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耳的解剖生理概要

耳的解剖生理概要

时间:2022-03-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岁以下的婴儿外耳道几乎为软骨所组成。新生儿外耳道由纤维组织所组成,故较狭窄而塌陷。前方经咽鼓管与鼻咽相同,后方经鼓窦入口与鼓窦和乳突气房相通。外壁主要被鼓膜占据,介于鼓室和外耳道之间。上壁又名鼓室盖,与颅中窝的大脑颞叶分隔。上方以鼓窦盖与颅中窝相隔。3.内耳 内耳又名迷路,埋藏于颞骨岩部,按解剖和功能分为前庭、半规管和耳蜗三部分。椭圆囊和球囊主要感受直线加速度,维持人体平衡。

(一)耳的应用解剖

耳分为外耳、中耳和内耳(图4-1)。

1.外耳 耳郭和外耳道统称为外耳。

(1)耳郭:主要由弹力软骨构成支架,被覆软骨膜和皮肤。

(2)外耳道:起自外耳道口,向内止于鼓膜,由软骨部和骨部组成,全长2.5~3.5cm。成年人外耳道外1/3为软骨部,内2/3为骨部。软骨部皮肤有耵聍腺、毛囊和皮脂腺,是耳疖的好发部位。1岁以下的婴儿外耳道几乎为软骨所组成。新生儿外耳道由纤维组织所组成,故较狭窄而塌陷。

2.中耳 中耳介于外耳和内耳之间,由鼓室、鼓窦、乳突和咽鼓管组成。

(1)鼓室:为鼓膜与内耳外侧壁之间的含气腔。前方经咽鼓管与鼻咽相同,后方经鼓窦入口与鼓窦和乳突气房相通。鼓室内容物包括听骨、韧带和肌肉。锤骨、砧骨和镫骨相连接而形成听骨链。锤骨柄连接鼓膜,镫骨足板借环韧带连接于前庭窗。鼓室腔的形状不规则,大致可分为外、内、前、后、上、下6个壁。

外壁主要被鼓膜占据,介于鼓室和外耳道之间。鼓膜(图4-2)为椭圆形、半透明之薄膜。鼓膜分两部分,其上方小部分称松弛部,薄而松弛,其余大部分称紧张部,此部前下方有一个三角形的反光区,称光锥。内壁即内耳的外壁。前壁的上部有两个开口,上有鼓膜张肌半管的开口,下有咽鼓管半管的鼓室口。下部与颈内动脉相隔。后壁又名乳突壁,上部有鼓窦入口,鼓室借此和乳突相通。上壁又名鼓室盖,与颅中窝的大脑颞叶分隔。下壁为狭小的薄骨板,与颈静脉球分隔。

图4-1 外耳、中耳和内耳关系示意图

(2)鼓窦:为鼓室后上方的含气腔,其前方通向鼓室,向后连通乳突气房。上方以鼓窦盖与颅中窝相隔。后壁借乳突气房与乙状窦和颅后窝相隔。内壁前部有外半规管凸和面神经管凸。

(3)乳突:位于鼓室的后下方,内含有似蜂窝样、相互连通的气房。根据气房发育程度,乳突可分为4种类型:气化型、板障型、硬化型、混合型。

(4)咽鼓管:为沟通鼓室与鼻咽的管道,成年人全长35mm。咽鼓管鼓室口起于鼓室前壁,向内、下、前方斜行止于鼻咽侧壁的咽鼓管咽口。当张口、吞咽、呵欠时,咽口开放,以保持鼓室内、外气压平衡。

图4-2 右耳正常鼓膜像

重点提示

小儿咽鼓管短而宽,接近水平,因此小儿的咽部炎症容易经咽鼓管感染到中耳引起中耳炎。

3.内耳 内耳又名迷路,埋藏于颞骨岩部,按解剖和功能分为前庭、半规管和耳蜗三部分。从组织学上分为骨迷路和膜迷路。膜迷路位于骨迷路之内,骨迷路与膜迷路之间充满外淋巴,膜迷路含有内淋巴。内、外淋巴互不相通。

图4-3 骨迷路

(1)骨迷路:为骨性结构,包括耳蜗、前庭和骨半规管(图4-3)。

(2)膜迷路:借纤维束悬浮于外淋巴液中。由椭圆囊、球囊、膜蜗管及膜半规管组成,各部相互连通。位于基底膜上的螺旋器又名Corti器,是听觉感受器。椭圆囊和球囊,感受位觉,是平衡感受器。

(二)耳的生理

耳主要的生理功能是听觉和维持身体平衡。

1.听觉功能 声波通过空气传导和颅骨传导传进内耳,正常情况下,以空气传导为主。

(1)空气传导:空气传导过程可简示如下:

(2)骨传导:声波直接经颅骨传导致使外、内淋巴液发生波动,由听神经传至听觉中枢而产生听觉。

2.平衡作用 正常情况下,身体的平衡主要依靠前庭器官、视器和本体感受器的协调统一作用,其中前庭感受器较为重要,前庭主要感知头位及其变化,膜半规管主要感受加速度的刺激,引起综合反应,维持身体平衡。椭圆囊和球囊主要感受直线加速度,维持人体平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