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育英会奖学金的选拔方式

育英会奖学金的选拔方式

时间:2022-03-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一节分析了日本育英会奖学金的选拔标准,如上所述,以家庭经济条件和学习成绩为主的标准应该说相对比较合理。日本育英会奖学金的选拔方式一直是根据学生提交的书面资料进行选拔的,但是在一定历史时期也采取了笔试和面试的方式进行学生选拔。在预约申请制恢复以前,日本育英会奖学金采取的是在校申请制,也就是说只有高中和高等学校的在校学生才有资格申请育英会奖学金。

第二节 育英会奖学金的选拔方式

作为社会资源,国家助学资金总是相对有限的,而与此相比,社会对国家助学资金的需要则是相对无限的,因而不可能每个想得到国家助学贷款的人都得到其需要的国家助学资助。这就是说,需要从申请贷款的学生中间进行一定程度的筛选。这种筛选就是选拔,当然选拔的严格程度从学生角度来说就是申请国家助学资助的竞争程度,这种选拔和竞争的程度随国家助学规模(金额和名额)和申请人数两个条件的比值而变化,这个比例在不同时代的不同历史条件下会有所不同。

不仅是国家助学贷款的选拔,其他任何奖助学金的选拔,甚至可以延伸到任何行业中的任何形式的选拔,其实本质都一样,那就是选优。在很多时候,“优”没有客观和绝对的标准,而只有相对和主观的标准,这就要求人们在选优之前先确定一个能够为大家所接受的标准。这里所谓的“优”,就是符合预先规定的通用标准的程度,程度越高,被选拔的可能性就越大。

第一节分析了日本育英会奖学金的选拔标准,如上所述,以家庭经济条件和学习成绩为主的标准应该说相对比较合理。但是,仅仅有合理的标准,并不意味着一定能把符合标准的学生选拔出来,必须制定较好的选拔方式。决定选拔方式的首要问题是要不要通过考试来进行,其次是采取何种考试形式,面试还是笔试。虽然现在日本育英会的选拔方式是通过材料审核而不使用考试的方式来进行,但历史上通过笔试和面试等来进行选拔的方法都采用过。日本育英会奖学金历史上的选拔方式如何,以及如何变化是本节要分析的内容。

通过审核材料即考察的方式进行学生选拔是日本育英会的基本方式,这种方式贯穿了日本育英会国家学生资助的整个发展历史。采取在审核材料的基础上再加以考试的方法只是其发展过程中的一段时间,且只针对某一部分学生的选拔。通过考试进行选拔预约申请者正式开始于1958年,结束于1983年,共实行了25年。如上所述,笔试不是唯一的选拔方式,首先是书面材料选拔,书面材料选拔被称为第一次选拔,与此相对应,笔试或面试选拔就被称为第二次选拔。在25年中,1958—1968年间采取材料审核加笔试方式,1969—1983年间采取材料审核加面试方式。

一、通过笔试进行选拔

日本育英会奖学金的选拔方式一直是根据学生提交的书面资料进行选拔的,但是在一定历史时期也采取了笔试和面试的方式进行学生选拔。不过这里需要注意两点:第一,采取笔试和面试的主要原因不仅仅是笔试和面试这样的选拔方式具有技术上的合理性,更重要的是来自不少外界因素的影响;第二,即使采取笔试和面试方式,笔试和面试的结果也不是唯一的选拔依据,充其量笔试和面试的结果仅仅是依据之一,有时候还是不十分重要的依据。

选拔国家助学贷款资助的合格人选使用笔试方式,出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经济恢复时期。笔试方式出现的原因多种多样,但和采取笔试方式最直接相关的是预约申请制的恢复。预约申请制就是在进入某种教育阶段学习之前申请入学后需要的国家助学资助,日本育英会制度在建立之初一度采用这种方式,后因故取消。在预约申请制恢复以前,日本育英会奖学金采取的是在校申请制,也就是说只有高中和高等学校的在校学生才有资格申请育英会奖学金。预约申请制恢复的原因也多种多样,其主要原因如下:第一,预约申请制是日本育英会制度最初建立时所设想的制度,而在校申请制是战争结束后经济和高等教育发展过渡期的临时应急措施,当社会恢复安定之后,作为制度有恢复原来体系的需求。第二,随着生活的安定加之由于新型学制的快速发展和逐渐稳定,各级学校的升学率开始上升,这样如何保障学生的就学机会就成为重要的社会问题。日本育英会在各地的支部都接到来自于中学校长和家长有关升入高中后助学资助方面的咨询和资助力度不够的抱怨。原有的在校申请一种方式已经不能满足新学制下学生对国家助学贷款的需要,为此,在原有在校申请的基础上,又恢复了曾经采用过的预约申请制度,专门针对新学制下的学生,这种贷款称“特别国家学生助学贷款”,以和在校申请的一般贷款相区别。当然,现行日本国家助学贷款制度中也有一般贷款和特殊贷款的区分,不过这里的一般贷款和特殊贷款和现行制度中的两个概念是不同性质的概念。

