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探秘女孩的情感世界

探秘女孩的情感世界

时间:2022-02-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母亲对女孩影响可谓最大,对女孩的成长教育也最为重视。在日常生活中,需要重点关注的是女孩的营养、运动和睡眠。这种情况可以看作女孩行为的不独立、内心的不安情绪的一种发泄。要使女孩不缠人,父母首先要做到不要在情感上过度“依赖”女孩,这是非常重要的。如果父母对孩子也有很强的感情依赖,亲子双方都缺乏感情独立,那么父母更要从自己入手,来使这种严重依赖的不和谐关系得到改善。

第2章 探秘女孩的情感世界

女孩比男孩更渴望父母的关注

母亲对女孩影响可谓最大,对女孩的成长教育也最为重视。有一项调查表明,不管一个人喜不喜欢自己的性格,其中的80%都来自于母亲的影响。因为母亲和女孩相处时间最长,对女孩可以产生最大的影响,特别是在幼年时期和性格形成的过程当中。

女孩最害怕被父母“冷落”,特别是受到妈妈的冷落。精神上的满足是物质上所无法替代的与物质相比,女孩更需要妈妈对她的精神上的关注。那么对妈妈来说,该如何给女孩积极的关注呢?

1.关注日常生活

在日常生活中,需要重点关注的是女孩的营养、运动和睡眠。这三项基本要素是儿童体格和大脑发育的基础。儿童每天都需要摄取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同时还要保持营养的平衡。另外,不能忽视儿童运动和睡眠的不足。儿童如果缺乏营养、运动和睡眠,不仅会影响其体格和智力的发育,也会对其心理和社会功能的发育产生影响。所以,父母应该时刻关注女孩的日常生活,保证她有充足的睡眠、充分的运动和平衡的营养。

2.重视家庭的环境

对女孩的成长来说,和睦、充满活力的家庭是最重要的环境和条件。作为妈妈,必须清楚自己的人格、修养、胸怀会对女孩成长造成什么样的影响,要努力创造一种和谐的家庭氛围,让女孩充满安全感,为女孩的健康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

3.注重女孩社会能力的培养

从幼儿时期开始,就要为女孩提供与其他女孩一起玩耍的机会,让她学会自己结交朋友,并能维持友谊,这种经历对一个女孩来说是非常重要的。父母要帮助女孩学会建立和培育友谊。学会与其他小朋友建立友谊是儿童早期的一项重要任务,对儿童各种能力的培养有着深刻的影响。除此之外,从幼儿时期开始,在培养社会能力时还应该注重女孩的责任心、创造力、合作精神和自强的性格的培养。

4.经常聆听女孩的倾诉

在家庭教育中,父母要给孩子倾诉的机会,要善于聆听孩子的倾诉,只有这样才能明白孩子的真实意图,孩子才能感受到父母的关怀。所以,父母只有善于倾听,真正学会从孩子的倾诉中感受和把握孩子的喜怒哀乐,真正了解孩子的所思所想,才能了解孩子的真正意图并分享孩子的快乐,为孩子的进步而高兴,为孩子的成功而喝彩;才能有效地消除孩子的烦恼,赢得孩子的宝贵友谊。

女孩为何爱缠人

俗话说:“女儿是妈妈贴心的小棉袄。”这不仅是因为女孩细心,同时也是因为女孩最缠着妈妈。贝贝一直是个十分缠人的女孩,特别是妈妈送她去幼儿园的时候,她每次都缠着妈妈不让离开,总会想方设法多跟妈妈待一会儿。不仅如此,即使在家里,贝贝也喜欢扎到妈妈的怀里,缠着妈妈。晚上睡觉前的故事讲完了,她也不想睡,一会儿说怕黑,一会儿又说喝水,始终不肯让妈妈走。妈妈起初对此也没太在意,但后来幼儿园老师询问:“贝贝在家也这么缠人吗?她如果对你一直这么依赖的话,难免会影响她日后的独立性。”这时,贝贝妈妈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1.女孩总爱缠人的原因

其实,女孩缠人有一定的心理原因。首先可能是缺乏感情的表现。在婴儿的行为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一点,婴儿啼哭不仅是由于肚子饿,有时看到大人从他身边经过却没有抱他,也会嗷嗷大哭,其目的在于引起人们的注意,让你赶快抱抱他,这是一种感情需要。女孩在很小的时候就知道被人关注是一种美好的感觉,但有时女孩会产生一种误解,认为只有得到大人的关注才可以证明自己的存在。所以女孩缠着大人要这要那、调皮捣乱,但这并不是她的最终目的,而在于引起大人的关注。这种心理在独生子女身上表现得尤为明显。当有人陪伴左右、有事可做的时候,女孩并不缠人;当无人陪伴她、无事可做的时候她就会感到孤独,就会因渴望受到大人的关注而缠人。

其次,这可能是一种心理依赖。个性鲜明、活动力强的女孩一般都不会缠人。相反,那些娇生惯养、一切都被父母安排妥当的女孩,离开了父母就会无法生活。这种依赖性在情绪上的体现,就是围着父母胡搅蛮缠,这时如果遭到父母的责骂,反而就安稳了。这种情况可以看作女孩行为的不独立、内心的不安情绪的一种发泄。父母的责骂反而使她的焦虑转移了,情绪也得到了稳定。另外,女孩越是自卑,越容易缠人。

再次,这可能是由于家庭成员的态度不一。女孩一般会缠着宠爱她的人,缠着那些态度暧昧、容易妥协的。因为经验表明,他们总是在责骂之后满足女孩提出的要求。要从根本上纠正缠人的现象取决于对儿童个性的培养。缠人表示女孩无法自立,情绪不稳定,要想改变这种个性,就不要给女孩过分的保护,而要注重女孩自立能力的培养,多让女孩自己拿主意,并尊重她的选择。这样女孩反而会对自己的决定负责,不会再整天缠着你让你帮她干这干那的,也不会提出无理的要求。

2.面对缠人的女孩,家长该怎么办

面对这样缠人的女孩,家长该怎么办呢?

