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古代中国教育格言的辉煌与繁荣

古代中国教育格言的辉煌与繁荣

时间:2022-03-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毫不夸张地说,中国古代教育家的教育格言智慧是异常突出的。可以说,是春秋战国时期政治、经济和文化的自由多元,造就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学术研究氛围,形成了教育思想家众多和教育格言风行的局面,使得这一时期成为中国教育格言发展的鼎盛时期。在中国古代教育家队伍中,孔子无疑是教育格言创造者的典范。荀子的教育格言主要以劝学为特色,其最具影响的言论也是在劝学方面。其中的教育格言精妙绝伦,数目可观。

第二节 古代中国教育格言的辉煌与繁荣

这里首先需作一点必要的说明:尽管在古希腊,西方教育家苏格拉底(Socrates,前470—前399)很早就向人们提出了自己的教育格言,“美德即知识”(7)(《雄辩术原理》),尽管柏拉图(Plato,前427—前347)也早就根据自己的教育经验创立了不朽的教育名句,“与其不受教育,不如不生,因为无知是不幸的根源”(《理想国》),尽管在西方的民间至今依然流传着古希腊富有哲理的教育格言,譬如“如果让奴隶去教育你的孩子,那么,你得到的就不再是一个奴隶,而是两个奴隶”(8),但是,应当认识到,如若谈古代教育格言,西方远不及中国。毫不夸张地说,中国古代教育家的教育格言智慧是异常突出的。为此,谈论古代教育格言,我们坚定地选择了中国而非西方。

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我国教育家们在使用各种文字文献、口传文献时,就不断地创造着格言,编辑着格言。由于格言短小零碎,极少有人将其视为一种教育文体和教育的学术成果。《尚书》、《管子》、《论语》、《大学》、《中庸》、《孟子》、《学记》等,虽然属于以哲学、文学、历史学为主导的一种综合文体,但实际上从其中蕴涵的格言来看,业已标示着教育格言的成熟。它们依托传统文化背景,不断完善教育经验和教育思想,逐渐发展成为一种教育的信仰语言,古代人正是在这种教育格言的指导下展开教育生活的。由于在形式上,格言体句式整齐,讲求声韵,具有便于传诵的特点,无论识字不识字的人,都能说出一二,易于走向大众、深入人心,影响相当广泛,于是,由一组组的教育格言连接起来的文章不免成了广大教育者的百宝箱。可以说,是春秋战国时期政治、经济和文化的自由多元,造就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学术研究氛围,形成了教育思想家众多和教育格言风行的局面,使得这一时期成为中国教育格言发展的鼎盛时期。

《尚书·仲虺之诰》提出“好问则裕,自用则小”,认为喜欢提出问题向别人请教,知识就丰富;自以为是,知识就浅薄。《管子·权修》指出,“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强调教育为终身大事,没有比培养人才更重要的了。这些早已成为重视知识学习和关注教育的不朽格言。

在中国古代教育家队伍中,孔子(前551—前479)无疑是教育格言创造者的典范。作为教育家,孔子教育人的经验,基本上是通过格言来展示的。其杰作《论语》不过万余字,其教育思想的影响却是全球性的。孔子教育格言的内容涉及学习目的、教育方法、管理手段、教师修养等诸多方面。例如,孔子重视乐学多思,形成了以立志向学为主旨的教育格言:“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论语·学而》)“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等等。主张启发诱导,形成了以教育方法为关注点的教育格言:“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强调道德教化,使教育与日常管理有机地联系起来,形成了以德育训导为手段的教育格言:“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重视师德风范,形成了以教师修养为内容的教育格言经典:“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学而》)“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述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所有这些都已成为家喻户晓的至理名言,可以说数量丰赡、哲理深邃、艺术精美。为此,刘勰《文心雕龙·征圣》评价《论语》的艺术特征时说:“夫子风采,溢于格言。”正是这些洋溢着“夫子风采”的格言,给我们留下了探讨学问、教育后人的许多成功经验,成为中华人文精神的核心内容和教育理论的宝贵财富,不可小视或流于戏说。

除孔子以外,孟子(前373—前289)、荀子(前286—前238)也是教育格言创造者的重要代表。孟子的教育格言主要集中在修性、炼意和警觉自律方面,如引导人发善端、行善事的教育格言:“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孟子·告子上》)作为培养目标追求的教育格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为大丈夫。”(《孟子·滕文公下》)强化自我教育的格言:“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天之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孟子·告子上》)等等。荀子的教育格言主要以劝学为特色,其最具影响的言论也是在劝学方面。例如,他强调学贵有恒,提出“学不可以已”。强调学习渐进,“君子学问,不时变化,如蝉蜕壳”。“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强调学必有法,“君子之学也,入乎耳,箸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强调学要善假于外物,“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强调学应关心社会德操,“权利不能倾也,群众不能移也,天不能荡也。生乎由是,死乎由是,夫是之谓德操”。强调学则超越前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所有这些至今都被教育者乃至民众引为学习做人的警句格言。

