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诗词中的意境与意象鉴赏

诗词中的意境与意象鉴赏

时间:2022-02-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诗中“折柳”的寓意是什么?在古诗词学习和鉴赏中,类似“折柳”的意象还很多,但如何赏析诗歌散文中的意境与意象确有许多地方要注意。在这画面中出现的人和物就是意象。所以,意象与意境在本质上是一致的,都是情景交融的产物;区别在于意象是个体,而意境是由意象组成的整体。词人的怅惘心境正是由“缺月”、“疏桐”、“幽人”、“孤鸿”、“寒枝”等意象来表达的。

诗词中的意境与意象鉴赏

诗词中的意境与意象鉴赏(1)

意象和意境是诗家写诗、评论家评诗经常用到的两个术语,也是我们欣赏古诗词时必须要掌握的两个重点,更是要分辨的两个难点。比如全国语文高考卷曾考过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一诗:“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诗中“折柳”的寓意是什么?“折柳”在这首诗里就是一个意象,表达了两层意思:一是指曲名,即一支汉乐府古曲《折杨柳》,此曲抒写的是离别行旅之苦;二是指一种习俗,一个场景,一种情绪,古代离别的时候,往往从路边折柳枝相送,杨柳依依正好借以表达恋恋不舍的心情。折柳几乎就是离别的同义语。这题的答案显然是“折柳”的第二种含义,即“惜别”。对这道题,如果学生知道在古诗文中常用“柳”表示“留”意,那很容易就能答出。如果不知道,就要一步步从诗的意象、意境分析入手。在古诗词学习和鉴赏中,类似“折柳”的意象还很多,但如何赏析诗歌散文中的意境与意象确有许多地方要注意。下面谈谈有关意象和意境的问题。

一、意象和意境的定义

要赏析意境,首先要知道什么是意境。意境是我国古典文论独创的一个概念,早在两晋时期就已出现,经过几百年的沿革变化,内容已经变得丰富复杂。关于意境的定义,有人统计有四大类十种以上。那这对我们来说几乎是不可能掌握的。即使是为了中学教学而做出的定义——指抒情作品中呈现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形象系统及其所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空间(《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参考资料·三年级第一学期》第46页)——也是不容易理解的。所以不必要去死记定义,我们只要知道怎么去辨别、筛选即可。

其实我们在阅读任何一篇文学作品时,在脑海中都会想象作品中描绘的场景。比如在读戴望舒的《雨巷》,我们就会很自然地想象在一条悠长又寂寥的雨巷中有一个独自彷徨的丁香般的姑娘。那么,我们想象出来的这个画面,就能看作是意境。在这画面中出现的人和物(姑娘、雨巷)就是意象。这是个形象的理解方法,但这里面还缺一个最重要的元素,就是“情感”。意境和意象的本质特征就是“情景交融”,也就是说,融入了作者感情的事物才能成为“意象”,由这些“意象”组成的画面,才能成为“意境”。所以,意象与意境在本质上是一致的,都是情景交融的产物;区别在于意象是个体,而意境是由意象组成的整体。

二、意境的本质特征

情景交融是意境的本质特征,自然景物本身是没有情感的,有情感的是人,当人把自身的感情赋予了客观事物后,这些事物就具有了抒情的性质。所以,对于意境来说,情感是景物的灵魂,景物是情感的载体。塑造意象和意境的目的就是为了“抒情”。以“雨”为例,自然的雨本身不包含情感,也就没有特殊的意义,但当融入了人的情感后,就被塑造成了“苦雨”、“喜雨”等不同的“意象”。我们品味意境的首要任务就是将诗人留在纸上的文字、语言转化为心目中的图像,去感受、去品味,从而领略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我们说体会意境,是要通过想象来接近“那个时候,那个地点,那个状态”下的作者,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

由于刻画景物的目的是为了“抒情”,情感是通过景物来表现的,这就决定了意境中艺术形象的基本特征就是“情景交融”。如李白

《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这首诗有如下意象:黄鹤楼、烟花、孤帆、长江等。这些意象组合起来便成了一幅融情于境的画面:诗中没有直抒对友人依依不舍的眷念,而是通过孤帆消失,江水悠悠和久立江边若有所失的诗人形象,表达送别友人的深情挚意。字面上句句写景,实际上句句都在抒情,可谓“一切景语皆情语”。

又如苏轼的《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词人的怅惘心境正是由“缺月”、“疏桐”、“幽人”、“孤鸿”、“寒枝”等意象来表达的。再如柳永的《雨霖铃·寒蝉凄切》“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中,通过“杨柳”、“晓风”、“残月”等意象,就能知道所传达出来的是伤别情怀。

三、意境的构成

“境”不一定只能是“景”,动作、语言、心情、气氛、想象都能组成意境。不能简单地把“景”直接等同于“境”,“景”只是“境”的一部分。古人有“境分虚实”的观点,就是指许多非自然景物甚至许多“看不见”的事物也能营造意境。

柳永在《雨霖铃》中“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以两个人的神态动作,将两人内心的千言万语,不忍分别的深厚之情,隐于言外。杜牧《清明》中的“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就是以行人与牧童的对话来营造意境。苏轼的“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这等豪迈的形象和场景,把内心的雄心壮志显露出来。陆游的梅花是“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词人想象梅花的高洁与淡泊,以比喻词人的高风亮节和高尚情操。还有综合运用的,比如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就是将动作、气氛和心情综合起来营造出一幅孤独无依、彷徨茫然的意境,但这个意境中没有“景物”。

四、品味意境的方法

品味意境,就是要从“实”中读出“虚”的部分,从“已言”中读出“未言”的部分,从“普遍”中读出“深刻”的部分。

一首诗词有没有意境,关键看是否有“言外之味,弦外之音”。而这“言外之味,弦外之音”就是我们常说的“韵味”。

请看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读这首诗,我们一定会浮现出这样的画面:一片浩渺的天宇,一座耸立的高台,一个独立的诗人,一曲凄怆的悲歌。我们在读了诗之后,一定会想,诗人为何要去登台?为何会感慨?为何会流泪?他想到了什么?他曾经历过什么?这些都是这首诗的“韵味”所在。

如宋祁的《木兰花》“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王国维称道“这一‘闹’字而境界全出”。这一个“闹”就会引发读者无尽的想象,既表现客观自然景物的蓬勃生机,又把景物人格化,使景物化成了人的情思,体现词人对明媚春光的独特感受,因而形成优美清新的意境。又如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一句中,我们除了看到矫健的鹰和轻快的鱼在秋光中争着过自由自在的生活的状态,在字面外还能看到一个风华正茂、指点江山、激昂慷慨的作者。

【注释】

(1)本文发表于《中学生学习报》2011年第B1891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