第一,让她做点儿家务活。如果父母在做家务时被女孩缠住,可以尝试让女孩和自己一起来做家务,如此一来,既陪伴在孩子左右,又可以培养她热爱劳动的好习惯。

第二,让她学习自己把握时间。当你忙着的时候,女孩突然跑过来打断你,非要你跟她一起玩,这时可以安抚地轻轻拍拍她或者给她一个拥抱,然后再拒绝她的要求。这是一个不可或缺的肢体动作,因为这样可以让女孩知道,你虽然不能陪着她,但并不是因为你讨厌她。父母要学会引导女孩自己去做事情打发时间,而不是一直缠着父母不放,可以教女孩阅读童话书、玩玩具、开辟自己的小天地等。

第三,父母自己不缠着女孩。要使女孩不缠人,父母首先要做到不要在情感上过度“依赖”女孩,这是非常重要的。有的父母总是抱怨孩子在自己很忙的时候缠着自己不放,但身为父母也要仔细想想,自己是否也经常想让孩子陪伴在自己身边呢?如果父母对孩子也有很强的感情依赖,亲子双方都缺乏感情独立,那么父母更要从自己入手,来使这种严重依赖的不和谐关系得到改善。

第四,让女孩不再有孤独感。如果女孩与父母的感情交流不够,因孤独而缠人的话,就需要父母从两方面去做。一是要尽量安排出时间与孩子沟通,增加感情的交流;另一方面是引导女孩学会自己学习、游戏,使女孩感情逐步独立起来。假如女孩缠人的目的在于得到某种好处,就要视情况而定了,合理的要求一定要满足,过分的一定要坚决拒绝。

女孩敏感,多给她一些拥抱

与男孩子比起来,女孩的触觉、感觉、味觉、嗅觉、听觉都要敏感得多,尤其是触觉,一般来说女婴通常是通过父母拥抱自己的次数来判断自己的重要性的。所以,多给女孩一些拥抱更能让她感受到快乐。

与语言相比,拥抱常常能更好地传达父母对女儿的疼爱之情,一个能够经常得到拥抱的女孩,总是显得比其他女孩更加聪明、活泼,这是由于身体的刺激激活了女孩子大脑的思维细胞和体内的基因链,让她的每一种生命功能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所以,身为家长,请多给你的女儿一些拥抱,但同时也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在孩子降生的头两年,是否每天与婴儿进行身体接触,关系到此后父母能否与子女建立良好的关系。在大人温暖的怀抱中,女婴能感受到温馨与舒适,她可以将自己的能量用在最需要的地方——调整自己的呼吸系统消化系统,使其正常运作,这对于很多孩子来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所以小时候经常受到拥抱的孩子通常会比其他的孩子更健康。

第二,即使自己的孩子已经长大,拥抱也是不可缺少的。随着孩子的不断成长,拥抱对于父母来说变得有些困难,因为父母总要显示自己的权威,很多父母认为拥抱会让自己丧失威严,实际上这是一种错误的认识,长大一点的女孩子同样希望得到父母的拥抱。拥抱有助于父母与孩子顺畅地沟通,有时候,千言万语比不上一个深情的拥抱。这样深情的拥抱应该每天都要有。

第三,大一点的女孩子不仅需要母亲的拥抱,也需要父亲的拥抱。当女孩到了青春期,第一次经历生理周期很可能会让她惊慌失措,甚至产生一种羞耻感,这时妈妈的拥抱对女孩来说是最有效的安慰剂。女孩能从温暖的怀抱中找到勇气,摆脱惶恐与不安,此时的安定更可以让她有勇气战胜日后自己的坏情绪。

当然,处于这一时期的女孩也需要父亲的拥抱。当女儿长大之后,很多父亲都会感到无所适从,女儿生理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父亲们不愿意与女儿发生过多的身体接触,这样一来,幼年时期建立的父女关系,在这时候开始逐渐淡化。然而,对于不断成长的女儿来说,她并不知道父亲是因为自己长大了才会出现这种变化,她反而会觉得父亲不再愿意关注自己了。

医学专家曾经指出,这时候是女孩的一个危险时期,很容易出现心理问题,她们经常为了维护人际关系而委曲求全,甚至违背自己的本性,使自己变得面目全非。如果她们所尊敬的父亲的态度发生了改变,那么,她们就会产生极大的失落感,进而也会对自己感到失望。所以,这时父亲更应该给自己的女儿以拥抱,并告诉她:你现在已经长大了,我为你感到骄傲。

