons:New Pathways to Digital Resources and Knowledge Management.Preprint for the 3rdChina/U.S.Conference on Libraries,Shanghai,March 2005

41.Robin Peek.Open Access Expands Its Reach.Information Today,2004,Vol.21 No.1:17-18.http://www.infotoday.com/IT/jan04/peek.shtml

42.Roger C.Schonfeld,Guthrie Kevin.What Faculty Think of Electronic Resources 2003:Project Briefing:Spring 2004 Task Force Meeting.http://www.cni.org/tfms/2004a.spring/abstracts/PBwhat-guthrie.html(访问时间:2006/01/04)

43.Rowlands I,Nicholas D,and Huntington P.Scholarly communication in the digital environment:what do authors want?Findings of an international survey of author opinion.London;City University,2004.http://ciber.soi.city.ac.uk/ciber-pa-report.pdf(访问时间:2006/02/17)

44.Sally Morris.Open Access and Not-for-Profit Publishers.Nature Web Focus,19 March 2004.http://www.nature.com/nature/focus/accessdebate/2.html

45.Science Advisory Board.Scientists Frustrated with Limited Access to Full Text Documents.http://www.scienceboard.net/community/news/news.214.html(访问日期:2006/01/04)

46.Scientific Publishing is Having to Change Rapidly to Respond to Growing Pressure for Free Access to Published Research.Econo-mist,5th August 2004.http://www.economist.co.uk/science/displayStory.cfm?story_id=3061258(访问时间:2006/02/ 17)

47.Sophie Rovner.Legislators back open access:U.S.,U.K.committees want publishers to make articles available for free.Chemical and Engineering News,2004,Vol.82(30):12.

48.Stevan Harnad.The Self-archiving Initiative:Freeing the Refereed Research Literature Online.Nature,2001(410):1024-1025.http://www.nature.com/nature/debates/e-access/Articles/harnad.html(访问时间:2006/02/06)

49.Swan A,Brown S.Authors and Open Access Publishing.Learned Publishing,2004,17(3):219,224.http://www.keyperspectives.co.uk/OpenAccessArchive/Authors/and/open/access/publishing.pdf.

50.The 2003 OCLC Environmental Scan:Pattern Recognition.Dublin,Ohio:OCLC,2004:94-95,14

51.Tom Storey.University Repositories:An Extension of the Library Cooperative.OCLC Newsletter,2003(7):7-11

52.Wells.Exploring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dependent,Electronic,Scholarly Journal.Unpublished Master's thesis,University of Sheffield,Sheffield.http://panizzi.shef.ac.uk/elecdiss/edl0001/index.html(访问时间:2006/02/06)

53.曹燕敏.文献信息传递模式比较与启示.情报资料工作,2005(4)

54.陈传夫.解决网络与数字图书馆知识产权问题应坚持什么立场.图书情报工作,2002(12)

55.初景利.开放使用——一种新的学术交流模式.图书情报工作动态,2004(8):1~8

56.黄凯文,刘芳.网络科学信息资源“公开获取运动”的模式与方法.大学图书馆学报,2005(2):3,38~41

57.黄凯文.网络环境下科学信息资源的公开与共享.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05(5):38~42

58.李春旺.网络环境下学术信息的开放存取.中国图书馆学报,2005,31(1):33~37

59.李丽,张成昱.开放文档先导及其对学术期刊数字化传播方式的影响.编辑学报,2004(1):66~68

60.李武,刘兹恒.一种全新的学术出版模式:开放存取出版模式探析.中国图书馆学报,2004(6):66~69

61.李武.开放存取期刊.出版经济,2005(1):55~57

62.毛庆祯.电子学术出版品的自由化.http://www.lins.fju.edu.tw/mao/works/fiacademic.htm(访问时间:2006/02/06)

63.莫京.关于Open Access译名的建议.科学术语研究,2005(2):52~53

64.乔冬梅.国外学术交流开放存取发展综述.图书情报工作,2004(11)

65.任胜利.开放存取(Open Access):现状与展望.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5(2):144~146

