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自创警句格言

自创警句格言

时间:2022-01-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毛泽东文章的语言鲜活隽永,富有创造性。然而,毛泽东在说明“工作”这个概念时,的确让人刮目相看:什么叫工作,工作就是斗争。在毛泽东的哲学著作中,《实践论》和《矛盾论》无疑是两篇代表作。哲学问题比较抽象,毛泽东恰恰能用精粹的警句格言把比较抽象的哲学道理讲得浅显明白,易懂易记。然而毛泽东毕竟是大手笔。

毛泽东文章的语言鲜活隽永,富有创造性。他笔下产生了数不清的警句格言。赏读他的文章,总让人感到有一股激情扑面而来。

(一)《关于重庆谈判》中的格言警句

《关于重庆谈判》一文,是毛泽东参加重庆谈判返回延安后,在延安干部会上所做的报告。在宣讲今后工作时,毛泽东的语言丝丝入扣,警句不断,干部们听得聚精会神。

毛泽东在十分严肃的话题中,创造出不少的警句格言。

“工作”一词极其普通,很难给人带来视觉冲击。围绕这个概念,难道还能说出什么“彩儿”来?然而,毛泽东在说明“工作”这个概念时,的确让人刮目相看:

什么叫工作,工作就是斗争。那些地方有困难、有问题,需要我们去解决。我们是为着解决困难去工作、去斗争的。越是困难的地方越是要去,这才是好同志。[7]

这里,毛泽东用精当质朴、简洁明了的语言说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共产党人和革命者不是为了做官发财享清福的,应当永远工作在最艰苦最困难的岗位上。

接着,毛泽东针对怎样对待艰苦工作的问题,生动形象地指出:

艰苦的工作就像担子,摆在我们的面前,看我们敢不敢承担。……担子有轻有重。有的人拈轻怕重,把重担子推给人家,自己拣轻的挑。这就不是好的态度。有的同志不是这样,享受让给人家,担子拣重的挑,吃苦在别人前头,享受在别人后头。这样的同志就是好同志。[8]

毛泽东这些脍炙人口的格言警句,早已成为我们生活和工作中面对困难时的口头禅。

密切联系群众,走群众路线,是毛泽东历来倡导的一种工作方法,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毛泽东非常痛恨那些高高在上、对人民的疾苦漠不关心的人;他一生最高兴的事情,就是与普通人民群众在一起,与他们同呼吸、共命运。你看,他这样写道:

我们共产党人好比种子,人民好比土地。我们到了一个地方,就要同那里的人民结合起来,在人民中间生根、开花。[9]

这么精辟深刻、情真意切、形象传神的语言,读过之后,内心会被深深地打动。人民是我们的衣食父母,人民是我们的力量源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事业,每时每刻都离不开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否则,就不会有今天的胜利成果。

毛泽东的文章语言,充满神奇的力量,给人以巨大的鼓舞。他的警句更是如此。

在文章结尾部分,毛泽东连续创造了许多警句,令人目不暇接。请看:

世界是在进步的,前途是光明的,这个历史的总趋势任何人也改变不了。

世界上没有直路,要准备走曲折的路,不要贪便宜。

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我们面前困难还很多,不可忽视。我们和全体人民团结起来,共同努力,一定能够排除万难,达到胜利的目的。[10]

这些警句,闪耀着毛泽东的辩证法思想的光芒,凝结着催人奋进的力量。

毛泽东告诉我们,任何事物的发展变化,特别是正义的事业,都要经历一个艰难曲折的过程,切不可贪图捷径、贪图一帆风顺、贪图轻易取得成功。革命事业没有平坦大道可走。所以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准备经受困难和挫折的严峻考验,要做最坏的打算,争取最好的结果。

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些警句,在中国革命尚处于黎明前的黑暗的时候,对于全党和全中国人民起到了极大的鼓舞和鞭策作用。

中国革命如此,人生何尝不是如此呢?

要知道,世上无坦途,人生多磨难。在前进的道路上,无论有多少坎坷,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我们的信心总不能磨灭,理想与希望之光是世上最明亮的光源。我们越是在困难的时候,越需要在自己的内心点燃一盏心灯,用它激励我们挑战困难,用它照亮我们充满曲折的人生旅途。

(二)《实践论》《矛盾论》中的格言警句

在毛泽东的哲学著作中,《实践论》和《矛盾论》无疑是两篇代表作。这里不仅熔铸了毛泽东深邃系统的哲学思想,也展示着毛泽东超凡的语言创造才能,他的警句格言深刻地启迪着人们的思想,震撼着人们的心灵。

翻开《实践论》这篇哲学论文,可以发现许多毛泽东创造的警句格言。

知识无处不在。然而,怎样对待知识呢?自古以来有数不清的先贤圣哲发表过高论。其实,知识的问题,不仅仅是知识本身的问题,还是一个认识论和方法论问题,或者说是一个哲学领域的问题。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毛泽东创造了脍炙人口的警句。他写道:

