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思路
折纸是中华民族传统的手工活动,具有悠久的历史积淀和广泛的民间基础。实践证明,折纸可以开发少儿形象定位、程序记忆和空间想象等潜能,促进其智力发育;折纸可以培养少儿心灵手巧和创意表现等特质,促进其个性发展;折纸可以锻炼少儿的意志品格,提升其持久力、忍耐力和挑战力;折纸可以丰富少儿的成长阅历,增强其体验感、成功感和自豪感。
可令人遗憾的是,目前我国的折纸活动,尚停留在民间传播层面,上百年的传统作品少有创新,折纸社团组织稀少,折纸普及教育滞后。据我了解,目前国内以折纸为载体的相关课程几乎是空白。因此,把折纸纳入校外教育课程将有助于推动我国折纸艺术的传播和发展。自2003年起,我在折纸校本课程的建设方面作了积极的探索,将多年自身积累的折纸工艺教学和活动经验总结,并尝试进行“创意折纸”课程的开发和实践。2008年创建趣味折纸坊,2013年6月编著完成《创意折纸大本营》一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经过十多年的教学实践,我探索出了一套独特的教学方法,形成了鲜明的教学特色。
“创意折纸”是一门以“做中学”教学理念为指导思想,集工艺、美术、劳技和数学等多学科为一体的创新型综合性课程,具有较强的教育实践性和生活实用性。本课程目前已建立起由自编教材(《创意折纸大本营》)、电子课件和展示基地(趣味折纸坊)等构成的立体化资源体系,在同类课程中起到了示范作用,在全市校外教育中具有一定的影响。
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活动,让学生深入了解我国悠久的折纸文化和世界折纸艺术的历史、现状和发展方向,基本掌握常见折纸作品的基础技法。通过演示、观摩、讨论、训练和交流等形式,加强形象、定位、程序和空间的思维训练,不断提高判断力、审美力和创造力,并在工艺、美术、劳技和数学等学科上获得运用。在实践体验中真切领会折纸的含义,感悟折纸艺术的魅力,树立自觉传承和传播折纸艺术的意识。
课程结构与内容
第一单元:认识折纸
主题学习目标:引导学生初步认识和感知折纸艺术的魅力,激发学生产生学习折纸的兴趣和动力。
第1课时
纸的发明和折纸的成形
折纸的历史和现代折纸的发展趋势
趣味折纸坊参观
第2课时
折纸的特征
折纸的类别
折纸的价值
折纸的应用
第3课时
国内折纸名家、名作欣赏
国外折纸名家、名作欣赏
学生积累作品展示交流
第二单元:折纸基础训练
主题学习目标:在理解折纸要领的基础上,能基本识别折纸的常用图符,基本掌握开压折、开并折、来回折、内凹折、兔耳折、内沉折、外翻折、剪刀叉折等常用技法和双三角形、双正方形、单菱形、双菱形、风车形等基本形折法。
第4课时
折纸要领与学习要求
折纸常用器材与用途
第5课时
折纸常用图符识别
折纸常用技法
第6课时
基本形折法(双三角形、双正方形、单菱形、双菱形、风车形、五边形、六边形、八边形等)
第三单元:折纸作品演练
主题学习目标:本单元内容将以饰盒类、花草类、动物类和综合类作品演练为主,按由简到难、基本形起步作品相对集中的顺序推进,强调作品的演练,以“会”“好”“快”“记”为学习目标,巩固作品30种以上。
第7课时
小方盒、花篮盒、圆口盒
第8课时
钱币盒、星形盒、圈边盒
第9课时
睡莲、菠萝叶、郁金香
第10课时
草莓、百合、枫叶
第11课时
挑战快速玫瑰花
第12课时
天鹅、蝴蝶、飞鸟
第13课时
企鹅、青蛙、鸡、金鱼
第14课时
兔耳船、转片、粽子、风车
第15课时
T恤、战斗机、星星、仙鹤信封
第16课时
花球组合体
第四单元:折纸艺术传播和展示
主题学习目标:本单元是在前三单元学习的基础上,以折纸大比拼的形式对演练作品作一个全面的检测。同时,通过创意折纸作品展和折纸交流活动以达到折纸艺术传播和展示的目的。
第17课时
折纸大比拼活动
第18课时
创意折纸作品展
折纸交流活动
教学建议
1.课时安排:18课时
2.教学对象:8~12岁少年儿童
3.教学设备配置
多媒体活动教室,各种纸材(色卡纸、手揉纸、双色纸、特种纸等)与配件,折纸陈列作品。
4.教学主要形式
实物演示法、PPT视图法、拆样研究法等。
课程评价
浦东新区青少年活动中心 张宁 执笔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