66.王云才.国内外“开放存取”研究综述.图书情报知识,2005(6):40~45

67.杨贵山.开放式出版:科技出版的未来.中国图书商报,2004-10-22(3)

68.张秀梅编译.Open-Access.数字图书馆论坛,2004(6):1~2

69.Esther Hoorn,Maurits van der Graaf.Copyright Issues in Open Access Research Journals:The Authors'Perspective,D-Lib Magazine,2006,Vol.12 No.2:http://www.dlib.org/dlib/february06/vandergraaf/02vandergraaf.html(访问日期:2006/03/11)

70.SamVaknin.Copyrightandscholarship,part1.http:// www.upi.com/inc/view.php?StoryID=15022002-015414-4119r(访问时间:2006/03/08)

71.Mary M.Case.Promoting Open Access:Developing New Strategiesfor Managing Copyright and Intellectual Property.ARL Bimonthly Report,2002(220).http://www.arl.org/newsltr/220/access.html(访问时间:2006/01/17)

img49

【作者简介】徐丽芳,女,汉族,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出版科学系副主任,副教授,管理学博士,台湾南华大学管理学院华文出版趋势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数字出版、科学信息交流和美国出版业研究。2003年8月~2004年8月在美国纽约佩斯大学出版系做访问学者。主持的科研项目有2005年度湖北省高等学校省级教学研究项目“信管学院基于研究型学院建设的本科课程体系与人才培养模式研究”,2004年度武汉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青年科研启动项目“网络环境下的教育出版:范式与策略研究”。历年来共出版《中国百年畅销书》、《成功出版完全指南》、《科学信息交流研究》等著作6部(含主译和参编),发表《网络出版竞争策略研究》、《网络出版中的服务营销策略》、《美国杂志出版业简史》等学术论文40余篇。

【注释】

(1)本文系2006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基于数字出版的科学信息交流系统机制创新研究”(06BTQ010)之阶段性成果

(2)Stevan Harnad.The self-archiving initiative:Freeing the refereed research literature online.Nature,2001(410):1024-1025.http://www.nature.com/nature/debates/e-access/Articles/harnad.html(访问时间:2006/02/06)

(3)毛庆祯.电子学术出版品的自由化(2002/02/19).http://www.lins.fju.edu.tw/mao/works/fiacademic.htm(访问时间:2006/02/06)

(4)李武.开放存取期刊.出版经济,2005(1):55~57

(5)K.Frazier.The Librarians'Dilemma—Contemplating the Costs of the“Big Deal”.D-Lib Magazine,2001,7(3).http://dx.doi.org/10.1045/march2001-frazier(访问时间:2006/03/04)

(6)ARL.Monograph and Serial Expenditures in ARL Libraries,1986-2004. http://www.arl.org/stats/arlstat/graphs/2004/monser04.pdf(访问时间:2006/ 02/06)

(7)Budapest Open Access Initiative.http://www.soros.org/openaccess/read.shtml=(访问时间:2006/01/17)

(8)Project Gutenberg Official Home site.http://promo.net/pg/(访问时间:2006/01/19)

(9)Marta Mestrovic Deyrup,Martha Fallahey Loesch.National and Institutional Policies on Open Access in the United States.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ervice,2005(5)

(10)A.Wells.Exploring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dependent,Electronic,Scholarly Journal.Unpublished Master's thesis,University of Sheffield,Sheffield. http://panizzi.shef.ac.uk/elecdiss/edl0001/index.html(访问日期:2006/02/ 06)

(11)该刊因为在每月的第一个星期一出版而得名

(12)J.C.Guédon.In Oldenburg's long shadow:librarians,research scientists,publishers,and the control of scientific publishing,In Creating the digital future.Association of Research Libraries.Proceedings of the 138th Annual Meeting,Toronto,Ontario May 23-25,2001.Washington,DC:Association of Research Libraries

(13)Budapest Open Access Initiative.http://www.soros.org/openaccess/view.cfm(访问时间:2006/03/05)

(14)莫京.关于Open Access译名的建议.科学术语研究,2005(2): 52~53

(15)U.S.Global Change Research Program.Data Management for Global Change Research Policy Statements(1991).http://www.worldagroforestry.org/ sites/rsu/datamanagement/documents/Session7/BromleyPrinciples.asp(访问时间:2006/03/08)

