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哪些范文值得借鉴

哪些范文值得借鉴

时间:2022-02-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所谓范文就是申论写作参考的示范文章。范文参考对于提高写作能力,掌握写作技巧,增加考试分数起着重要作用。从建设创新型国家目标提出以来,创新也已经成为各级政府追求的目标和解决面临的一些紧迫问题的路径。社会公众对政府行为是否满意,是评价政府创新成功与否的最高标准。只有获得社会公众的理解和支持,政府的创新行为才能获得持久的动力。

所谓范文就是申论写作参考的示范文章。范文参考对于提高写作能力,掌握写作技巧,增加考试分数起着重要作用。许多高考高分文章都有借鉴甚至参考摹写痕迹。借鉴优秀文章不但是申论考试的一种技巧,也是绘画、音乐、文学等创作实践的必经之道。

申论范文的选择一般是:(1)选择对某个社会问题的专家评论文章,这些文章在报刊很容易找到,字数一般在1000~1500字;(2)主流报纸对某个社会问题的时政评论,这类评论代表政府声音,理论与实践均符合申论写作要求;(3)某些报刊上的领导干部撰写的署名文章,如创新创业专栏文章等。

值得注意的是,有些大块面文章虽不是范文,但必须下工夫认真阅读,如省政府关于建设生态文明的部署文章,文化大省建设和转型升级的部署文章以及中央重大决策的文章。这类文章的阅读要抓要点、抓新的提法、措施,必要时可以采取剪报粘贴集中或摘记要点作为笔记等办法,基本掌握其内在观点,这对申论考试可以起到“胸有成竹”的作用。

下面列出三篇示范文章。

其一,《别让创新变成折腾》,该文由中央政策研究室专家撰写,文章的体式排布、措施的陈述均值得借鉴。

别让创新变化折腾

从建设创新型国家目标提出以来,创新也已经成为各级政府追求的目标和解决面临的一些紧迫问题的路径。但是,对照科学发展观,我们可以看到,在实践中不少政府创新有其名,而无其“实”,归纳起来有:

把创新“口号化”。一些地方政府为了突出自己的创新形象,把创新变成口号,要求所有部门都要进行所谓的“创新”,不仅在各种会议文件上频现与创新有关的口号,以回应上级,而且夸大本部门工作的创新性,即便是常规工作也要换个说法来体现创新。这必然造成创新的“形式化”和围绕创新进行的浮夸。

把创新“意识形态化”。这里的意识形态化表现为把创新政治化、绝对化,认为“只有新的东西才是先进的、合理的”,如果工作中没有新的东西,就说明相关政府不能与时俱进。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地方政府运行中的“断裂”和政府行为的非连续性。这种创新不仅造成工作中的矛盾,而且是合法性资源的巨大浪费。

把创新“盆景化”。部分地方政府和官员为了树立形象,会倾其所有资源来树立创新典型。在丰富资源的支撑下,这些典型形象突出,光彩照人。然而这样的典型由于是集中当地资源树立的,因此造成了当地发展的不平衡。更重要的是,这些典型具有过强的特殊性,无法推广到更大范围内,因此只能是供参观和谈论的“盆景”。

这些现象表明,如此的政府创新,在很大程度上让创新变成了折腾。胡锦涛同志在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的讲话中,提出要继续改革开放,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不折腾”,这个警醒值得各级官员牢记。贯彻科学发展观,就要增强对政府创新的科学认识,提高创新过程的科学性。以下几个问题值得重视:

首先,要把“以人为本”作为政府创新的目标和评价创新是否成功的标准之一。社会公众对政府行为是否满意,是评价政府创新成功与否的最高标准。只有获得社会公众的理解和支持,政府的创新行为才能获得持久的动力。要做到这点,政府创新不仅在创新结果上满足社会公众的需求,更要在创新过程中扩大公众的参与,使政府创新过程也成为公众参与过程。在当前的条件下,扩大公众的参与更具有深远意义。

其次,要保持创新的持续性,不能简单求新,避免反复地“重开场子,再立盘子”。一些官员上任伊始,就力主创新,但并非在前任工作基础上的创新,这对于他个人以及当地群众来说,都是新的想法、新的行为,但由于没有与前任工作实现对接,结果会使已经做的工作成为“烂尾工程”,而自己新开始的工作也会由于官员的快速调动成为新的“烂尾工程”。创新沦为了折腾。

再次,政府创新是一个系统工程,既要有清晰的理念,也要有具体可行的措施。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中国的制度在设计原理上合理,结构比较完整,改革空间很大、政府创新就是要在这个结构中,在现有的空间充分进行创造性的工作,挖掘制度的潜力,提高制度运行的效率。

此外,政府创新是一个“试错”的过程,一定要宽容失败。这是对待政府创新的科学态度。实际上,任何一种创新都是“试错”过程,在中国这个改革发展的特殊阶段,没有持续的创新,都难以解决我们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

其二,《五方面应对涉检网络舆情》,该文由某检察长撰写,文章对政府处理涉检网络舆情危机作了精到的论述,有理论,有实践内容,是申论写作参考的好文章。

五方面应对涉检网络舆情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涉检信访问题成为网络新闻事件,应对处置涉检网络热点、敏感事件成为极具挑战性的问题。2009年以来,河南省卢氏县检察院从五个方面入手做好涉检网络舆情掌握、研判和应对工作,使涉检网络舆情危机得到及时化解和妥善处置。

