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尊重”的价值

“尊重”的价值

时间:2022-03-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尊重”意味着理解、沟通、协商,相反就可能出现肆意践踏,甚至是非智慧的野蛮,不利于问题的解决。对真善美的追求,也体现了“尊重”,对人类自身、对自然、对环境的尊重,说三者息息相关,是指三者相互影响才有意义、有价值。于是,在复杂性的体系和框架内,“尊重”更为重要,且更为复杂和困难,任何武断都可能会付出代价。

“尊重”的价值

这个世界实在太拥挤了,人多,但路似乎还不太畅通,于是,拥挤在同一条路上的人,相互关系就很微妙,竞争就成为必然。可是,路是人走出来的,社会是人群生活演化出来的,要走出新的路,一需要冒险,二需要思想,三需要认真,四需要坚强,然而,我们的民族冒险精神似乎先天不足,智慧、思想似乎也比较缺乏(马克思主义来自西方),认真和坚强似乎还够,但前两条的缺乏,影响了民族的前途,致使如今我们一直还认为是文明古国,然而,现状我们还是发展中国家,一直处于发展中,人民长期关心的还是生存问题。

若干年来,因为缺乏冒险精神和彻底的反思精神,因此,民族总体上,对于追求真善美的欲望似乎不够强烈,于是,我们似乎不愿意面对关于人类的一些本源的问题,即:人到底从哪里来,来干什么,要到哪里去。对我们来说,似乎一提到这些问题,就会被认为是神经质,不去理会,这就直接导致民族的大思想家、大科学家、大艺术家的缺乏,影响了民族文明程度的提升,至今还是发展中国家也就不足为奇了。尽管,我们一直还纠结着“为什么我们本土出不来诺贝尔奖得主?”而更为不利的是,人口数量的攀升,为社会的发展带来的巨大压力,这也是必然的,谁让我们是发展中国家呢,现实如此,只好做深刻的反思了。

人类社会历史不断地认证了社会的进步是在思想的碰撞中完成的,思想的碰撞来源于对对象、对问题的深刻地分析、深刻地思考的情况下,寻找措施,实现社会的文明提升。这里的深刻分析、深刻思考,应该是尊重事实,也就是尊重人类自身(尊重人性)、尊重人类的生存环境(尊重自然),而这“尊重”做起来却实在不易。而史上无数智慧先驱留下了若干能够经得起时间巨浪冲刷的经典,一定也是在“尊重”的基础上探索人性的奥秘、自然的奥秘的结果,在探索的过程中,完成着思想的碰撞、揭示奥秘,创造出现代社会的观念。

“问题”“事实”“困难”就像是人类进步、社会前进路上的荆棘,正视、尊重它们的存在,是解决问题的前提,但需要相当的勇气与智慧,需要付出代价,当然,智慧只有在探险、探索过程中才能够得到发挥,不然,就没有意义。

“尊重”意味着理解、沟通、协商,相反就可能出现肆意践踏,甚至是非智慧的野蛮,不利于问题的解决。“尊重”应该是一种意识,它会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而不断形成公民的一种自觉的意识,这种自觉的意识,会不断地增强公民对一切事物合理的、正确的价值判断能力,从而有利于社会核心的价值体系的形成,只是,这样一个过程应该是由先贤探索所引导的,是公民认识、判断、理解、践行的过程,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相互了解、对话、协商、妥协的过程,经过这样的过程,形成一种默契,形成一种有序结构,而完全的自上而下的强权主义和完全的自下而上的无政府主义都是不符合实际的。

人类进化出了感觉、意识、自我保护,使人类能够理解什么是幸福、什么是痛苦,人才有了良知,这种良知,会驱使人类实现利己与利他行为的平衡,人类也进化了类比的精神,学会了换位思考,事实上,当人类赋予自然、环境以灵性(尽管有时是假想的)的同时,自然、环境或许就能加倍回报人类以智慧、回报人类以更多的满足感,而人类赋予自然、环境以灵性,就是尊重自然、尊重环境、与自然和环境对话、协商、友好的表现。所以,当我们欣赏到更多的描述自然、环境与人类之间的关系的文学、艺术作品(即便是神话的、拟人的、假想的)时,都总能被那种艺术美感所深深地感动,而这种艺术美感会升华为人类对自然、对环境的深刻的情感,永远留存在意识之中,也更加激发人类对美好社会的追求欲望。

