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育英会奖学金的固有弱点及其改善措施

育英会奖学金的固有弱点及其改善措施

时间:2022-03-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这方面,国家奖助学金就比国家助学贷款的人才吸引和奖励功能要强大得多,尤其是对家境相对贫寒而学习成绩较优秀的学生来说,更是如此。为弥补仅仅依靠国家助学贷款制度进行大学生资助所存在的制度上的不足,就必须在整体贷款制度的体系内设计出类似国家奖助学金制度的制度。国家助学贷款还款特别豁免制度有一整套具体的规定,对此将在下面第二节分析。

一、育英会奖学金制度的固有弱点

以国家助学贷款为主的国家大学生资助体制有很多优点,但也有不少弱点,明显的缺点之一就是贷款形式的国家资助对保证和促进高等教育机会公平的作用较大,但难以照顾某些特殊专业和职业比如教师职业的特点和国家整体发展的战略需要,在学生选择专业和职业时不能发挥大学生资助作为国家政策的导向功能。

进大学选择专业和大学毕业后选择职业既紧密联系又有所不同。先来分析学生选择专业,进大学选择专业一般有四个影响因素:进一步学习的知识基础和能力、个人兴趣、专业难易度和将来的就业去向等。将来的就业去向放在下面结合选择职业来分析,这里分析前三个因素。学习基础和能力虽然因人而异,但为了简化分析,这里假定所有学生在这方面基本相同,余下需要认真研究的就是个人兴趣和专业难易度。首先来说个人兴趣。教育学家非常重视学生的个人兴趣,强调要培养学生的个人兴趣,同时根据个人的兴趣进行教学。实际上,根据个人兴趣选择专业的极少数学生固然存在,但是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无所谓对某一个专业有特别强烈的个人爱好,也就是说,专业上的个人兴趣很容易随外界条件比如奖学金的高低而变化。调查结果表明,相当一部分大学生是因为选择了现在的专业而后才在学习过程中慢慢培养了对这个专业的一点兴趣,但是谈不上十分强烈。也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对自己现在所学的专业无所谓喜欢不喜欢,现在的专业对他们来说只不过是一个谋生的手段而已。有鉴于此,如果政府在某些社会发展需要的专业上多放一些奖助学金名额,就有可能激发学生选择这些专业的兴趣,而国家助学贷款之所以不能很好地发挥这种功能,因为国家助学贷款的资助力度不够。其次是专业本身特征对学生选择专业的影响,这种影响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第一,不同专业之间学习起来所费时间和精力不同,一般来说,理工科、医科等专业的学习难度比较大,费时费力,而理工科、医科学生毕业后的工资待遇和就业条件未必胜过人文社会学科。那么,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人们不愿意选择理工科、医科而愿意选择比较容易学习的学科就显而易见了。这是近年来在西方一些国家出现的学生进大学不愿意选理工科专业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可是理工科是一个现代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这方面人才的需求量既大又稳定,为了鼓励学生进入理工科专业学习就需要一些激励和引导措施。由于国家助学贷款难以发挥激励和导向作用,很多国家就设立了专门面向这些学科的奖助学金,以奖励在这些学科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如以助学贷款为主要学生资助形式的美国最近设立了不少这种性质的奖助学金就是明证。[46]第二,随着社会和科学的发展,需要设立一批新学科,但是学生因为缺乏对新学科的认知和对未来就业去向的担心,未必选择这些新学科,这也要求国家设立奖助学金来吸引学生就读这些新学科。

