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中国古代仓储的历史

中国古代仓储的历史

时间:2022-03-1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一)唐代仓制概况唐代诸仓中,义仓是救灾专用粮仓,常平仓、正仓和太仓则作为义仓赈贷的补充。[18]正仓的主要功能“是作为租税的储备以及官禄的供给”[19],正仓和义仓分别在唐代初期和中后期担负重要赈灾职能,太仓粟米是在国家内部进行第二次分配,[20]赈贷位列其中,对义仓起着补充作用。至隋开皇五年,工部尚书长孙平奏立义仓以备水旱灾害,令诸州百姓及军人,劝课当社并造仓窖贮存。
仓储备荒_唐代自然灾害及其社会应对

中国的储蓄备灾思想来源甚早,《礼记·王制》曰:“国无九年之蓄曰‘不足’,无六年之蓄曰‘急’;无三年之蓄,曰‘国非其国’也。”[15]白居易主张“实仓廪,均丰凶”,十分重视仓储备灾,指出:“夫天地之数无常,故岁一丰必一俭也,衣食之生有限,故物有盈则有缩也。古之人知其必然也,故敦俭啬以足衣,务储蓄以足食,是以禹有九年之水,汤有七年之旱,野无青草,人无菜色者,无他焉,盖勤俭储积之所致耳。”并进一步提出:“虞灾救弊,利物宁邦,莫斯甚焉。”[16]其看法在唐代具有较强的代表性。文宗时,薛从徙濮州刺史,曾“储粟二万斛以备凶灾”,[17]在山东大水时发挥了重要作用。薛从因此被提拔为将作监,入朝为官。唐代仓廪主要包括正仓、太仓、义仓和常平仓,均官为举掌,对于防灾的作用很大。

(一)唐代仓制概况

唐代诸仓中,义仓是救灾专用粮仓,常平仓、正仓和太仓则作为义仓赈贷的补充。按照粮食来源的不同:“凡天下仓廪,和籴者为常平仓,正租为正仓,地子为义仓。”[18]正仓的主要功能“是作为租税的储备以及官禄的供给”[19],正仓和义仓分别在唐代初期和中后期担负重要赈灾职能,太仓粟米是在国家内部进行第二次分配,[20]赈贷位列其中,对义仓起着补充作用。在义仓废弃的时期,常平仓、正仓、太仓就担负起灾年赈贷、出粜粮食济民的主要职能。阿拉伯商人苏烈曼(Suleiman)于唐宣宗时期至广州经商,大中五年(851)西归后写成《苏烈曼游记》,书中赞颂中国旧俗:当凶年时,开放公仓,施舍食物及药材于贫乏者。[21]唐代灾荒凶年开仓赈贷的惯例,让阿拉伯商人惊羡不已,说明了唐代仓储备荒在当时世界上是较为先进的制度。

常平仓的建立源于战国法家李悝,成于西汉宣帝,粮多时加价而籴,粮少时减价而粜,通过调剂物价来保证灾年粮食供应。唐代于各地广置常平仓,以贞观、开元时置仓规模最大:贞观十三年(639)十二月,诏于洛、相、幽、徐、齐、并、秦、蒲等州并置常平仓;[22]开元七年(719)六月,敕:“关内、陇右、河东、河南、河北五道,及荆、扬、襄、夔、绵、益、彭、蜀、汉、剑、茂等州,并置常平仓。其本上州三千贯,中州二千贯,下州一千贯。”[23]永徽六年(655),京东二市置常平仓,以大雨道路不通,京师米贵。[24]显庆二年(657),京常平仓置常平署官员。[25]因谷贵伤人,谷贱伤农,“常平者,常使谷价如一,大丰不为之减,大俭不为之加,虽遇灾荒,人无菜色”。[26]从而起到了储粮备荒的作用。[27]

正仓指地方粮仓,主要职能是受纳租税和出给禄廪与递粮,[28]在唐初期义仓建立前,负有灾年赈贷饥民的职能。史载,“先是,每岁水旱,皆以正仓出给,无仓之处,就食他州,百姓多致饥乏”。[29]负责灾年赈贷的义仓建立后,正仓赈贷成为义仓的补充。