值得提及的是,《礼记·学记》作为我国乃至世界上最早的教育专著,对我国古代教育思想精华进行了高度的概括总结和提炼加工,比较全面地再现了先秦教育的历史成就。其中的教育格言精妙绝伦,数目可观。譬如:“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善答问者,如撞钟,叩之以小者则小鸣,叩之以大者则大鸣,待其从容,然后尽其声”。如此等等皆已成为世界教育的格言名句,充分而有力地体现了我国古代教育格言的修辞艺术和永恒魅力。可以说,当今的优秀教育思想多出于此。

在以儒家为代表的传统教育思想的熏陶下,历代教育者秉承历史的经典,主动实践,继续不断地创造着新的教育格言。其成就突出者有董仲舒、韩愈、朱熹、王守仁、王夫之和黄宗羲等。

汉代的董仲舒(前179—前104)重视学校教育的作用,“太学者,贤士之所关也,教化之本原也”。认为帝王按“天道”统治人民,当以德教为主,刑罚为辅。“教,政之本也;狱,政之末也。”“仁之法在爱人,不在爱我;义之法在正我,不在正人。”(《春秋繁露·仁义法》)这些都很好地概括了教育与政治、教育与法治的关系,成为政法教育的格言。

唐代韩愈(768—824)的教育格言多表现在对教师的论述中。他认为人才总有,关键在于识别和扶持,于是就有了“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进学解·师说》)的格言;提倡勤奋刻苦、独立思考,于是有了“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昌黎文集》)的格言;重视师道和学无常师,于是有了“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以及“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进学解·师说》)等教育格言。正是有了这些教育格言的引领,成就了他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于是才有了“讲评孜孜,以磨诸生,恐不完美,游以恢笑啸歌,使皆醉义忘归”的境界。

宋代的朱熹(1130—1200)提倡熟读精思,认为“诵得熟,方能通晓;若诵不熟,亦无可思索”。其诗云,“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观书有感》)就是例证。朱熹还曾借用古代教育格言作白鹿洞书院的学规,要求学生严格遵守。“五教之曰: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为学之序: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修身之要:言忠信,行笃敬,惩忿窒欲,迁善改过。”“处事之要: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接物之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行有不得,反求诸己。”(《朱文公文集·白鹿洞书院揭示》)由此形成了他整理后的教育格言系列。

明代的王守仁(1472—1528)一直坚信人是有“良知”的,认为“人之不善虽若象焉犹可改”,以发展的眼光看待过错,并留下了“不贵于无过,而贵于能改过”(《改过》)的格言。他正式提出“知行合一”,认为“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真知即所以为行,不行不足谓之知”。倡导“事上磨炼”,认为“若只好静,遇事便乱,终无长进;那静时功夫,亦差似收敛,而实放溺也”。重视“省察克治”,认为“无事时将好色好货好名等私逐一追究搜索出来,定要拔去病根,永不复起,方始为快”(《王阳明全集》)。这些也都可以看做准格言式的语言。

清代的王夫之(1619—1692)认为教与学重点不同,“推学者之见而广之,以引之于远大之域者,教者之事也。引教者之意而思之,以反求于致此之由者,学者之事也”(《读四书大全说·卷三》)。强调学习与思考相互促进,“学非有碍于思,而学愈博则思愈远;思正有功于学,而思之困则学必勤”(《四书训义·卷六》)。这正是发展了的儒家教育格言。

所有这些教育格言都是中国教育史的宝贵遗产,它们一方面对其前人的治学经验和教训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概括总结,另一方面也是教育家们自己治学感受和体验的结晶。这些教育格言体现了儒家教育思想的精华,反映了中国传统教育思想的一致性和整体延续性。虽然在儒家学派以外,还有诸如体现墨家、法家、阴阳家等学派教育思想的教育格言,如墨子的“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其入者变,其色亦变”。但凡与儒家思想相协调者,自不必言,凡与儒家思想不协调者,无论如何都难以与儒家教育相抗衡,因而其格言显得苍白无力,不成气候。

总之,中国有着悠久绵延、辉煌灿烂的文化传统。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言:“我国先秦诸子如老子、孔子、孟子、庄子、墨子、杨子、荀子都能凭着自己的经验发表文字,故有独到的议论。”(9)这些议论多已成为流传百世的格言。表现在教育方面亦不乏独到精辟之语,并发展为以儒家思想为主流的教育格言。令人遗憾的是,亦如王守仁在明代就感悟到的那样:“今吾师之殁,未及三纪,而格言微旨渐觉沦晦,岂非吾党身践之不力,多言有以病之耶?学者之趋不一,师门之教不宣也。”(10)至于现在,则更令人心寒了。有人甚至在翻译西方著作时,将孟子(Mencius)译为“门修斯”,把自己的祖先误作西方学术先驱;将孟子所引用的孔子的话(此指《孟子·万章章句上》中的引文“子曰:天无二日,民无二王”),看成是西方哲人的格言,这确是一个极其严峻的现实问题。(11)此类问题应该引起我们高度的警惕,在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对传统作必要的重新审视和调整本无可非议,问题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不应当是彻底遗忘和丢弃。就此回归到我们的论题上,笔者以为,对于那些堪作教育格言的精华,最好还是采取留存和吸纳的态度,不仅要尽力为其美言喝彩,而且要设法使其得到发扬光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