真善美是人类社会不懈的追求,三者也是息息相关的,求真、求善、求美不能割裂,否则,就会失去意义。对真善美的追求,也体现了“尊重”,对人类自身、对自然、对环境的尊重,说三者息息相关,是指三者相互影响才有意义、有价值。

康德说过:“这个世界,我最敬畏的有两件事情,头上的星空、心中的道德。”敬畏,可以理解为“尊崇”“尊重”,不能随意践踏。头上的星空、心中的道德,应该涵盖了真善美。无数先辈对真理、对道德、对艺术的追求的欲望实在令人敬佩,体现了对头上星空、心中道德的敬畏,体现了对人类、自然、环境的尊重,所以,才会留下若干人类科学、文化、艺术精粹,反之,则必然被历史时间的长河淹没。

人类探索的历史过程中经历了若干思维的碰撞,任何一个领域里都充满了智慧的争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一元论与二元论、有神论与无神论、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理性与非理性、保守与激进,等等,似乎都有道理,也似乎处处都有对立的真理存在,以至于任何判断、假设都可能带来武断的嫌疑。人类20世纪中叶以来的复杂性探索揭示了自然界、生物、人类社会系统相互之间的复杂关系,而研究上的任何分离的、简化的、割裂的方法,都有武断、肢解事实,扭曲事实的危险。任何一个科学的假设,即便再贴近事实,都既有进步意义,又有阻碍进步的副作用(因为它不可能是认识的终结,必有时间的局限)。于是,在复杂性的体系和框架内,“尊重”更为重要,且更为复杂和困难,任何武断都可能会付出代价。

人类在文明的探索过程中有三点似乎是必然要面对的,其一是对未知世界的判断(以预测、引导人类文明的未来);其二是对相对真理所要付出代价的认识;其三是对人性、人的本质的认识,而这关键还在于对人性和人的本质的认识,从而做到对人类与自然最大限度的尊重。

人类在文明的探索过程中,中国和西方似乎走的是不同的路,西方基本上是有信仰的,而中国是无神论者,如果我们不在意真正的有与无,而在乎其对因果关系的诠释,自然有其道理,无神论者认识到了人类的远大目标,认识到了人类可教化的优良的觉悟。

西方自理性主义启蒙运动开始的近现代科学的发展,使社会进入了现代社会,其取得的巨大成果是公认的,这也是对自然和人类尊重的意识的结果。相比之下,我们对自然、对人类尊重意识就不是那么强烈。

西方科学、文化注重细节的细致分析,具有一种严谨的分析风格,这也是尊重个体、尊重具体事实的体现,尽管也冒着对整体的分析有割裂的风险,但中国的科学和文化风格更有注重整体的思维习惯,追求天人合一的思维理念的特点,或者说,更注重一种整体的秩序。儒家文化作为东方人文的发源,更注重整体的伦理道德秩序,似乎对个体尊重的不足。于是,中国文化不崇尚个性发展,反倒要花费若干的精力来平衡人与人关系、上下级的关系,这种平衡演化的结果极易导致关系网的出现,特别是受利益驱使下演化的结果就更不好预测。基于此,大部分文化意识形态风格都是类似的。

很多人做过东西文化特点的比较,差异很明显,但其评价一般是各有利弊,寻求一种融合改良应该是可取的,就像耗散结构创始人伊利亚·普里戈津在非线性探索中所揭示那样,“愈益达到东西文化的交汇处”。

然而,有趣的一个现象是,我们从整体出发、注重整体秩序,却把个体限制得越来越细,西方人从个体出发、注重个体的塑造,却把个体塑造得越来越灵活,这种不同的出发点,诱导的不同结果值得深思。事实上,自上而下秩序的形成,更多的是复制,复制出一层一层的相似或类似的结构,而自下而上的秩序,更多体现在基于个体个性整体的进化,两种方式的差异是自然的。按伊利亚·普里戈津的观点,作为复杂的自然界、复杂的社会,文化形式不是单一的,东西文化结合应该是较好的模式,有人认为21世纪,儒家文化代表的中国文化将成为世界文化的主流,我们还是宁愿东西文化的结合,其实,马克思主义就来自西方,相信中国人有这个气量。