第四,把拥抱延伸开去。实际上,还有其他许多亲密的动作都具有拥抱的意义,只要父母多加留心,对女儿充满爱心,就可以让女儿感受到自己的爱。比如,对女儿说一些甜蜜的话语,多多注视女儿的眼睛,倾听她、欣赏她,让她分享你内心的情感。

拥抱是父母将爱传递给女儿的最好的礼物,它还是一种沟通方式,可以保证两代人的感情得以顺畅地沟通,因此身为父母,千万不要忽略了拥抱这一个重要的环节。当孩子难过时给她拥抱,当孩子沮丧时给她拥抱,当孩子高兴时给她拥抱,这样才会让孩子建立自信,体会温情。

女孩天生比男孩缺乏主见

甜甜今年快5岁了,在父母的眼里,她是个非常听话的乖乖女;在老师看来,她是个上课专心听讲、下课文静懂事的好学生。然而,有一点却让父母感到不知所措,每当甜甜和小朋友一起玩耍时,她总是服从别人的领导,按别人的意愿做事,很少提出自己的想法;在生活中,甜甜也同样缺乏主见,常常在穿什么衣服、吃什么食物上犹豫不决;在学校里,当学习了一种解题方法时,她就只会按部就班,不去尝试别的方法,就算有同学告诉她,她也会以老师的为准。面对甜甜的这种表现,父母们非常担心。

当然,听话、乖巧的女孩的确可以省掉父母的许多担心,也不会和其他小朋友闹矛盾。可是,如果一个女孩顺从过度,什么事情都没有自己的主见,总是模仿别人的话,对于女孩个性的健康发展来说,这是很不利的。

下面我们来探讨一下女孩总是缺乏主见的原因。

首先,可以说这是女孩天性使然,这是女孩与男孩不同的生理特点,女孩把感情和人际关系看得更重,也更安静一些。女孩从小就已经懂得察言观色,为了得到父母的爱与关怀,讨好父母,获得家长的赞扬,有些女孩表现得很乖,很听大人的话,认为这样就能让父母喜欢自己。于是,女孩们便没有了自己的主见。在这种情况下,她们很容易人云亦云,随声附和。

其次,在女孩心目中,家长、教师本来就是权威,再加上有些家长习惯于把一切都为女儿设想好,这样就很容易使女孩唯命是从,不敢做与家长或教师的意愿相违背的事情。

最后,有些家长由于工作太忙,疏于和女孩的沟通,不能理解女孩,往往让女孩产生畏惧心理,不敢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有主见对女孩来说是一种优秀的品质。但如果女孩没有主见,通常会形成一种优柔寡断、易受暗示的不健全性格。如果这种性格得不到及时的引导,就可能影响女孩的健康成长。所以,家长必须要注重培养女孩的主见,让她们今后可以独立解决问题。那么,家长应该发如何培养女孩的主见呢?

方法一:某些生活上的事情给女孩自己做主的机会,比如过生日请哪些小朋友来家里做客、买什么样的衣服、选择什么玩具等。另外,在一些稍微大的事情上,比如她的房间如何布置,可以和女孩一起策划,让女孩多提自己的意见,如果合理可行,要尽量采纳。

方法二:教女孩学会说“不”。要让自己的女孩有主见,一定要破除女孩对权威的迷信。家长可以和女孩一起玩“说不”的游戏,家长故意出错,让女孩把错误的地方挑出来。比如,家长说:“桌子、椅子、床头柜、毛巾被都属于家具,都可以用。”女孩说:“不对,毛巾虽然可以用,但并不是家具。”这样家长就可以告诉女孩,不管是谁,大人还是其他孩子,都有出错的时候。如果女孩能够意识到这一点,就不会轻易对别人盲从和效仿了。

方法三:注重培养女孩的自信心。自信心是一个人对自身力量的认识和估计。它是自我意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的女孩总是低估自己的能力,认为自己什么都干不好,总觉得自己比别人差,对自己总有一种很肤浅、不稳定的认识,总是受到别人对自己评价的影响。

所以,做父母的要对女孩各方面的表现给予肯定的评价,千万不要以怀疑或否定的态度和女孩说话,如“你看珍珍比你做得强多了”“你看这件衣服穿在玲玲身上多好看”等。这种话很容易让女孩对自己产生怀疑并失去信心,从而导致她要一味地向别人看齐,使她的从众心理加剧。

父母要不断丰富女孩的知识,提高她各方面的能力;想方设法让女孩有机会充分表现自己;她自己的事情让她自己去做,对她做的事情,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强化她对自己的认识,使她相信自己的力量。

女孩如果有了自信心,就会形成自己独到的见解,不会轻易地顺从别人。身为父母,多多关注女孩从众心理的各种消极表现,将其不断向积极方面引导,这对女孩良好个性和品质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视同仁”的教育不可取

不管是教育男孩还是女孩,家长都希望他们会成长为一个正直、善良、勤劳的人。同时,我们还希望女孩温柔可人,希望男孩坚强勇敢。如果不在孩子小的时候有意培养这些品质,当他们长大成人之后很可能无法承担家庭和社会的角色。例如,如果男孩在小时候没有经过锻炼,结婚之后就会连那些最起码的家务都不会做,无法承担家庭赋予他的责任。同样,如果女孩过于独立自主,缺少温和、耐心和宽容,日后就无法好好地照料家庭。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应该为他们做长远的规划,让他们拥有幸福的一生。

