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杜甫诗《小至》中的物理

杜甫诗《小至》中的物理

时间:2022-02-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小至是冬至前一日。“葭”是初生的芦苇。“动浮灰”是指,古时为了预测时令变化,将芦苇茎中的薄膜制成灰,放在律管内,节气到来时,律管内的灰就相应飞出。冬至前灰飞向下,冬至后则灰飞向上,因冬至一阳生,阳气舒展故,所以诗的3—4句是讲:刺绣女工因白昼变长而可多绣几根五彩丝线,吹管的六律已飞动了葭灰。

古人诗词中明显提到物理的有唐代诗人杜甫,他的《曲江二首》之一如下:

一片花飞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

且看欲尽花经眼,莫厌伤多酒入唇。

江上小堂巢翡翠,苑边高冢卧麒麟。

细推物理须行乐,何用浮名绊此身。

杜甫意识到,理解物理学的美并揭示自然规律是何等的快乐,而浮名只会碍事绊身。

杜甫的另一首诗《小至》也谈到了物理方法测示气候: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

刺绣五纹添弱线,吹葭六琯动浮灰。

岸容待腊将舒柳,山意冲寒欲放梅。

云物不殊乡国异,教儿且覆掌中杯。

小至是冬至前一日。“葭”是初生的芦苇。“琯”是古代乐器,用玉制成,六孔,像笛。“动浮灰”是指,古时为了预测时令变化,将芦苇茎中的薄膜制成灰,放在律管内,节气到来时,律管内的灰就相应飞出。冬至前灰飞向下,冬至后则灰飞向上,因冬至一阳生,阳气舒展故,所以诗的3—4句是讲:刺绣女工因白昼变长而可多绣几根五彩丝线,吹管的六律已飞动了葭灰。写出了冬天里孕育着的春天气息。

这种用苇膜烧灰放在律管内,通过观测第六管灰动来测示气候、应冬至节的物理方法很聪明,使人联想到古人用琴弦的松紧或炭的轻重来指示空气湿度的方法,这种质朴的物理思想,很有几分智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