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关于教研员专业发展目标达成设计的思考

关于教研员专业发展目标达成设计的思考

时间:2022-03-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教研员发展目标达成设计”是基于院本的教研员专业发展管理制度的建设研究。因此,提升教研员的专业素质,促进教研员的专业成长就成为教师进修院校最中心的任务之一。相类似的美国加州天波市“教师专业生涯发展四级制”,包括副教师、专业教师、高级教师和教学导师。山东潍坊实施的“教研员职级制”。教研员职级实行两年评审认定一次的动态管理,逐步构建根据工作业绩和学科教学质量决定人员去留,确定工资待遇的新机制。

关于教研员专业发展目标达成设计的思考

上海市卢湾区教师进修学院 胡建民

【摘 要】“教研员发展目标达成设计”是基于院本的教研员专业发展管理制度的建设研究。它设想构建了一个全新的教研员专业级别、履行相应职责和享受相应待遇的院本教研员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新进教研员,应坚持一定的专业准入条件,教研员专业发展达成目标为1—5级,目标达成时间为1—15年及以上,达成的目标为“合格、胜任、骨干、拔尖、名师”,目标名称为“实习教研员、助理教研员、中级教研员、高级教研员、首席教研员”,并提出目标达成的管理的多元化、过程化、动态化和激励化要点。

【关键词】教研员 队伍建设 制度思考 目标达成

一、教研员队伍建设的思考

1.思考的背景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作为实现区域教育现代化进程中最为重要的人力资源,既是区域教育发展的核心力量,也是提高区域教育质量的要素。教师发展,教院(教师教育学院、教师进修院校)有责,教师的专业发展事关区域教育现代化是否能按期达标实现的关键,教师教育院校必须关注区域教师专业发展机制的创新,加强对教师培训者(即教研员)队伍建设和教师培训者专业发展的研究,加强对优秀教师培训者群体的培养和绩效管理,努力成为区域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保障与基地。

教院的功能定位决定了教研员的工作性质和目标任务,教研员的工作性质、职责和任务决定了教研员角色的多重性。他们既担负着教学研究、教育科研、师资培训和队伍建设和管理的重任,也是连接区域教育行政部门、基层学校和教师的纽带。因此,提升教研员的专业素质,促进教研员的专业成长就成为教师进修院校最中心的任务之一。

为不断凸显教师进修院校教研员专业发展工作的特色,创造教研员专业发展的新经验和新成果,为教研员专业成长和队伍建设提供有价值的理论指导和经验借鉴,我们在进行“区域性促进优秀教师专业持续发展的综合研究”的项目研发中,开展了“教育现代化背景下教研员专业发展目标达成”的设计研究,试图进一步从机制上保障教研员专业的不断发展,为推进区域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和为区域优秀教师队伍建设及教师专业发展的提升做出贡献。

2.思考的基础

“教研员队伍建设思考与目标达成设计”是一种基于院本的教研员专业发展管理制度的建设研究,是在学院内部突破原有的教师专业职称体系,构建根据不同的专业级别、履行相应的专业职责、享受一定的专业待遇的院本教师培训者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是具有探索性的深度思考。

“教研员专业发展目标达成”的设计汲取了国内外有关教师“职级制”的经验。

“教师职级制度”起源于美国的“生涯阶梯”(career ladder),这种方案是以教师的表现和经验作为升级的参考依据,对教师报酬及专业成长有其价值。

美国田纳西州自1984年开始实施生涯阶梯方案,将教师分为五级:试用教师、初任教师(2—5年)、初级教师(5—10年)、中级教师(5年)、高级教师(有效期5年),高级教师评鉴合格后再获新证,否则会降为中级教师。

相类似的美国加州天波市“教师专业生涯发展四级制”,包括副教师、专业教师、高级教师和教学导师。杭州市拱宸桥小学教育集团将教师职级分为“首席教师”、“先锋教师”、“新锐教师”。山东潍坊实施的“教研员职级制”。潍坊市教育局将教研员分为五级:特级、一级、二级、三级、四级。教研员职级实行两年评审认定一次的动态管理,逐步构建根据工作业绩和学科教学质量决定人员去留,确定工资待遇的新机制。还有上海市有关区县实施的教研员职级制、能级制或星级制的一些成功经验。

正是从以上受到启迪,引发思考,汲取经验,集思广益,我们初步形成了现在这一“目标达成”的设计。

二、教研员专业发展目标达成的设计

为促进教研员的专业发展素质和水平,我们初步设想将教研员专业发展达成目标设计为1—5级,目标达成时间为1—15年及以上,成绩特别显著的可申报职级破格;达成的目标名称表述为“实习、合格、胜任、骨干、名师”,并提出相应的目标职级,设想名称为“实习教研员、助理教研员、中级教研员、高级教研员、首席教研员”。(见附表,本书第140页)

1.一级目标:“实习教研员”——1年“合格”

通过1—2年的岗位实习,初步了解和掌握所担任的学科教研或教育管理研究工作的内容、范围和教研员工作的一般要求、基本途径和工作方法,了解学科的课程设置、课程教材、区域教学现状、教师队伍、教学改革或教育管理研究方面有关情况,能基本履行教研员的研究、指导和服务职能,基本完成学院规定的教研常规工作的数量指标。学科教研或教育管理研究工作初步得到指导教师、有关部门领导及同事或基层学校教师认可。

达成标志为五个一:1本书+1篇报告+1次汇报+1篇文章+1次考核,即:

研读1本书;完成1篇岗位认知报告或调研分析报告;进行1次教育教学科研汇报课;发表1篇文章(区级及以上刊物);撰写1篇岗位实习总结或接受1次实习考核。

2.二级目标:“助理教研员”——2年“胜任”