著名思想家卢梭说过:既不能说一种性别与另一种性别完全不同,又不能说两种性别完全一样,也不能说某种品质完全为某种性别所特有。男性和女性在多大程度上具有这些品质是有所不同的,所以在培养男孩和女孩时的目标、方法和途径方面,也要有所区别。

男孩和女孩在生理上的发育很早就表现出了差异。男孩一天所消耗的能量略比女孩高,他们的体能也不一样,男孩通常会跑得比较快,也有很好的臂力。而女孩则有比较好的平衡感。男孩喜欢的游戏通常比女孩更紧张刺激,他们喜欢打打闹闹的游戏,女孩则喜欢玩那些有关生活的较为平静的游戏,比如“过家家”等。

如果问一个女孩的理想是什么,女孩的回答一般都是医生、老师、芭蕾舞演员等,而男孩的一般都会说想成为宇航员、飞行员、科学家、警察等。孩子所向往的职业与他们的性别关系密切。

在成人眼中,女孩更依赖成年人,而男孩则具有很大的攻击性和独立性。

男孩与女孩这些与生俱来的差异,使家长们不得不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如何才能促进不同孩子的心理发展?虽然孩子将来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先天的因素,但是教育所发挥的作用也是至关重要的。不少家长都认为对男孩和女孩的教育是一样的,事实上这是不正确的。当男孩遇到烦心的事情时,父母要和孩子多多进行交流,而女孩不开心时,则需要父母给孩子更多的安慰。在家庭中,女孩总是会比男孩得到更多的温暖、关怀和鼓励,受到家长更多的表扬,而男孩则会受到更多的惩罚。由此可见,在对待男孩与女孩的教育问题上,“一视同仁”的教育是不可取的,家长需要根据他们的性别特点,寻找最适合的教育方式,具体有以下几种。

1.父母分别做男孩、女孩的偶像

一般来说,母亲对女孩性格的形成所产生的影响是最大的,而父亲则会对男孩性格的形成产生重大的影响。

有的妈妈喜欢乱发脾气,总是无法克制心中的怒火,动不动就对家人大喊大叫,给家庭带来一种不和谐的因素。而有的妈妈则非常亲热,对丈夫很尊重,对孩子体贴入微,让家庭充满了祥和的氛围。在两种不同的环境中成长的女孩肯定也是不同的,由第一个妈妈教育出来的女儿将来肯定无法把家庭照顾得细致周到,而第二个妈妈教育出来的女儿日后一定会成为一个好妈妈,她会给家庭带来一种宽大友爱的气氛。

同样的道理,如果作为父亲总是逃避对家庭的责任,粗暴且冷漠地对待家人,男孩在这样的父亲影响下,长大之后也会具有这些特点,无法成为家庭的顶梁柱。如果父亲在家中的角色扮演得很好,主动承担家庭中的责任,在这样的父亲的影响下,男孩在将来必定会成为一个真正的男子汉。

当然,母亲对儿子的影响,父亲对女儿的影响也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因为它们同样重要。母亲那种鲜明的女性气质同样有助于男性气质的培养,父亲的那种男性气质则会对女儿女性气质的培养有所帮助。所以,父母双亲对子女的影响都是不可缺少的。

2.分配给男孩女孩不同的家务劳动

父母在给孩子安排家务劳动的时候,一定不能忽略孩子的性别差异,对于男孩来说,可以让他们干一点力气活,女孩则可以帮妈妈择择菜、洗洗碗、摆摆餐具等。

妈妈可以让女儿和自己一起来做饭,还可以教她学一点针线活,教她学会发现自己身边美好的事物,并尽量地把美融入到家庭生活中来。在和与女孩一同劳动的过程中,妈妈要让女孩懂得爱护小动物和植物,让女儿学会用温和的方式来处理问题。

而对男孩来说,家长可以让他做一些如到没开灯的房间帮自己拿东西、让他帮妈妈提东西、帮爸爸修理椅子等这样的活动。在教育男孩的过程中,家长要知道他是未来的男子汉,日后会成为家庭的支柱,因此不能娇惯他,要给他展示意志和勇气的机会。

根据女孩的特点因材施教

我们都知道,婴儿的性别取决于母亲的X染色体是同父亲的X染色体还是Y染色体的相遇。这两种小小染色体的结合将决定这个孩子是女孩还是男孩。

在母亲怀孕的前6周,几乎无法看出女性胚胎与男性胚胎的区别。胎儿的性器官在怀孕的第7周开始发育。由于性器官的发育不同,所以婴儿出生时的性别就很容易分辨了。那么,除了这一点外,男孩和女孩的区别还有其他的吗?

