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杜甫诗歌中的落花意象

杜甫诗歌中的落花意象

时间:2022-02-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崔姓,是当时一家大姓,以此表明李龟年原来受赏识。这首七绝诗,是杜甫绝句中含蕴最丰富,最具情韵的一首。开头两句,诗人追忆昔日与李龟年的接触,寄寓诗人眷怀盛世之感。李龟年之前是唐玄宗初年的著名歌手,常在贵族豪门歌唱。杜甫辗转流徙,漂泊江南,而李龟年也流离失所,卖艺为生。“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这首七言绝句脍炙人口,堪称杜甫晚年创作生涯中的绝唱。

杜甫

岐王宅里寻常见[2],崔九堂前几度闻[3]

正是江南好风景[4],落花时节又逢君[5]

作者简况

杜甫(公元712~公元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与李白合称“李杜”。因与李商隐和杜牧“小李杜”区分,李白与杜甫又被称为“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人格高尚,忧国忧民,心系苍生,身怀家国,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约有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他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疑难注释

[1]李龟年:唐代著名的乐师,擅长唱歌。受唐玄宗赏识,后流落江南,卖艺为生。

[2]岐王:唐玄宗李隆基的弟弟,名叫李隆范,以好学爱才著称,雅善音律。寻常:经常。

[3]崔九:崔涤,在兄弟中排行第九,中书令崔湜的弟弟。玄宗时,曾任殿中监,出入禁中,得玄宗宠幸。崔姓,是当时一家大姓,以此表明李龟年原来受赏识。

[4]江南:这里指今湖南省一带。

[5]落花时节:暮春,通常指阴历三月。落花的寓意很多,人衰老飘零,社会的凋弊丧乱都在其中。君:指李龟年。

诗文大意

当年在岐王宅里,常常看到你精彩的演出;在崔九堂前,也曾多次欣赏你表演的艺术。

没有想到在这风景一派大好的江南;正是落花时节,却能巧遇你这位曾经的故人。

诗文名句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诗文欣赏

这首七绝诗,是杜甫绝句中含蕴最丰富,最具情韵的一首。短短的二十八个字便把时代的巨变,广阔的时空都融入了进去。

这首诗感伤国家治乱安危给百姓带来的沧桑巨变,国家命运的改变直接影响了百姓个人命运。

开头两句,诗人追忆昔日与李龟年的接触,寄寓诗人眷怀盛世之感。李龟年之前是唐玄宗初年的著名歌手,常在贵族豪门歌唱。而杜甫才华横溢,结交友人,常常出入于岐王李隆范和中书监崔涤的门庭,得以欣赏李龟年的歌唱艺术。在岐王府中、崔九宅里,见证了开元盛世的昌盛,也见证了一位深受宠幸的杰出艺术家,一位才华横溢,致君尧舜上的青年诗人。

安史之乱直接把繁荣昌盛的大唐王朝跌落到了谷底。杜甫辗转流徙,漂泊江南,而李龟年也流离失所,卖艺为生。杜甫用语平淡,不显山不露水,于如话家常中,用十四个字折射出了时代的沧桑和人生的巨变。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两个文人骚客,同病相怜,内心充满了无限地感慨,一种沧桑之感,两个落魄老人,语轻而情切,言淡而意重。

“岐王宅里”“崔九堂前”,那美好地回忆,承平的盛世,恍如隔世,天上人间。对开元全盛日的无限眷恋,几度回味,萦绕心中,而眼前的处境和重逢的伤感又把诗人拉回到了现实。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正是在这个满目凋零的落花时节,漂泊流离与皤然白首的流落艺人相遇,看似即景书事,平淡如常,浑然无迹,就在有意无意之间,暗喻了世道的沧桑、社会的动乱和诗人的颠沛流离。“正是”“又”两个虚词的使用,蕴藏着无限感慨,成了乱离时世和沉沦身世的缩影。两位憔悴的老人,成了时代沧桑的两尊雕像。它无情地暗示了时代变迁、身世沉沦的悲哀和不幸。

这首七言绝句脍炙人口,堪称杜甫晚年创作生涯中的绝唱。诗中抚今思昔,时代的沧桑、身世的巨变,年华的盛衰,人情的聚散,彼此的漂泊落魄,颠沛流离,都浓缩在这短短的二十八字之中。语言极平易,而含意极深远,昔盛今衰的的对比,更使读者感到诗情的深沉与凝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