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心肌梗死引起心力衰竭怎么治疗

心肌梗死引起心力衰竭怎么治疗

时间:2022-03-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肺源性心脏病主要是由于支气管-肺组织,胸廓或肺动脉系统病变所致肺血管阻力增加,产生肺动脉高压等多种因素引起的心脏病。体检可有明显肺气肿征。部分病例因肺气肿使胸膜腔内压升高,阻碍腔静脉回流,可见颈静脉充盈。是肺心病死亡的首要原因。4.休克 肺心病休克并不多见,一旦发生,预后不良。也可见右束支传导阻滞及低电压图形,可作为诊断肺心病的参考条件。

肺源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主要是由于支气管-肺组织,胸廓或肺动脉系统病变所致肺血管阻力增加,产生肺动脉高压等多种因素引起的心脏病。根据起病缓急和病程长短,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类,临床上以后者多见。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是由于肺组织、肺动脉血管或胸廓的慢性病变引起肺组织结构和功能异常,产生肺血管阻力增加,肺动脉压力增高,使右心扩张、肥大、伴或不伴右心衰竭心脏病,并排除先天性心脏病和左心病变引起者。1992年部分地区农村调查患病率0.442%。

(一)病因

按原发病的不同部位,可分为:

1.支气管、肺疾病。

2.胸廓运动障碍性疾病。

3.肺血管疾病。

4.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二)临床表现

本病发展缓慢,临床上除原有肺、胸疾病的各种症状和体征外,主要是逐步出现肺,心功能衰竭以及其他器官损害的征象。按其功能的代偿期与失代偿期进行分述。

1.肺、心功能代偿期(包括缓解期) 此期主要是慢阻肺的表现。体检可有明显肺气肿征。心浊音界常因肺气肿而不易叩出。心音遥远,但肺动脉瓣区可有第二心音亢进,提示有肺动脉高压。三尖瓣区出现收缩期杂音或剑突下示心脏搏动,多提示有心室肥厚、扩大。部分病例因肺气肿使胸膜腔内压升高,阻碍腔静脉回流,可见颈静脉充盈。又因膈下降,使肝浊音界及下缘明显地下移,应与右心衰竭的肝淤血征相鉴别。

2.肺、心功能失代偿期(包括急性加重期) 本期临床主要表现以呼吸衰竭为主、有或无心力衰竭。

(三)并发症

1.肺性脑病 是由于呼吸功能衰竭所致缺氧、二氧化碳潴留而引起精神障碍、神经系统症状的一种综合征。是肺心病死亡的首要原因。

2.酸碱失衡及电解质紊乱

3.心律失常 多表现为房性早搏及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其中以紊乱性房性心动过速最具特征性。

4.休克 肺心病休克并不多见,一旦发生,预后不良。发生原因有:①感染中毒性休克;②失血性休克,多由上消化道出血引起;③心源性休克,严重心力衰竭或心律失常所致。

5.消化道出血

6.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

(四)实验室检查

1.X线检查 除肺、胸基础疾病及急性肺部感染的特征外,尚可有肺动脉高压征,如右下肺动脉干扩张,其横径≥15mm;其横径与气管横径之比值≥1.07;肺动脉段明显突出或其高度≥3mm;右心室增大征皆为诊断肺心病的主要依据。

2.心电图检查 主要表现有右心室肥大的改变,如电轴右偏,额面平均电轴≥+90°,重度顺钟向转位,RV1十SV5≥1.05mV及肺型P波。也可见右束支传导阻滞及低电压图形,可作为诊断肺心病的参考条件。

(五)诊断

根据1977年我国修订的“慢性肺心病诊断标准”,患者有慢支、肺气肿、其他肺胸疾病或肺血管病变,因而引起肺动脉高压、右心室肥大或右心功能不全表现,并有心电图、胸部X线表现、超声心动图可以作出诊断。

(六)鉴别诊断

本病须与下列疾病相鉴别: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②风湿性心瓣膜病;③原发性心肌病。

(七)治疗

1.急性加重期 积极控制感染;通畅呼吸道,改善呼吸功能;纠正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控制呼吸和心力衰竭。

(1)控制感染:参考痰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选择抗生素。在还没有培养结果前,根据经验选用抗生素;

(2)通畅呼吸道:纠正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

(3)控制心力衰竭:肺心病心力衰竭的治疗与其他心脏病心力衰竭的治疗有其不同之处,因为肺心病患者一般在积极控制感染,改善呼吸功能后心力衰竭便能得到改善。但对治疗后无效的较重病人可适当选用利尿、强心或血管扩张药;

利尿药:原则上宜选用作用轻,小剂量的利尿药。利尿药应用后出现低钾、低氯性碱中毒,痰液黏稠不易排痰,应注意预防。

强心药:由于慢性缺氧及感染,对洋地黄类药物耐受性很低,疗效较差,且易发生心律失常,这与处理一般心力衰竭有所不同。强心药的剂量宜小,一般约为常规剂量的l/2或2/3量,同时选用作用快、排泄快的强心药。应用指征是:①感染已被控制,呼吸功能已改善,利尿药不能取得良好的疗效而反复水肿的心力衰竭病人;②以右心衰竭为主要表现而无明显急性感染的病人;③出现急性左心衰竭者。

(4)加强护理工作

2.缓解期 原则上是采用中西医结合的综合措施,增强病人的免疫功能.去除诱发因素,减少或避免急性加重期的发生。

3.加强营养

(八)转诊指征

肺、心功能失代偿期(包括急性加重期)应转诊到医院进行专科治疗。

(九)预防、康复治疗与保健

1.预防 主要预防引起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支气管、肺、肺血管及其他疾病。

2.健康教育及健康指导 提倡戒烟,积极防治原发病的诱发因素,如呼吸道感染。

3.康复指导 倡导群众性体育活动,增强抗病能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