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关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业发展现状的调查报告

关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业发展现状的调查报告

时间:2022-03-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党的十七大精神提出,坚持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建设生态文明。因此,我下定决心开展对乐平市农业发展现状的调查,结合乐平市乐港镇里汪、余家、大路边等村,深入分析谢家村蔬菜种植业的发展现状。

关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业发展现状的调查报告——以江西省乐平市乐港镇谢家村蔬菜种植业发展为例

08汉语言 徐秋慧 指导老师 社科部曹蓉玫教授

党的十七大精神提出,坚持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建设生态文明。2009年12月12日,国务院正式批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实施要以促进生态和经济协调发展为主线,以体制创新科技进步为动力,转变发展方式,创新发展途径,加快发展步伐,努力把鄱阳湖地区建设成为全国生态文明与经济社会发展协调统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经济示范区。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积极发展生态农业,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产业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乐平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中38个县(市、区)之一,1992年9月21日经国务院批准撤县设市,属江西省计划单列市,是江西最大的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和全国有名的“江南菜乡”,素有赣东北“聚宝盆”之美称。乐港镇位于乐平市西南郊,西邻波阳县,南靠万年县。2007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完成82 800万元,财政总收入完成1 543.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4 530元。乐港镇是国家定点无公害万亩蔬菜基地,常年反季节各类蔬菜销往全国各地,随着蔬菜基地的建成和钢架式大棚的普及,蔬菜年总量达22万吨,总产值2.8亿元;铁路皖赣线及公路田乐线、老206国道、乐安江河流穿境而过,交通十分便捷;境内有丰富的煤炭、海泡石、铁矿石、石灰石等资源。因此,我下定决心开展对乐平市农业发展现状的调查,结合乐平市乐港镇里汪、余家、大路边等村,深入分析谢家村蔬菜种植业的发展现状。

一、谢家村蔬菜种植业发展现状

1.蔬菜品种多、产量大、销路广

谢家村人口约1780人,谢家村地少人多,耕地面积约600亩,常年种植反季节蔬菜,品种优良,其中大量培植特色蔬菜,如:辣椒、茄子(图1)。谢家村所产蔬菜商品率高达90%以上,除市内供求,还远销广东、上海、深圳等地及鄱阳、德兴、九江等周边地区。2005年至2009年全村蔬菜平均年产量约为2200吨,以4.3%的年增长率飙升。

img32

图1 蔬菜按季节分类

2.家庭经营为主,农业基础好,政府支持力度大

蔬菜种植过程中,以家庭经营为主,使用少量农药,大量有机肥、农家肥。以传统经验为依据,以实际情况为基础。种植经验属时代累积型,代代相传。2008年下旬被列为新农村建设区之一,政府出台大量积极有效的扶持政策。基础设施建设方面,鼓励种植大棚蔬菜,支助配套设施,钢架式大棚建设开始普及,抗旱井在原来5口的基础上新增2口。

3.农业合作化初具规模,打造品牌蔬菜

在家庭经营的基础上成立农村合作社,2008年5月成立民望蔬菜产销专业合作社。合作社经营为社员和周边菜农提供产前、产中和产后服务,具体分为生产技术科、植保科和营销科,并主动与中国农科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中国农大、江西农大等科研院校联系,积极搭建产销研合作平台,先后开展专题讲座,得到社员和周边菜农的大力支持。社员共有496户,种植蔬菜1 800余亩,并带动周边菜农1 120户,年产销蔬菜1万多吨,在国内外蔬菜市场小有名气,复种指数高达400%,为“寒冬辣椒红,阳春地瓜白,炎夏香芹翠,金秋莴笋绿”增添色彩,一年四季菜地都摇曳生姿,并在今年4月28日,民望蔬菜产销专业合作社成功注册了“引擎牌”蔬菜商标。

二、分析谢家村蔬菜种植业发展的限制因素

1.农业发展方式依然粗放,抗风险能力低

当地蔬菜种植方式为粗放型,受自然影响比较大,谢家村在亚热带季风区,复种指数高,耕地以旱地为主,土壤肥沃,适合蔬菜种植,季节性的干旱、洪涝灾害等频频发生,对蔬菜产量和质量影响很大。90%以上的菜农生产经验丰富,以传统种植方式为主,机械化水平低,不利于蔬菜种植业规模化生产,不能满足市场需求。

2.人力、土地资源利用率低

谢家村人均土地少,依旧以家庭为单位从事蔬菜种植业为主,生产力水平低。青壮年多外出务工,中老年在家务农且不及全村总人口数量的三分之一。谢家村村民文化水平普遍较低,不重视教育,蔬菜种植业劳动力出现断层,劳动力在数量和质量上没有保证,导致土地荒废现象不断增加,加之随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不合理的开发土地资源,耕地面积还将继续减少且出现局部污染和沙化。

