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建立听评课制度完善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建立听评课制度完善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时间:2022-03-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作为质量控制工程,听课与评课制度不仅要维持,更要面对现实而加大改革力度,以此推动“理实一体”的高职教育教学改革。为此,必须完善听课评课制度,构建完整的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在培养方式方面,采用“理实一体”的培养模式,高职教育强调应用性和实践性,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和实践能力是教学的主要部分,要求学生能灵活地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践和具体职业岗位中,满足社会与用人单位的要求。

建立听评课制度完善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朱立平[1]

(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四川 成都 611130)

摘 要:由于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要求教师既要教给学生的理论知识,又要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这给高职教师提出了一个新的课题,这也给质量控制部门提出了新的内容。作为质量控制工程,听课与评课制度不仅要维持,更要面对现实而加大改革力度,以此推动“理实一体”的高职教育教学改革。为此,必须完善听课评课制度,构建完整的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关键词:高职教育;质量监控;理论与实践课;听课评课

一、听课与评课在高等职业教育中的必要性

我国高职教育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与探索,现已形成规模,并显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高职教育在整个高等教育体系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并为满足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培养了大批高技能专业人才。

职业技术学院是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基地,理论课与实训课是高职院校培养人才的两大中心工作。无论是理论教学,还是实验实训,教师授课的质量,某种意义上决定了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质量。

与普通高等教育相比,高职教育具有明显的特殊性,主要体现在培养目标与培养方式两个方面。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的精神,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社会发展与市场需要,具备高级技能的应用型专门人才,它具有明确的职业性。高职教育的知识结构主要是根据职业岗位的要求确定的,要求学生不仅掌握足够的理论基础知识,而且要掌握与职业岗位相关的知识和技能,能在职业岗位上充分发挥个人潜能,为个人的终身职业发展奠定基础。在培养方式方面,采用“理实一体”的培养模式,高职教育强调应用性和实践性,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和实践能力是教学的主要部分,要求学生能灵活地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践和具体职业岗位中,满足社会与用人单位的要求。

我国的高职院校普遍存在办学历史短、对高等职业教育的特殊教学规律掌握不够等问题。面对高职学生,如何实现培养目标,采用什么样的培养方式,上出高质量的课,一直是高职院校教师探讨的重要课题。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应随着高职教育发展的需要不断完善,从培养目标和培养方式着手,加大质量监控的力度,推进高职教育的教学改革。而听课与评课制度在质量监控体系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听课与评课了解教师的教学教研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通过听课与评课的方式把全体教学、科研人员组织起来,共同研究,共同探讨,结合西方发达国家的职业教育模式和我国的实际,以及各类学校的实际,寻找符合自身实际的高职教育模式,进一步落实培养目标和培养方式。

二、高职院校听课评课制度中的缺损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都普遍重视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依据教育部教高(2000)2号文件附件二《高等职业学校、高等专科学校和成人高等学校教学管理要点》精神开展教育质量监控与评价工作的。而听课评课制度在高职院校中作为教学、教研常规工作都在进行,但从质量监控的角度来看,听课与评课制度起到的作用和效果并不明显。存在不同程度的缺损:

(1)有的院校还没有引起领导的足够重视,没有制定切实可行的听课评课制度,或制度没有落到实处,听课评课还流于形式。

(2)教师没有听课主动性。把听课当成了一种负担,听课的效果十分有限。无法落实教研、教改的任务,更没有落实培养目标和培养方式的探讨。

(3)教师通常习惯性地听理论课,没有重视实践教学课,特别是实训课。教师传授给学生什么技能,传授方式怎样 ,这是职业教育课题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4)评课理念滞后,许多学校的评课,仍然是几项比较传统的评价指标。与当今高职院校的办学理念与教学特色不太适应。

(5)普遍不重视评课,或者评课不深刻。这样,使得授课的教师难以收到良好的收获。听课教师也不去思考、研究和总结听课的所得。

(6)听课评课未与学生的要求有机地结合。没有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评价授课效果。

(7)听课后缺乏比较、总结。缺少对别人授课技巧的比较,对别人授课经验的总结,也就谈不上自身教学方法的提升。

(8)教研室缺少必要的教研活动,没有或很少组织研究课、观摩课、示范课等公开课教学,没有把相关专业教师组织起来,没有形成教研听课、评课的氛围。

总之,要构建完整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听课与评课就必须解决好上述几个方面的问题,否则,听课与评课就失去它应有的作用,质量监控也就失去了它应有的功效。

三、完善听课评课制度构建完整的质量监控体系

(一)规范听课评课的管理

听课与评课制度要趋于完善,首先要求学校领导高度重视,把这项工作作为常规管理工作常抓不懈;制定切实可行的、符合学校发展客观实际的听课评课制度;学校领导带头,教学管理部门领导、院系督导人员、各系、部主任、教研室主任及全体教师深入课堂听课评课,了解教学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要明确规定相应的听课次数,学校相关部门定期专项检查,进行总结并通报,实行奖惩;把听课评课的相关数据纳入年度考核的指标当中,鼓励积极开展听课与评课,营造教研氛围;教研室与相关部门要及时收集、汇总各类资料进行研究,筛选具有可行性的教学方式、方法,推进教学改革。

(二)组织形式多样的听课与评课活动

在高职院校,听课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领导听课;带有示范性质或指导性质的教研教改公开课;院系督导教师的督导听课;年轻教师的跟班听课;教师间开展的互相听课等。这些听课形式都有其各自不同的价值和效果。

