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时间:2022-03-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党的十八大报告重申“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以此引领教育工作全局,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从全局来看,这将是继续筑牢教育事业发展基础、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客观需要,也是推动我国2020年进入人才强国和人力资源强国行列的重要支撑。人民满意的教育,应当是协调发展的教育。同时,还要积极调动社会支持教育事业的积极性,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兴办教育,在人民群众的关心、参与和支持下,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一)政策导向和理论观点

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办好学前教育,均衡发展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积极发展继续教育,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合理配置教育资源,重点向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倾斜,支持特殊教育,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水平,积极推动农民工子女平等接受教育,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兴办教育。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师德水平和业务能力,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

(二)存在问题和原因分析

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事业取得巨大成就。教育的发展极大提高了全民族素质,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民生改善作出了重大贡献。同时也应看到,当前教育还不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接受良好教育的要求,特别是教育公平问题还很突出。不论是很多家长头疼的“择校”,还是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同城”苦恼;不论是学前适龄儿童“入园难”,还是不同地区考生接受高等教育机会不公平……这些都与教育公平息息相关,反映出城乡、地区和校际之间教育发展的不平衡,以及不同群体之间接受优质教育机会的不均等。

一是经济发展不平衡。由于自然条件、历史基础和具体政策等多种原因,我国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大。发展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的责任主要在地方,地方的教育水平直接受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制约,区域和城乡之间发展的差距必然带来教育发展的差距。

二是资源配置不合理的限制。目前,城市和发达地区集中了大多数优质教育资源,而农村和边远贫困地区则相对稀缺。即便在同一城市,不同学校占有的资源也存在巨大差距。虽然国家已取消了重点学校制度,但很多地方名校的“名牌效应”依然存在,加剧着教育资源配置的失衡。

三是制度改革滞后的掣肘。目前,我国教育发展中,一些不利于教育公平的体制机制障碍还没有完全消除,一些促进教育公平的机制还未建立。例如,城乡中小学教师编制和工资待遇缺少同一标准;教师合理流动制度、省级政府统筹管理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的机制还不完善;城乡分治的户籍制度,造成了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教育问题。

四是教育投入不足的制约。尽管近年来教育投入大幅增长,但是与教育发展的需求还有较大差距。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一直偏低,尚未达到4%的目标。这制约了教育条件的改善和优质教育资源的扩展。

此外,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群众更加重视教育,把教育作为一种重要的家庭“投资”,都希望孩子能接受高质量的教育。这造成优质教育资源供需矛盾凸显,使教育公平问题更加突出。

(三)对策措施和答题思路

教育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党的十八大报告重申“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以此引领教育工作全局,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深入贯彻落实这一要求,需要把握以下三个关键举措。

◆继续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重申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按照中央的部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各地区各部门需要把优先发展教育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以更大的决心、更多的财力、更多的精力支持教育事业,加强教育宏观政策和发展战略研究,制订符合本地实际的教育发展规划和政策措施,及时研究解决教育改革发展的重大问题和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切实保证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优先安排教育发展、财政资金优先保障教育投入、公共资源优先满足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需要,并尽快形成科学规范的制度。从全局来看,这将是继续筑牢教育事业发展基础、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客观需要,也是推动我国2020年进入人才强国和人力资源强国行列的重要支撑。

◆推动各级各类教育事业协调发展

人民满意的教育,应当是协调发展的教育。为此,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了教育协调发展的两大重点:一是明确目标任务,再次强调“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这是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所在,也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的本质要求。二是优化结构布局,党的十八大报告着眼于适应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需求,要求“办好学前教育,均衡发展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积极发展继续教育,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为各级各类教育相互沟通衔接、更加协调发展指明了重点方向。

◆把提高质量、促进公平作为重要任务

人民满意的教育,应当是更高质量、更加公平的教育。按照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新要求,今后要从人民群众最关心的两大关键环节入手。一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要以人才培养体制改革为核心,系统推进考试招生制度、现代学校制度、管理体制、办学体制、投入保障制度改革,重点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加快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搭建终身学习“立交桥”,为广大适龄青少年和成人学习者提供更多良好教育机会。二是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教育资源特别是公共教育资源,要重点向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倾斜,支持特殊教育,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水平,健全从学前教育到研究生阶段的国家资助政策体系,积极推动农民工子女平等接受教育,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同时,还要积极调动社会支持教育事业的积极性,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兴办教育,在人民群众的关心、参与和支持下,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