根据儿童专家的观点:“一直到3岁之前,女孩和男孩之间都没有太大的区别,他们的身长和体重的成长曲线几乎相同。3岁之后,同龄的男孩比女孩一般会高1~2厘米。体重也会比女孩重600~700克。”之所以会产生这种差别,是因为男孩体内分泌的睾丸素加速了男孩身体发育的速度。同样也是由于这种激素的存在,男孩和女孩的行为也表现出差异性。有研究发现,男孩比女孩更需释放自己的能量。

根据最新的医学成像技术,男人和女人(婴儿也不例外)使用大脑的方法是不同的,大脑活动的优势区域也是不一样的。比如,如果说女孩在语言方面更强的话,男孩的空间识别能力可能会优于女孩。

这是什么原因呢?有专家认为可以从激素分泌方面来寻求答案。因为对胎儿性器官发育发挥作用的激素,同时也会影响到大脑的发育。它往往会激活某些神经元的连接,同时使得其他神经元的连接受到抑制。简而言之,男孩和女孩的大脑存在着很大的差别。

既然一个婴儿是男是女是由染色体的不同而决定的,那我们为什么还会提出“怎么成为女孩或者男孩”的疑问呢?其原因在于染色体只能决定婴儿的生理性别,而在后天的成长过程中这个孩子更具有男孩特征还是女孩特征,则更多地是由父母的抚养与教育方式来决定的。

其实,这一点在20世纪50年代就已经为科学家所认识了。1957年,3位美国科学家跟踪了105个婴儿的成长。这些婴儿出生后,人们不能根据外部的生殖器官来对他们的性别做出判断(由于染色体或激素分泌异常,会出现这样的现象)。结果如何呢?这些婴儿完全是根据父母的培养方式来确定自己的性别角色的。

我们在生活中常可以看到,如果用培养女孩的方式来培养一个男孩,那他长大后的言谈举止就会有女性化的趋势。同样的道理,如果把一个女孩当成男孩来教育,那么她的行为也会变得像个男孩。这表明,教育在其中所起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

尽管在社会不断进步的今天,我们大力倡导男女平等,然而,用完全相同的教育方式来培养不同性别的孩子是根本行不通的。父母对孩子的养育方式、传递给孩子的信息以及对他们的期望,要视孩子性别的不同而有所不同。所以,养育孩子时,不同性别孩子的养育方式也是不同的。那么对于女孩,父母该如何养育呢?

1.女孩要富养

俗话说“男孩穷养,女孩富养”。对女孩就要优待一些,也就是“娇养”一些,但绝不能“娇生惯养”。在家庭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吃、穿、用都要讲究一些。这样会让孩子的心理更加健全,使她对这些东西不会要求更多,因为这些她全都拥有了,所以不会看到其他孩子的东西而总是想要。事实表明,女孩长大之后,不斤斤计较,不患得患失、与人友善、胸怀大度、个性独立、淡泊名利、藐视“权贵”等这些品质,都离不开幼儿时期的“娇养”。

2.多和女孩进行语言交流

女孩天生就是语言家,生来就具备语言天赋,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很好的倾听者和交流者。女孩开口说话比男孩要早,而且很早就能说出比较复杂的句子。到两岁的时候,一般女孩可以运用比男孩多一倍的词语。所以,在婴儿时期,父母就要有意和女孩进行语言交流,以此来训练女孩的语言表达能力。

3.多一些鼓励

男孩子一般都喜欢打打闹闹、探索新奇,女孩子则不同,她们的注意力更多地集中在他人的身上,所以女孩子的心思相对来说更为细腻。她对父母的看法会很在意,同时很容易产生自卑心理,所以在这方面父母要多给予鼓励与保护。

4.多一些运动

女孩的身体健康同样也是很重要的,看似粗鲁、大强度的游戏对于女孩子来说,也不失为一个强健体魄的好方法,因此,不要过分地保护她们。攀爬、跑跳都是提高协调能力不错的选择。当然,在游戏中,一定要注意安全,如果女孩想从五层台阶“飞”下去,要坚决告诉她“不行”,可以这样对她说:“五层看起来太高了,我们先从两个台阶开始,你是最棒的,一定能行!”,这样就可以让她感觉到你对她的能力是充满信心的。

娇养女孩,但不等于娇生惯养

娇养与娇生惯养这两种教育是完全不同的。娇着养是给女孩的真正而理智的爱。而娇生惯养则是一种溺爱,对女孩来说无异于一种“毒品”,尽管看起来十分香甜,但实质上却像毒品一样,对女孩的成长产生不良影响。

在现代社会中,很多父母都对自己的女儿娇着养。有的父母可以很好地运用这种方式,可以做到娇养有度,对女孩的不合理的要求敢于说“不”。然而,有的父母却有一种错误的观点,认为娇养就是要娇生惯养,无论什么事情都要顺着女孩,这是一种很可怕的想法,对女孩的成长也是非常有害的。父母对女孩娇生惯养通常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表现出来。一种是视女孩为掌上明珠,处处姑息迁就,尽最大可能地满足女孩的愿望和要求,对她百依百顺。在有的父母看来,只要无限地满足女孩的物质需要,就是给予女孩无限的爱,而实际上,这种爱是不理智的。另一种是不让女孩接触她力所能及的事,不注重培养女孩的独立性,无论什么事情都为女孩打算好,不让她承担任何家务劳动,父母为她包办一切。这种做法无形中使女孩丧失了能力发展的机会,降低了她的独立性与自信心,限制女孩的自我发展。

娇生惯养的家庭教育方式很容易让女孩的心理在日后不能得到很好的发育。女孩由于受到父母的溺爱,慢慢就会养成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定式,进而变得“刁蛮”、“任性”、“拔尖强上”,并形成偏执的人格,不能克制自己,也无法尊重他人。此外,父母对女孩的娇生惯养,还会使她失去亲力亲为的机会,这样女孩难免会变得懦弱、胆小、娇气,经不起挫折,受不得委屈。