一、发现得早,舆情预警期不失语。为了及时收集研判检情民意,该院采取了舆情搜索日报告制度,网络监管员每天两次利用检索系统在各大主流网站、人气论坛开展舆情排查,对涉检信息的来源出处、传播路径、跟帖情况进行汇集整理、归类总结,形成领导参考、线索参考、上报参考、工作参考四种涉检舆情摘要,供院领导及时了解和迅速掌握舆论走向,为领导准确分析研判打好坚实基础。

二、研判得准,舆论引爆期不乱语。在迅速了解、掌握舆情的起因及事实真相的基础上,针对舆情的走向、舆论热点进行分析研判,正确处理网络舆情事件。一般先由网络监管员对监测到的网络舆情迅速报告给检察长和常务副检察长,接着根据涉检舆情问题由领导批往控申科作信息访问处理,然后由控申科根据舆情内容、性质分流督促办理,最后将作出的意见由网络监管员跟帖发布。

三、处理得巧,舆情爆发期不妄语。涉检网络信息问题是一把“双刃剑”,应对得当,可以转“危”为“机”,应对不当,则会恶化事态。因此,要巧妙处理,在言辞上诚恳,在行为上疏导。在事发第一时间对事件进行客观分析,主动阐明立场,真诚应对群众。为了不让小道消息占据信息传播的主渠道,必须重点地向“重点”人群迅速作出反应,允许民众以一种更主动的方式参与到司法监督中来,才能把握网络空间和公共舆论的主导权。

四、联动得了,在舆情观望期不诳语。首先,要加强与地方宣传部门和有关媒体的沟通,及时做好通报,争取党委宣传部门的支持和媒体的配合,形成权威声音。其次,要向上汇报,对可能或已经引起检察人员负面影响的舆情,要在第一时间通过书面形式向上一级检察院报告,以便及时采取应对措施,防止影响扩大。再次,要畅通信息渠道,与县委信息科、县公安局网监大队不定期互通有无,扩宽舆情信息渠道。

五、总结得好,舆情回落后不空语。涉检网络信访事件平息后一定要从中吸取教训,对于发现的问题,要不护短、不避讳,网络也是提高检察形象、扩大涉检舆情正面效应的一种方式。要以此为契机,提高执法能力,从根源上降低“舆情危机”发生的可能性;要推行检务公开,从程序上遏制“舆情危机”发生的可能性;要重视网络监管,从载体上减少“舆情危机”发生的可能性。

其三,《“三个敢于”创新业》这是一篇关于创新创业的专栏文章,该文概括得体,理论清晰,如果文中再加一些实例则更佳,此文不失为申论写作的参考范文。

“三个敢于”创新业

敢于创新,敢于突破,敢于跨越,是当今时代的呼唤,是伟大事业的要求。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非常需要我们有这种胆识和气魄。

敢于创新。创新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是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途径。只有不断创新,我们的各项事业才能充满生机活力。然而,要做到工作创新,首先要更新思想观念,这就要求我们继续解放思想。只有打牢创新的思想基础,才能胸中有大局,脚下有实路,视野更开阔,作风更扎实,才能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理清工作思路,把握发展机遇,抓住工作重点,实现奋斗目标。倘若我们没有前所未有的创新意识,没有气吞山河的魄力和勇气,没有战胜各种困难的决心和毅力,就会有负时代的重托,有负人民的期待。实践早已证明,只要思想“通”,就“一呼百应”,创新就有“底气”,工作就有活力,事业就会兴旺发达。

敢于突破。突破,就是要冲破陈旧观念的束缚,打破陈规戒律,不能因循守旧、墨守成规和维持现状;就要因地制宜,选准突破口,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上搞突破;就要在合理开发和保护资源,发挥其最大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上搞突破;就要在推进改革开放、实现科学发展上搞突破;还要在科教兴国、人才培养和智力引进上搞突破。实践证明,突破,必须遵循自然规律、经济规律和社会规律。否则,欲速则不达。突破,更要防止盲动和蛮干,抑制头脑发热,不能劳民伤财,坚决遏制不惜牺牲生态环境来换取短期经济发展的行为。进一步端正执政理念,牢固树立起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不断扩大改革与发展的成果,让人民群众真正得到实惠,从而充分激发和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最大限度地解放社会生产力。

敢于跨越。跨越,可以通俗地理解为:站位要高、起步要快、飞跃发展、勇攀高峰、敢为“天下先”的意思。现在,我国面临着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和严峻挑战,我们既要看到有利的一面,也要看到困难的一面。敢于跨越,就是在充分认识国情、遵循国情的基础上,寻求又好又快发展的新路子,打破制约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瓶颈,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跨越,需要我们具有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需要广大干部群众的同心同德、众志成城,需要发挥我们党独特的政治优势和优良传统,需要坚持不懈地开拓进取、励精图治,冲破各个艰难险阻,取得一个又一个的胜利。

跨越,不能脱离实际,超越现实。我们要立足长远,狠抓当前,科学谋划,统筹兼顾,脚踏实地,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只有这样,才能跨出时代的步伐,创出辉煌的业绩。让我们在新时期的历史跨越中,激情满怀,昂扬向上,开拓进取,不断开创美好的未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