近现代的中国,由于对自然、对人类尊重得不够,影响了民族思想文化的发展,有一个事实,可以明显反映这一点,西方创造了微积分之后,两百多年后才在中国兴起,要知道,微积分在历史上是什么样的成就,这种落后说明了文化上的整体差距,说明了我们对自然、对人的尊重的水平。

火红的年代的经历与记忆,恐怕更多的是做人的一种缺乏深入思考的激情、豪迈,社会环境、文学作品、革命歌曲、样板戏等风格基本如此,熏陶着时代中的每一个人。曾经读过戴厚英的人生三部曲,尽管产生一定的心灵震撼,可后来仔细思索,还是思索不明白,“……每条路上都有人,不同的人走出不同的路,路与路会交叉,人与人会相撞,这就是生活……”,进而,得出一个结论,对人生不要思考得太多,同时,也折射出文化的浅薄、思想的单纯、意识的贫乏而思考不清楚,也没法清楚,因为了解得太少,也必然造就思想、文化贫乏的社会。

改革开放其实就是这种贫乏逼出来的,是时代逼出来的,被逼无奈,匆忙上路。而被逼的原因,主要在于生存问题,如此多的人口,生存一旦出了问题,意味着什么,谁都清楚,为了生存,为了经济,短时间顾不了那么多的尊重,于是,其他领域的问题也随之暴露出来。

中国文化历来对人尊重得就不够,由于对人尊重不够,导致劳动力一味廉价,低收入者增多,低生活水准的人增多。劳动力廉价意味着什么?客观上造成了企业经营管理文化的缺失,产品品牌意识的下降,对产品质量的忽视;同时,也会造成对人尊重不够,这将直接导致个体文化素质不足,自信心缺乏,没有冒险精神,对社会要求降低,对社会监督意识的缺失,对产品质量没有要求,如此反反复复的恶性循环,也是造成全民文化素质低的主要原因。除此之外,对人尊重不够,将直接造成思想随意、做事简单,长此已往,影响将蔓延各个领域,使社会价值体系紊乱,社会风气必然下降。可这些现象,是被只想短期赚钱的厂家、企业所忽视的,更可怕的是,政府也对此漠视,这将意味着什么?

对自然尊重得不够,导致过度夸大人的力量,藐视自然,结果意味着资源的浪费、环境的破坏,没有了尊重,使我们所有的思想、意识都建立在主观思维上,这是唯物主义吗?尊重自然、尊重原始材料,或许就能思考更多根基上的问题,但很可惜,我们似乎历来不愿意这样正本溯源。文学、艺术作品讲道理,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从而引领生活。不尊重生活、不尊重人性,就会失去意义,萨特说过,“只有为了自由和别人,才有艺术,才值得思考。”而在做不到对自然和对人性的尊重的科学研究,确实就更不好说了。两百多年前卢梭的论文《论科学与艺术是否败坏或增进道德》论证了科学和艺术进展的最后结果无益于人类,值得我们引以为戒。

对自然、对人性尊重的不足,也必然导致法律意识的淡薄,也是我们一直不能实现比较彻底的法制社会的原因。

回到教育的话题,对人尊重不够,对学生亦是如此,教育上的一味自上而下的教育方式更明显,谈到教育,似乎人人都能说出一些弊端。

人是要有尊严的,要活出尊严,就要有一定的独立性的思维,有一定的自由追求,要从文化意识上有所转变,要从基础教育的培养上培养个人相对独立的意识,知识可以少一些,但人格不能屈就,这应该是真正的公民意识。而目前的文化价值体系,基础教育的注重点恰恰不在此处,于是,社会底层的人们,生活越来越艰难,社会中上层道德水准越来越低,社会的尊重意识越来越差。

教育在当今的环境下,一方面,要教育学生了解自己、了解世界、了解人类,要诚实、守信、守法,要有知识、有文化;另一方面,却不能面对现实、面对本源的一些问题,于是,怎么体现尊重,为什么一再宣扬大公无私,一再树立那么多助人为乐的榜样,却照样有那么多的贪官,这确实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

大人与小孩思维的特点不同,小孩朴实、原始,愿意思考原始的、深刻的问题,而大人更多的是经验、条条框框,如果不能对孩子有实实在在的尊重,对孩子个性的塑造、创造性的挖掘,绝对没有好处。

因此,现在我们更强调东西结合、交流,取长补短,实现真正地对人性、对自然的尊重,共同创造美好的世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