著名的教育家马卡连柯曾经说过:“家长们动不动就说,身为父亲和母亲,一切都以孩子为出发点,一切都是为孩子着想,可以为他牺牲一切,甚至可以将自己的幸福置之度外。这实际上是父母送给孩子最可怕的礼物了。娇生惯养是父母为女孩种下的一粒有毒的种子。”

娇生惯养的女孩,在面对失败、挫折、意外打击时的心理承受力一般都很差。从表面上看,这种女孩个性张扬,其实她们的内心非常脆弱,不堪一击,表面上是一只完好无缺的蛋壳,但稍微一捏就会变成碎片,这在心理学上,正是所谓的“蛋壳效应”。一旦没有了父母的保护,这种女孩就很难适应艰难的环境,受到一点挫折就会承受不了。

娇生惯养如同洪水猛兽一般吞噬着女孩的意志力、抗挫折力、勤劳节俭和温厚孝顺的美德、艰苦奋斗的精神以及独立自理的能力,对女孩的成长构成严重的影响。教育家克鲁普斯卡姬曾经说过:“父母仅仅简单地给孩子爱是不够的,还要学会如何爱他们。”所以,父母一定要学会科学地养育女孩,做到爱之深而不溺,爱之热烈而理智。具体来说,父母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去做。

1. 对女孩尊重有度

在处理与女孩的关系时,父母所扮演的角色,是要成为女孩的知心朋友,也要成为一名严格的长者,只有合理拿捏其中的分寸,才能教育好女孩。

彤彤的爸爸拥有很新的教育观念,他和女儿如同朋友一样亲密无间。他的做法是让女儿直接称呼自己的名字,许多事情都要询问彤彤的意见,而且还尽量采纳她的意见。他始终觉得,只有这样做才能表示自己对孩子的尊重。但让他没想到的是,才几岁的彤彤因此变得格外任性,一切唯我独尊。

当彤彤的爸爸对此有所认识的时候,父女之间的冲突已经达到了无法化解的程度。有一次,两人之间的冲突又爆发了,最后爸爸实在忍无可忍,抓住彤彤出手打了她。彤彤立刻哇哇大哭起来,因为她搞不明白,为何平日里与自己亲如朋友的爸爸,突然变得如此凶狠,竟然会动手打自己,她感觉自己受到了莫大的伤害。

这是一个过犹不及的典型例子。父母过于尊重女孩,就会演变为没有原则的妥协;如果尊重不足,就会随时产生冲突。那么,如何才能做到适度的尊重呢?父母要取得女孩的信任,这样她才会向你敞开心扉,同时又遵从你的一些决定。家长制的权威是要不得的,你可以用委婉而温和的态度向女孩提建议:“如果我是你,我就会……”女孩听到这样的话就会感觉自己受到了尊重,也比较容易接受父母提出的意见。

2. 学会对女孩的要求说“不”

现实生活中,如果女孩提出的要求非常过分,父母一定要坚决抵制。父母的拒绝会让女孩体会到规矩的威力。否则,如果父母满足女孩提出的一切要求,她的欲望就会无休无止。

小红生性活泼可爱,但就是有点贪心不足。父母一旦答应她一件事,她就马上变本加厉。有一次,她要买书,爸爸就满足了她的要求。可谁知她拿上手里的这本,又看上了另一本,爸爸不想让她不高兴,便又给她买了。当他们出门的时候,小红仍旧闷闷不乐。爸爸问她原因,她说:“爸爸不好,才给我买两本书!”类似的情况经常会发生,慈爱的爸爸经不起小红眼泪的攻势,大部分情况都会选择妥协。结果,爸爸越妥协,小红就越得寸进尺,以至于后来,小红几乎总是泪眼汪汪的,因为世界上有很多事情是爸爸无法做到的。

在《爱弥儿》一书中,法国著名启蒙思想家卢梭对为人父母者说过这样一段意味深长的话:“你知道怎样做会使你的孩子感到痛苦吗?这个方法就是对他百依百顺。因为有种种满足他欲望的便利条件,所以他的欲望将会变本加厉、无法遏制。结果,终究会有一天,你会由于自己的能力所限迫不得已而拒绝他。突然遭到拒绝,他的痛苦将比得不到他所希望的东西还要强烈。”因此,父母一定不要对女孩百依百顺,要学会对她的要求说“不”,这样,女孩以后再提出自己的要求时就会慎重很多。而且,父母有限度地满足女孩的要求也可以模仿社会和周围环境的一种基本态度,女孩在父母这里学会适度地提自己的要求和控制自己的欲望,长大后就可以更容易地与他人交往。

3.“淡化”父母的爱

随着女孩不断长大,父母要懂得逐渐“淡化”自己的爱,逐渐拆除挡在女孩身边的“保护墙”。要让女孩在生活中学会独立自主,并在生活的风风雨雨中锤炼成长,培养她坚毅的品格。

多关注女孩的心灵成长

当今的家庭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女孩也同样也肩负着来自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殷切期望,家长往往更容易把注意力放在女孩的成绩上,认为只要把学习搞好了,其他的什么都不用管,从而对女孩的心理健康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

同样,经过多年的工作与调查,心理专家发现,现实生活中绝大多数的家长只对女孩的学习成绩和身体健康给予关心,很少重视女孩是否过得快乐,忽视了女孩的心理健康。女孩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健全的心理。只有心理健康了,女孩才能拥有自强、自立、自尊等品质,心理素质才会提高,才能面对生活各个方面的压力,才能茁壮成长。

然而,对于女孩的心理健康,父母给予了多少关注?又有多少了解呢?

