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古代茶具的发展历史

古代茶具的发展历史

时间:2022-02-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最古老的茶具主要为烧水煮茶的锅。通常居家饮用的绿茶、红茶、藏茶等使用的茶具以瓷器为主。荥经生产黑陶茶具,底色黑亮并发出银色光泽,用于泡煮藏茶、乌龙茶,温高且保持时间长,能充分体现出两类茶的特点。以长嘴壶为特色的蒙顶山茶技“龙行十八式”,在国际国内各种茶事活动中表演,赢得了广泛赞赏,大力宣传了“蒙顶山茶”品牌和蒙顶山茶文化。

古代茶具

最古老的茶具主要为烧水煮茶的锅。茶锅,有铁锅、陶土锅、砂锅,后来有了铜锅。民间煮茶的锅一般是与煮饭的锅共用,煮饭后煮茶,或煮茶后煮饭。古代的茶多为粗茶,中老叶做成,需要熬煮才有滋味。饮茶的茶具为碗、盏,碗比盏深。碗盛温茶,待客;盏较浅,盛开茶热茶,易于晾凉,便于急喝。蒙山茶史博物馆展出的茶具(仿),有公元前476年前专为煮(盛)茶的三足陶鬲,双耳陶罐及陶把杯。至两汉,才有扁壶釉碗、釉杯。到了晋朝才有釉陶罐等。唐宋时,有茶碾子(制饼茶用)、壶、瓶、罐杯。辽、金、元略有改进,制作技艺有了提高。明、清时期,茶具发展达到鼎盛。各种炉壶、罐、瓶、盒、杯、盏,应有尽有,从制、储(藏)、茶具花色品类繁多。清代茶具不仅重材质选料,更注重外形美观多样,釉花特别讲究,制作工艺空前。如珐琅茶壶、矾红金彩茶罐、青花壶、罐、碗、杯盏等。收藏者收藏的明、清种类极多,且在现代的生活中把这类“古”视为时髦,成为富有者或文化高雅者的象征。

紫砂茶具

现代茶具

广阔的农村,凡有家者即有“烟火”、灶炊,开门七件事或“粗茶淡饭”成为普通百姓、平民阶层的生活。名山不产煤,煮饭的能源靠木柴、槁秆燃烧。凡锅灶前必吊一个土陶茶壶(大圆肚,有盖),粗大的顶把挂在从灶房梁上伸下的铁钩上,内装“山谷水”(泉水),利用烧锅煮饭时从灶额头冒出的尾火加热烧水,主人多以老鹰茶、刺梨茶投入其中,一壶茶可用两三天,做农活回家,或有客至便用“仁寿”碗倒一碗晶莹、黄亮的茶水,不冷不热,一饮而尽。或农忙时把壶碗带到田间地头,渴了就喝,收工时带回又烧。临时缺菜下饭,就“茶泡饭”即“粗茶淡饭”。有民谚“好吃不过茶泡饭,好看莫如素打扮”。

民国时期,民间最为普遍的就是“秋壶”,即前述吊壶。亦有殷实人家用棕包锡壶或桶装茶壶。名山农村产棕榈树,房前屋后都有种植。棕叶做编织或制绳索,棕片可缝制蓑衣、垫背、棕毯,有防湿、防风、保暖的效果。棕包锡壶就有保温的作用,早晨烧一大壶茶水装在锡壶中,将锡壶放在由棕片缝成的圆桶形袋中,十来层棕片重叠缝制可保温20个小时,只要不把锡壶身露在外面,到了下午茶水仍然温热,随喝随倒,倒后盖上棕搭,即整锡壶就处在一个温暖的环境里。

20世纪三四十年代,才见到达官显贵使用铜质真空保温瓶,继后才有了真空玻璃水银涂内保温瓶。新中国成立前后逐步普及竹壳、铜、铁、铝壳容量五磅、八磅保温瓶。

改革开放,科技发展,有了电磁壶、电磁炉、电磁杯,烧水更为方便。但多数茶馆还是“俐壶煮三江”。壶质材料从陶至金属缩短了时间,简化了过程。

关于饮茶具,普通人家以碗为主,先陶后瓷。名山产陶,至今的百丈、黑竹一带以白鳝泥——高岭土制坯烧制,有千年历史,但粗糙质量不高,有白色、酱色釉,宜于蒸“碗碗饭”和“扣肉”(甜、咸烧白),目前量已很少,多生产土陶“水菜罐”、“四耳缸”及其小件头。在物质匮乏的年代仿搪瓷茶缸生产过把式餐饮具。

茶馆茶饮具还是三件头,即茶船、茶碗、碗盖。

青年人,是肆茶茶具的开拓者与推广者。20世纪70年代末兴玻璃罐头不锈钢盖茶盅→有机玻璃→钢塑→保温→滤网,便于携带,更显时髦。茶馆茶楼仍用长筒玻璃杯,圆、方、棱各式各样。若至机关单位联系工作或开大会,则用一次性纸质杯,用后弃。

偶见于“老者茶苑”,尚有印着繁体方块字“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农业学大寨”、“人民公社好”、“为人民服务”、“上山下乡纪念”、“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奖”等具有时代印迹的搪瓷烧瓷茶缸,虽已斑驳积垢,却显示持者的不凡经历。收藏家作为古董,出以“高价”也不肯出手。

一套完整的茶具设备应当包括典雅的茶几(或茶桌)、舒适的茶椅,然后是烧水的茶壶、电磁灶、保暖瓶;再是茶杯、茶筒(罐)、茶勺、茶摄、茶滤,加上好茶好水。好友相聚,清茶一杯(壶):国事家事天下事尽在茶间侃侃而出。

瓷茶壶

当代茶器

蒙山茶技表演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蒙顶山茶”文化的广泛普及,茶具得到空前发展,城乡人民饮茶用具也呈现不同形制、不同材质、不同功用的特点,异彩纷呈。通常居家饮用的绿茶、红茶、藏茶等使用的茶具以瓷器为主。近年来,由于“蒙顶山茶”中名优绿茶、黄茶形美色佳,鲜活灵动,品饮观赏兼具,玻璃茶具使用最为广泛。也有使用铁质、石质、紫砂、塑料等茶具的,也常有用一次性纸杯。荥经生产黑陶茶具,底色黑亮并发出银色光泽,用于泡煮藏茶、乌龙茶,温高且保持时间长,能充分体现出两类茶的特点。雅安地区山多树密,根雕类茶几,更为多姿多彩,特别是名山、雨城、芦山等地盛产乌木,制作的乌木茶几形制多样,色彩丰富,更为珍贵。

蒙顶山茶技表演用长嘴壶。近年来,名山茶人挖掘整理出蒙顶山茶技“龙行十八式”等,熔茶道、武术、舞蹈、禅学等为一炉,均模仿龙的动作,与别的掺茶用具有较大区别,使用铜质执壶嘴直长约1米,壶身錾刻龙纹,壶执具龙形纹,表演者人壶合一,上下翻飞,龙腾翻舞,十八式每招每式都不同,在一米开外,将壶中开水精准注入杯中,干净利落,滴水不漏。以长嘴壶为特色的蒙顶山茶技“龙行十八式”,在国际国内各种茶事活动中表演,赢得了广泛赞赏,大力宣传了“蒙顶山茶”品牌和蒙顶山茶文化。2010年5月,蒙顶山茶技在上海世博会上表演,获得观看者高度赞誉。

2009年9月2日

练习与探究

一、在家乡广泛搜集人们普遍使用的茶具和茶器,制成图片在班上交流。

二、家乡普遍使用的这些茶具和茶器蕴含了哪些民俗文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