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法兰克福学派在中国的影响国际学术研讨会

法兰克福学派在中国的影响国际学术研讨会

时间:2022-02-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008年9月23—28日,在德国法兰克福大学举办了由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现代化研究所与法兰克福大学社会研究所及汉学系共同主办的“批判—理论—批判理论:法兰克福学派在中国的影响国际学术研讨会”。法兰克福大学校长出席会议并代表法兰克福歌德大学致辞。中文书名暂定为《法兰克福学派与中国》,于2009年12月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会议商定,第二届“法兰克福学派与中国”学术研讨会2010年将在广州举行。
法兰克福学派在中国的影响国际学术研讨会_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通鉴(2001—2010)下册

2008年9月23—28日,在德国法兰克福大学举办了由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现代化研究所与法兰克福大学社会研究所及汉学系共同主办的“批判—理论—批判理论:法兰克福学派在中国的影响国际学术研讨会”。

这次会议既是中山大学与法兰克福歌德大学校级合作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广州市与法兰克福市缔结姊妹城市20周年纪念活动的一部分,更是探究法兰克福学派与中国甚至亚洲关系的第一次国际会议。法兰克福大学社会研究所现任所长霍耐特(Axel Honneth)教授在大会上做了“法兰克福学派在亚洲的接受史及影响”的开幕演讲,并主持了首场会议。法兰克福大学校长出席会议并代表法兰克福歌德大学致辞。德国“大众基金会”赞助了这次学术盛会,法兰克福大学和中国中山大学也分别拨款资助了这次会议。法兰克福学派第二代的代表之一,《马克思的自然概念》一书的作者,80岁高龄的阿弗瑞德·施密特(Alfred Schmidt)教授主持了会议的一场讨论,并做了重要发言。有来自中国、德国、美国、日本、韩国、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39位专家学者参加了这次盛会。会议围绕“法兰克福学派的批判理论在亚洲(特别是中国)传播和发生影响的历史”、“启蒙和批判之间的现代中国”、“法兰克福学派与中国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法兰克福学派的文化和艺术理论”等专题进行了学术研讨。本所副所长刘森林教授代表中山大学在开幕式上致辞,并在会上做了题为“《启蒙辩证法》与中国虚无主义”的大会发言。中山大学翟振明教授也在大会上做了“性爱与女性自主——中国新旧媒体中匿名的弗洛姆与马尔库塞”的大会发言。此次会议是东亚研究批判理论的学者和德国本土的学者一次较大规模的学术聚会、交流。就批判理论在中国的影响这个主题召开如此规模的研讨会,无论在欧洲还是在亚洲,都尚属首次。通过与法兰克福社会研究所、语言文化学院的这次学术合作,提升了我所国际交流的层次与水平。

会议由中德举办方共同商定。为扩大会议的影响,积淀学术成果,将在会后各自以中文和德文出版精选的大会论文集:德文书名为Die Sehnsucht nach dem ganzen Anderen(《寻求他者:法兰克福学派与中国的关系》),在2009年7月出版。中文书名暂定为《法兰克福学派与中国》,于2009年12月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

会议商定,第二届“法兰克福学派与中国”学术研讨会2010年将在广州举行。会议的议题将更加具有针对性,讨论将更加细致和深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