(16)Peter Suber.Open Access Overview.http://www.earlham.edu/~peters/fos/overview.htm(访问时间:2006/01/17)

(17)DOAJ.Directory of Open Access Journals.http://www.doaj.org/articles/about#criteria(访问时间:2006/02/08)

(18)ARL’s Office of Scholarly Communication’s Position Paper.Framing the issue:Open Access.http://www.arl.org/scomm/open_access/framing.html(访

(19)问时间:2005/03/12)毛庆祯.电子学术出版品的自由化(2002/02/19).http:// www.lins.fju.edu.tw/mao/works/fiacademic.htm(访问日期:2006/02/06)

(20)IFLA.IFLA Statement on Open Access to Scholarly Literature and Research Documentation.http://www.ifla.org/V/cdoc/open-access04.html(访问时间:2006/01/17)

(21)Peter Suber.Praising progress,preserving precision.SPARC Open Access Newsletter,2004(77).http://www.earlham.edu/~peters/fos/newsletter/09-02-04.htm#progress(访问时间:2006/03/05)

(22)Jan Velterop.Open Access Publishing and Scholarly Societies:A Guide. New York:Open Society Institute,2005(7):4.http://www.soros.org/openaccess/pdf/open_access_publishing_and_scholarly_societies.pdf(访问时间: 2006/02/08)

(23)Peter Suber.The Open Access Movement.Open Access News(2002/12/ 26)(访问时间:2006/02/08)

(24)黄凯文.网络环境下科学信息资源的公开与共享.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05(5):38~42

(25)Peter Suber.Open Access Overview.http://www.earlham.edu/~peters/fos/overview.htm(访问时间:2006/01/17)

(26)Scientific publishing is having to change rapidly to respond to growing pressure for free access to published research.Economist,5th August 2004.http:// www.economist.co.uk/science/displayStory.cfm?story_id=3061258(访问时间:2006/02/17)

(27)http://www.parliament.uk/parliamentary_committees/science_and_technology_committee/scitech111203a.cfm(访问时间:2006/01/19)

(28)http://www.publications.parliament.uk/pa/cm200304/cmselect/cmsctech/399/39902.htm(访问时间:2006/01/19)

(29)http://grants.nih.gov/grants/guide/notice-files/NOT-OD-04-064.html(访问时间:2006/01/19)

(30)http://www.arl.org/sparc/home/index.asp(访问时间:2006/01/17)

(31)SPARC Europe.www.sparceurope.org(访问时间:2006/01/17)

(32)http://www.ifla.org/V/cdoc/open-access04.html(访问时间:2006/ 01/17)

(33)http://www.carlabrc.ca/projects/sshrc/transformation-brief.pdf(访问时间:2006/02/14)

(34)http://scurl.ac.uk/WG/SSISWGOA/declaration.htm(访问时间: 2006/02/14)

(35)http://lib.semi.ac.en:8080/tsh/(访问时间:2006/01/19)

(36)Rowlands I,Nicholas D,and Huntington P.2004.Scholarly communication in the digital environment:what do authors want?Findings of an international survey of author opinion.London;City University,2004.http://ciber.soi.city.ac.uk/ciber-pa-report.pdf(访问时间:2006/02/17)

(37)Steven,Lawrence.Online or Invisible?.Nature,2001,411(6837): p.521.http://www.neci.nec.com/~lawrence/papers/online-nature01/(访问时间:2006/01/04)

(38)Kristin Antelman.Do open-access articles have a greater research impact?,College&Research Libraries,2004,Vol.65(5):372-382.