知识的问题是一个科学问题,来不得半点的虚伪和骄傲,决定地需要的倒是其反面——诚实和谦虚的态度。[11]

这就是说,知识是实实在在的东西,我们要用诚实和谦虚的态度来对待知识、学习知识和运用知识。难道这不是真理吗?哪一个饱学之士不是依靠老老实实的态度刻苦学习呢?在知识的问题上,不想下一番苦功夫,企图耍小聪明,投机取巧的人,永远也不会成为真正学识渊博的人。

庄子说道:“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那么,如何获取知识呢?当然是靠刻苦学习、亲身参加实践活动,这是尽人皆知的道理。然而毛泽东不是干巴巴地讲这些大道理,而是运用比喻方法,把道理讲得生动形象,言简意赅。

你看,他是这样写的:

你要有知识,你就得参加变革现实的实践。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变革梨子,亲口吃一吃。[12]

这简直就是一句大白话!人们都知道梨子爽口好吃,但是,一个从未吃过梨子的人,怎能知道它是酸是甜,是硬是软?这道理太简单了!然而仔细琢磨,就会发觉,原来毛泽东创造了一句至理名言。他正是以这种妇孺皆知的生活常识作比喻,深入浅出,生动形象地说明了理论和实践的关系。正如他下面所说的那样:“你要知道革命的理论和方法,你就得参加革命”。至今,毛泽东独创的“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变革梨子,亲口吃一吃”的警句,已经成为“实践出真知”的哲学观点的代用语。

真理是客观存在的,但靠什么标准来判断真理和谬误呢?毛泽东写道:“只有人们的社会实践,才是人们对于外界认识的真理性标准。”

他还说:

判定认识或理论之是否正确,不是依主观上觉得如何而定,而是依客观上社会实践的结果如何而定。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的实践。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之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13]

这些看似简单普通的语言,实际上凝聚着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的根本特征的深刻见解,也是指导中国共产党人开辟革命道路、纠正自身失误,领导革命斗争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思想武器。其中被概括成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警句,在中国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思想解放运动中发挥了历史性、决定性的作用。

哲学问题比较抽象,毛泽东恰恰能用精粹的警句格言把比较抽象的哲学道理讲得浅显明白,易懂易记。比如在说明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时,毛泽东写道:

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它。感觉只解决现象问题,理论才解决本质问题。[14]

这句话科学地回答了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区别与联系问题,说明了它们在人类认识过程中所处的不同地位和所具有的不同功能。

在说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时,毛泽东又是出语惊人:

要完全地反映整个事物,反映事物的本质,反映事物的内部规律性,就必须经过思考作用,将丰富的感觉材料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改造制作工夫,造成概念和理论的系统,就必须从感性认识跃进到理性认识。[15]

学过哲学的人都知道,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认识过程中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两个阶段,从感性阶段上升到理性阶段有着内在的规律性。这个过程描述起来很费笔墨。然而毛泽东毕竟是大手笔。经过一番锤炼,他仅仅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这16个字就把认识过程高度概括出来,不仅言简意赅、对仗整齐,而且朗朗上口、易懂好记。现在,这16个字在人们摸索思维规律、写作规律的过程中,在人们调查研究、判断是非的过程中,在人们进行科学实验、探讨未知的过程中,常常被广泛引用,已经成为一种科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

毛泽东在《实践论》一文中创造的警句真不少。

在论述认识的能动作用时,他写道:“马克思主义看重理论,正是,也仅仅是,因为它能够指导行动。”

接着,他还指出:

如果有了正确的理论,只是把它空谈一阵,束之高阁,并不实行,那末,这种理论再好也是没有意义的。认识从实践始,经过实践得到了理论的认识,还须再回到实践中去。[16]

这些精辟的语言说明,认识的能动作用不仅表现在可以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更重要的是还表现在从理性认识再应用到革命实践的这个飞跃。

在谈到实践和认识的关系时,毛泽东又创造了下面的警句:

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17]

这些简洁生动的独创性语言,鲜明突出地体现了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的本质特征,凝结着毛泽东的巨大智慧。

《矛盾论》是《实践论》的姊妹篇。

在论述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时,毛泽东围绕“内外因论”创造了这样的警句:“唯物辩证法认为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毛泽东以哲学家特有的睿智,高度概括地说明了内因和外因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的不同作用。然后,他又形象地说:

鸡蛋因得适当的温度变化为鸡子,但温度不能使石头变为鸡子,因为二者的根据是不同的。[18]

鸡蛋与石子原本是风马牛毫不相干的东西,然而,经过毛泽东独具匠心的巧妙安排,它们在遇到温度后的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鸡蛋变成了鸡子,石头仍旧是石头,却又把它们联系在一起,进一步阐明了内因在事物变化过程中的决定性意义。

这种奇思妙想,这样的警句格言,源自毛泽东的深邃智慧和精湛的写作方法。可以确信,读过《矛盾论》的人,都必定会对毛泽东创造的这两个警句记忆犹新,终生难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