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幼儿园民间游戏概述

幼儿园民间游戏概述

时间:2022-02-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另外,幼儿可以随时利用空闲时间和一定的空间练习民间体育游戏,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和随机性,幼儿活动的总量得以保证。通过民间游戏的开展,原来较霸道的小朋友也能与同伴友好地相处,喜欢扮“本领大”的角色的小朋友也能与同伴互换角色,幼儿的良好品格,得到有力的促进。这说明幼儿民间游戏为幼儿创设了良好的情绪环境,使幼儿跨越了情绪障碍。因此,民间游戏的开展过程,可以说是幼儿逐步形成良好个性心理和积极情感的过程。

在长期的社会发展过程中,中国雅、俗文化并驾齐驱,从不同角度为文化的发展注入了活力。作为俗文化组成部分的传统民间游戏无时无刻不存在于人们的生活之中,起着陶冶情操、休闲娱乐、愉悦精神的作用,有的甚至用自己的规则约束以及教化作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意识、观念等。但长期以来,传统民间游戏并没有作为一个专门的概念和课题提出来加以系统地研究。根据对各类具体的民俗游戏、游艺活动的考察可知,传统民间游戏必须满足以下几个条件:一是传统性,即必须是世代相传、经历一定时间跨度的,并且得到某些地域或阶层群体的广泛认可、约定俗成的;二是民间性,是在劳动人民中间、主要是下层民众之中广为流传的;三是游艺娱乐性,具有很大程度的自主、娱乐特征,即便有较强的竞技特征,也不属于正式的比赛项目。

因此,传统民间游戏的定义可以理解为:一定区域内广泛流传于民间并世代相传的、含有竞技特征但排除在正式比赛项目之外的、能够带来充分娱乐效果的游艺活动。

(一)幼儿园民间游戏的分类

传统民间儿童游戏取材于民间,内容丰富多彩,多反映当地百姓生活,材料简单,就地可取,游戏灵活,自由度大,不受时间、空间条件的限制。将传统游戏按照不同性质划分为四大类:

1.民间益智游戏

这类民间游戏包括:七巧板、拼图、猜谜语、翻绳、跳棋、五子棋、闯关棋等。主要有拼图和棋艺类。这种游戏将智力活动和娱乐活动巧妙地结合起来。

2.民间美术游戏

民间美术包括剪纸、折纸、撕纸、编织、民间玩具及废旧物品的合理利用等。

3.民间体育游戏

民间体育游戏包括跳方格、跳皮筋、跳绳、踢毽子、打沙包、滚铁环、跑垒、捉迷藏、丢手帕等。

4.民间童谣说唱游戏

童谣有着很长的历史,流传于民间的童谣更易为幼儿接受。

幼儿园情景再现

例如,“马兰开花二十一,二五六,二五七,二八二九三十一……九五六,九五七,九八九九一百一”,“小老鼠,上灯台,偷油吃,下不来……咕噜咕噜滚下来”,韵律和谐的童谣,不仅强化了游戏的节奏感,生动朴实直白的内容,更增强了游戏的情景性、生活气息和娱乐性。

跳绳

(二)幼儿园民间游戏的教育意义

作为一种儿童感兴趣的游戏形式,民间游戏对于儿童成长具有多方面的教育价值。传统民间游戏不仅对儿童身体发育大有裨益,而且为儿童心理品质的发展提供了有效的载体和宽阔的平台。传统民间游戏的教育意义不仅体现于促进儿童身心各方面发展的重要价值,还是培养儿童本土文化认同感和民族精神的有效形式,起到教化作用。下面具体分析传统民间游戏对儿童,特别是幼儿的发展价值。

1.幼儿园民间游戏有助于幼儿身体的发展

幼儿期是幼儿身体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幼儿民间游戏特别是民间体育游戏,符合幼儿好动的特点,可以引起幼儿参加游戏的兴趣,从而发展幼儿的基本动作,为幼儿运动能力的提高和身体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许多民间体育游戏都离不开跑、跳等动作,让幼儿在玩中锻炼了躲闪、灵敏性、平衡协调能力和肌肉能力,同时增强了幼儿体质和体能锻炼,促进了幼儿身体的健康发展。另外,幼儿可以随时利用空闲时间和一定的空间练习民间体育游戏,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和随机性,幼儿活动的总量得以保证。利用民间游戏还可以使幼儿的身体器官得到发育,促使幼儿的力量、速度得到增强和提高,也在一定程度上锻炼了幼儿的耐力,促进了幼儿身体的发育,提高了儿童的体能。这是传统民间游戏在幼儿身体发展方面的重要功能和价值。

2.幼儿园民间游戏有助于幼儿智力的发展

集各种动作、有趣的语言和开放的思维等各个方面于一体的传统民间游戏在幼儿智力发展方面有积极的作用和影响。首先,传统民间游戏的开展有利于提高幼儿的知识水平和扩大幼儿的视野。随着传统民间游戏的开展,幼儿的生活知识和社会知识得到丰富,学习能力和技巧得到发展,能更好地感知和认识现实生活。从这个意义上说,传统民间游戏是幼儿认识世界的途径之一。其次,民间游戏有助于幼儿的语言能力的发展和提高。尤其是一些伴随着朗朗上口的民谣一起进行的民间游戏,更给幼儿带来了无穷的乐趣。如果能将一些节奏和旋律明快优美的民谣运用到课程教学实践中,则能更有效地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吸引幼儿。最后,有些民间游戏可以锻炼幼儿的观察力和注意力,培养幼儿空间想象力和形象思维力,有些民间游戏还能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