(39)Key Perspectives Ltd 2004.JISC/OSI Journal authors survey.http:// www.jisc.ac.uk/uploaded_documents/JISCOAreport1.pdf(访问时间:2006/01/ 04)

(40)Roger C.Schonfeld,Kevin Guthrie,2004.What Faculty Think of Electronic Resources 2003:Project Briefing:Spring 2004 Task Force Meeting. http://www.cni.org/tfms/2004a.spring/abstracts/PBwhat-guthrie.html(访问日期:2006/01/04)

(41)Science Advisory Board 2004.Scientists Frustrated with Limited Access to Full Text Documents.http://www.scienceboard.net/community/news/news.214.html(访问时间:2006/01/04)

(42)http://www.go8.edu.au/news/2004/Go8%20Statement%20on%20open%20access%20to%20scholarly%20information%20May%20%85.pdf(访问时间:2006/01/07)

(43)http://www.humanities.org.au/NSCF/NSCF%20Outcomes%20Final.pdf(访问时间:2006/01/07)

(44)http://www4.nationalacademies.org/news.nsf/isbn/s09162004?Open-Document(访问时间:2006/01/07)

(45)http://www.geneticalliance.org/openaccess.asp(访问时间:2006/ 01/07)

(46)http://aslo.org/lo/information/freeaccess.html(访问时间:2006/01/ 07)

(47)Martin Frank,2004.Comments to NIH Director Dr.Zerhouni by DC Principles Signatories.Liblicense-L.Posted 1 November 2004.http:// www.library.yale.edu/~llicense/ListArchives/0411/msg00006.html(访问时间: 2006/01/04)

(48)http://www.iee.org/News/PressRel/z21jul2004.cfm(访问时间: 2006/01/08)

(49)House of Common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mmittee.Scientific Publications:Free for all?www.publications.parliament.uk/pa/cm200304/cmselect/cmsctech/399/399.pdf(访问时间:2006/01/28)

(50)Walt Crawford 2004.Cites and Insights.2004(11).http://cites.boisestate.edu/civ4i13.pdf(访问时间:2006/01/04)

(51)Sophie Rovner 2004.Legislators back open access:U.S.,U.K.committees want publishers to make articles available for free.Chemical and Engineering News,v.82(30)26 July 2004,p.12.

(52)http://www.pspcentral.org/publications/grassroots_email.doc(访问时间:2006/02/08)

(53)Pickering,Bobby 2004.Springer blasts Open Choice criticism.Information World Review,20 September 2004.http://www.iwr.co.uk/iwreview/1158226(访问时间:2006/01/04)

(54)http://www.springeronline.com/sgw/cda/frontpage/0,11855,1-40359-12-115391-0,00.html(访问时间:2006/02/08)

(55)http://www.nature.com/nature/focus/accessdebate/(访问时间: 2006/01/06)

(56)http://www.macmillan.com/07092004emboandnpg.asp(访问时间: 2006/01/06)

(57)Elsevier 2004.Elsevier’s Comments on Evolutions in Scientific,Technical and Medical Publishing and Reflections on Possible Implications of Open Access Journals for the UK February 2004.http://www.elsevier.com/authored_news/corporate/images/UKST1Elsevier_position_paper_on_stm_in_UK.pdf(访问时间:2006/02/17)

(58)http://www.thelancet.com/journal/vol364/iss9428/full/llan.364.9428.analysis_and_interpretation.30166.1(访问时间:2006/02/08)

(59)Bowker’s Ulrichsweb.com(TM)—The Global Source for Periodicals.http://www.ulrichsweb.com/ulrichsweb/(访问时间:2006/02/04)

(60)http://scholar.google.com(访问时间:2006/02/08)

(61)吴建中.开放存取环境下的信息共享空间.国家图书馆学刊,2005(3):7~10

(62)李武.开放存取出版的两种主要实现途径.大学图书馆学报,2005(4):58~63

(63)方晨.开放获取:解困“学术期刊危机”.中国教育网络,2005(9):48~50

(64)P.Ginsparg.Electronic publishing in science.Paper presented at a Conference held at UNESCO HQ,Paris,19-23 February,1996,during session Scientist's View of Electronic Publishing and Issues Raised,21 February,1996. http://arXiv.org/blurb/pg96unesco.html(访问时间:2006/02/08)

(65)http://cogprints.org/(访问时间:2006/02/08)

(66)http://www.qiji.cn(访问时间:2006/02/08)

(67)Bo-Christer Bjork.Open Access to scientific publications:an analysis of the barriers to change?.Information Research,2004,Vol.9 No.2.http://informationr.net/ir/9-2/paper170.html(访问时间:2006/01/17)