通过2—3年的助理岗位锻炼,基本掌握本学科教研工作或教育管理研究工作的基本规律、原则、方法;了解学科教学或教育管理研究工作的发展动态,积累一定数量的信息、经验、资料,熟悉学科教学研究或教育管理研究工作的各方面内容;能对学科教学或教育管理研究工作状况做出调查,并根据实际对教学的进度、质量或教育管理研究工作的进展、方案提出学科计划或调整意见;能借鉴运用他人的研究成果指导教学研究或教育管理研究工作。

有一定沟通协调组织能力,能组织区域层面教育实践研究,以具体问题为研究对象,带领教师一起研究并帮助老师解决实际问题。

达成标志为完成五个一:1篇报告+1次讲座+1个课题+1篇文章+1次汇报,即:

完成1篇学科教学或教育管理研究工作调研报告;开展1次学科专题讲座;参与1个区级课题研究;发表1篇文章(区级及以上刊物);进行1次教育教学科研展示汇报或接受1次评估考核。

3.三级目标:“中级教研员”——5年“骨干”

通过5年的中级教研员岗位磨炼,达到学科骨干教师水平。能熟练掌握本学科教研工作或教育管理研究工作的基本规律、原则、方法。熟悉学科教学研究或教育管理研究工作的各方面内容,了解学科教学或教育管理研究工作的发展动态,具有一定的教育教学科研能力,能通过自己的研究取得一定的成果,并能将研究成果运用到教育教学科研实践中。

在教育教学科研工作的理论和实践上有所突破,能独立承担教育教学系列专题讲座。能指导基层教师把课程改革的理念渗透到课堂教学中。

能发挥教师专业发展引领者和研究者作用,对青年教研员有一定的指导和带动作用。

达成标志为三个“1+2”:1篇报告+2个案例;1个课题+2篇文章;1门课程+2次公开课(讲座)。即:

分年度完成1篇学科教学质量分析报告或教育管理研究工作调研报告,培养指导2名青年教研员(教师)的成功案例;主持或参与1个区级及以上课题研究,发表2篇论文(区级及以上报刊);开设1门“课研训一体化”培训课程,举办2场专题讲座或示范教学。

4.四级目标:“高级教研员”——5年“拔尖”

通过5年的高级教研员岗位历练,具有较强的教育教学研究或教育管理研究能力,已基本形成自己教育教学科研工作的一定风格,成为区、市学科专业方面有一定影响和知名度的学科拔尖人才。

在教育教学研究实践中能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或方法,能对区域教育教学科研质量做出思考,提出想法,对教研或教育管理研究工作有规律认识,能总结提出教育教学科研理论新经验,教育教学科研工作实践和理论研究的成果较为显著。

达成标志为三个“1+2”:1篇报告+2个案例;1个课题+2篇文章;1门课程+2次公开课(讲座)。即:

分年度完成1—2篇提升区域学科教学质量方案或教育管理研究重大工作调研报告,培养指导2名教研员(教师)成为区级骨干教师;主持1个区级重点及以上课题研究或课改项目,发表2篇论文(市级及以上报刊)或出版1部专著;开发1门教师教育精品课程,举办2场区、市特色专题讲座或示范教学。

5.五级目标:“首席教研员”——5年“名师”

首席教研员在学科专业方面具有广博知识,能独到的将新课程的理念和提倡的教学方法与以往成功的经验结合,了解洞悉本学科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善于构建多视角、跨学科的知识结构,经过5年“首席教研员”的历练,成为市学科专业方面的领军人物。

同时有较高的研究素养与很强的综合研究能力,能敏锐发现和提出新的研究课题。善于创造性运用科学研究方法,解决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有自己的思想和思考,有特色和个性魅力,有超越课程的专业意识,能提出提高区域教育质量新途径、新形式、新方法或能提出教育教学科研理论新观点。教育教学科研工作实践和理论研究的成果被市内同行认可,在培养带教青年教研员方面亦有突出的成绩。

达成标志为做到三个“1+2”:1篇报告+2个案例;1个课题+2部专著;1门课程+2名骨干,即:

完成1—2篇能提高区域教育质量、促进区域教育发展的决策咨询调研报告;主持一个市级课题研究或区域重大课改项目实践,出版1—2部专著或进行1—2次个人学术研究或教研成果展示。开发一门及以上教师教育品牌课程,培养指导2名教研员(教师)成为市级骨干名师。

教研员专业发展目标达成表

img11

三、教研员专业发展目标达成的管理

教研员专业发展在评估目标、评估标准、评估主题和评估方法上应注意多元化、过程化,注意公平、公正、公开,注意动态、激励管理和定量考核与定性评议结合。

教研员专业发展达标的管理工作一般由学院人事部门运用自我评价、同事互评、基层评议、管理者考评、考评委员会终评等多种形式开展教研员专业发展达标评估。在评估中可将绩效工资、工作奖金与教研员职级挂钩,以增强和确立专业发展达成目标的指向性和有效性。对成绩优异的给予破格申报,对未达标者要求找出原因限期达标;限期内不能达标者,还应采取相应组织措施等。同时要注意各职级比例的科学性

参考文献

[1]戴维·宋.美国和澳大利亚的教师生涯发展职级制[J].科学大众,2006(10).

[2]王世嫘.建立教师工作倦怠的防御机制[J].科学大众,2007(1).

[3]孙兵团.当前教师职级制度的有关经验及其动向来源[J].现代学校,2006(9).

[4]时曦编.教研员专业成长之路[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5]鲁教基字(2009)19号文.山东省基础教育教研工作基本规范[S].2009 12 1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