太仓由太仓署掌管,其粟米来自全国各地,是州仓和县仓征纳、经转运仓上供的正租或两税斛斗,[30]出粜赈贷是其功能之一。葛承雍指出:每遇灾荒,太仓常补义仓、常平仓之不足,抑制粮价暴涨,开场贱粜以济长安贫民。[31]开元二十一年(733),关中久雨害稼,京师饥,诏出太仓米200万石给之。[32]大历四年(769),自四月霖澍,至九月,京师米斗八百文,官出太仓米贱粜以救饥人。[33]贞元十四年(798)六月,以久旱谷贵人流,出太仓粟分给京畿诸县。九月,以岁饥,出太仓粟三十万出粜。[34]元和九年(814)四月,诏出太仓粟七十万石,开六场粜之,并赈贷外县百姓。至秋熟征纳,于外县收贮,以防水旱。[35]

专职救灾的义仓又名社仓,源于北齐的义租。至隋开皇五年(585),工部尚书长孙平奏立义仓以备水旱灾害,令诸州百姓及军人,劝课当社并造仓窖贮存。[36]隋末国用不足,并取社仓之物以充官费,故至末途,无以支给。唐武德元年(618),高祖下令置社仓,但因当时戎马倥偬、政局未稳,未能真正恢复。[37]太宗贞观二年(628)始建义仓。尚书左丞戴胄建议:“今请自王公已下,爰及众庶,计所垦田稼穑顷亩,每至秋熟,准其苗以理劝课,尽令出粟。稻麦之乡,亦同此税,各纳所在,立为义仓。”[38]户部尚书韩仲良奏:“王公已下垦田,亩纳二升。其粟麦粳稻之属,各依土地。贮之州县,以备凶年。”[39]可之。自是天下州县,始置义仓,每有饥馑,则开仓赈给。太宗诏:“亩税二升,粟、麦、秔、稻,随土地所宜。宽乡敛以所种,狭乡据青苗簿而督之。田耗十四者免其半,耗十七者皆免之。商贾无田者,以其户为九等,出粟自五石至于五斗为差。下下户及夷獠不取焉。岁不登,则以赈民;或贷为种子,则至秋而偿。”[40]其后洛州等八州置常平仓,粟藏九年,米藏五年,下湿之地,粟藏五年,米藏三年,皆着于令。[41]

由上可见,唐代先有正仓,后建义仓,其后又建常平仓,[42]义仓从建立之初即专用于国家和地方救灾,此由《唐六典》“凡义仓之粟唯荒年给粮,不得杂用”[43]可证。义仓据地按粮交税,独立于唐前期租庸调赋税系统之外,保证了荒年救灾的需要。但后来由于统治阶级用度增大及挥霍浪费,义仓粟逐渐赋税化,唐后期实行两税法时便被纳入地税系统内,变成国家正式税收,并渐由原来的无偿赈济占很大比例,演变为完全的官办借贷机构。[44]这说明义仓制度的实施要有一定经济基础,其具体实施视国家经济、政治状况而定。因此,义仓中间几度废置,“太宗置义仓常平仓以备凶荒,高宗以后,稍假义仓以给他费,至神龙中略尽。玄宗即位,复置之,安、史之乱复废。至文宗大和九年,以天下回残钱置常平义仓本钱,岁增市之以备赈给”。[45]宪宗《改元元和赦》则曰:“应天下州府每年所税地丁数内,宜十分取二,均充常平仓及义仓,仍各逐当处稳便收贮,以时粜籴,务在惠人。”[46]这时义仓与常平仓已合而为一,[47]这是由于常平、义仓功能有交叉,后期重建时,两仓功能合一,称常平义仓。因此,大和七年(833)正月,以关辅、河东去年亢旱,诏京兆府河中等9州府赐粟56万石,京兆府、河南府、河中府、绛、同、华、陕、虢、晋等州各赐10万石,并以常平义仓及所籴斛斗充。[48]开成三年(838)正月,诏去秋蝗虫害稼处放逋赋,仍以本处常平仓赈贷。[49]

