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地下世界”探秘课程方案的设计

“地下世界”探秘课程方案的设计

时间:2022-02-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传统的课堂教学难以完全满足学生的全面发展需要,这不利于培养创新型的人才。校外教育是切实有益的补充。另一方面,学校教育的灌输模式和单一的评价体系无法兼顾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这就需要为他们创设不同的教学情境,使他们平时被抑制的才能得以挖掘和发挥,从而使其找到学习的乐趣。

设计思路

传统的课堂教学难以完全满足学生的全面发展需要,这不利于培养创新型的人才。校外教育是切实有益的补充。一方面,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途径应该多样化,即利用现有资源,让他们走出校园,走进社会大课堂,通过亲身体验、动手动脑来探究和获取知识,从而获得感性认识。另一方面,学校教育的灌输模式和单一的评价体系无法兼顾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这就需要为他们创设不同的教学情境,使他们平时被抑制的才能得以挖掘和发挥,从而使其找到学习的乐趣。

让我们从带领学生了解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开始,亲身感受叹为观止的地球演化奇观,体验独具风格的地球探秘和宇宙猎奇,领略大自然鬼斧神工般造就的、集地气精华为一体的、品种繁多的艺术珍品——奇石、矿物晶体、宝石,并从中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实践能力,让学生充分自主地创新、思考和实践。

课程目标

一、了解地球的形成及其蕴藏的宝藏;了解各类矿石的基本结构;了解自护自救的基本方法。

二、正确使用显微镜;掌握方解石萤石石膏、石英的分类方法;感受大自然的神奇。

三、掌握发生地震、火灾等自然灾害时的应对措施。

课程结构与内容

本课程以参观地质科普馆地球厅、地球构造厅、古生物厅、地质地貌厅、国土资源厅、宝石厅、关怀厅、国石厅为主要内容,让学生深入了解地球的地质构造、地貌概况,加强对地震、海啸、洪水、火山喷发等灾难形成的认识。通过生动的模拟训练,提高学生对各种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让其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增长知识、培养技能、陶冶情操。

(续表)

教学建议

1.课时安排:6课时

2.教学对象:小学四年级学生

3.教学设备配置

硬环境:科普馆及其多媒体教室、电脑问答互动区。

软环境:实物、影像资料。

4.教学主要形式

观看科普片、参观科普馆、实践体验等。

课程评价

1.相关知识评价要点:正确使用显微镜;掌握方解石、萤石、石膏、石英的分类方法。

2.过程表现评价要点:出勤率高;积极参与相关的各种活动,并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3.应对自然灾害的措施:掌握发生地震、火灾等自然灾害时的应对措施。

浦东新区青少年活动中心 汤卫红 执笔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