大学毕业生选择职业一般有三个影响因素:知识基础和能力、个人兴趣、收入等物质待遇等。笔者的调查表明,在这三个方面中,毕业后的收入等社会给与大学毕业生的物质待遇是选择职业的主要影响条件,而在知识基础和能力及个人兴趣等方面基本相同的情况下,收入等物质待遇更对选择职业起决定作用。选择职业是从学生的角度来说的,但是从国家整体的角度来看,就是人才和人力资源的配置。一般来说,人力资源的配置可以通过劳动力市场来解决,但是在现实社会中,职业之间的收入差异很大。简单来说,在现实社会中存在着一些个人付出要远远大于报酬的职业。在相同条件下,这类职业自然就不大有人愿意选择。在这种情况下,国家需要采取政策手段尽可能引导大学毕业生的职业选择,把优秀人才吸引到需要他们的岗位上去,比如说提高这些职业的工资补贴。但是这是针对那些不需要特殊技能而仅仅需要一般技能的职业而言,不具有普遍性。对那些就业前需要长时间专业教育和培训的职业而言,仅仅提高在职者的工资并不够,还需要从未来该行业工作者的培养阶段即大学教育阶段就开始抓起。大中小学教师就是这样一个比较特殊的职业。作为国家发展基础的教师队伍需要受过高等教育且比较优秀的人才,但是和同等学历毕业生就业于其他行业相比,大中小学教师的工资和其他社会待遇相对较低。因此,教师这一行业的人才需求不可能完全通过劳动力市场上劳动力需求关系的变化来自行调节,需要国家制定特别政策吸引优秀人才进入这些行业工作。首先是吸引高考学生和在校大学生选择并学习与教师职业相关的专业或课程,为这些行业造就足够的后备人才;其次是促使具有从事教师职业素质和知识技能的毕业生进入教师行业并安心于教育工作。在这方面,国家奖助学金就比国家助学贷款的人才吸引和奖励功能要强大得多,尤其是对家境相对贫寒而学习成绩较优秀的学生来说,更是如此。

二、针对制度弱点的改善措施

日本只有国家助学贷款制度,而没有国家奖助学金制度,这样,国家奖助学金制度所具有的功能就没有相应的制度来完成。为弥补仅仅依靠国家助学贷款制度进行大学生资助所存在的制度上的不足,就必须在整体贷款制度的体系内设计出类似国家奖助学金制度的制度。这就是下面要分析的国家助学贷款还款特别豁免制度。

所谓国家助学贷款还款特别豁免制度,就是国家助学贷款的贷款者只要具备了一定条件就可以获得还款的豁免权而无需归还国家的助学贷款。国家助学贷款还款特别豁免制度有一整套具体的规定,对此将在下面第二节分析。

从制度的完善性上来看,国家助学贷款还款特别豁免制度的出现一方面改善了仅仅依靠国家助学贷款制度进行学生资助的制度上的单调性,弥补了国家助学贷款制度功能上的不足,同时又避免了国家奖助学金制度的缺点。在国家大学生资助制度中,国家奖助学金既有明显的优点,也有相应的缺点。其优点是资助力度大和学生负担轻,其缺点是学生资助一旦发放之后,不管学生将来发展趋势如何或者说出现了问题,已发放的奖助学金都不可能根据现实情况加以追回。也就是说,制度本身比较呆板,在执行过程中不宜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国家助学贷款还款特别豁免制度一方面具有国家奖助学金制度的优点,同时又避免了国家奖助学金制度的缺点,也就是说,国家助学贷款还款特别豁免制度一方面具有国家奖助学金的性质即资助力度较大,另一方面又具有国家助学贷款制度的灵活性即这个资助是否最终给予要根据学生将来的发展和对社会的贡献情况而定。

日本国家助学贷款还款特别豁免制度不是国家助学贷款制度产生之初就具有的,而是随着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而出现和不断完善的。日本国家助学贷款制度创立之初也有还款豁免制度,但那时候仅仅针对突然死亡的国家助学贷款者。现在国家助学贷款还款特别豁免制度的基本框架确立于1953年,此时日本国家助学贷款制度确立已经整整十年,同时又加进去对因身心疾病丧失劳动能力的贷款者的还款豁免。日本实行这一制度的原因非常简单,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作为战败国的日本,整个国家的社会、经济形势一片混乱,出于为国家和社会的迅速发展培养大量急需人才的需要,建立了国家助学贷款特别豁免制度。制度规定,贷款者毕业后只要就业于法律规定的特定行业,并达到一定条件,就可以获得还款豁免的权利。但是有关还款豁免规定的内容随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变化,比如能够获得豁免的职业和工作年限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