3.幼儿园民间游戏有助于幼儿良好品质和人格的培养

我们面对的大都是独生子女,他们所处的环境都很优越,再加上个性的差异,有的孩子表现出任性,将自己喜欢的器械霸为己有,不与同伴一起玩;有的孩子喜欢扮演自认为“本领大”的角色,不想充当一些“弱小”的角色。

幼儿园情景再现

例如,“老鹰捉小鸡”的游戏,有部分幼儿总喜欢扮“老鹰”,不愿扮演“小鸡”的角色;还有的小朋友不愿和大家一起游戏,总喜欢自己玩。我们在组织游戏时就有意识地选择一些必须通过合作好才能玩的游戏。如《扯皮条、拉皮条》《抓大鱼》等游戏,幼儿必须通过密切合作才能完成。

老鹰捉小鸡

通过民间游戏的开展,原来较霸道的小朋友也能与同伴友好地相处,喜欢扮“本领大”的角色的小朋友也能与同伴互换角色,幼儿的良好品格,得到有力的促进。

幼儿园情景再现

例如,《抬轿子》游戏需要两个人用手搭一顶轿子,另一个人就坐在轿子上,然后走到终点,孩子们知道要在游戏中取得胜利,就必须与同伴友好合作、互相帮助,克服困难。再如游戏《炸碉堡》,做碉堡的孩子知道要与同伴合作游戏外,他还必须遵守游戏的规则,克服自己的冲动,学会忍耐、等待,与他人轮流游戏。而在奔跑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互相碰撞的现象,老师就及时鼓励孩子互相道歉,原谅对方,等等。

当幼儿在游戏中获胜,他们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和满足感,增加了自信心和成就感;当他们面临失败,会产生挫折感,但幼儿好胜心强,丰富有趣的民间游戏又深深吸引着幼儿,使他们能承受失败和挫折给他们带来的不安,分析自己的不足,克服自身的弱点,继续参加游戏。所以,在这个过程中,幼儿学会自我控制,锻炼了抗挫能力,增强了明辨是非、正确评价的能力,形成乐观、开朗的性格。由此可见,民间游戏活动为培养孩子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及良好的个性品质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和机会。其次,幼儿民间游戏本身就具有浓厚的趣味性,它符合了幼儿好奇、好动的特点,又能让幼儿在游戏中充分享受到自由。在自然、自发的民间游戏中,幼儿没有受到任何干预,没有心理压力,情绪是放松的,他们自娱自乐,敢于大声说笑,大方地表现,大胆地想象;他们随时随地、自由结合,不用任何道具就玩得很开心。这说明幼儿民间游戏为幼儿创设了良好的情绪环境,使幼儿跨越了情绪障碍。因此,民间游戏的开展过程,可以说是幼儿逐步形成良好个性心理和积极情感的过程。

《纲要》指出:“实行保育和教育相结合的原则,以幼儿发展为本,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地发展,是幼儿园的主要任务。”其中,加强幼儿的品德教育和进行行为习惯的培养、训练,对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如果在物质文明不断发展的今天,忽视德育,不能为幼儿良好道德品格、行为习惯奠定基础,并且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逐步巩固和提高德育的成果,那么,当今因道德造成的社会问题,绝不亚于生态环境遭受破坏造成的恶果。

民间游戏中编配的部分儿歌对幼儿良好品德的形成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幼儿园情景再现

如游戏《摇元宵》: “摇摇摇,摇元宵,我的元宵是宝宝。 穿红衣,戴红帽,不说话,总爱笑。吃饭不让妈妈喂,走路不让爸爸抱。看见小鸟点点头,看见客人问声好。”

在玩民间游戏《摇元宵》时,是由两名幼儿合作边念儿歌边玩的。而这首儿歌融于此游戏中,不仅教育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培养了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吃饭不让妈妈喂,走路不让爸爸抱);而且又教育了幼儿从小懂礼貌,争做文明人(看见小鸟点点头,看见客人问声好)。从中也增添了游戏的情趣,幼儿能从中受到感染和熏陶,从而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4.幼儿园民间游戏有助于幼儿文化认同感的培养

认同感是个体聚合在一个群体中的认同感,它是在伦理观念、价值观念相同或相近的文化背景下形成的。它对幼儿来说是非常陌生、抽象的,仅凭教师单方面的说教,幼儿只能是茫然无知的。而民间游戏中蕴藏着悠久的历史与丰厚的文化意蕴,它受心理、习惯、地域、气候诸因素的有效制约,所表现的内容往往是当时人们的生活方式、风俗风情、思维模式等。幼儿在玩的过程中亲近生活、了解生活,凭借模拟现实生活中的人、物的行为风俗,易受到当地民俗文化的熏陶,从而建构起初步的认同感。在游戏中幼儿通过模仿、交流、改进,对当地的民俗就会有进一步的认识,而如此的“观察—模仿—再观察—再模仿”就会让幼儿产生一种认同感,形成一种习惯,自然流露到日常生活中。

幼儿在游戏活动中交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