女孩的身心健康比知识更重要,父母应该在女孩的心理健康上多多给予关注。女孩在成长的过程中,不仅有物质方面的需求,而且还有情感方面的需求,但父母们很容易忽视这种需求。因此,父母应该提高自己的认识,给女孩的心理健康更多的关注,让女孩身心都得到健康的发展。

心理健康的女孩会拥有良好的情绪、健全的个性、较强的适应能力与融洽的人际关系。这对女孩的成长以及未来发展都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女孩的心理没有得到健康的发展,而父母又忽视了这一点,就很容易造成女孩的人格缺陷以及行为障碍。

父母要关注女孩心理健康,具体应该怎么做呢?

1.先做朋友后做父母,多和女孩交流

父母应该走进女孩的内心,更多地了解女孩。但是,事实证明父母想要做到这一点是比较困难的。不少父母都有家长的架子,把女孩看成是自己生命的延续,并没有意识到女孩也是一个独立的生命体,这样的父母要想走进女孩的内心是很难的。

因此,父母应该给女孩营造一个融洽的家庭氛围,主动和女孩进行交流,努力成为她的好朋友,要尊重女孩,多和女孩说说心里话。这样,父母才能得到女孩的理解与信任,并为女孩所接受,才能成为女孩真正的知心朋友,才会和女孩保持一种亲密无间的朋友关系。

2.多关注女孩的心理需求

一位失败的爸爸曾这样教育女儿:

两个人逛完超市,爸爸拎着满满一袋的儿童食品带着5岁的女儿回家。在路上,女儿手里拿着一瓶饮料,由于瓶子盖没有拧紧,女儿稍微倾斜了一点,饮料洒了出来。爸爸厉声呵斥道:“你怎么这么笨啊,饮料都拿不住。这么一点小事都做不好,以后还能指望你有什么出息!”或许这样的场景太多了,小女孩对爸爸的批评毫不理会,继续和爸爸一起往前走。

突然,女儿停了下来,蹲在地上注视起几只蚂蚁在搬一只大虫子来,她充满好奇,想看看蚂蚁要把虫子搬到哪里去。爸爸一扭头看不到女儿了,一转身看到她正蹲在地上,爸爸的怒气又来了:“你不能快点走吗,还想不想回家啊?”迫于无奈,女儿只好站起身告别了蚂蚁,随爸爸回家去了。她心里也许此刻仍然想着小蚂蚁,一步三回头,不时地望着刚才的地方。

尽管这位爸爸很关心女儿,给她买各种营养品,但是却对女儿的心理需求丝毫不懂。女儿心里的所思所想,身为爸爸的未必知道。

作为父母,应该多关心女孩的心理需要,平时多和女孩进行平等的交流,不要总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女孩。关注女孩的心理需求,父母应该多在女孩身上下工夫,要多从女孩的角度出发,留心体察女孩的心理需求,保证女孩心理的健康成长。

3.抽点时间多陪陪女孩

尽管父母在生活上总是对女孩照顾得无微不至,但可以真正陪伴女孩成长的父母却并不多见。女孩比较重感情,小的时候就非常依恋父母特别是妈妈,这种依恋是任何人都难以取代的。但实际上,父母也时常面临来自家庭和工作的巨大压力,这种情况使父母在家陪伴女孩的时间越来越少,而这往往正是女孩真正所需要的爱。

在女孩看来,每天都能和父母在一起才是快乐的。如果父母由于忙于工作而忽视了对女孩的陪伴,这会对女孩幼小的心灵产生很大的伤害。因此,无论工作有多忙,父母都要尽量抽出时间陪伴女孩,这才是给女孩最好的爱。

4.关心女孩一点一滴的进步

女孩最依赖的人就是父母,她渴望得到父母的爱,也希望听到父母的赞美之词。为此,父母应该看到女孩哪怕是一点一滴的进步,并且由衷地赞美她,鼓励她继续努力。如果忽略了这一点,女孩的成长将会大打折扣。

女孩就算取得了一点儿进步,她都希望父母可以和她一同分享这份喜悦。如果父母对此表现得过于冷淡,就会使女孩产生一种失落感,也会使她的安全感降低,这不利于她的健康成长。父母要关注女孩的点滴进步,不要吝啬赞美之词,要多给女孩鼓励,这才是父母应该采取的正确的做法。

需要注意的是,家长要关注女孩的心理健康,不能停留在传统的角色里裹足不前,而要学会与时俱进。现代网络日趋发达,家长完全可以用腾讯QQ、博客、网上日志等方式多和女孩进行交流,还可以和女孩一起看一些新书、新电影,这样对于缩小家长和女孩的距离是很有帮助的,同时,还可以实现零距离的交流,对女孩心理的健康成长更加有利。

让女孩懂得珍爱自己

在女孩成长的过程中,她能够快快乐乐、合群好学、不怕挫败,不畏艰难、勇于接受挑战和愿意承担责任是每个父母最想看到的。但是,怎样才能培养出这样的女孩呢?其关键就在于让女孩建立良好的“自我价值”观念,要让她懂得珍爱自己。

