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心肌梗塞心力衰竭怎么治疗

心肌梗塞心力衰竭怎么治疗

时间:2022-03-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弥漫性心肌炎或合并心包炎的患者心影增大,心搏减弱,严重者惊愕间肺淤血或肺水肿。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必须建立在有心肌炎的证据和病毒感染的证据基础上。④用聚合酶链反应法从粪便、血清或心肌组织中检出病毒RNA。⑤心肌活检,从取得的活组织做病毒检测,病毒学检查对心肌炎的诊断有帮助。

病毒性心肌炎是病毒感染引起的心肌炎症病变,以柯萨奇B组病毒最多见。

一、临床表现

1.症状 起病前3周内常有病毒感染前驱症状,随后出现心悸、胸痛,重症者心力衰竭及各种心律失常。

2.体征 可有心脏扩大,与发热程度不平行的心动过速,可听到第三心音或杂音,或有肺部啰音、肝大等心力衰竭体征。

二、辅助检查

1.实验室检查 白细胞计数可升高,急性期红细胞沉降率可增速,部分患者血清心肌酶增高。各种测定项目中,以心肌肌钙蛋白I或肌钙蛋白T的定量测定、心肌肌酸磷酸激酶(CK-MB)的测定和定量增高最有诊断价值。

2.心电图

(1)ST-T变化:T波倒置或减低常见,ST段可有轻度移位。

(2)心律失常:除窦性心动过速与窦性心动过缓外,异位心律与传导阻滞常见。

3.X线检查 局灶性心肌炎无异常变化。弥漫性心肌炎或合并心包炎的患者心影增大,心搏减弱,严重者惊愕间肺淤血或肺水肿

4.超声心动图 左心室扩张多不明显,可有收缩或舒张功能异常、节段性及区域性室壁运动异常、室壁厚度增加、心肌回声反射增强和不均匀、右心室扩张运动异常。

5.核素检查 2/3患者可见左心室射血分数减低。

6.病毒学检查 包括从咽拭子或粪便或心肌组织中分离处病毒,血清中监测特异性抗病毒抗体滴定度,从心肌活检标本中用免疫荧光法找到特异性抗原或电镜下发现病毒颗粒,以及用PCR从粪便、血清、心肌组织中检测病毒RNA。

三、诊断

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必须建立在有心肌炎的证据和病毒感染的证据基础上。胸闷、心悸常可提示心脏波及,心脏扩大、心律失常或心力衰竭为心脏明显受损的表现,心电图上ST-T改变与异位心律或传导障碍反映心肌病变的存在。病毒感染的证据有以下几点:①有发热、腹泻或流感症状,发生后不久出现心脏症状或心电图变化。②血清病毒中和抗体测定阳性结果,由于柯萨奇B病毒最常见,通常检测此组病毒的中和抗体,在起病早期和2~4周各取血标本一次,如二次抗体效价显示4倍上升或其中一次≥1∶640,可作为近期感染该病毒的依据。③咽、肛拭病毒分离,如阳性有辅助意义,有些正常人也可阳性,其意义需与阳性中和抗体测定结果相结合。④用聚合酶链反应法从粪便、血清或心肌组织中检出病毒RNA。⑤心肌活检,从取得的活组织做病毒检测,病毒学检查对心肌炎的诊断有帮助。

四、治疗

1.一般治疗

(1)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尽早卧床休息,可以减轻心脏负荷:①有严重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的患者,卧床休息1个月,半年内不参加体力活动;②无心脏形态功能改变者,休息半个月,3个月内不参加重体力活动。

(2)抗病毒治疗:①α干扰素能够阻断病毒复制和调节细胞免疫功能;② 黄芪可有抗病毒、调节免疫功能,对干扰素系统有激活作用;③细菌感染是病毒性心肌炎的条件因子,在治疗初期应常规应用青霉素或克林霉素静脉滴注1周。

(3)保护心肌疗法:心肌炎时,自由基产生增多,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下降,自由基加重心肌细胞损伤。①维生素C具有保护心肌不受自由基和脂质过氧化损伤作用;② 辅酶Q10参与氧化磷酸化及能量的生成过程,并有抗氧自由基及膜稳定作用;③曲美他嗪通过抑制游离脂肪酸β氧化,促进葡萄糖氧化,利用有限的氧,产生更多ATP,增加心脏收缩功能。

(4)免疫抑制药治疗:在心肌炎早期患者出现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严重室性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心脏扩大伴心力衰竭等严重并发症,此时存在免疫介导心肌损害,可以短期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

2.对症治疗 出现心力衰竭者,按常规心力衰竭治疗,但洋地黄用量偏小,贝那普利5~10mg或培哚普利2~4mg或咪达普利5~10mg 口服,每日1次。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者,使用临时体外起搏器,不能恢复者安装永久心脏起搏器。根据心律失常情况选择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