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古代钱币的发展历史

中国古代钱币的发展历史

时间:2022-11-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而且明明白白地指出钞币是国家的赋税,等于说增加发行就是变相地增加课税,只能由国家独享垄断权,他人不得插手其间。古时民富,今日民贫,贫富悬殊得以致一个醉饱而一个饮水而不可得,这都是铜钱兴废,钞币贬值所致。他的钞币使百姓贫困化的立论是为重新启用铜钱制造的舆论准备。交易中钞币面额太大无零钱可找,“店铺多用盐包纸摽(标),酒库则用油漆、木牌,所在风俗皆然”。

一、钱钞比较析

他认为纸币流通的弊病有四:

其一是使物价上涨,钞价下跌。“今物价日贵,钞价日贱”;“物直(值)钱而钞不直钱,将见日贱一日,而钞法愈见涩滞”。他以实证方法论证官府虽规定“至元一贯准中统五贯”,然而往年值中统一钱(一百钱)者,今值中统一贯。有如至元钞五厘(五钱)与一分(十钱),在街市买不到东西,不为人们接受,时间一长,“至元一贯仅值中统一钱。”由于钞价日毛,物价飞涨,信用动摇,流通受阻,行用愈加艰难。

二是损伤券例需销毁。“纸之为物,安能长久,五年之间,昏烂无余”。倒换损伤券要支付工墨费三分,就是说倒换小钞一贯,流通中就会短少新钞三分,百姓会无形中损失三十钱。何况只有城里人受益,“各县百姓散居村落僻远之地,去城数百里,得倒换者绝少。”更何况销毁券政府从中只能得到三分利益,有的昏烂钞尚“贯伯(佰,一百)分明,沿角无缺。”故他认为当局规定销毁损伤券,“一归煨烬,诚为可惜。今但知可得工墨三分之利,不悟虚舍本钞九钱七分之害,于国于民两有所损”。他主张取消倒换损伤券,延长纸币流通时间,任其自然淘汰,反对收取工墨成本钱,不能不说有积极意义。然而不回收昏烂钞币,最终总得有人来承担它的经济损失,不回答或回避这个问题,就是对嫁祸百姓作法的默认。而把流通中纸币日益减少的根由归结为损伤券的销毁,流通中的钞币“将见日少一日,而民间愈无钞可用”就大错而特错了。

三是伪币甚多。“钞用本之轻,故伪造者纷然”。是说“一定(锭)工本可以造钞数百定(锭),获利如此,人安得不乐为之,虽赴蹈汤火,亦所不顾。”造伪钞可得暴利,许多亡命之徒便视之为发财捷径,立法虽严,终莫能戢(ji,止)。在他看来,如今经营者多为地方豪民,他们阴结达官为势援,伪钞数量大,何止百千万亿可以计算。“今民间之钞,十分中九,皆伪钞耳。伪钞遍备天下。”搞得真伪难辨,以假乱真,市场紊乱,“善为伪者与真无异,虽识者莫能辨。”在钞库取出料钞,付予店户“反复观之曰:‘此伪钞也’。试代以伪,反忻(欣)然而受之。”鱼目混珠已到如此田地,还不可悲!然而“钞,国课也,朝廷之柄用也,而与民间共之,可为长太息,可为痛哭!”绝不允许财权旁落,听凭百姓染指其间,与政府来个利益均沾。而且明明白白地指出钞币是国家的赋税,等于说增加发行就是变相地增加课税,只能由国家独享垄断权,他人不得插手其间。这一认识十分深刻,当然表述得又如此坦率清晰,令人叹服。

四是导致贫富悬殊。郑介夫提道:“古者怀十文铜而出,可以醉饱而归,民安得而不富?今之怀十文钞而出,虽买冰救渴,亦不能敷(足),民安得而不贫!”古时民富,今日民贫,贫富悬殊得以致一个醉饱而一个饮水而不可得,这都是铜钱兴废,钞币贬值所致。他认为纸币面额太大,不便于零星交易,不便于小民百姓日常生产、生活交易之所需,加之商贾的居间盘剥,把他们填饱喂肥。百姓“或得十贯一张,扯拽不开,若肯〔计〕物还钞,则零不肯贴,欲尽钞买物,则多无所用,展转较量,生受百端。”或者“只得以家藏货物贱价求售,货不直钱,而利尽归于商贾之辈,民安得而不贫。”民怎么可能不贫困呢?他正确反映了在古代社会后期商品经济有了长足发展,农民已无法摆脱市场货币的干扰和侵袭,商人和官府沆瀣一气加紧对农民的剥削,以致农民生活每况愈下,悲苦凄凉的境遇。可他把这种剥削的根源归结为纸币面额过大,广大农民被迫接受贵买贱卖的不等价交换方式所致,就很难成立了。纸币成为百姓贫困的根源,是李代桃僵。大额纸币不利于商品交易,不利于商品经济的扩大和发展,它可能成为剥削和掠夺的工具,却绝不是剥削和掠夺的起因。

他的钞币使百姓贫困化的立论是为重新启用铜钱制造的舆论准备。他不啻揭示了纸币的流弊,还阐发了行使铜钱的益处,以及禁用铜钱的坏处,进而证明铜钱之不可废。首先他认为用钱有三便,其一是可以弥补财政收入的不足,聚集散落在民间的不小数字的旧钱,有如江浙一省官库山积之势,“取资国用,可抵天下周年之税,非为小补。”其二是买卖公道,童叟无欺,有利于商品经济的扩大和发展。“市交易,不烦贴换,虽三尺孩童亦可入市,免有挑伪昏烂疑认之忧。”其三是利民利国,给国家增加储备,使百姓有了现钱。纸币以万计面额大小,不啻小额少量交易无法实现,而且“国不可以得民货……民不可以得国钞”。如果使“畸零之货可易铜钱,则巨万之钞自然流通,此国与民之两便也。”

其次,他又指出禁钱有三不便。其一是变有用之宝为无用之铜。禁钱不用,铜钱随便买卖,日渐销毁,镕铜铸器,实在可惜。其二是不利于钞法的推行。交易中钞币面额太大无零钱可找,“店铺多用盐包纸摽(标),酒库则用油漆、木牌,所在风俗皆然”。其三是不利于等价交换,不利于商品交换的正常顺利进行。商贾往来,途旅宿食,没有小钞,“或留质当,或以准折(亏本)。村落细民出市买物,或背负谷粟,或袖携土货,十钱之货不得五钱之物,或应买一钱之物只得尽货对换。此则农商工贾之通不便者也”,即不便于工农、城乡之间的经济联系。

这样说来,郑介夫是否反对使用纸币,准备取消纸币流通呢?回答是否定的。他只是主张大额整数交易使用纸币,小额零星支付使用铜钱;政府主要行用纸币,民间则主要行用铜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