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知识创造绩效

知识创造绩效

时间:2022-03-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知识创造过程中,由于知识特别是隐性知识具有无形性和创新性、情境嵌入性等特点,其质和量本身是非常难以准确衡量的,因此对知识转移的评估或定量研究以及相关评估模型较少。基于不同的研究视角关于对知识创造绩效的测量,大体上可分为四种。知识的宽度指的是知识的多样性。该视角重点在于关注阻碍知识创造过程以及对知识在转化过程中造成破损的因素。对新知识的有效利用将使知识转化为企业的竞争力。

6.2.1 知识创造绩效

在知识创造过程中,由于知识特别是隐性知识具有无形性和创新性、情境嵌入性等特点,其质和量本身是非常难以准确衡量的,因此对知识转移的评估或定量研究以及相关评估模型较少。基于不同的研究视角关于对知识创造绩效的测量,大体上可分为四种。

第一种方式是最基础的方式,就是直接测量在特定时间内被创造(包括转移、转化)的知识的数量。例如Dong-Gil(2000)通过让业务人员对自己经历的知识学习和转移(配置、测试和培训)进行打分来直接测量知识创造和转移的效果。卢兵、廖貅武、岳亮(2006)用知识转移范围的大小(用获得知识的主体数来表示)和所转移知识的丰富程度来衡量知识创造和转化的效果。其中知识的丰富程度用知识的深度和宽度来度量。所谓知识的深度指的是在某一专业领域中所含知识的多少,反映了知识的集中度、与知识的专业化程度以及专业化的工作任务紧密相关。一般来说,知识主体的隐性知识往往具有较高的知识深度。知识的宽度指的是知识的多样性。劳动分工对所积累的知识的长度和宽度产生影响,当劳动分工的专业化程度很高时,所转移知识的深度通常也是高的,但高的专业化分工往往使知识的宽度变小,它使知识缺乏多样性。

第二种方式是从项目管理的视角,Szulanski(1996)将成功的知识创造和转化过程定义为按时的、经济的和能够使知识接收方满意的知识转换活动。该视角重点在于关注阻碍知识创造过程以及对知识在转化过程中造成破损的因素。

第三种方式从技术转移和创新研究领域的角度来看,更多关注的是知识在被接收方吸收之后被再创造的程度。Holtham(1998)指出,知识转移时,必须有重建的行为,而且要具备应有知识,才能完成转移。Grant(1996)指出,进行知识转移的目的是,在个体情境下对新知识进行整合并加以利用。对新知识的有效利用将使知识转化为企业的竞争力。

第四种方式在综合了上述三种视角的基础上,从制度理论出发,不再将知识创造视为简单的知识搜寻和获取,而是比较注重知识的内化过程(internalization)。Davenport和Prusak(1998)认为,知识转移包括知识传递和知识吸收(应用)两个过程,接收知识意味着对信息的充分理解并能够据此采取行动。Meyer和Rowan(1977)认为,知识创造的有效性可以通过知识接收方对所转移知识的拥有度(ownership)、参与度(commitment)和满意度(satisfaction)三方面来衡量。知识拥有度即知识受体对于知识的内化程度,主要从受体对于所转移知识的自主程度上考虑。Kostova(1999)研究发现,影响知识拥有程度(ownership)的因素主要有三方面:一是知识接收方对知识的辨别力(discretion),良好的判断力能够使接收方在知识中更多地融入他们“特有的创意、独特的知识以及个人的风格”。二是知识接收方与知识的联系紧密程度(如与知识相关的互动过程的多少),越紧密则越能感受到对知识的所有权。三是接受者在知识创造过程中投入的精力、时间、努力和关注的程度等。

Leonard(1995)认为知识的参与度(commitment)主要是指知识接收方对知识价值的认知并在使用知识的过程中提升的自身能力,包括维持与知识的关系或互动,反映知识受体在运用知识进行工作的过程中投入额外努力的意愿程度,可从受体的投入程度和创新程度等方面来衡量(周密、赵西萍、李徽,2007)。

同时,知识接收方对知识的满意程度非常重要,可从成本、时间进度即效率等方面衡量。因为它能够减轻知识接收方在采纳和使用知识过程中所遇到的压力和阻力Leonard(1988),并减少发生非本地发明(not invite here)综合症的可能性(katz&allen,1982)。只有当知识接收方完全将知识内在化(internalization)时,知识才能充分地被知识接收方所理解和适应,并且最终有效地进行再创造和利用。

综上所述,基于第三章探索性案例分析以及第四章关于产学研合作知识创造过程的理论分析,并参考文献中的量表,本文设置的测度指标体系见表6.1。

表6.1 产学研合作知识创造绩效的测量

img100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