(68)Peter Suber.Open access in 2005.Welcome to the SPARC Open Access Newsletter,2006(93).http://www.earlham.edu/~peters/fos/newsletter/01-02-06.htm(访问时间:2006/03/19)

(69)Clifford A.Lynch,Joan K.Lippincott.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Deployment in the United States as of Early 2005.D-Lib Magazine,2005,Vol.11 No.9

(70)Registry of Open Access Repositories(ROAR).http://archives.eprints.org/?action=home&country=&version=&type=&order= recordcount&submit=Filter(访问时间:2006/03/31)

(71)OAIster Home.http://oaister.umdl.umich.edu/o/oaister/(访问时间: 2006/03/31)

(72)First Nordic Conference on Scholarly Communication.http://www.lub.lu.se/ncsc2002(访问时间:2006/02/17)

(73)Directory of Open Access Journals.http://www.doaj.org(访问时间: 2006/02/17)

(74)Directory of Open Access Journals.http://www.doaj.org/articles/about(访问时间:2006/02/17)

(75)Peter Suber.Open Access Overview.http://www.earlham.edu/~peters/fos/overview.htm(访问时间:2006/01/17)

(76)黄凯文,刘芳.网络科学信息资源“公开获取运动”的模式与方法.大学图书馆学报,2005(2):3,38~41

(77)www.biomedcentral.com(访问时间:2006/03/05)

(78)Article-processing Charge FAQ.http://www.biomedcentral.com/info/about/apcfaq(访问时间:2006/03/05)

(79)http://www.pkp.ubc.ca/ojs/(访问时间:2006/02/11)

(80)http://oaiarc.sourceforge.net/(访问时间:2006/02/11)

(81)http://oaister.umdl.umich.edu/o/oaister/(访问时间:2006/02/11)

(82)http://citebase.eprints.org/cgi-bin/search)(访问时间:2006/02/ 11)

(83)http://www.scirus.com/(访问时间:2006/03/04)

(84)http://base.ub.uni-bielefeld.de/index.html(访问时间:2006/02/ 11)

(85)Sam Vaknin.Copyright and scholarship,part1.http://www.upi.com/inc/view.php?StoryID=15022002-015414-4119r(访问时间:2006/03/08)

(86)Mary M.Case.Promoting Open Access:Developing New Strategies for Managing Copyright and Intellectual Property.ARL Bimonthly Report,2002(220).http://www.arl.org/newsltr/220/access.html(访问时间:2006/01/17)

(87)http://www.copyright.gov/legislation/s505.pdf(访问时间:2006/03/ 08)

(88)Franck Ramus.Re:Academic Press Journal Article Copyright Policy.http://www.ecs.soton.ac.uk/~harnad/Hypermail/Amsci/0579.html(访问时间: 2006/03/31)

(89)RoMEO.Rights Metadata for Open archiving Project.http:// www.lboro.ac.uk/departments/ls/disresearch/romeo/(访问时间:2006/03/28)

(90)Bo-Christer Bjork.Open Access to scientific publications:an analysis of the barriers to change?.Information Research,2004,Vol.9 No.2.http://informationr.net/ir/9-2/paper170.html(访问时间:2006/01/17)

(91)Esther Hoorn,Maurits van der Graaf.Copyright Issues in Open Access Research Journals:The Authors'Perspective,D-Lib Magazine,2006,Vol.12 No.2: http://www.dlib.org/dlib/february06/vandergraaf/02vandergraaf.html(访问时间:2006/03/11)

(92)http://artlibre.org/license.php/lalgb.html(访问时间:2006/03/04)

(93)http://www.gnu.org/copyleft/fdl.html(访问时间:2006/03/04)

(94)Lawrence Liang.The Guide to Open Content Licenses.http://pzwart.wolka.hro.wl/mdr/pubsfolder/opencontentpolf(访问时间:2006/01/19)

(95)Creative Commons中文.http://www.creativecommons.cn/(访问时间:2006/03/31)

(96)Choosing a License.http://creativecommons.org/about/licenses/index_html(访问时间:2006/03/3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