尚书省的户部具体掌管常平义仓的收支状况,其职能之一即赈贷水旱灾害。当时对其救灾的规定比较详细。大中六年(852)四月,户部奏天下州府收管常平义仓斛斗,今日已后,如诸道应遭灾荒水旱,便委长吏清强官审勘。如实是水旱处,便任开仓,先贫下不济户给贷讫,据数分析申奏,并报臣本司。切不得妄给与富豪人户。其所使斛斗,仍仰录事参军至当年秋熟后专勾当,据数追收填纳,不令违欠。如州府无水旱妄有给使,又不及时填贮,其录事参军、本判官重加殿罚。[50]日人船越泰次考察了唐后期永贞、元和宝历、大和之后三阶段的常平义仓职能的演变,指出唐后期其使用以宪宗、文宗时期效果最显著,会昌以后常平义仓很少用于救灾。[51]这一转变是与唐朝的经济、政治状况及仓储情况密切相关的。

关于灾年各仓赈贷情况,还可从有关赈灾的诏书、敕文中看出。如玄宗曾因三辅近地、豳陇之间水旱,派遣兵部和吏部官员分道前往赈恤,如“灼然乏绝者,速以当处义仓,量事赈给。如不足,兼以正仓及永丰仓米充”。[52]国家仓储制度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灾年开仓赈贷及平粜贱粜,《通典》卷12《食货典·轻重》载有玄宗天宝八载(749)国家正仓、义仓、常平仓粮及诸色仓粮数(见图表4.1—1、4.1—2)。

图表4.1—1 天宝八载正仓、义仓、常平仓粮数(单位:石)

图表4.1—2 天宝八载诸色粮合计(单位:石)

仓粮储存确保了灾年对灾民的粮食救济,虽然中宗神龙前后,国家财政拮据,义仓粮被挪用填充亏空,不再用以救荒,但还是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地税性质发生变化,被更广泛地用于财政支出,并大量变造为米运往京师长安,成为一项重要税收。《通典》卷12《食货典·轻重》载天宝八载(749)全国诸色米共96062 220石,其中,义仓总共63 177 660石,占65%以上。地税成了国家主要税粮,但所起的积极备荒作用仍占主导方面。

(二)开仓救灾及其管理

饥年及时开仓赈济对灾民意义重大,在唐代最为常见的是义仓赈灾。[53]如:贞观十八年(644)九月,谷、襄、豫、荆、徐、梓、忠、绵、宋、亳十州言大水,并以义仓赈给。元和四年(809)七月,渭南县暴水泛溢,漂损庐舍,溺死千人,并损秋田,命京兆府发义仓救之。[54]文宗时,地方义仓体系陆续健全,义仓赈恤十分常见。太和二年(828)七月,诏山东降灾,淫雨泛滥,诸州遭水损田苗坏庐舍不能自济者,委所在吏发义仓赈给,普令均一。[55]大和四年(830)九月,舒州三县水,溺民680户,诏本道以义仓斛斗赈贷。[56]安州刺史李正卿,益义仓粟万斛,年饥辄以禄廪济穷乏;任绵州刺史时,“左绵灾,殍馑在野,公发仓庾加救药,人赖而济活”。[57]

正仓、太仓、常平仓对灾赈起着重要补充作用。如:永徽二年(651)正月诏:“去岁关辅之地,颇弊蝗螟,天下诸州,或遭水旱,……其遭虫水处有贫乏者,得以正、义仓赈贷。”[58]开元二年(714)正月,以三辅、幽陇水旱无储,敕遣使分道驰驿前往赈救,“灼然乏绝者,速以当处义仓量事赈给,如不足,兼以正仓及永丰仓米充”。[59]天宝十二载(753)八月,京城霖雨,米贵,令出太仓米十万石,减价粜与贫人。[60]大历五年(770)夏,大雨,京城饥,出太仓米减价以救人。[61]贞元十五年(799)二月,以久旱岁饥,出太仓粟十八万石,于诸县贱粜。[62]长庆四年(824),因“义仓之制,其来日久。近岁所在盗用没入,致使小有水旱,生人坐委沟壑”,[63]敕出太仓陈粟三十万石,于两街出粜。[64]大和六年(832)二月,以去岁苏湖大水,赈贷22万石,以本州道常平义仓斛斗充给。[65]

