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开放存取期刊资源平台有哪些

开放存取期刊资源平台有哪些

时间:2022-03-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与本次调查的结论大致相似,说明本次调查结论有一定的代表性。[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05年中国互联网络信息资源数量调查报告.http://www.maowei.com/download/2006/20060516.pdf.[2006-09-15][3]注释:年鉴是系统汇集上一年度重要的文献信息,逐年连续出版的资料性工具书。

6.8.3 结论与评价

通过这次小范围的调查,我们大概获悉了我国学者学术交流的社会环境以及对开放存取这一新事物的认识和接受程度。我们得出了以下几点结论或启示:

(1)开放存取还不为广大学者所正确认识,或者对其产生一些误解。然大多数学者对开放存取抱有较高的热情,并且积极支持,但可能只是片面地将其理解成免费存取。相反,有些学者反对开放存取,也可能将其片面理解成一种只要付费就能出版成果的模式。未来需要系统地开展此方面的研究,普及开放存取的相关知识。

(2)开放存取的两种实现模式——开放存取期刊和开放存取资源库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发展障碍。开放存取资源库由于对当前学术交流系统的影响不是很大,遇到的社会阻力相对要小些,但是不如开放存取期刊受科研人员看重,可能原因是在质量控制方面尚无突破。开放存取期刊的发展潜力可能比机构存档库要好,但是传统的期刊向这种模式转变会遇到很多社会阻力。

(3)开放存取期刊要获得长远发展,就必须关注科研人员最重视的因素。例如,期刊的名声、期刊的影响因子等等,这一切都需要以高质量的办刊质量为基础。因此,未来开放存取期刊要以严格的质量评审制度作为发展的中心任务。

(4)虽然大部分学者都有经费支持,但是我国学者普遍面临经费不足的困难,在他们看来,期刊的出版成本应该是由科研项目作为主要承担者。但对于没有科研项目的学者来讲,这部分费用由谁承担必须要有解决的办法。经费问题是制约开放存取能否实现的一个瓶颈。

(5)最后,还需要关注开放存取的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开放存取中知识产权保护机制、开放存取网络基础设施和技术等等。

从有关文献来看,也有其他学者开展了类似的研究。李麟与初景利等人于2005年3月至5月对中国科学院16个研究所的223名科研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了解作为科技期刊的稿件来源的科研人员对开放存取这种新的学术出版方式的态度和意愿。调查发现,大多数科研人员对开放存取出版模式不太了解,但参与开放存取的意愿比较强烈,大多数科研人员不排斥使用开放存取资源。影响科研人员在开放存取期刊上发表文章的因素主要包括:期刊的发行速度、读者群范围、被引率、经费、考核评价体系的要求以及期刊的权威性和影响力[26]。与本次调查的结论大致相似,说明本次调查结论有一定的代表性。

【注释】

[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05年中国互联网络信息资源数量调查报告.http://www.maowei.com/download/2006/20060516.pdf.[2006-09-15]

[2]向林芳.高校图书馆数据库的采购.图书馆学研究,2006,(3):63~65

[3]注释:年鉴是系统汇集上一年度重要的文献信息,逐年连续出版的资料性工具书。其收录范围是以上一年度为主,把有关的资料文献尽可能全面收集,着重反映一年来的新动态、新经验、新成果。

[4]李国新.中国古籍资源数字化的进展与任务.大学图书馆学报,2002,(1):21~27

[5]年心博客.CALIS的集团采购.http://openaccess.bokee.com/222048.html.[2006-9-12]

[6]国家图书馆.http://www.nlc.gov.cn/

[7]沈玉兰,张爱霞.国际标准规范开放建设现状与发展研究报告.科技部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资金重大项目《我国数字图书馆标准规范建设》资助,2003.http://cdls.nstl.gov.cn/cdls.[2006-9-15]

[8]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中国信息化发展报告2006.http://www.china.com.cn/chinese/PI-c/1254023.htm.[2006-9-12]

[9]中国数字图书馆标准规范建设.http://cdls.nstl.gov.cn/2003/Whole/About.html.[2006-9-15]

[10]张晓林,肖珑等.我国数字图书馆标准与规范的建设框架.图书情报工作,2003,(4):7~12

[11]张晓林等.数字图书馆标准规范的发展趋势.科技部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资金重大项目《我国数字图书馆标准规范建设》资助,2003.http://cdls.nstl.gov.cn/cdls.[2006-9-15]

[12]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加强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的若干意见》.中办发[2004]34号.http://www.cnisn.com.cn/news/info_show.jsp?newsId=14799.accessed[2006-9-15]

[13]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中国信息化发展报告2006.[2006-6-24].http://www.china.com.cn/chinese/PI-c/1254023.htm.accessed.[2006-9-15]

[14]毛军,倪金松.中国数字资源唯一标识符发展战略.科技部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资金重大项目资助,2003 http://cdls.nstl.gov.cn/2003/Whole/TecReports.html.[2006-9-15]

[15]李麟,初景利.开放存取出版模式及发展策略.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6,17(3):341~347

[16]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05年中国互联网络信息资源数量调查报告.http://www.maowei.com/download/2006/20060516.pdf.[2006-09-15]

[17]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05年中国互联网络信息资源数量调查报告.http://www.maowei.com/download/2006/20060516.pdf.[2006-09-15]

[18]维普资讯网.《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的网上包库价格表.http://www.cqvip.com/productor/zhongkanAll-2.htm.[2006-9-15]

[19]维普资讯网.维普信息资源系统网络流量计费服务价格表.http://www.cqvip.com/productor/liuliang.htm.[2006-9-15]

[20]维普资讯网.用户服务模式介绍.http://www.cqvip.com/serveCenter/moshijieshao.htm.[2006-9-15]

[21]江杭生.开放使用-学术出版界的战争.http://www biotech orgon/news/news/show.php?id=251 94.[2006-9-15]

[22]徐永光.非公募基金会迎来春天.http://www.crcf.org.cn/news/findnews/shownews.asp?newsid=1381.[2006-9-15]

[23]新华网.发改委专家:我国99%的企业从未参与过捐赠.http://news.xinhuanet.com/fortune/2005-11/14/content_3776253.htm.[2006-9-15]

[24]初景利,李麟.中国科研工作者对开放获取的态度.http://libraries.csdl.ac.cn/Meeting/MeetingID.asp?MeetingID=7&MeetingMenulD=51.[2006-9-15]

[25]安玉洁.开放存取在我国发展缓慢原因探析及对策研究.数字图书馆论坛,2006,(8):55~60

[26]李麟,初景利.开放存取出版模式及发展策略.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6,17(3):341~347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