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职院校教师人力资源显结构

高职院校教师人力资源显结构

时间:2022-03-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高职院校教师人力资源显结构主要包括教师队伍的职务结构、学历结构、年龄结构、学缘结构、专业结构、成分结构、双师结构、专业带头人团队结构等。高职院校的教师职务的结构比例受到高职院校类型、专业布局、人才培养目标和面向、教师的学历层次以及有关人事分配制度的制约,呈现出不同的特点。高职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必须走专兼结合的道路,兼职教师队伍是“双师型”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高职院校教师人力资源显结构

高职院校教师人力资源显结构主要包括教师队伍的职务结构、学历结构、年龄结构、学缘结构、专业结构、成分结构、双师结构、专业带头人团队结构等。

(一)职务结构

职务结构是指教师队伍内部具有初级、中级和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数量的构成情况。高职院校教师的专业技术职务由低到高,依次为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职务结构是衡量教师队伍整体状况的重要尺度之一,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教师队伍中教师的教学科研的专业发展水平、胜任教学科研工作的能力。

从专业设置的特点看,高职院校类型可分为综合性高职院校和行业性高职院校;从服务面向看可分为省属高职院校和地方性高职院校;从人才培养水平看可分为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和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等。不同高职院校类型其专业结构与分布、人才培养目标与面向、师资队伍建设与要求、享受的相关政策都有不同的要求和特点,高职院校教师队伍的职称结构其现状和实际要求也就有着较大的差别。高职院校的教师职务的结构比例受到高职院校类型、专业布局、人才培养目标和面向、教师的学历层次以及有关人事分配制度的制约,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因此各学校应针对各自的办学定位和办学特色,科学、合理地确定教师的职务结构。

近几年以来,随着教师数量的增加和对职称申报的重视,我国教授、副教授的人数均有较大幅度增长,有些高职院校因专业设置未成功转型引起高级职称结构性过剩现象开始出现,但教师职务结构比例没有大的变化。

(二)学历结构

学历结构是指教师队伍中具有不同学历(学位)的教师数量的构成状况,是衡量教师群体教学和科研基础能力的重要指标。虽然学历不能反映一个教师的实际教学能力和科研水平,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一个教师在某个专业发展水平上的起点和基础。一般来说,具有较高学历的人,能很快地被吸引到学术领域的最前沿,具有较强的研究和创新能力。学历结构在一定程序上反映了教师队伍的理论知识、业务基础、科学研究及技术研发基础。

现代大学具备培养人才、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大职能,高职院校同样具有高技能人才培养、技术研发、社会服务三大职能。随着我国新型工业化进程的全面铺开和深化并对高职院校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高学历已经成为高职院校教师获得任职资格的重要条件。

(三)年龄结构

教师的年龄结构是指教师的平均年龄和各年龄段教师分布的状况。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教师队伍的活力和学术梯队状况,是衡量教师队伍创造力高低的主要标志。

(四)学缘结构

学缘结构是指教师队伍中教师完成最后学历(学位)教育的毕业学校、所学专业的构成状况,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教师队伍的教学风格和研发能力互补、知识互补的情况,是衡量教师队伍科研、技术创新和教育教学改革氛围是否活跃的主要指标。

在一所学校里,教师来源的多样化程度越高,其科研、技术创新和教育教学改革氛围就越活跃,教师的学术观点和学术思想就会形成互补,从而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整体学术水平。反之,如果众多的教师来源于同一个学校、同一个实验室、同一个研究所甚至同一个导师,在学习环境、知识构成、思维方式等方面,往往具有较强的“同质性”。一个具有较强“同质性”的群体中,不同思想相互碰撞的情况较少,相互激发创新思维的几率较低,导致原创性成果贫乏。

我国高校越来越重视改善教师队伍学缘结构。浙江大学2003年新教师的招聘原则中有一条基本标准,就是尽量争取多聘用名牌高校和中科院系统的优秀毕业生,聘用外校毕业生不得少于聘用毕业生总数的1/3;北京大学2003年开始进行的人事制度改革中就把“原则上不直接从本校应届毕业生中招聘新教员”作为一条基本原则。

高职院校对学缘结构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在招聘过程中视野不宽阔,往往只注重省内的几所高校毕业生,从企业引进、从社会招聘的举措不多,多年积累下来的结果导致学缘结构单一。

(五)专业结构

专业结构是指教师队伍中教授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各类专业课的教师的数量构成情况,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教师队伍承担教学科研任务的能力,也是学校专业建设情况的重要体现。

随着近几年高职院校建设与发展的扩张,新办专业不断增多,部分高职院校教师专业结构呈现不够合理的发展态势,教师在各专业之间的分布较不平衡。一些诸如商贸、财会等传统专业的教师相对过剩;有些专业,特别是电子商务、汽车维护、数控等新兴专业的教师却十分短缺,有的甚至已经影响了专业的发展和专业人才的培养。因此,在专业结构方面,要切实做到统筹规划、合理布局、讲究效益、互补优势、提高效能,使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各专业课的教师配置合理,配置要有利于适应学校人才培养规格的需要,有利于学校专业建设的需要,有利于学校教学科研及社会服务等任务的完成。

(六)成分结构

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的成分结构指的是教师队伍中教师进入本校之前职业构成情况,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校与企业、社会及政府的联系程度,反映了学校产学研背景下师资队伍建设的效果及双师型教师队伍结构的多元化程度。成分结构主要以教师队伍中有多少来源于高校、多少来源于企业、多少来源于社会、多少来源于政府等指标来衡量。

(七)双师结构

高职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必须走专兼结合的道路,兼职教师队伍是“双师型”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院校的教师可分两部分,一部分是校内的专任、兼任教师,他们是学校的骨干力量;另一部分主要是从行业、企业和社会上聘请的各类兼职教师。这两类教师的比例构成了教师队伍的双师结构,双师结构是针对一个教师团队整体而言的,有时也称专兼结构,两类人员组成双师型教师团队。

(八)专业带头人团队结构

教师队伍建设是紧紧围绕专业建设进行的,建设一支高水平、多层次的专业带头人团队是搞好专业建设的关键。专业带头人团队结构主要是指专业带头人层级构成情况、年龄构成情况以及在各专业及其专业群中所分布的情况。其层级构成主要是指国家、省级及院级专业带头人的结构比例,其年龄构成主要是老、中、青专业带头人的结构比例,其专业构成主要是指专业带头人在各专业及其专业群中的结构比例。专业带头人团队结构主要反映学校各专业建设的人力优势、各专业建设发展的特色程度及专业发展的成熟程度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