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消化系统解剖生理概要

消化系统解剖生理概要

时间:2022-05-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消化系统由消化管和消化腺组成,消化管包括食管、胃、小肠、大肠和肛门;消化腺包括唾液腺、肝、胰腺和消化管的黏膜腺。消化系统的主要功能是消化食物、吸收营养、排除食物残渣。幽门括约肌可控制胃内容物进入十二指肠的速度,并能阻止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胃。5.肝 肝是人体内最大的腺体,由门静脉和肝动脉双重供血。①分泌胆汁,促进脂肪的消化和吸收。

第一节 消化系统解剖生理概要

消化系统由消化管和消化腺组成,消化管包括食管、胃、小肠大肠和肛门;消化腺包括唾液腺、肝、胰腺和消化管的黏膜腺。消化系统的主要功能是消化食物、吸收营养、排除食物残渣。

1.食管 食管是连接咽和胃的通道,长约25cm,食管在起始部与左主支气管交叉处和穿越膈处有三个生理性狭窄,是异物滞留嵌顿和肿瘤的好发部位,行食管插管时也要注意这些狭窄;食管壁没有浆膜层,食管病变易扩散至纵隔。食管的功能是将来自口腔的食团和唾液通过周期性收缩等运送到胃内。

2.胃 胃分为贲门部、胃底、胃体和幽门部四部分。胃壁由黏膜层、黏膜下层、肌层和浆膜层组成。黏膜层腺体丰富,有贲门腺、泌酸腺和幽门腺三种外分泌腺,黏膜层由功能不同的细胞组成。①壁细胞:分泌盐酸和内因子,盐酸激活胃蛋白酶原使其成为具有活性的胃蛋白酶,并具有杀灭胃内细菌的作用;内因子可协助维生素B12的吸收。②主细胞:分泌胃蛋白酶原,胃蛋白酶原被盐酸或已活化的胃蛋白酶激活后,参与蛋白质的消化。③黏液细胞:分泌碱性黏液,可中和胃酸、保护胃黏膜。此外,胃黏膜还有多种内分泌细胞,其中,胃窦部的G细胞分泌血清促胃液素,作用于壁细胞引起胃酸分泌;胃体和胃窦部的D细胞释放生长抑素,抑制胃酸分泌。胃的主要功能为暂时贮存食物,通过胃的蠕动和胃液(胃液由贲门腺、泌酸腺和幽门腺和胃黏膜上皮细胞的分泌物构成,呈酸性)分泌,对食物进行器械性和化学性消化形成食糜,然后借自身的运动将食糜送入十二指肠。幽门括约肌可控制胃内容物进入十二指肠的速度,并能阻止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胃。一餐混合性食物由胃完全排空需4~6h。

3.小肠 小肠由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组成,是消化管中最长的一段。①十二指肠上端连幽门、下端连空肠,长约25cm,呈“C”形包绕胰头,分球部、降部、横部和升部四段。球部为消化性溃疡好发处;降部内后侧壁黏膜上有一乳头状突起,称十二指肠乳头,胆总管与胰管分别或汇合开口于此,胆汁和胰液由此进入十二指肠;升部与空肠相连,连接处被屈氏(Treitz)韧带固定,为上、下消化道的分界处。②空肠和回肠间无明显分界,二者借助肠系膜固定于腹后壁,在腹腔内有较大的移动性。小肠是食物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小肠液由小肠黏膜内肠腺分泌,呈弱碱性,pH值约为7.6,成人每天分泌量为1~3L,主要成分有水、电解质、肠激酶(可激活胰蛋白酶原使其变为有活性的胰蛋白酶)、淀粉酶、双糖酶、肽酶、脂肪酶等,食物中的蛋白质、脂肪、糖经小肠液中各种消化酶的作用,分解成氨基酸脂肪酸和葡萄糖后被肠壁吸收,空肠吸收葡萄糖、氨基酸、脂肪酸和水溶性维生素,十二指肠和空肠上段吸收铁离子,回肠吸收维生素B12和内因子。食物在小肠停留的时间因食物性质不同而有差异,一般为3~8h,食物通过小肠后,消化过程基本完成。