领导通过听课,一可以起到领导带头的示范性推动作用,把听课与评课制度落到实处;二可以发现教师教学上的优势与长处,以便总结提高和发扬推广,可以及时发现并指出教师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以利其改正;三可以检查教师是否按高等职业教育的理念和教学规律组织教学;四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同时可以深入教学第一线了解教与学的现状,为教学管理决策提供第一手资料依据。

督导听课,由院系督导人员定期和不定期的方式组织听课,对听课中发现的成功的教学案例或教学方法及时给予表彰与推广,对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及时给予纠正与指导。

各类教研教改公开课的组织。它是促进课堂教学质量提高的有效途径。教研室聘请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开设公开课,授课者课前精心准备,听课者认真听课,课后认真分析和讨论,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共同探讨教改的新途径。教研室组织研究课,指定课题老师上课,课题组老师听课并讨论研究。

年轻教师往往缺乏教学经验,常常因无法驾驭课堂而倍感苦恼。选择一位教学课程相近、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较长时间跟班听课,往往可以缩短教学经验的积累时间,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研室以一帮一的方式落实“老带新”,指导年轻老师。

教师之间的相互听课。这种听课方式非常有利于教学方式的相互借鉴、教学内容的互相补充、教学思路的融会贯通。

另外,校际之间教师相互学习组织的听课。校际之间互相交流,有助于相互学习、相互了解,取长补短,共同研究高职教育的课题。

四、听课与评课的常规要求

高职院校不仅要规定教师应该听课评课,而且更应建立听课评课的质量评价体系。这样不仅可以保证教师之间听课的数量,而且可以从制度上保障听课、评课质量,使教师主动听课、积极评课。同时还要有可操作的具体办法,做好检查和落实工作。

(一)听课应做好的工作

第一,听课前的准备。了解学生要学习哪些知识;该课程培养学生哪些方面的技能;该课程宜采用哪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第二,听课中的观察和记录。授课者对教材重点的处理,难点的突破,方法的设计,技能的展示;学生的课堂表现,学生参与的意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

第三,听课后的思考和总结。教师听完课后应对教学进行反思,准确地评价各种教学方法的长处和短处,并结合自己教学实际,吸收他人的经验,改进自己的教学。

(二)评课标准的正确定位

首先,评课标准的正确定位必须符合高职院校的办学定位与培养目标。应符合“高教性、职教性、地方性”三性要求。高教性,即高职院校需要有一定的基础理论要求,以保证其今后的可持续学习和可持续发展潜力;职教性是指高职院校更需要强调技术能力和岗位的对应度;地方性,是指办学宗旨和服务面向,要遵循办学与地方经济发展相适应原则,主动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既依托地方,又服务于地方。因此,用于听课和评课的课堂质量评价标准,就必须符合高职院校的办学定位与培养目标要求,要充分体现“高”与“职”这两者的有机结合,强调工学结合的重要性。注重课堂中教师与学生的互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情况。

其次,教学方法必须符合高职学生实际的水平与素质。高职院校学生的理论基础不扎实,满堂灌的课堂教学肯定不符合高职院校学生的实际,为此,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学校应制定适合高职院校实际的课堂质量评价标准。以学生为主体,采用多样的教学方法,最大限度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三)评课应讲求全面、科学

听课之后,必须评课。只有通过评课,才能真正发现和实现听课的价值。全面、科学的评课应该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1)从教学目标上分析。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它的正确制定与能否实现,是衡量课好坏的主要尺度。所以先要分析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制定,要看是否全面、具体、适宜。全面是指能从知识、能力、素质等几个方面来确定;具体是指知识目标要有量化要求,能力、素质目标要有明确要求,体现专业特点;适宜是指确定的教学目标,能以大纲为指导,体现教材特点,符合学生认识规律,难易适度。

(2)教学目标是否明确地体现在每一教学环节中,教学手段与方法是否都围绕目标,为实现目标服务。教学方法贵在因时因地制宜,所以评课既要看教师是否能够面向实际,恰当地选择教学方法,同时还要看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是否恰当,教学方法有无革新等。

(3)从教材处理与教学程序上分析。在评课时,要看教师对教材的处理以及教学过程中是否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抓住了关键,还要看教学设计是否科学、思路是否清晰、内容是否合理、见解有否创新、效果是否理想

(4)从教学过程上看,教师是否把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落到实处,特别是实训课教学,是利用什么方式方法把能力培养与理论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

(5)从教师教学基本功和教学效果上分析。一看教学基本功是否扎实:板书、教态、语言、操作等。二看教学效果是否理想:学生思维是否活跃,课堂气氛是否热烈,知识、能力、素质目标有否达成等。

总之,听课与评课是促进课堂教学质量提高的重要手段。通过听课与评课,可以借鉴他人的成功经验,结合自己的特点提高教学水平。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更好地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高素质的复合型建设人才。规范听课评课制度,结合教学常规检查、教学督导、学生信息反馈和毕业生跟踪调查等,构建完整的校内教学质量监控体系,这是当前高职教育必须面对的,又必须完成的重要任务。

【注释】

[1] 作者简介:朱立平(1956—)男,副教授,四川宜宾市人,1983年毕业于西南师范学院。现就职于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教研科,长期从事教学、教研及教学管理工作, 主持、参与多项院级科研课题。主要研究方向: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监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