采取笔试作为选拔方式有很多需要认真考虑的地方,比如,如何拟定笔试的题目、笔试的时间和地点、笔试的结果和结果的使用等。根据笔试方法的变化,笔试选拔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58年),笔试选拔的试验和开始阶段。主要针对初中毕业生升高中预约申请的申请者(以下简称高中预约申请)。在各都道府县教育委员的帮助下,由日本育英会的各支部负责出题进行考试。以国立教育研究所的研究人员为首,由考试学的专家成立了协议会,制定了选拔特别贷款学生的考试问题制作指南,在指南中叙述了笔试考试的意义和目标,以及国语、数学和理科考题出题的具体例子,以供各个支部出题时参考。

第二阶段(1959—1966年),预约申请制的对象即选拔考试的对象不仅限于将要升入高中的毕业生,也扩大到将要升入大学的高中毕业生群体中(以下简称大学预约申请)。两种类型的预约申请都采取育英会统一命题,全国统一试卷,同一时间考试的方式。但在阅卷时,高中预约申请由日本育英会的各支部负责,而大学预约申请由日本育英会的本部负责。

为了让考试题目更为科学,日本育英会成立了选拔考试出题委员会。该委员会以当时日本育英会的理事和国立教育研究所所长关口隆克为首,由一些考试专家组成。考试委员会拟出的考题数量是实际考试中出现题目量的2—3倍左右。考试委员会先以教育研究者、高中教师、初中教师等20人左右为对象进行模拟考,以把握有关答案、所需要时间、难度、对问题的评判等方面的信息,同时虚心听取文部省视学官和教科书调查官的意见,然后在此基础上决定考题。考试分试卷A和试卷B。试卷A的内容为数学和理科,试卷B的内容为国语。其主要目的不是考掌握的知识,而是想检查将来能力发展的可能性,因此每一年度出题的原则稍有不同,这和对能力的定义和要求有关,在此不再赘述。一类试卷的考试时间一般为90分钟,1959年为80分钟。各卷的满分为100分,但是作为选拔的依据,需要的是两张考卷的合计分。因此,如何计算合计分便成为一个不得不认真考虑的问题。理论上,要看两张考卷的成绩分布状况,如果考生成绩分布不同,必须采取一定的换算公式换算后两者的分数才能相加。但是实际上,除去1961年的大学预约申请考生实行了换算之外,其他年度都使用的是原始分数,这也从另一个方面说明了所出考试题目和试卷整体结构的合理性。

如何使用考试分数进行选拔也是一个重要的技术问题。对高中预约申请学生来说,由于各地区情况不一,必须照顾到各地区的情况。首先是划定合格即最低分数线。合格分数线由所有考试者的成绩分布和计划资助人数决定。某一地区的计划资助人数根据初中第三学年的学生数和该地区居民收入状况决定。由于各地区考生成绩的分布未必和全国一致,所以按照全国的分数来划定地方的合格分数线就有问题。为此,在划定地方合格分数线时,根据分配到的计划人员数,在该地区的考生中从高到低依次进行选拔,达到计划人员数的考生分数即为合格分数线。但同时要保证该地区的最低分数线和全国最低分数线的差异不能超过满分的5%。如果超过5%,就要对该地区的人员进行加减调整,对合格分数线进行微调。对大学预约申请的学生来说,由于是由育英会本部进行阅卷,全国统一进行选拔,所以不用进行这样的调整。

对于预约申请来说,还有一个实际问题,那就是预约申请合格者因各种原因考不上高中和大学,比如志愿填报太高而没有能够被所填的大学录取。如上所述,预约申请的选拔人数是根据计划人数来选拔的,如果升学考试中预约申请合格者落榜的人数过多,就不能完成预约申请的国家计划。为了保证预约申请计划的顺利完成,在选拔预约申请合格者时,就必须预先选拔一些预约申请合格候补者,以便预约申请合格者升学考试落选时,及时把候补者补上去。预约申请合格候补者按照考试成绩排好次序。采取这种制度首先必须预定预约申请者的升学合格率,假定预约申请合格者的升学合格率为70%左右,预约申请合格候补者的升学合格率为55%左右。预约申请合格者如果正式进入高中或大学学习就正式获得了国家助学贷款。但是对于高中预约申请来说,预约申请合格者的升学率几乎在100%,所以实际上没有设定候补者的必要。对于预约申请合格候补者来说,不能获得预约申请的国家助学贷款的可能性也存在,如果不能获得,就作为在校申请者采用。对于在高中最后一学年的学习成绩达到平均4.0以上者,实行免考制度。