维持一个人生存在这个世界的基本原动力,是他的“自我价值”。所谓的“自我价值”简而言之就是一个人的自信、自尊和自爱。一个有“自我价值”观念的人,会懂得珍爱自己,会有积极的生活态度。一个人出生的时候,是不存在“自我价值”的,这是成长过程中,通过每一件事的积累而得到的总的结果。她的人生有多少成功、快乐、满足和幸福将取决于她是否足够地自信、自爱与自尊。

如果想感受到生活的乐趣和魅力,女孩一定要有起码的自爱。珍爱自己的一切,包括优点、缺点、梦想和自己身上的一切……就算认为自己不漂亮,不聪明,也仍然要懂得珍爱自己。女孩只有学会珍爱自己,其心灵才能触碰到世界真实而深刻的一面。

从很大程度上讲,女孩珍爱自己的能力都是从父母那里得来的。对于父母来说,教会女孩自爱,是给女孩最好的礼物。这份礼物能给她带来成长的动力和勇气:爱自己,接受自己,宽容自己,坦诚地与自己进行沟通,正确地认识自己,既不自以为是,也不妄自菲薄,能明白是什么让自己感到幸福和满足的。那么,父母应该怎样做才能让女孩拥有珍爱自己的能力呢?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帮助女孩正确认识自己

父母要让女孩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让她明白任何人都不是完美无缺的,人人都有优点和缺点,不能由于自己不如别人而产生自卑感,更不能因此自暴自弃。比如,儿童节学校要表演节目,她并没有被老师选中,这时,父母就要告诉孩子:“这并不能说明什么,更不代表你是个笨孩子,回到家里你可以演给爸爸妈妈看。”另外,父母在家中对女孩的偏袒和溺爱要少一些,多给女孩一些客观合理的评价,这样可以让女孩建立真正意义上的自尊、自爱,而不是以自我为中心,唯我独尊。

2. 尊重女孩的天性

培养女孩珍爱自己的能力,就要让她感到自己有价值,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点。父母要尊重女孩的天性,接纳最真实的她,要让她觉得自己是一个价值的、得到认可的独立个体。

3. 给女孩设定一些可行的目标并不断鼓励她

父母要根据女孩的能力、兴趣和价值观,给她设定一些切实可行的目标,并且不断地鼓励她。在她取得进步的时候给予赞扬,在遇到困难的时候给予鼓励,分担她的各种感受(不论悲或喜、苦或乐),当她达到目标的时候,更要充分地分享她成功的喜悦。这样,女孩就会对自己的能力充满信心,知道自己的价值,并学会珍惜自己的成绩。这样下去,便能使女孩具有珍爱自己的能力。

这种做法,不仅可以在读书、做家庭作业上运用,而且还可以在生活中的很多事情上加以应用。例如,策划一次旅行、安排一次宴会、参加学校或其他机构举行的一些比赛等,都可以成为培养女孩珍爱自己能力的好机会。

4. 在客人面前正式地介绍女孩

生活中,有客人第一次来到家里,父母只会把家里的成年人介绍给客人,而另外的正式成员——孩子,却有意无意地被疏忽了。有时候孩子就在面前,父母也仿佛对她视而不见。有的父母即使向别人介绍女孩,也只是顺口说一句“这是我的女儿”,好像女孩没有属于自己的姓名一样。更有甚者,当有客人造访时,让女孩回到自己的屋子里,反复叮嘱不要出来。有的父母干脆让女孩到外面玩耍,免得给自己添麻烦。

家里招待客人,这本来是培养女孩人际来往能力的一个绝佳机会。但是,很多父母对此却不以为然,以至错过了教导女孩的机遇。在女孩看来,父母不向客人正式介绍自己,是因为自己无足轻重,因此并不把自己作为招待客人的主人来看待;家长只顾和客人交谈而对女孩有所忽略,这时女孩就会耐不住寂寞,就会想方设法地通过胡闹撒娇来引起家长和客人的注意。如果家长不给女孩应有的重视和尊敬,那么她做到自尊、自重、自爱就很困难。以后当有客人来到家里时,她不是怯懦地躲躲闪闪,上不了“台面儿”,就是跟家长胡闹、撒娇,随心所欲,不能学会与人进行正常的交往。

家庭是女孩步入社会之前的“演习场”。父母应该具有强烈的教导意识,留心发现有益的教导机遇,对女孩实施相应的教导。所以,当有客人到家里来的时候,父母不要忘记正式地、郑重地把女儿介绍给客人。

5. 不要用专制的态度对待女孩

父母用专制的态度对待女孩,经常对女孩的行为挑三拣四,不当地运用奖励或惩罚来教育女孩,对女孩不信任、不尊重,这些做法都不能培养她珍爱自己的意识。面对专制的父母,具有较强个性的女孩会与之对抗,无法建立起良好的亲子关系。生性懦弱的女孩会认为父母的话总是正确的,因此经常自责,形成自卑心理;或者为了不引起冲突或受到责备,任何事情都以父母的意愿来进行,没有自己的见解或主张,长此以往,便泯灭了个性,对女孩成长十分有害。只有在和谐而民主的家庭氛围里,能培养出女孩珍爱自己的能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