4.大肠 大肠分为盲肠(包括阑尾)、结肠(包括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乙状结肠)、直肠三部分,全长约1.5m。回肠和盲肠交界处的回盲瓣,具有使回肠中食糜残渣间歇进入结肠和阻止大肠内容物逆流入小肠的作用。大肠液由大肠黏膜表面的柱状细胞及杯状细胞分泌,分泌液富含黏液和碳酸氢盐,呈碱性,其中的黏液蛋白具有保护肠黏膜和润滑粪便的作用。大肠的主要功能:吸收水、电解质;由结肠内微生物产生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K,为消化后的食物残渣提供暂时性的贮存场所,将消化后的食物残渣浓缩成粪便排出体外。

5.肝 肝是人体内最大的腺体,由门静脉和肝动脉双重供血。门静脉是肝的功能性血管,收集来自腹腔脏器的血流,内含营养物质和有害物质,在肝内进行物质代谢或被解毒;肝动脉是肝的营养性血管,其血液是肝营养的来源。肝的主要功能如下。①分泌胆汁,促进脂肪的消化和吸收。②参与糖、蛋白质、脂肪等许多物质的代谢。③将进入人体内的各种异物(如药物、毒物等)、某些生物活性物质(如激素)和代谢产物(如氨、胆红素等)进行生物转化,使其毒性减弱或水溶性增高,随胆汁或尿液排出体外。

6.胆 胆道系统包括胆囊和连接胆囊的胆管,起始于肝细胞之间的毛细胆管,毛细胆管在肝内逐渐汇合成小叶间胆管、左右肝管。左右肝管出肝后汇合成肝总管,并与胆囊管汇合成胆总管,胆总管与胰总管汇合形成Vater壶腹并开口于十二指肠乳头。胆囊的作用是贮存浓缩、分泌和排出胆汁;胆管的作用是运输和排泄胆汁。

7.胰 胰是腹膜外位器官,分头、体、尾三部分,胰的输出管为胰管,穿出胰头后与胆总管合并或分别开口于十二指肠乳头。胰腺为混合性分泌腺体,由外分泌腺和内分泌腺两部分组成,具有外分泌和内分泌两种功能。外分泌腺由腺泡和导管组成,分泌的主要成分是胰液,含有胰淀粉酶、胰脂肪酶、胰蛋白酶和糜蛋白酶,能对三大营养物质(糖、脂肪和蛋白质)进行消化、分解,并能中和进入十二指肠的胃酸,以使肠黏膜免受酸的侵蚀,也给小肠内多种消化酶活动提供了最适宜的环境(pH 7~8)。胰的内分泌结构为散在于胰腺组织中的胰岛,重要的细胞有A细胞和B细胞,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促进糖原分解和葡萄糖异生,使血糖升高;B细胞分泌胰岛素,使全身各种组织加速摄取、储存和利用葡萄糖,促进糖原合成,抑制葡萄糖异生,使血糖降低。

8.消化系统的免疫功能 胃肠道黏膜表面的生理结构和广泛分布于黏膜内的免疫细胞共同构成黏膜屏障,形成了胃肠道免疫系统的第一道防线,在黏膜表面接触病原微生物和有害物质时,起着抵御病原体侵入肠壁和维持人体正常防御功能的作用。肝和肠系膜淋巴结是肠道免疫系统的第二道防线,起着生物过滤作用,防止从肠道来的毒素、细菌及其他有害物质进入血管和淋巴管进而波及全身。

9.胃肠功能的调节 ①胃肠道的运动、分泌、血流及免疫功能,都受自主神经和肠神经系统(enteric nervous system,ENS)支配,丘脑下部是自主神经的皮层下中枢,也是联络大脑和低位神经的重要环节;肠神经系统(ENS)是位于从食道至肛门整个消化道环形肌与纵形肌之间的肌间神经丛和黏膜下的神经丛,可直接接受胃肠腔内的各种信号而独立行使调节胃肠的功能,同时也受中枢神经调节,在调控胃肠道的运动、分泌、血液和水、电解质转运上都发挥重要作用。所以,胃肠道动力的调节,有赖于中枢神经系统、自主神经系统和肠神经系统(ENS)的完整性以及它们之间的协调。②胃肠道激素(脑-肠肽),对消化道正常生理功能的维持也是必不可少的,它作为激素和神经递质双重身份,既可影响远处器官,也可传递神经信号与冲动,还可调节邻近或自身细胞,各胃肠激素之间,胃肠激素与胃肠各种细胞、组织、器官之间的相互协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