考试除了增加学生的心理负担之外,还会增加学生的经济负担,学生就是因为经济困难需要资助才申请国家助学贷款的,所以考试尽可能不要增加这些学生的经济负担。为此在没有其他特殊情况时,考场要安排在学生能够一天内来回的地方,时间要安排在夏季的假期中。平均每个都道府县设置七个考场,全国共计300多个考场。

第三阶段为考试外部委托时期(1967—1968年)。考试出题作为技术性很强的事业需要有关考试的一批专家和专门研究机构,这对日本育英会这样一个机构来说是一个艰巨的任务。为此,1967年日本育英会把高中预约申请选拔的出题任务委托给能力开发研究所,同时使用能力开发研究所研发的升学适应性测验来进行大学预约申请的选拔。

能力开发研究所成立于1963年,这是一个“以广泛开发国民能力为基本方针,以研究高中生的学力、能力的客观测量方法为主,并开发测量试题,对大学升学考试和就业指导作出贡献”为目的的研究机构。建立之后,能力开发研究所就立即开始了升学适应性测验的研究。能力开发研究所的升学适应性测量分两部分:一部分测量将来大学学习所需要的智力中间的语言能力(升学适应性测验1),一部分测量非语言的推理能力(升学适应性测验2)。

虽然升学适应性测验是一种水平测试,而日本育英会特别贷款者的考试是选拔测试,二者有本质不同,但是通过对1963—1965年间参加两种考试的学生的考试成绩的相关分析,发现两者的相关度很高,就决定从1967年起采用能力开发研究所的考试结果作为选拔的成绩依据。

二、通过面试进行选拔

从1969年开始,日本育英会实行通过面试选拔预约申请合格者的方法,这种方法一直延用到1983年。虽然面试出现在笔试方式之后,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其原因不是面试优于笔试而是笔试方法因外界客观原因无法进行下去。这就是能力测量研究所因种种原因于1969年停止了其实施的升学适应性考试。这对日本育英会的事业来说应该是一个不小的打击,因为无法考试就意味着无法选拔特殊贷款的学生,为此作为替代方法开始实行面试选拔。

面试不仅有问答题,还要综合审核学生的各方面条件。面试由三人小组负责,学生分组进行,一组有学生10人左右,面试时间为70分钟左右。日本育英会本部制定了特别贷款学生面试选拔实施指南,根据该指南,由各支部组织面试。面试委员由支部的负责人选择,由支部的领导、支部选拔委员会委员、教育委员会指导主事、支部所在地的国立大学教职员等组成。面试结果由面试委员会开会讨论,结果从是否适合将来的学习出发,把面试结果分为非常适合、适合和不适合三类。面试结果为不适合的学生不能推荐给日本育英会本部。同时由于从教育学的角度上来看,把某些学生评价为“不适合”不利于今后的教育,所以面试委员往往在面试之前进行慎重的材料审核,挑选出几乎和上级划分来的贷款计划学生数差不多的候选者进行面试。[32]

三、通过材料审核进行选拔

如上所述,历史上虽然也存在着笔试和面试等考试方式,但通过审核材料进行选拔一直是一个重要的方式。对于在校申请国家助学贷款的学生,一直采用书面材料审查的方式。现在日本育英会的选拔则完全通过审核材料进行。对这个问题,上面已经分析很多,在此不再赘述,唯一需要分析的是面试的废除和完全采用通过材料审核进行选拔的原因。

面试这一考试方式的废除和预约申请制度所存在的问题有直接关系。预约申请的目的是保障学生的升学机会,让经济困难者免去在接受高等教育时来自经济上的后顾之忧。因而从原则上来说,所有的预约申请合格者在升学后都必须给予国家助学贷款。由于是通过考试选拔而得到的预约申请合格者,从理论上说,预约申请者应该比在校申请者、获得国家助学贷款者应该比非国家助学贷款者的学习能力强、学习成绩好。但是升学之后,实际上发生了预约申请的特别国家助学贷款学生、一般贷款学生和非贷款学生之间学习适应性即能力和成绩之间的逆转。这是开始采取预约申请时一部分日本育英会支部就担心出现的问题。虽然没有出现特别严重的问题,但是既然出现了有违制度存在和延续理论基石的逆转现象,那么对制度本身进行审视就有必要。这样就使预约申请特别国家贷款学生所占比例逐渐缩小,也就是说,在校申请逐渐成为主要方式。随着预约申请制的萎缩,面试作为选拔方式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必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