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成果自观与后续研究设想

成果自观与后续研究设想

时间:2022-03-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照实说,针对教育格言,写如此长篇的专著当属空前。以教育格言作为理论研究对象,本身就是一种创见,这对教育基本理论研究的领域无疑是一种延伸。本书应当说是原创性的,虽然文中参考了前人的诸多外围研究成果,但作为教育格言的本体性研究却属开山行为。

第二节 成果自观与后续研究设想

照实说,针对教育格言,写如此长篇的专著当属空前。以教育格言作为理论研究对象,本身就是一种创见,这对教育基本理论研究的领域无疑是一种延伸。至于在理论上所诠释的教育格言本质、结构与功能,以及对现实状况和策略的探识则属更具体化的事情了,尤为欣慰的是,在教育格言理论体系的建构上,亦做了些尝试和富有建设性的工作。大致说来,研究的新意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研究领域的拓展。专著把教育格言作为教育研究的学术探讨对象,开阔了教育基本理论研究的视域。如果可能的话,完全可以将其作为教育理论的亚学科来对待。演绎这样的思路,可以导引教育学者将教育研究扩展到对名师教育手记、教育案例,甚至教育小说、教育典故、教育寓言以及教育散文等教育事理的言说方式的研究上,探讨其中所包含的教育思想和理论,以此作为教育研究的必要补充。

第二,研究方法上的探索。专著尝试提出了一种综合性的教育理论研究方法——外求内省法。把外在的文献检索和调查研究与内在的语言分析和反思研究有机地结合起来,既避免了单一研究方法所造成的思维局限,又增强了理论分析的灵活性和多向度关照效果。由此而形成的理论认识,不仅具有一定的深度,也必然有一定的操作价值。

第三,学术观点和理论体系的创见。本书应当说是原创性的,虽然文中参考了前人的诸多外围研究成果,但作为教育格言的本体性研究却属开山行为。通观而论,对于教育格言,从概念界定、发展脉络,到结构和功能,再到其现实问题及对待的各种设想和策略等,都进行了个人化的专门论述,特别是对本质的分层剖析属于独到见解,对结构从个别到整体的系统性分析相对新颖,对功能多样化的认识也比较全面而辩证,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建构相对完整的教育格言理论雏形的愿望。

然而也应指出,但凡空前的研究大多相对“幼稚而褊狭”,始料未及的问题也是难以避免的。尽管在导师的教诲和指引下,曾进行了不止一次的修改,专著依然没有达到十分完善的程度。在拙作即付梓印刷之际,回眸研究的历程,审视眼前的成果,自以为仍有不少缺失和遗憾在里面。

第一,文中引用了大量的教育格言材料,目的在于说明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但由于研究是以教育格言作为对象的,对于几乎每一个问题和环节都要收集、筛选和整理许多教育格言,耗费了不少心血,所以在论述上投入精力不够充沛,个别地方带有明显的格言罗列痕迹,论证也显得有些单薄。好在格言本身即有很强的说服力,具有“一言九鼎”之效,所以对于观点还是能够佐证的。

第二,文中涉及的调查对象样本较小,而且抽样仅限于山东省,因而代表性不一定很强。这些对象有些是教育硕士在读生,有些是在校师范生,有些是函授本专科生,有些是研究生课程班学员,有些是中小学校长培训班学员,这些人员以教师为主,社会教育工作者和单纯家长角色人物较少,可能会多少影响结果的有效性,所以只能对研究的成果作一般的和质性的认识,而不能作过于细致的量上的判定。

第三,出于文化的差异及教育格言表述的艺术色彩,加之以各国的教育格言本身所具有的含义比较委婉含蓄,所以解读错误相对容易发生。文中所涉及的外国教育格言多数来自既有的翻译成果,并没有从源头上去考辨。另外,由于地域宽广,外国人现实中对教育格言究竟持什么样的态度,亦未作更多的调查了解,因而对于本书的成果,更适于在本土中领会和运用。

以上所述是本专著的局限所在,希望朋友们在审读时注意。屈原诗云:“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未来的几年内,我仍将在现有基础上,开展更加深入而广泛的后续研究。

第一,组织更大样本和规模的调查,面向山东以外的地区,面向教师身份以外的其他教育者和师范生,在更宽广的范围内进行研究,以摸清现实中人们认识和对待教育格言的真切情况。

第二,总结、梳理和验证已有的教育经验,进一步提炼教育格言,以教育方法类格言为核心,开展具体而深入的探讨,并在此基础上,继续精选样板格言,引导教育者的实践行动,强化研究成果的可操作性和指导上的实效性。

第三,加强教育格言的系统化研究,在教育理论关照下对研究的视域范围予以扩展,适当关注教育手记、教育小说以及教育散文中教育格言的研究,引导文学领域的学者加入到教育理论研究的队伍,并与教育学者和教育实践工作者一道,开展教育格言的合作研究,使教育格言成为教育理论与实践联系的纽带和桥梁,力使教育格言研究成为教育研究新的生长点和亮点之一。

值得说明的是,开展教育格言研究工作的近几年,增进了自己对教育格言的兴趣,反思以往的教育工作经验教训,也形成了一系列格言化的认识,例如:“教师投射在学生身上并将不断延续的,不仅是知识技能,还有理想信念、意志品质、思维方式和做人准则。”“初为人师,靠的是从教的热情和旺盛的精力;继为人师,靠的是平凡的心态和奉献的精神;持为人师,靠的是创新的理念和执著的追求;善为人师,靠的是反思的品质和权变的才能。”“成功的教育者有一个不可忽视的任务,那就是引导优胜者一定要给落伍者留够充裕的道路,给予理解、宽容、仁爱、进步的机会和热望。”“知识技能的掌握渐进而相对系统,道德品质的发展散逸且近于艰涩。”“纪律是学生进步的护栏,自由是学者诞生的热土。”“与其培养一个塞满了庸俗知识的头脑,不如培育一个点缀着澄明智慧的心灵。”“报答老师,因为老师铸就了我的处世哲学和文化品格;感谢学生,因为学生激发了我的教学机智和学术活力。”……这些只言片语固然受传统文化的熏陶,但更多地发自于内心深处和对教育工作的感悟,仅以此与诸位学者和读者朋友共勉。

总之,教育格言是教育者的手中法宝,它可用于承传教育遗产,维护教育情感,体现教育追求,弘扬教育精神,展示教育风采。基于善良人的善良行为的善意的教育经验所凝结成的教育格言,必定能播撒善良的种子,生产善良的人性,收获善良的教育。但愿教育格言能够在教育改革的奋进中受人青睐,并依靠不断运用而稳步发展。教育格言一路从遥远的历史走来,日臻完美。也愿它永葆青春,普度众生,带着诱人的魅力走向永恒。

【注释】

(1)转引自:韩冬梅,孟昭泉.试论格言的分类[J].中州大学学报,1999(2):19-22.

(2)转引自:郭守智.中外教育格言名言解读[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3)转引自:郭守智.中外教育格言名言解读[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4)陆凌寒编译.域外箴言[N].环球时报,2005-11-07(20).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