应该指出,赈贷灾民,赈为无偿赈给,贷则事后要偿还,这正如太宗建义仓诏书所言:“岁不登,则以赈民;或贷为种子,则至秋而偿。”德宗时陆贽建议重置义仓时亦言“每遇灾荒,即以赈给:小歉则随事借贷,大饥则录奏分颁,许从便宜,务使周济”。[66]开仓赈贷在敦煌文书中也有体现。P.2803v天宝九载(750)八、九月敦煌郡仓支纳谷案(一),详载了敦煌县洪池、玉关等13乡天宝九载应纳种子粟12285硕9斗3。王永兴认为这是天宝某载义仓给贷敦煌13乡□粮种子的情况。由于义仓给贷为无偿支给及无息借贷,借贷则要秋天归还,这次是借贷种子粟,因此郡仓下县要求偿还。他认为:“总的来说,就义仓的支给而言,无偿付给的时候并不多。赈贷不是国家的一项主要支出。”[67]这在唐代义仓赈贷中是具有一定代表性的。

仓粮储备固然非常重要,但救灾及时与否对救灾效果影响颇大,唐代对主要负责赈灾职能的义仓的管理极为重视。义仓建立之初,太宗曰:“既为百姓预作储贮,官为举掌,以备凶年。”[68]唐代义仓的管理权掌握在尚书省户部仓部郎中手中,灾年开仓赈贷,须要先奏报中央。如贞观十九年(645)正月,易州言去秋水害稼,开义仓赈给。[69]这里的“言”是指地方上报朝廷。唐代府州仓曹、司仓参军之职掌:“每岁据青苗征税,亩别二升,以为义仓,以备凶年;将为赈贷,先申尚书,待报,然后分给。”[70]此赈灾程序在实践中得到贯彻执行。

由于义仓的使用权不在地方,在开仓赈灾中,中间环节必不可少。之所以规定开仓赈灾须经朝廷批准而后实行,主要应该是出于慎重起见,避免地方官吏贪污挪用等问题的出现,[71]还有就是避免地方长官自行其是,以此为借口不服朝廷约束,[72]但在便于管理与控制的同时,也会造成地方因救灾不及时而削弱救灾效果。唐代成灾与其赈济时间之实例有:贞观二十二年(648)正月,诏建州去秋蝗,以义仓赈贷,二月,诏泉州去秋蝗及海水泛溢,开义仓赈贷。[73]大历十一年(776)三月,以杭州前岁水灾,命右散骑常侍萧昕使于杭州宣慰赈给。[74]元和七年(812)二月诏以去秋旱歉,赈京畿粟30万石;其元和六年春赈贷百姓粟24万石,并放免。[75]五月,宰相李绛等屡言淮、浙去岁水旱,人多流亡,宪宗命速蠲其租赋。[76]以此观之,唐代决策救灾与灾害发生的时间至少相差四五个月,半年也常见。这使粮食到达灾民手中的时间十分滞后,由于交通原因,远州尤其如此。宝历元年至二年(825—826),李渤担任桂州刺史,兼御史中丞、桂管防御观察使期间,[77]曾上奏朝廷,请求给予自己先赈贷后奏报之权:“本救荒歉,忽有危切,贵及其时,当州去京往来万里,奏回方给,岂及饥人?臣请所管忽遇灾荒,量事赈贷讫,续分析闻奏。庶使远人速活,圣泽遐流。”[78]此建议即针对朝廷对远州救济的不及时而言。