3.农业基础设施和技术装备落后,劳动生产率较低,农业集约化水平和组织化程度不高的问题依然突出

尽管近年来政府加大对农业的扶持力度,但农业的资金相对短缺,技术含量低,2008年谢家村被列为新农村以来,政府投资20万元,协助成立民望蔬菜产销专业合作社,定期开展蔬菜种植培训课,提供种植技术交流平台。开通减税免税渠道,鼓励小型团体主要负责蔬菜外输,扩大市场取得初步成效,然而远达不到发展现代农业的要求。目前为止,乐港镇只有两个小型的蔬菜产销合作社,菜农参与率不高,且带有宗族色彩,合作社的管理层科技文化素质普遍不高,中老年阶层中有一半以上是半文盲。农业基础设施不完善,以传统种植方式为主,机械化水平低。水利工程方面,特别是在旱季,灌溉设备常常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整体上不能满足农业发展需求。

4.新农村建设任重道远,惠农政策的落实还处在计划阶段

农业是人类生存延续的根本,是经济社会的基础。十一五以来,国家高度关注“三农”问题,保持农业农村经济社会较快发展,特别是“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时期,始终坚持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农业改革。针对农村经济发展依然滞后,城乡收入差距持续扩大的现状,政府应该团结群众,扎实稳妥地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逐步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目标。近年来,乐平经济迅速发展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人民生活水平大大提高。在谢家村新农村建设过程中,2007年后,菜农纷纷把自家蔬菜运往批发市场,收入可观。2002年至2008年,农民收入平均年增长率为24%;2008年至2009年,菜民收入增长率为45%,但很大程度上是受经济膨胀、物价上涨的影响。楼房栋栋突起,75%的家庭有机动车,青年人常年外出务工,年头年尾回家的局势仍没有改变,实质幸福指数依然处于停滞状态。受资金短缺和村民传统观念的影响,自来水工程、修水泥公路、公交到家、专门负责门前卫生三包“脏、乱、差”等惠农政策在实施过程中断断续续,没有取得大的成效。虽然农村医疗合作参与率高达98%,但只限于医疗,对于投资财产等方面的保险还在规划中,不利于提高农民参与规模化、产业化生产的积极性。谢家村曾形成专门的娱乐群体,如腰鼓队,也由于组织不善,大多自行解散或名存实亡。

三、对当地农业发展前景的几点思考

国务院指出,要把鄱阳湖区生态经济区规划的实施作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贯彻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保护鄱阳湖“一湖清水”的重大举措,促进发展方式根本性转变,推动这一地区科学发展。把鄱阳湖生态经济开发区作为发展生态经济,建设生态文明的新试点,在保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前提下,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达到中部崛起的目的。

总体上看,谢家村自然条件好,蔬菜品种多,产量大,质量高,商品率高,具有发展现代农业、生态农业的先天优势。然而劳动生产率不高,科技含量低,农业高端设备紧缺,机械化水平低,土地结构不合理,耕地质量下降,所以扩大优势,调整农业生产结构,优化资源配置势在必行

1.发展生态农业,生产过程中造成的污染需要重视,始终坚持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

要加强农业科技开发,特别在化肥农药污染这一块要下大气力。只有解决农业自身污染,科学合理安排农业生产,才能真正实现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规划中提出的“科技进步、环境友好、经济发展”的现代农业发展目标。谢家村的蔬菜种植以传统方式为主,长期不合理耕种、使用化肥,土地沙化的现象不断增加。对此,提高科技文化水平,先进种植技术的引进和创新迫在眉睫。

2.制约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是资金短缺

除靠国家、省级政府高度重视鄱阳湖生态经济建设,在资金、技术、政策上的大力扶持之外,应该积极鼓励富农投资,现在多数富裕农民将手中余钱用于改善生活条件、盖房、购置电器等,或者存入银行,很少用于农业生产投入的扩大。扩大农民农业投资,组织合作社扩大农业生产等多种形式加大农业投入,是解决资金短缺的重要途径,可大大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

3.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实现产业化经营

突出“江南菜乡”品牌效应,继续推进蔬菜“百千万”工程。引进外资,加大农业企业的招商引资力度,加快生态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做大做强龙头企业,以产业化、集约化推动生态农业的发展。乐平市政府给予大力支持为谢家村壮大蔬菜种植业的发展队伍提供可能。据瓷都晚报报道,乐平工信委声称:绿色食品及蔬菜加工产业有望成为“十二五”期间做大做强的八大产业之一。形成蔬菜的种植、加工、销售一条龙产业链势在必行。到2015年,通过招商引资,启动对蔬菜、农副产品及水产品加工业,实现总产值15亿元,利税逾1亿元。

4.受全国经济发展的总体趋势的影响,农民工二次回流的现象趋于普遍化,依靠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促进工资性收入增长呈放缓趋势

对此,积极搞好外出农民工技能培训,在就业创业培训、小额贷款担保、税收优惠政策等帮扶上下工夫,引导返乡农民工创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吸引青壮年返乡从事相关农业活动,缓解回城务工的就业压力,从根本上解决农业劳动力短缺问题。

5.解决农村的教育问题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只有从思想上改变传统观念才能扩大农村合作社的规模,使菜农积极主动向合作社组织靠拢。政府要加大对蔬菜种植技术人员和基层管理人员的培训,提高合作社和村委会的组织管理能力。

(注:本文获2010年度学生社会实践优秀论文二等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