由于开仓赈灾须经朝廷批准而后实行不利于赈济灾民,有的地方官深知此弊,能够及时如实上报灾情。元和七年(812)五月,江淮旱,浙东、西尤甚,有司不为请,淮南节度使李吉甫上奏应以时救恤,宰相李绛也屡言淮浙灾情,宪宗驰遣使分道赈贷。[79]救灾如救火,限于时效,有些官员不惜以身试法,先开仓赈民而后奏报朝廷。高宗时,梁府仓曹参军韩思复,“会大旱,辄开仓赈民”,州劾责,对曰:“人穷则滥,不如因而活之,无趣为盗贼。”[80]州不能诎,转汴州司户。同时期,频岁旱饥,武陟尉员半千劝县令殷子良开仓以赈贫馁,不从。乃趁其谒州不在,发仓粟以给饥人,刺史郑齐宗因此大怒。[81]蜀地大饥,韩思彦开仓赈民,然后闻奏,高宗玺书褒美。[82]开元时,岁旱,许州长史王珣假刺史事,开廪振民而后自劾,玄宗赦之。[83]张之辅在沧州,“属濒海水灾,连□粟贵,人负子,舟乘城。公以奏报历时,幼艾蒙袂。请以一身之罪,庶解万人之悬,乃开仓救之。飞章列之,优诏允纳,并赐衣一副,迁太子少詹事、上柱国,袭韩国公”。[84]天宝时,李璀任巨野县令,“岁凶,哀其鳏寡,发廪擅贷”。[85]朝廷幸未追究其罪。肃宗上元初,温州岁俭,“饥民交走,死无吊”,长史李皋不顾掾吏叩头乞候上旨,“下令掊锁扩门”,甘愿以自己换民人之命,悉弃官粟数十万斛与民,得以存活者众。[86]大和初,郑州刺史狄兼谟,“属岁荒,百姓阻饥,以常平义仓粟二万二百石逐便赈给,讫事上闻”。[87]唐代违反法律程序开仓救灾的官员不乏其人,就史料看,尤以中前期为多,特别是高宗时期,这是当时官员体恤百姓,不因循程序所作的权宜之计。五代时,张虔钊“镇沧州日,因亢旱民饥,发廪赈之,方上闻。帝甚嘉奖。它日秋成,倍斗征敛”。张“常言自觉言行相违,然每见财,不能自止,朝论鄙之”。[88]虽然唐代也可能不排除这种收后加倍赋敛的情况,但应属个别现象。上述韩思复、员半千、王珣、韩思彦、张之辅、李璀、李皋先开仓赈民而后奏报,朝廷均未加惩处。虽然由于这种行为冒险,而只能是一小部分官员的选择,但也表明朝廷有时也是考虑到实际情况加以权宜的。

由于认识到及时开仓救灾的重要性,朝廷也曾多次下制地方遭灾,可以先开仓赈给而后闻奏。最早在开元二十八年(740)正月,玄宗曾下敕:“诸州水旱,皆待奏报然后赈给,道路悠远,往复淹迟,宜令给讫闻奏。”[89]但这只是若干阶段的特殊政策,大部分时期都要求先奏报而后开仓赈给,否则有被弹劾的危险。建中初,萧复为同州刺史,岁歉,“州人阻饥,有京畿观察使储廪在境内,复辄以赈贷”,为有司所劾,削阶,停刺史。或吊之,复曰:“苟利于人,胡责之辞!”[90]贞元十八年(802),白居易还曾以《得丁为郡岁凶奏请赈给百姓制未下散之本使科其专命丁云恐人困》为题作判文,言“恤贫赈廪,邓攸虽见免官;矫制发仓,汲黯不闻获罪”,请求“宥自专之过,用旌共理之心”。[91]虽为虚拟判文,但证明开仓赈贷百姓按常规程序须事先奏报朝廷,若私自开仓,官员必须承担相应责任。文宗时义仓重建,为避免先奏报而后开仓赈贷而延缓救灾,曾重申灾后,地方官员可先开仓赈给而后闻奏。大和九年(835)二月,中书门下上《水旱开仓赈贷表》:“常平义仓,本于水旱,以时赈恤,州府不详文理,或申省取裁,或候奏进止;自今以后,应遭水旱处,先据贫下户及鳏寡孕独不济者,便开仓准元敕作等赈贷讫,据数申报有司。”[92]但仅四年半后,到开成四年(839)七月,沧景节度使刘约奏请义仓粟赈遭水百姓,诏:“本置义仓,只防水旱,先给后奏,敕有明文,刘约所奏,已为迟晚,宜速赈恤。”[93]如先开仓赈济而后奏报朝廷先前已成定例,以后是不会重申的。

综合上文,仓储在唐代备灾救荒中发挥了很大作用。应当指出,仓粮储备也会出现弊政。如:文宗召盐仓御史崔虞问太仓粟数,答以有粟250万石。文宗以为“今岁费广而所畜寡”,诏出使郎官、御史督察州县壅遏钱谷者。结果发现当时豪民侵噬产业不移户,州县不敢徭役,而征税皆出下贫。至于依富室为奴客,役罚峻于州县。长吏岁辄遣吏巡覆田税,民苦其扰。[94]出于不同地区粮食保质的要求,唐代规定仓库粟米的储存年限,最少三年,最高九年,这客观上也为仓粮挪用提供了条件。[95]当然这是另外一个问题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